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elegates, staff: Hello! in the run-up to the Spring Festival, we held one session of four staff representatives Conference 2013-workshop, full back in 2012,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discuss 2013 development plans. Here, on behalf of my company 2013 work reports to the General Assembly, for consideration. Pillar I, 2012 back in 2012, XX power companies adhere to the partys 17 great spirit for guidance, comprehensively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promoting cost-leadership strategy, standards, focus on implementation, lean management, continuously improve, smooth present safety situation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and the dedication of staff, manage a harmonious and democratic atmosphere of the good situation. Main indicators are as follows:-the battery indicator: power generation totaled 7.815 billion kWh, beyond the annual budget implementation capacity of 315 million kWh, an increase of 757 million kWh. Sales totaled 7.425 billion kWh, exceeding sales of 330 million kWh the annual Executive budget, an increase of 729 million kWh. -Security measures: unplanned outages 2.5 times. No personal injury accident occurred, no major accident and above, no major fire accidents withou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s, safety for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to maintain stability to good posture. Business financial indicators: total profits of 255 million Yuan, beyond the annual budget of 207 million Yuan, beyond the Datang company index 41.89 million Yuan, an increase of 1.76 million Yuan, FCM assessment at grade four. -Energy: power supply standard coal completing 312.25 g/kWh, down 0.1 g/kWh; integrated auxiliary power consumption ratio in 5.12%, down 0.26%; pollutant emissions performance greatly reduced compared to last year, carbon 0.09 g/kWh, sulfur dioxide 0.104 g/kWh NOx 0.512 g/kWh; dust removal efficiency of more than 99.8%. -Reliability index: equivalent availability factor in 93.47%, increased 7.95% from a year earlier. Equivalent forced outage rate 0.08%, 0.16% reduction over the same period a year earlier. Major achievements: first,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two management system basis, strengthening technological research, strengthen hidden hazards control and intrinsic safety Enterprise construction took new steps. -The two management system for improvement. Focus on promoting the power of the company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afety loop five-star management system, improve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realize the system of safety control. Further regulate security routines,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network role to play to achieve closed-loop. 