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体运动”教案_第1页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_第2页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_第3页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_第4页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自由落体运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的运动性质;2.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和大小;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尝试规律的简单应用。 能力目标体现新教材的特色,指导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核心问题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如何?解决核心问题的方案实验探究法。 ?教具准备金属笔、石头、金属球、羽毛、等大金属片与纸片(若干)、牛顿管、自由落体装置、30cm刻度尺、神秘尺子、每两人一根米尺?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教学过程 (0)课题引入师生合作游戏教师在学生不留意时释放小金属笔,这个小游戏能检验人反应的灵敏程度。 实验情景展示 1、演示石头与羽毛的下落。 2、演示金属球和纸片下落。 3、演示等大金属片和纸片下落。 观察到什么现象?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得慢。 4、演示等大金属片和纸团下落。 观察到什么现象?重的物体、轻的物体几乎同时着地。 介绍历史上关于轻重物体下落快慢的两种观点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观点,介绍伽利略的巧妙推理(大石子、小石子的下落)。 教师点拨引导为什么纸片变成纸团后下落变快?(空气阻力的作用)(猜想无阻力情况)实验演示观察牛顿管中有空气时金属片下落得快,无空气时金属片与羽毛下落一样快。 一、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条件 (1)只受重力; (2)静止V0=01实际运动如果空气阻力影响很小,物体由静止竖直下落地可以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石头、金属球、羽毛、纸片的下落谁可近似为自由落体运动?)(一)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实验演示观察金属小球自由下落。 学生提出问题预见学生提出的问题(启发学生从运动学物理量设问)1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什么运动?2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如何变化?3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如何变化?4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如何?5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方向如何??(二)分析引导,确定本课核心问题教师点拨引导采用“排除法”、“归纳法”、“合并法”确定本课核心问题(三)解决核心问题,形成新知识 (1)构建解决核心问题的方案引导学生猜想V0=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教师点拨引导如何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呢?如果正确,那么加速度又如何呢?学生讨论方案实验探究、理解分析、数学推理等等。 (2)选择易行方案解决核心问题猜想依据V0=0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Vt=at,s=1/2at2,用st2验证较方便,其中2s/t2即加速度(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推理)。 实验探究介绍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装置与实验原理并演示,指导学生自己设计表格记录数据并处理。 由学生猜想作ht图还是ht x图,x为多少,并由图像得出加速度的大小。 教师小结介绍书P37频闪照片。 大量实验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接近9.80m/s2。 (3)运动性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二、重力加速度g: 21、定义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2、大小;指导学生看书P37表格,从赤道北极,g值增大,国际上取北纬450平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作为标准值g=9.80665m/s2,通常g取9.8m/s2,粗略计算,g取10m/s2。 3、方向竖直向下。 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0=0a=g 1、速度公式Vt=gt 2、位移公式s=1/2gt2 (3)解决其他问题返回学生提出的问题中,解决其它问题。 四、归纳小结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如何?提出问题题问知识自由落体是V0=0a=g匀加速直线运动 五、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巩固练习例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竖直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C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D自由落体运动就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9.80m/s2的匀加速运动。 例2为了求出楼房的高度,让一小石子从楼顶自由下落,若空气阻力不计,测出石子下落2s着地,求楼房的高度。 (g取10m/s2)-(20m)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猜想与假设方法实验探究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评估交流例3小实验学生分组做实验测定反应时间。 (1)谈一谈阅读课本第38页的“做一做”,弄清楚实验原理、器材、步骤、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结论。 (2)做一做两人一组,测出各自的反应时间。 (每两人一根筷子,用刻度尺量) (3)想一想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尺子”测几个学生的反应时间,启发学生如何制成一把直接测量反应时间的“尺子”。 (神秘的尺子) (4)继续研究跟踪自己的反应时间,检测不同人群(性别、年龄、职业等)的反应时间;研究反应时间跟哪些因素有关?等等。 (2)拓展延伸如果把小球以一定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情况如何?(运动性质规律如何,能上升到多高?上升时间多长?等等。 ?作业布置阅读书p39阅读材料,书p38练习八 (1)一 (4)做在作业本上。 4附1自由落体运动位移时间关系t/s h/cm t/s h/cm t/s h/cm0000100.020.2019.60200.020.4078.4010.020.020.xx0.020.2223.72210.020.4286.440.176420.020.0040.78120.020.2428.220.0576220.020.4494.8630.020.061.760.0036130.020.2633.12230.020.46103.6840.020.083.14140.020.2838.42240.020.48112.900.230450.020.104.90150.020.3044.100.09250.020.50122.5060.020.127.060.0144160.020.3250.18260.020.52132.5070.020.149.60170.020.3456.64270.020.54142.880.291680.020.1612.54180.020.3663.500.1296280.020.56153.6690.020.1815.880.0324190.020.3870.76290.020.58164.84005.00.10110.00.14315.00.17520.00.20225.00.22630.00.24735.00.26740.00.2860.50.0325.50.10610.50.14615.50.17820.50.20525.50.22830.50.24935.50.26940.50.2871.00.0456.00.11111.00.15016.00.18121.00.20726.00.23031.00.25236.00.27141.00.289神秘尺子设计表1.50.0556.50.11511.50.15316.50.18421.50.20926.50.23331.50.25436.50.27341.50.2912.00.0647.00.1xx.00.15617.00.18622.00.21227.00.23532.00.25637.00.27542.00.2932.50.0717.50.12412.50.16017.50.18922.50.21427.50.23732.50.25837.50.27742.50.2953.00.0788.00.12813.00.16318.00.19223.00.21728.00.23933.00.26038.00.27843.00.2963.50.0858.50.13213.50.16618.50.19423.50.21928.50.24133.50.26138.50.28043.50.2984.00.0909.00.13614.00.16919.00.19724.00.22129.00.24334.00.26339.00.28244.00.3004.50.09695.0.13914.50.17219.50.19924.50.22429.50.24534.50.26539.50.28444.50.301h/cm t/s h/cm t/s h/cm t/s h/cm t/s h/cm t/s h/cm t/s h/cm t/s h/cm t/s h/cm t/s5附2神秘尺子的刻度6附3说课1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目标自由落体运动作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通过学习必须明确它的运动性质与规律,重力加速度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必须重视。 (2)能力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而“问题解决理论”正是体现了这一教学理论。 (3)德育目标对学生科学态度、学习习惯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2、重难点的确定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性质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方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本节课最难解决的问题,因此定为难点。 3、教材分析 (1)教法分析先由生活经验很自然的引出轻重物体下落的快慢问题,然后介绍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观点,接着演示牛顿管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 学生仔细观察自由落体物体的运动,由学生发散性地提出问题,确定核心问题,猜想结论,接着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来验证猜想的正确性,从而得出结论,最后小结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这就是我们所研究的“五步八环”的教学方法,与新课程标准接轨,新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的几步就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2)学法分析由生活经验引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学生自由提出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4、与新教材的比较新教材增加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增加了小实验、动手做一做的内容,增加了能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阅读材料等等。 新教材要求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