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7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7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7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7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7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必修3 第7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但是 我们的经验证明 那些不为一般人所知的中国科技成就 信手拈来就可以写满几大卷 有案可查 早在欧洲人注意到太阳上有黑点以前1500年 中国人就在记录太阳黑子周期了 在欧洲人开始研究日珥现象一千年前 中国人已给出日珥系统各部分专门名称 科学革命的关键仪器 机械钟8世纪首先出现在中国 而不是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 出现于14世纪的欧洲 认为只有西方文明才具有科学特性的传统肯定是站不住脚的 不错 现代科学 即对自然现象进行数学假设 再用系统的实验加以验证的体系的确是起源于西方 但决不可认为中国对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出现的近代科学的重大突破毫无贡献 欧几里得几何学和托勒密行星天文学无可置疑是起源于希腊 然而还有第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磁现象的知识和基础都是中国提供的 当西方人对磁极性还一无所知时 中国人已在关心磁偏角和磁感应的性质了 李约瑟文集 解读 李约瑟博士客观地评价了中国古代科技传入欧洲 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速度 中国古代人民不仅在技术而且在科学方面都为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 尤其是在磁现象方面 中国的发明和创造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运用提升 四位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 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 各命一个小题 你觉得哪些最适宜 造纸术 中华文明的传承者 印刷术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者 火药 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 指南针 西欧海外殖民的助跑器a b c d 解析 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 备选题 2009 浙江卷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 一些图书馆的纸质历史文献已经以电子文本的形式提供利用 我们应如何历史地看待这一现象 a 现代发明比古代发明更为重要b 造纸术的发明已经失去历史意义c 历史文献不应该采用时髦的电子文本d 不论是纸质文本还是电子文本 论语 终究还是 论语 解析 电子文献具有多媒体信息存储和传递功能 检索方便 信息存储容量大等优点 纸质文献则更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 更具有权威性等优点 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各有特色 优势互补 在很长的时期内将共生共存 工具发生了变化 那仅仅是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而已 但是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 它们对保留民族文化遗产都有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区别辨析 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区别主要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 1 中国的传统科技重经验 近代科技重实验 2 传统科技重综合 近代科技重分析 3 传统科技重实用 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传统科技大多是生产经验的总结 实用性强 缺乏用逻辑方法进行理论概括和分析 近代科技属于理论科学 大都属于对事物规律和本质的探索 主要采取观察和实验方法 运用提升 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 中国科技史 中提出 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人分开 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 可是他们向来主张 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 因此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 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 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 对李约瑟这段话的理解 准确的是 a 个人与社会人 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b 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c 中国古代只重人的研究 不重科技的研究与推广 影响了科技的发展d 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法穷尽的 解析 本题主要是要读懂题意 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科技研究的对象是人本身 而不对自然进行探索 备选题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 九章算术 时说 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 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 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 土地丈量 谷仓容积 堤坝和河渠的修建 税收 兑换率 为数学而数学 的场合极少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a 重实用b 重理论c 重民众d 重实验 解析 从题目中提取有效信息 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 土地丈量 谷仓容积 说明注重实用 2010年11月27日 首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在厦门开幕 来自两岸三地以及日韩美等地的60多位学界硕儒 专家学者共同构筑一个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高端平台 知识链接 中国古代文学 书法 绘画和戏曲的发展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特点 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 为文化提供肥沃的土壤 推动文化的发展 因此 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 都可以找到很多相似的地方 例如 在文学领域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都是古代东西方文学的两大主流 运用提升 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群星灿烂 成就辉煌 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离骚 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西汉的赋反映了当时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a b c d 解析 离骚 属于浪漫主义文学 明清小说反映了市民的生活和文化心理需求 故 排除 备选题 近日 部分网民评选了人一生必读的六十本书 下面是其中的四部 下列关于这四部书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 经书诗歌剧本小说b 孔子彼特拉克曹雪芹达尔文c 主张克己复礼倡导人文主义反对封建礼教阐述自然选择d 批评礼乐制度抨击世俗王权叙述爱情悲剧挑战教会神学 解析 物种起源 是科学著作 不是小说 红楼梦 是小说不是剧本 a错 神曲 的作者是但丁 彼特拉克的代表作是 歌集 b错 孔子不仅没有批评礼乐制度 反而是想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d错 1 2012 上海卷 公元1500年左右 欧洲出版了大约4万册图书 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 此种情形直接得益于 a 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b 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c 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d 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 解析 本题考查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 文艺复兴前后 中国的印刷术传到欧洲 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 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 印刷的大量书籍促进了欧洲文化的传播 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2 2012 江苏卷 自楚骚 唐律争妍竞畅 而民间性情之响 遂不得列于诗坛 于是别之曰 山歌 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 荐绅学士家不道也 山歌虽俚甚矣 独非 郑 卫 国风之篇 之遗欤 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 与山歌相似 能体现 民间性情之响 的是 a 诗经 b 楚辞c 汉赋d 唐诗 解析 山歌虽俚甚矣 独非 郑 卫 国风之篇 之遗欤 可知 诗经 中的 十五国风 与山歌相似 能体现 民间性情之响 答案选a 3 2012 福建卷 说文解字 释读为 大册也 今人认为似手捧册置于架上 该释读与下列记录文字信息材料相关的是 a 甲骨b 丝帛c 竹木简d 石碑 解析 这是一个象形文字 上面是串成串的竹木简 答案选c 4 2012 全国大纲卷 王国维 宋元戏曲考 称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唐之诗 宋之词 元之曲 皆所谓一代之文学 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独元人之曲 为时既近 托体稍卑 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 均不著于录 后世儒硕 皆鄙弃不复道 这反映了 a 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b 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c 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d 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解析 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 而元曲在当时属于社会地位低下的戏子们 戏曲演员 演唱的曲目 在当时属于市民文化 受到官修典籍和士大夫 儒硕 的排斥 答案选c 5 2012 浙江卷 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 引李白诗句 邯郸四十万 同日陷长平 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 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 秦人胜 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 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 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 其诗不足为信b 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 意见具有权威性c 外国学者以诗证史 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d 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 但必须详加考辨 解析 文学作品可以作为史料研究历史 但不能作为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