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habitual violation of, strengthening the safety supervision of outsourcing contractors. Carried out in spring and autumn of security inspections, flood control and inspection, safety production month, day supervision of production safety and the Olympic Games and other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1手工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材料一(陕西华县柳子镇仰韶文化遗址)共发现陶窑6座,多系两、三个密集一处,容积一般较小,结构基本雷同,窑室平面呈椭圆形,直径0815米不等,周壁平整,其中一窑壁尚残高40厘米,上端微向内倾,推侧顶部可能系半圆形,窑箅周围边沿有56个半椭圆形小火眼(箅孔),各眼依次相通,火门一般较狭小,火腔呈圆形,有2股火道围窑柱而与火眼相通。黄河水库考古队华县分队陕西华县柳子镇考古发掘简报,考古1959年第2期材料二在大汶口文化的若干墓葬中,有时随葬大量陶器,如山东曲阜西夏侯一号墓随葬陶器119件,其中有鼎31件,都42件;临沂大范庄17号墓随葬陶器85件,其中背水壶即有41件,瓶32件。同地18号墓随葬陶器76件,仅背水壶就有44件;莒县大朱村有一座墓中,单是高柄杯酒有103件。周自强主编中国经济通史先秦经济卷,经济日报出版社【解读】1仰韶文化中陶窑的出现说明陶器制作已达到专业化的水平。仰韶文化的窑址已发现50多处。手工业的专门化,又不断给农业劳动者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从而推动农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2制陶业是手工业中重要的部门。在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随葬的陶器数量、品种都很多,说明死者可能是某种专业化的陶工,陶器是他用以交换其他生活必需品的财富。我国史前制陶技术,先后经历手制、慢轮加工和快轮加工阶段。龙山文化时代,快轮制陶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在考古发掘中,不少地区曾出土快轮制陶所用的陶车。陶车由轮盘和轮轴组成。操作时一人转动轮盘,使其迅速旋转,另一人借助陶轮转动形成的离心力,配以双手灵巧的动作,将放在陶轮上陶泥料塑造成需要的器皿。用快轮制造陶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陶器质量。随着陶车的发明和运用,出现了专门从事制作陶器的家庭。制陶业逐渐成为独立的生产行业之一。2官府垄断手工业材料一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官。凡执技以上市者:不贰市,不移官。礼记王制材料二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战国荀况荀子王制材料三是月也,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金铁、皮革筋、角齿、羽箭干、脂胶丹漆,无或不良,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无悖于时,无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纪春季【解读】荀子是记载荀子思想的著作。现存荀子一书,共有32篇,是汉朝刘向整理后又经唐朝杨倞编定的,对研究战国思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周代的手工业劳动者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他们既不可兼作他事,也不能改变行业。2官府对手工业的制造、管理有严格的制度和规定,甚至连劳动都须在官府作坊进行。如材料二所说:“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意思是使各种工匠不敢私自在家制造供统治者使用的产品。【注释】执技:以技术。不市:不可兼作他事。论百工:评论各种工匠的技术。功苦:精巧与粗劣。完利:坚固好用。工师:管理工匠的官。审五库:审,仔细检查。五库,储存器材的五种仓库。依据下文,为金铁库、皮革筋库、角齿库、羽箭杆库、脂胶丹漆库。箭干,即箭杆。理:治理。监工:监督百工的官。日号:每天发布号令。悖:违背。淫巧:过分奇巧。荡:动。上:指在上位的人。3民营手工业的出现材料一鲁人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战国韩非韩非子说林上材料二司城子罕曰:“南家工人也,为鞔者也,吾将徙之,其父曰:吾恃为鞔以食三世矣,今徙之。是宋国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为是故,吾弗徙也。”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召类【解读】春秋时期,出现了民营手工业。