人体能量需要.ppt_第1页
人体能量需要.ppt_第2页
人体能量需要.ppt_第3页
人体能量需要.ppt_第4页
人体能量需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营养与能量平衡 1 目的要求 1 了解人体能量平衡 2 掌握人体能量需要量的测定与计算 3 了解膳食能量推荐摄入量 2 第三章营养与能量平衡 第一节人体能量平衡 第二节人体能量需要量的测定与计算 第三节膳食能量推荐摄入量 3 第一节人体能量平衡 决定人体能量消耗的因素 产能营养素和生理有效能量 能量来源和单位 4 能量定义 是指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热能 人体所需要的热能来自于产热的营养素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能量来源和单位 5 能量单位 国际上通常以焦耳 J 为热能的计量单位 同时也仍然使用卡 cal 为计量单位 1焦耳 0 239卡1卡 4 184焦耳在实际应用中 通常使用千焦耳 KJ 和千卡 Kcal 即焦耳和卡的1000倍 6 人体从食物获得能量 用于各种生命活动 内脏的活动肌肉的收缩维持体温以及生长发育等 7 能量的食物来源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 脂肪和蛋白质是人体的能量来源 这三种蕴藏能量的物质普遍存在于各类食物中 动物性食物含有较多的脂肪和蛋白质 脂肪 植物性食物中的油料作物的籽仁含有丰富的脂肪 菜子油 花生油 蓖麻油等 蛋白质 豆类除含脂肪外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坚果 如花生 核桃等与大豆近似 8 碳水化合物 谷类中则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蔬菜水果 中含能量很少 碳水化合物 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种供给能量的营养素代谢中可以互相转化 但彼此不能完全替代 因为它们在人体内还各自有独特的生理功能 它们在膳食中应保持恰当的比例 9 产能营养素人每天都要摄取一定量的食物以维持生命和从事各种活动 在人摄取的所有营养素中 只有碳水化合物 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能产生能量 营养学上将这三种营养素称为 产能营养素 或 热源质 产能营养素和生理有效能量 10 体内能量的转移 贮存和利用 能量的转移 贮存和利用 11 生理有效能量营养学中 将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分解后为机体供给的净能称为生理有效能量或能量系数 能量单位为千焦 kJ 或兆焦 MJ 碳水化合物17 15 98 16 8kJ脂肪39 54 95 37 6kJ蛋白质18 2 92 16 7kJ注 98 95 92 分别为碳水化合物 脂肪 蛋白质在体内的消化吸收率 12 决定人体能量消耗的因素 能量的需要量 人体对能量的消耗与能量的需要相一致 人体消耗的能量用于以下几方面 基础代谢 体力活动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此外 对于生长发育中的儿童 还包括生长发育和身体各种组织增长和更新所需要的能量 13 基础代谢基础代谢 basalmetabolism BM 是指维持生命的最低能量消耗 即人体在安静和恒温条件下 一般18 25 禁食12小时后 静卧 放松而又清醒时的能量消耗 基础代谢消耗的能量是维持生命活动最起码的能量需要 14 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年龄年龄越小基础代谢率越高 特别是生长期的儿童 基础代谢比成人高 青壮年期较稳定 40岁以后有所下降 老年人基础代谢降低 性别同年龄组的男子基础代谢率高于女子 这与男子的骨胳肌肉相对发达有关 15 身体组成及体型肌肉不发达 体脂含量多者 基础代谢率低 身体瘦长者基础代谢高于肥胖者 生理状况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妇女 基础代谢高于同年龄组的一般妇女 气候寒冷气温下的人基础代谢高于温热气温下的人 此外 基础代谢还受营养状况 种族 疾病和内分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6 基础代谢率 basalmetabolic1icrateBMR 确定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 basicenergyexpenditure BEE 必须首先测定基础代谢率 basalmetabolicrate BMR 基础代谢率就是指单位时间内人体基础代谢所消耗的能量 单位 kJ m2h kJ kgh MJ d 17 计算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用体表面积进行计算M 体表面积 m2 0 00659 身高 cm 0 0126 体重 kg 0 1603然后再按年龄 性别查表 计算BMR 人体一日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 BMR M 18 人体基础代谢率 19 引自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第三版 人体基础代谢率 20 直接用公式计算男BEE 66 13 7 体重 kg 5 0 身长 cm 6 8 年龄 y 女BEE 65 5 9 5 体重 kg 1 