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技术分析.ppt_第1页
股票投资技术分析.ppt_第2页
股票投资技术分析.ppt_第3页
股票投资技术分析.ppt_第4页
股票投资技术分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股票投资技术分析 目录 1 概述2 K线图3 形态理论4 移动平均线分析5 切线理论6 交易量分析7 技术指标分析 技术分析操作同花顺金融实验室 用户名和密码 学号成绩考核1 实操收益率 30 2 期末考试 70 1 概述 一 技术分析的含义以证券市场过去和现在的市场行为为分析对象 应用数学和逻辑的方法 探索出一些典型变化规律 并据此预测证券市场未来变化趋势的技术方法 二 技术分析的三大假设 1 市场行为反映一切信息市场有效 价格反映一切信息 技术分析的基石 重结果 轻原因 任何一个影响证券市场的因素 最终都必然体现在股票价格的变动上 包括外在的 内在的 基础的 政策的和心理的因素 以及其它影响股价的所有因素 2 价格呈趋势移动趋势 是技术分析的核心 惯性 顺势而为 证券价格的变动是有一定规律的 即保持原来运动方向的惯性 证券价格的运动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供求关系的变化 供求关系一旦确定 证券价格的走势在一定时期内就不会发生反转 趋势1 趋势 是技术分析的核心 是价格波动的方向 若确定了一段上升或下降的趋势 则股价的波动必然朝着这个方向运动 中间肯定有曲折 从图形上看就是一条曲折蜿蜒的折线 每个折点就形成一个峰或谷 由这些峰和谷的相对高度 可以看出趋势的方向 2 趋势的方向 上升方向 下降方向 水平方向 三种趋势的主要区别是时间的长短和波动幅度的大小 主要趋势持续时间最长 波动幅度最大 3 趋势类型 3 历史会重演从人的心理因素考虑 一个人在某种情况下按一种方法进行操作取得成功 以后遇到相同或相似的情况 就会按同一方法进行操作 如果失败了 以后就不会按前一次的方法操作 某个市场行为给投资者留下的阴影或快乐是会长期存在的 根据历史资料概括出来的规律已经包含了未来证券市场的一切变动趋势 所以可以根据历史预测未来 因为投资者的心理因素会影响投资行为 进而影响证券价格 1 价 价格 是技术分析的起点和终点 开盘价 收盘价 最高价 最低价 最重要的价格是收盘价 2 量 成交量 量价配合 汽车上坡需加大码力 股价上升须成交量放大 量是因 价是果 量比价先行 三 市场行为的四大要素 买卖双方对价格的认同程度通过成交量的大小得到确认 分歧大 成交量小 认同程度高 成交量大 双方的这种市场行为反映到价 量上就呈现出一种趋势 量增价升 量减价跌 当价格上升时 成交量不再增加 说明价格得不到买方确认 价格上升的趋势就会被改变 当价格下跌时 成交量萎缩到一定程度就不再萎缩 意味着卖方不再认同价格继续往下降了 价格下跌的趋势就会被改变 股指不断上涨 成交量也不断放大 2010年9月21日 2010年11月11日 股指不断下跌 成交量不断萎缩 2010年9月21日 2010年11月11日 股指上涨 成交量一直没有明显放大 2010 7 2 2010 9 7 3 时 时间 过去 现在 未来 一个已经形成的趋势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中途出现的反方向波动 对原来趋势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一个形成了的趋势又不可能永远不变 经过一定时间后又会有新的趋势出现 4 空 空间 价格上涨与下跌的幅度 格言 横有多长 竖有多高 可以认为是价格的一个方面 指的是价格波动能够达到的高度 四 技术分析的作用 反映过去 预测未来 指出买卖时机 评估风险和收益 1 K线类根据若干天的K线组合情况 推测证券市场中多空双方的力量对比 进而判断证券市场趋势的方法 K线是进行各种技术分析的最重要图表 2 形态类根据K线过去一段时间走过的轨迹形态来预测股票价格未来趋势的方法 M头 W底 