1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到外地谋生。如鲁人夫妻,要远徙于越。2手工业者往往以自己的家庭为作坊从事生产,有的数代生产经营,如南家工人,做鞋已经三世,在宋国已经远近闻名。春秋的民营手工业活跃了市场,是当时国家税收的来源之一,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手工业者在市场上开设作坊店铺,制作并经营自己的产品。墨子尚贤上说:“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里所说“工肆之人”就是边生产边销售的手工业者。【注释】屦:麻、葛等制成的单鞋底。跣:赤脚。鞔:鞋帮,引申指鞋。为是故:因为这个缘故。高超的冶金技术4早期的青铜器材料一(甘肃永靖秦魏家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红铜器)锥1件。器身细长,横剖面方形,一端平刃,一端尖刃。两头均可使用,长82厘米。斧一件,顶端已残,宽刃,近顶端有凸棱一周,残长4厘米。刃宽42厘米。杯两件。圆形,均残,系锤击成。饰物2件。红铜片制。一椭圆形,一端已残,另一端穿一小孔,长25厘米。一残存一半,长约26厘米。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秦魏家齐家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75年第2期材料二在(陕西临潼)姜村出土遗物中,最珍贵的是一个铜片,经化验,铜占65,锌占25,余为少量的锡、铅、硫、碳等。属于铜锡合金杂质较多的黄铜。陕西日报1980年5月28日【解读】考古发掘材料证明,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小件的青铜器。以上材料显示了这方面的情况。此外,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发现过质地不纯的黄铜片。冶金技术和其他技术一样,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人们在长期制造石器的过程中,通过开采、选择石料学会辨认自然铜或含有一定铜质的矿石;通过烧制陶器,学会了选择燃料、造型材料、掌握造型技术和高温技术,为冶铜术的出现在知识与技术上奠定了一定基础。青铜器性脆而坚硬,用途比较广泛。由于当时冶炼技术不高,早期青铜制品多为刀、锥等小件器物。5夏代的青铜器材料一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东汉袁康越绝书卷十一材料二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解读】越绝书原书二十五卷,现存十五卷。记载春秋吴越二国历史、地理和人物的史书,多采传闻异说,对研究春秋历史有参考价值。以上是文献记载的有关夏朝使用青铜器的材料。在考古发掘中,已发现了相当于夏朝的青铜器。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有铜爵、铜锛、铜锥、铜刀、铜镞、铜鱼钩以及带又镶嵌的圆形铜器等。最能代表当时青铜工艺水平的是铜爵,其中一件铜爵的含铜量为92,含锌量为7,它是我国迄今为止发掘出土的最早的一件使用合范铸造的完整青铜器。二里头遗址还发现铸造精美的戈和戚,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兵器。材料一所引夏“以铜为兵”得到了实物证明。二里头出土的青铜器形体都较小,较粗糙、单薄,说明青铜器制作尚处于初级阶段。【注释】禹穴:相传为夏禹的葬地,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这里指夏朝。远方图物:把远方的东西画成图像。九牧:九州的长官。牧:古代治民之官。铸鼎象物:铸造九鼎并把图像铸在鼎上。6商代的青铜器安阳殷墟是闻名中外的商代晚期都城,建国后进行了多次发掘和研究。1950年春,在殷墟武官村发掘了一座大墓,墓内出土有贝、玉、绿松石、骨器、虎纹石磬和大量青铜器1976年夏天,在小屯村北偏西100米处,发掘了一座大墓。墓内殉葬有16个奴隶。出土青铜礼器有210件,大多成双成套。不少铜器上铸有“妇好”或“司母辛”的铭文在殷墟郭家庄发掘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方形器数量较多,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该墓被评为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新中国考古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解读】材料显示了在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器的情况。在商代,青铜铸造业是当时各类手工业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行业。考古发掘出土的青铜器,在各地均有发现,其中有许多精品。1939年在安阳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鼎,通耳133厘米、横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达875千克,这不仅是我国青铜时代最大的,也为古代世界青铜文化史中所仅有。商代虽然生产力水平不高,但是依靠劳动协作依然可以制作大型青铜器。据计算,当时炼铜的坩埚一般口径226厘米,能盛放铜液127千克,要铸造司母戊这样巨型的青铜器,至少需要250人左右操作70多个坩埚同时铸造才能完成。考古发掘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齐全,依照其用途大致可分为三类。