8 身长 cm 4 7 年龄 y 简单的方法成人男性按每公斤体重每小时1kcal 4 18kJ 女性按0 95kcal 3 97kJ 和体重相乘直接计算 21 20世纪90年代起 世界各国大都采用FAO WHO建议的按体重计算的BMR 见下表 22 表按体重计算 的公式 注 W是kg表示的平均体重 23 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人体能量消耗的主要部分是体力活动的消耗 体力活动消耗能量的数量与劳动强度 劳动时间 劳动姿势及熟练程度有关 我国将一般成人体力活动分为三级 即轻体力活动 中等体力活动 重体力活动 详见表 24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我国成人活动水平分级 2001年 25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specificdynamicaction SDA 人体由于摄入食物而引起能量代谢额外增高的现象叫做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它是由于食物在消化 转运 代谢及储存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各种营养素的特殊动力作用强弱不同 蛋白质最强 其次是碳水化合物 脂肪最弱 一般混合膳食的特殊动力作用所消耗的能量约为每日消耗能量总数的10 26 生长发育的能量需要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需要能量来建立新的组织 每增加1克新组织约需要消耗20KJ能量 同样 孕妇体内胎儿的生长发育也需要消耗相应的能量 能量摄入必须和生长速度相适应 否则生长便会减慢甚至停止 27 第二节人体能量需要量的测定与计算 能量需要量的测定直接测热法就是使测试对象进入一间绝缘良好的小室中 小室四周被水包围 测试者在室内静卧或从事各种活动 其所散发的热量被水吸收 利用仪表准确测定一定时间内水温上升的度数 计算测试者散发的热量 此法数据准确度高 但仪器设备投资大 实际工作中很少使用 28 间接测热法1 原理 碳水化合物 脂肪和蛋白质在生物体内氧化分解时 02的消耗量 O2及热的产生量是固定的 生物学上通常称为呼吸商 O2 02值 和氧热价 消耗1L02产生的热量 测定一定时间内02的消耗量就可计算生成的热量 产热量 20 2 KJ O2 L 氧的热价为20 2 KJ 2 优缺点 方法简便 但受试者背上呼吸袋 29 能量需要量的计算 生活作业观察法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 段时间 对调查对象进行24h的跟踪观察 详细记录各项活动和持续的时间 参照各种活动的能量消耗系数 计算1d的能量消耗 能量消耗 活动种类能量系数 该项活动持续时间 30 31 体力活动水平 Plysicalactivitylevel PAL 采用PAL的数值来计算人群总能量消耗是最简单的方法之一 我国也将PAL分为轻 中 重三级 具体数据见表 能量消耗量或需要量 BMR PAL 32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我国成人活动水平分级 2001年 33 简易推算法世界粮农组织 FAO 按照下列公式粗略推算人体每日能量需要 男子 体重 kg 46 每日能量需要量 kcal 女子 体重 kg 40 每日能量需要量 kcal 并按0 9 轻微活动 1 17 积极活动 1 34 剧烈活动 三个系数进行调整 34 食物摄入量的能量计箕法 正常成人摄食量与能量的消耗基本持平 通过膳食调查 可间接估计人群的能量需要 35 能量不足或过量的危害 热能长期摄入不足 体内贮存的糖元和脂肪将被动用 发生饮食性营养不良 表现为基础代谢下降 消瘦 贫血 抵抗力弱等 产生这些症状的原因 不单纯是热能不足 而是由于热能不足体内蛋白质被氧化以热能的形式供给机体需要 从而引起蛋白质缺乏 临床上称之为 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 36 热能长期摄入过多 或因活动量小 可使热能摄入超出身体需要 其过剩的热能将以体脂的形式贮存于体内 从而导致超重或肥胖 如每日摄入的热能超出需要量80kcal 1年之后 体脂将增加3kg 这是需要防止的 将会使体态臃肿 动作缓慢 身体负担加重 极度肥胖者 易发生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等疾病 37 38 哇 你太胖了 39 因此 对于热能过多引起的肥胖者 应降低热能的摄入 控制主食 限制简单糖类 甜食和油炸食品 多食含膳食纤维高的蔬菜 水果 40 第三节膳食能量推荐摄入量 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10月修定了1988年的 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的供给量 RDA 并用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人量 chineseDRIS 代替沿用已久的RDA 并以此来指导并评价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 41 在膳食能量推荐摄入量 RNI 中 18 49岁成人轻体力活动男为10 04MJ d女子为8 8MJ d中等体力活动男子为11 3MJ d女子为9 62MJ d其余各类人群能量的RNI见表 42 在膳食能量摄人比例方面 碳水化台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