1武器类:有矛、戈、钺、镞等;2生产工具:铲、锛、凿、鱼钩等;3礼器和生活用器:有鼎、鬲、甗、爵、角、斝、觯、觚、觥、尊、卣、罍、壶、盉、盘、镜和各种车马杂器以及乐器。这些器物大小各异,造型美观。7西周的青铜器材料一平顶山发掘出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应国墓群时代由早及晚,自南向北分布在一条土岭上。如偏南84号墓,为西周中期的长方竖穴土坑墓,出土铜、陶瓷、玉各类随葬器100多件。其中青铜礼器有鼎、卣、爵、觯等,都铸有528字的铭文,均有“应侯”字样。这当是西周中期应国某一代应侯之墓。位于土岭中段的38号墓,出土多件青铜礼器和多套青铜乐器,以及青铜铠甲、车马器、与器和陶器等。铜器上有“应姚”作器字样。1956年1957年,在三门峡上村岭发掘了一处虢国贵族墓地,共有200多座墓和3座车马坑、1座马坑。出土了一大批青铜礼器、兵器、生产工具、车马器、乐器和杂器,以及陶器、玉器等。2009号大墓,随葬遗物更为丰富,仅青铜礼器就有200多件,铭文多有“虢仲”字样。新中国考古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材料二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戢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周礼考工记材料三考工记所记青铜合金成分表类别原文铜锡铜%锡%钟鼎之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6/71/785711429斧斤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5/61/683331667戈戢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4/51/580002000大刃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3/41/475002500削杀之矢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5/72/771432857鉴燧之齐金锡半1/21/250005000引自孙淼夏商史稿,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解读】在西周官府手工业中,最为重要的仍然是青铜制造业。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西周的青铜器。材料一所举仅是其中一例。商代铜器中以酒器的门类最为丰富,西周时代则着重于饪食器。西周青铜器在纹饰上日趋简易,器壁渐渐变薄,更合实用。西周青铜器的铭文内容广泛,字数较商代大大增多。宣王时的毛公鼎铭文长达497字。材料二、三显示了铸造各类青铜器合金比例。考工记成书于战国时期,这些不同类型青铜器的合金比例数据,是商周至战国时期铸造青铜器宝贵经验的总结,显示了古代青铜器铸造的合金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是劳动者智慧的结晶。如对司母戊鼎的合金成分进行分析,铜8477、锡1164、铅279,大体与周礼考工记铸鼎合金标准相符。近年来,西周青铜器又有了惊人的发现。2003年1月29日在陕西眉县出土了27件青铜器,是当年中国考古的重大发现,也是21世纪的重大发现。这批27件青铜器,出土于陕西省眉县杨家村的一个窖藏里,是当地村民取土时发现的。这批珍贵的青铜文物不仅成套,而且件数多,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三次大规模出土的铭文青铜器。它们主要有鼎、盘、壶、盂、鬲、盉等,其中鼎12件,最大者直径约有六七十厘米,部分以大套小地叠放着。这批青铜器造型精美,保存完好,铭文遒劲古朴,且件件都有述事铭文,铭文总数3 500多字。这批青铜器属于西周单氏家族的逨、叔五父、单五父、单叔。铭文主要记述单氏在西周八代世系,并记载逨及其父亲因伐戌和治理林泽有功,受周王室册封奖励之事。这次出土的三足附耳盘铭文达372字,比著名的史墙盘青铜器铭文还要长,(1976年出土的微氏史墙盘铭文长284字,记述了从周文王以后的个王的事绩。)是1949年以来出土铭文最长的青铜器。【注释】齐:合,指合金。燧:古代取火之器。8春秋战国的青铜器材料一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剖刑而莫邪已。然而不剥脱,不砥厉,则不可以断绳;剥脱之,砥厉之,则盘盂、刎牛马忽然耳。战国荀况荀子强国材料二曾国铜器的发现最为引人注目,目前发现西周晚期至战国中期的曾国铜器已达20余批最为重要的发现有京山苏家垅“曾侯中子(yu)父”器组、随州“曾侯乙墓”和“擂鼓墩二号墓”。曾侯乙墓出土青铜器、漆木竹器、玉器、金器等大量随葬器,失蜡法铸造的铜尊盘、一套65件编钟等乐器体现了曾国高度发达的青铜铸造和音乐艺术水准,该墓青铜器总重达1万公斤,是我国单墓所出青铜器最多的一次。新中国考古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材料三1976年1979年,在淅川下寺发掘出一处春秋楚国贵族墓群,包括26座墓葬和5座车马坑。出土大量青铜礼器,不少还带有铭文。其中有一件铜禁,为青铜器中之上品。其铸造使用了失蜡法溶模工艺,我国以前发现最早的失蜡法铸件为湖北随县战国早期曾侯乙墓所出,淅川下寺的考古发现,又把我国使用失蜡法铸造青铜器的历史提早了一个多世纪。新中国考古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解读】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铸造技艺有了进一步发展。铸造青铜器非常讲究铸范的制作、合金原料的选择、冶铸的技巧和火候的调节。代表春秋战国青铜铸造水平的是1978年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编钟。钟架两端套有饰以各种透雕龙、鸟等动物花纹和造型,以失蜡法浇铸而成。所谓“失蜡”法,是制作一个略小制成品的黏土模型,在它上面涂上一层蜡,在蜡上雕刻花纹后,再加上一层黏土,然后进行整个加热,蜡熔化后留下空隙,然后将青铜注入空隙。我国的失蜡法出现于战国以前。河南淅川下寺2号楚墓出土的春秋时代的铜禁是迄今所知的最早的失蜡法铸件。此铜禁四边及侧面均饰透雕云纹,四周有十二个立雕伏兽,体下共有十个立雕状的兽足。透雕纹饰繁复多变,外形华丽而庄重,反映出春秋中期我国的失蜡法已经比较成熟。晚期,青铜器采用器身与附件分别铸造,然后浇筑合为一体的分铸法,并创造了镶嵌技术。战国时期,普遍使用金银错、镶嵌技术,青铜器造型多样化,更加精美。【注释】刑范正:刑,通“型”。刑范,模型。正,周正。火齐得:火,火候。齐,合,指铜和锡的比例。意为火候和铜锡比例得当。莫邪:春秋时良剑名。已:完毕。不剥脱:不刮去表面的毛刺。砥厉:磨石,此处是磨的意思。劙:割断。刎:割。忽然:形容快。9杜诗发明水排材料一(建武七年)迁南阳太守,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成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而建功多,百姓便之。南朝宋范烨后汉书卷三一杜诗传材料二白超垒侧旧有坞,故冶官所在,魏晋之日引谷水为水冶,以经国用,遗迹尚存。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十谷水注【解读】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为冶铁炉加氧,提高了炉温。至魏晋时期,依然沿用此法冶炼。春秋晚期,中国已有铁器。要将矿石冶炼成液态生铁,需有较高的炉温。商周以来,冶炼用皮囊鼓风,礼记说:“良冶之子,必学为裘。”缝制皮囊成为冶炼工匠的必备技能。后来,鼓风装置由人力驱动(人排)发展到用畜力驱动的马排。杜诗总结了前代冶炼鼓风的经验,发明了水排。即利用水力推引皮囊鼓风的器具,为冶铁炉加氧,大大提高了炉温。水排的功效不仅比人排,就是比马排也高得多,三国志韩暨传说:“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暨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元代农学家王祯在农书中详细记述了立轮式和卧轮式水排的形制,并绘有图形。水排的发明是东汉冶铁技术的重大创新,这一技术比欧洲早1200多年,使中国的冶铁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注释】建武七年:公元31年。水冶:即水排。10战国能制造钢剑材料一楚国之民,齐疾而均,速若飘风,宛钜铁,利若蜂虿。战国商鞅商君书弱民材料二楚人鲛革、犀、兕以为甲,坚如金石;宛钜铁,惨如蜂虿。战国荀况荀子议兵材料三韩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棠谿、墨阳、合膊。邓师、宛冯、龙渊、太阿,皆陆断牛马,水击鹄雁,当敌即斩坚。甲、盾、鞮鍪、铁幕、革抉、芮、无不毕具。西汉刘向战国策韩策一【解读】战国时期,铁器普遍使用,冶铁技术不断提高。以上材料显示了战国时韩国和楚国制造的兵器锋利坚硬,锐不可当。凭借优质的武器,军队的战斗力非常强大。材料所说的“钜铁”即钢铁,可知战国时期出现了钢制的兵器。通过对考古发掘所获实物研究,学者认为战国已发明了滲碳制钢技术。该技术是将“块炼铁”放在炽热的木炭中长时间加热,使其表面滲碳,经过煅打,成为滲碳钢片,再把滲碳钢片对折,然后多层折叠起来煅打,制成兵器或工具,接着更用淬火和正火等热处理方法,改进钢材的性能。当时已经懂得根据不同器件所要求的不同性能对钢材进行不同的处理方法。(参见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在考古发掘中,长沙春秋晚期墓曾出土钢剑,长384厘米,由含碳059的中碳钢制成,是目前中国发现年代最早的块炼铁渗碳钢制造的兵器。(参见文物1978年第10期)在河北易县燕下都武台村战国墓出土的剑全长1004厘米,也是用块铁滲碳钢制成的。战国的钢制刀剑之所以非常锋利,一方面与冶炼技术有密切关系,同时与热处理技术分不开。所谓热处理,就是把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用各种不用的冷却速度加以冷却,以改变它的内部组织,提高金属性能的一种加工方法。比如把烧红的钢铁放入水中迅速冷却,能使它坚硬锋利,这就是淬火。河北易县燕下都战国墓出土的剑都经过了淬火。【注释】齐疾:均为行动敏捷的意思。均:整齐。宛:今河南南阳。钜铁:钜,说文:大刚也。钜铁即钢铁。:矛。虿:蝎子。鲛革:鲨鱼皮。兕:雌犀牛。冥山:今河南信阳东南。棠谿:今河南舞阳西南。墨阳、合膊:今河南西平西。邓师、宛冯、龙渊、太阿:皆宝剑名。鞮鍪:头盔。铁幕:铁制的臂胫之衣。革抉:皮革制的扳指,射箭时套在拇指上用以勾弦。芮:,史记作“”,即盾。芮,系盾的丝带。11灌钢法材料一钢铁是杂炼生作刀镰者。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四五石部引陶弘景语材料二(綦母怀文)又造宿铁刀,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刚(钢)。以柔铁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斩甲过三十札。今襄国冶家所铸宿(铁)柔铤,乃其遗法,作刀犹甚快利,不能截三十札也。唐李百药北齐书卷四九綦母怀文传【解读】北齐书是唐人编纂的记载北朝历史的史书。对研究北朝历史有一定参考价值。在中国古代,灌钢冶炼法是一种先进的冶炼技术。其方法是利用生铁含碳量高、熟铁含碳量低的特点,将熔化的生铁灌到熟铁里去,而制成优质钢。材料一引文出自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该书作者是宋人唐慎微,简称证类本草。这部书是唐慎微收集民间单验方,参考各家名著,采纳经史传记、佛书道藏等数百种书中的药物资料并结合本人临床经验编著而成的,是完整流传至今的最早本草专著。依据材料所述,灌钢法是将生铁和熟铁合在一起冶炼得到的一种含碳量较高且质地均匀的优质钢。材料以綦毋怀文制造宿铁刀为例,讲述了灌钢法的制造步骤,选用品位比较高的铁矿石,冶炼出优质生铁,然后把液态生铁灌注到熟铁上,这样几度熔炼,就成为钢。钢炼成之后,以熟铁作刀背,用钢作刀锋,并用动物的尿和油脂来淬火。用这种方法制造的宿铁刀,能一下子砍断30多块叠放在一起的胄甲片。綦母怀文不仅最早实践了“灌钢”冶炼法,还创造了畜尿和油脂两种淬火介质,这是在钢的热处理技术上的一大创新。在此之前,人们一般都用水来淬火,而綦母怀文用牲畜尿和动物油脂淬火,不仅扩大了淬火介质的使用范围;而且获得不同的冷却速度,从而得到不同性能的优质钢。灌钢法是我国古代炼钢技术上的卓越成就。它的发明和推广,对于增加钢的产量,改善兵器、农具和手工工具的质量,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注释】柔铤:熟铁。五牲:左传昭公十一年:“五牲不相为用。”杜预注:“五牲,牛、羊、豕、犬、鸡。”另有其他说法。札:甲胄上的铁片。襄国:今河北邢台。12陶器的发明材料一神农耕而作陶。北宋李昉太平御览卷八三三引周书材料二昆吾作陶。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君守【解读】太平御览是北宋时编纂的一部类书,简称御览,一千卷,分55门,引书多达1 600多种,保存了许多珍贵资料。陶器的出现是与农业的发生、发展分不开的。农业为人类提供了比较稳定的食物,但是,粮食都是颗粒状的淀粉物质,与鱼、肉相比,是不耐火的,很难直接在火上直接烧烤,原来的石烹法也不利于煮食。因此必须以一定的炊具来达到煮食的目的。这种对一种新的、耐烧的炊具的强烈要求,是发明陶器的主要原因。故传说称:“昆吾作陶”,“神农耕而作陶”,正是上述历史背景的写照。说明农业在先,制陶业在后,两者有密切的关系。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发明史上的重要成果之一。考古学家、民族学家、历史学家都把陶器的发明作为新石器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考古发掘表明,在新石器时期,不同地区文化中的陶器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仰韶文化的陶器以磨光红陶和彩陶最为突出,又被称为“彩陶文化”,如半坡出土的五十多万件陶器、陶片中,除少数生产工具外,绝大部分为生活用具,如炊具、储藏器、食具和水器。在半坡和姜寨等遗址发现的陶器上,还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刻画符号,有的学者认为可能与中国古代汉字的起源有关。山东龙山文化的陶器制作,人们已普遍掌握快轮制坯技术,烧制技术也有所改进和提高。龙山文化的陶器种类繁多,造型美观,纹饰精细。有的表面乌黑发亮,陶壁极薄,仅有0102厘米厚,被称为蛋壳陶,是一种极为精美的工艺品,代表了当时制陶技术的最高水平。在龙山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了以细腻的高岭土制造的白陶,这为以后陶瓷业的出现奠定了基础。13商代的原始瓷器北方地区,商代前期原始瓷器主要发现于豫北、晋南、冀南的连接地带,如河南郑州二里冈、登封、偃师、山西垣曲商城、河北藁城台西等遗址或墓葬中。主要器形为敞口折肩圜凹底尊,还有圜底罐。一般为灰白色胎豆青或黄绿色薄釉,少量棕色釉。釉面下常见拍印的方格纹,有的为云雷纹。如商代初期的郑州二里冈遗址奴隶主墓葬中,出土了不少原始青瓷器与瓷片,形状以尊和罍之类的器形较多,并有少量罐类器。胎质以灰白色为主,兼有少量灰褐色。釉色分青绿、豆绿和黄绿。纹饰有篮纹、方格纹、人字纹、锯齿纹和弦纹等。胎质坚硬,经化验是用瓷土作坯烧制成的,烧结程度较好,胎釉结合紧密,没有脱釉现象,击之发出清脆的金石声。南方地区,商代初期,商文化势力已扩展到长江沿岸地区。湖北黄陂盘龙城出土的原始青瓷尊。和二里冈的同类器都是矮体,折肩圜凹底。江西清江吴城和二里冈遗址出土的原始瓷有些近似,但有着明显的区别。孙天健原始瓷器的发明及其里程碑意义,中国陶瓷2003年第3期【解读】材料显示了商代原始瓷器出土的情况。目前较多学者认为商代出土的代釉而质地细腻坚硬的器皿是原始瓷器。原始瓷器是在印纹硬陶釉陶和白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在瓷石制坯、窑温升高和施釉等工艺进步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改进提高而发明的。20世纪60年代,在河南郑州早商遗址曾发现原始瓷尊。瓷器是用高岭土烧制的,由于烧制需要较高的温度,还需施釉,所以瓷器的烧制难度要比陶器高得多。在郑州市发现的原始瓷尊烧制火候高达1 000度以上,质地细腻坚硬,吸水性弱,胎骨为黄灰色,通高27厘米,口径也为27厘米。叩之有清脆的金石声,内外施有光亮晶莹的绿黄色釉,并留有釉滴。这与后代的瓷器相比,虽带有不少原始的色彩,但已基本具备了瓷器的特征,故命名为原始青瓷尊。14从青瓷到白瓷材料一瓷器是中国的重要发明之一它出现于东汉时期,距今已有1 800余年的历史。在浙江省上虞、宁波、慈溪、永嘉等市县,先后发现了汉代瓷窑遗址;在河南省洛阳中州路、烧沟,河北省安平逯家庄,安徽省亳县,湖南省益阳,湖北省当阳刘家冢子等东汉晚期墓葬和江苏省高邮绍家沟汉代遗址中,都曾发现瓷制品,而尤以江西、浙江发现的更多。其中有东汉“延熹七年”(公元164年)纪年墓中所出土的麻布纹四系青瓷罐,“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墓内出土的青瓷耳杯、五联罐、水井、薰炉和鬼灶,“熹平五年”纪年墓中发现的青瓷罐,还有与朱书“初平元年”(公元190年)陶罐同墓出土的麻布纹四系青瓷罐,等等。这些有确凿年代可考的青瓷器的发现,充分证明瓷器的发现不会迟于东汉。孙天健论中国发明瓷器的历史必然性,中国陶瓷工业1995年第4期材料二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范粹墓中,发现了一批北齐白瓷。该墓出土的白瓷有三系罐、四系罐、长颈瓶、大小碗等这批器物之所以被称之为“早期白瓷”,无论从胎釉的白度、烧成的硬度以及吸水率上看,均与青瓷不同而更接近于白瓷。李辉柄中国瓷器的时代特征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瓷器(二),紫禁城2004年第6期【解读】材料显示了在考古发掘中出土的青瓷与白瓷的情况。汉代的陶瓷,从总体上看仍属原始青瓷,而到了东汉以后,现代意义上的青瓷就基本形成了。这种青瓷首先发现于浙江上虞县小仙坛。东汉青瓷通体施釉,釉层明显加厚,有较强的光泽,透明度强,胎釉结合紧密而牢固。20世纪70年代,在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中出土的白瓷,是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白瓷。说明制瓷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胎釉中的含铁量受到控制,克服了铁的呈色干扰,为后来彩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在中国瓷陶史上有重要的意义。隋朝时出现了成熟的白瓷。隋大业四年(608年)西安李静训墓出土的白瓷,胎质细腻洁白,釉面莹润,颜色纯正。隋代白瓷生产已很普遍。15唐代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苻色绿,邢不如越,三也。唐陆羽茶经卷中【解读】茶经,唐人陆羽撰。陆羽以嗜茶闻名于当时,被人称为茶神。他所撰此书是现存中国最早的茶叶学专著,其中对于包括瓷碗在内的饮茶器具有系统论述。此处指出唐代产瓷地有六处,以邢瓷的白和越瓷的绿为南北瓷的代表,而以越瓷最佳。【注释】碗:指瓷碗。越州上:越州,今浙江绍兴。上,指越州碗瓷质量最高为上品。鼎州次:鼎州,今湖南常德。次,比前面所举碗瓷质量要低一级。婺州:今浙江金华。岳州:今湖南岳阳。寿州:今安徽寿县。洪州:今江西南昌。邢州:今河北邢台。16景德镇瓷器的发展材料一景德镇属浮梁之兴西乡,去城二十五里,在昌江之南,故称昌南镇至宋景德年,始置镇,奉御董造,因改名景德镇清蓝浦撰、郑廷桂补辑景德镇陶录卷一图说材料二陶窑:唐初器也。上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镇钟秀里人陶氏所烧造。邑志云: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景德窑:宋景德年间烧造,土白壤而埴质薄腻,色滋润。真宗命进御,瓷器底书“景德年制”四字。其器尤光致茂美。当时则效,著行海内。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而昌南之名遂微。清蓝浦撰、郑廷桂补辑景德镇陶录卷五景德镇历代窑考材料三昌南镇陶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事陶之人,动以数万计。海樽山俎,咸萃于斯。盖以山国之险,兼都会之雄也。景德业制陶器,利济天下。四方远近,挟其技能以食力者,莫不趋之如鹜。浮梁提封仅百里,土宜于陶,以致陶之业、陶之人,及陶中所有之事,几皆半于浮。清蓝浦撰、郑廷桂补辑景德镇陶录卷八陶说杂编上材料四陶家精美器用,中国出惟五六处,北则真定、定州、平凉华亭、太原、平定、开封、禹州,南则泉郡德化、徽郡婺源、祁门。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不造实用。真、开等郡瓷窑所出,色或黄滞无宝光。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浙江处州丽水、龙泉两邑,烧造过锈,杯碗青黑如漆,名曰处窑。宋元时龙泉华琉山下,有章氏造窑,出款贵重,古董行所谓歌窑器者即此。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中陶埏【解读】景德镇陶录,清人蓝浦撰。蓝浦为景德镇人,他于乾隆时期修撰此书,汇集大批资料进行整理考证,系统全面地叙述了景德镇及其他古名窑的历史沿革和陶瓷烧制情况。蓝浦在书脱稿前去世,由其同乡门人郑廷桂补辑,嘉庆年间出版,是为中国古代陶瓷史名著之一。天工开物,明末杰出科学家宋应星著。是书共三卷十八篇,并附插图123幅,全面系统地记述了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是图文并茂的古代科技名著。1景德镇因宋景德年间承造进贡御用瓷器而知名。2景德镇的兴起与此地的瓷土资源有密切关系。3景德镇到明代,已有“瓷都”之名,四方瓷器工匠纷纷集中于此。4景德镇瓷器业发展到明代,为全国瓷业之冠,其他任何地方所造,皆不能与之比拟。【注释】浮梁:唐以后至明清为江西饶州属县,现为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去城:离城。景德:宋真宗赵恒年号,10041007年。奉御董造:奉皇帝之命督造。陶窑,唐初器也:陶窑(烧制的)是唐初瓷器。白壤:白土,即景德镇特有的制瓷原料高岭土。邑志:指浮梁县志。武德:唐高祖李渊年号,618626年。进御:进献给皇帝。则效:取法仿效。著行:到处流行。微:(名声)越来越小。九域:同“九州”,泛指中国。海樽山俎:古代指盛酒和盛肉的器具为樽俎,海樽山俎指天下各处最好的器皿。咸萃于斯:都荟萃于此。挟其技能以食力者:依仗着制瓷技能而谋生的人。提封:总计。几皆半于浮:几乎占了浮梁的一半。真定:今河北石家庄市正定县。定州:今河北定州市。平凉华亭:今甘肃平凉市华亭县。平定:今山西阳泉市平定县。禹州:今河南许昌市辖禹州市。泉郡德化:今福建泉州市德化县。徽郡婺源:婺源古属徽州,今为江西婺源县。祁门:今安徽黄山市祁门县。处州丽水:丽水古属处州,今浙江丽水市。龙泉:今浙江丽水市辖龙泉市。过锈:锈音,即釉,是用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磨粉加水调制而成的物质。过锈是将锈(釉)涂在瓷器外边堵塞瓷器胚胎表面气孔并使其烧制后发出光泽的工艺步骤。中华四裔,驰名猎取:此为“中华驰名,四裔猎取”之意的另一种组句形式。四裔,古代指四方极远之地,即中国之外的世界各国。猎取,这里指搜寻抢购。17明清时期瓷器在欧洲的影响瓷器,最精巧最可爱的陶瓷器皿,是中国古人的发明马可波罗行纪向欧洲展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它最早详尽地记载了中国瓷器及其制作方法(15世纪后的欧洲)瓷器是一种销路广获利多的商品。1602年在阿姆斯特丹,拍卖一船瓷器,商人获利500万盾将近17世纪末,皇室和贵族收藏家们开始设置特别的房间,陈列他们的瓷器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都大帝是最热心的瓷器收藏家之一,想让宫廷的每一个房间都装点上瓷器皇室和贵族是否占有东方瓷器或者后来的欧洲瓷器,是关系到他们的声望。瓷器增加宫廷的光彩锡镴器、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道地的欧洲风格的器皿。东方国家瓷器上的彩绘装饰也是这样产生的;(欧洲)版画和素描作为模式,有时欧洲主顾订购的器皿带有盾形纹徽欧洲为东方国家瓷器提供巨大市场并激发欧洲人努力去发现瓷器制造的秘密。英简迪维斯(DivisJan)著、熊寥译欧洲瓷器史第一章【解读】欧洲瓷器史,英国学者简迪维斯(DivisJan)著。简迪维斯是西方著名陶瓷史家,他在此书中汲取了欧美各国学者的成果,对欧洲瓷器的发生和发展历程作了细致的描述。1瓷器在古代和中世纪的欧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代表,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2 15世纪以后,瓷器是东西方贸易中销路极广、利润极大的商品,欧洲也成为中国瓷器的巨大市场。从中国瓷器业者为欧洲主顾定制带有欧洲风格的瓷器器皿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瓷器业为开拓海外市场是不遗余力的,而且已经具备了相当灵活的商业头脑和机制。3瓷器到17世纪已经深深影响到了欧洲的政治和文化。【注释】奥古斯都:德国萨克森公爵(15261586年),当时德国七大选帝侯(拥有选举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权力的诸侯)之一,亦为德意志宗教领袖。盾形纹徽:12世纪中期起在欧洲广泛使用的代表名门望族、世家王裔的贵族徽章,上饰特定标记和图案,呈盾牌图形。异彩纷呈的丝织业18新石器时期发明育蚕抽丝材料一黄帝正妃西陵氏曰嫘祖,以其始蚕,故又祀先蚕。南宋罗泌路史后记五材料二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而天下无皴瘃之患,后世礼为先蚕。南宋朱熹通鉴纲目前编上【解读】路史南宋罗泌著,主要记载我国古代传说的史事,汇集了许多传说资料。通鉴纲目前编是朱熹与其门人赵师渊等依据司马光资治通鉴、举要历等,简化内容,编为纲目,对研究中国古代史有一定参考价值。我国是世界上养蚕织绸的国家。以上材料是关于古代养蚕的传说。在古代传说中,除了嫘祖发明养蚕外,还有伏羲氏化蚕桑为绵帛的传说。在考古发掘中,山西芮城西王村仰韶文化遗址曾出土过陶茧蛹,山西西荫村还发现一个蚕茧。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丝织品是1958年出土于浙江省吴兴县钱山漾遗址,经放射性断代和校正,其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至2600年,距今5000年左右。上世纪70年代在河姆渡文化遗址还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家政服务员合同模板
- 2025年小升初数学(新初一)重点校分班考试检测卷(含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应用题训练【含答案】
- 2025物业清洁服务合同模板
- 2025汽车买卖的合同协议
- 2025年7月全科医学导论模考试题含参考答案0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2025销售代表薪酬协议合同模板
- 2025年垃圾分拣装备项目建议书
- 2025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原卷+解析
-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4-2025学年度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检测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语文开学第一课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2025年宁夏中考数学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详解)
- 单位保安执勤方案(3篇)
- 二三轮车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云南咖啡购销合同范本
- 中职导游业务课件
- 园区卫生清洁管理办法
- 秋季养生课件中医
- 申报书范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线课程申报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