头肩顶 头肩底等 五 技术分析的分类 3 切线类按一定方法和原则 在根据股票价格数据的K线划出一些直线 然后根据这些直线推测股票价格的未来趋势 趋势线 轨道线 黄金分割线 甘氏线 角度线等 4 波浪理论把股价的上下变动和不同时期的持续上涨 下跌看成是波浪的上下起伏 认为股票的价格运动遵循波浪起伏的规律 数清楚了各个浪就能准确地预见到跌势已接近尾声 牛市即将来临 或是熊市即将来临 波浪理论能提前很长时间预计到趋势的底和顶 而别的流派要等到新的趋势已经确立之后才能看到 5 指标类根据价格 成交量的历史资料 通过建立一个数学模型 给出数学上的计算公式 得到一个体现证券市场的趋势的指标值 相对强弱指标 RSI随机指标 KDJ趋向指标 DMI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 MACD能量潮 OBV心理线 PSY乖离率 BIAS 六 技术分析的优点 客观性 理性分析 结论客观 简明性 简明易懂 适用性 任何时间尺度 周 月 年 七 技术分析的局限性 片面性 只重结果 不管原因 时滞性 买卖信号滞后 死角 与陷阱 常有错误信号或信号不灵敏 使信号可信度大打折扣 歧义性 不同的分析者有不同的解释 八 注意问题1 树立正确的理念技术是过去经验的总结2 吃透基本原理使用范围 行为特征 前提条件 注意事项3 在实践中总结提高无论哪一种技术分析方法都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预测准确 很大程度取决于投资者的实践经验 所以应不断总结经验 灵活运用 4 求多不如求精移动平均线 成交量 MACD5 互相验证 多个指标结合单个技术分析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若能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分析方法 则可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6 技术分析要同基本分析相结合 各有优缺点 应取长补短 2 K线图分析 看不懂 线 怎么能进行股票投资 K线图是技术分析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我们先从一根 线看起 看懂了一根 线 就看懂了其它许多根 线 什么是K线 线 阴阳线 卦线 蜡烛线 热狗线 酒井线等 K线是一条柱状的线条 由影线和实体组成 起源 日本德川幕府时代的大阪米市 史蒂芬 尼森将它推广开来 一 K线图制作 1 日K线图日开盘价 每个交易日的第一笔成交价格日收盘价 每个交易日的最后一笔成交价格 日最高价 每个交易日成交股票的最高价格 日最低价 每个交易日成交股票的最低价格收盘价最重要 某股票一周内的价格表现如下表 根据数据画出该股票的日K线组合 2 K线图分类 日K线 周K线 月K线等 周K线 这一周的开盘价 收盘价 最高价 最低价 月K线 季K线 年K线 二 K线图基本形态 阳线 收盘价 开盘价阴线 收盘价 开盘价 一共有24种不同的阳线 一共有24种不同的阴线 锤子 锤子 由一个较小的箱体和一个很长的尾巴组成 这个尾巴至少要有两个箱体那么长 箱体既可以是空的 也可以是实心的 需要第二天的上涨来确认这个信号 2011 4 6 三 K线的特征 单根 线信息丰富 上影线和阴线的实体表示股价的下压力量下影线和阳线的实体则股价的上升力量 上影线长抛压重 下影线长承接力强 四 K线组合图 2010年5月13日 7月5日 两次出现早晨之星 2000年3月27日 28日 29日 民丰农化形成典型的黄昏之星 之后股价一路下跌 5 穿针线这是一个代表上涨的图片 如果这个图形出现在一个下跌趋势之后 就可能是一个逆转的信号 第一个图形是一个很长的绿色K线 第二个是一个很长的红色k线 长的红色K线的开盘价比绿色K线的最低价要低 但它的收盘价比绿色K线的一半要高 2008年10月28日 一颗穿针线图形结束了下跌 6 黑云线这是一个代表下跌的图片 与上图相反 如果这个图形出现在一个上涨趋势之后 就可能是一个逆转的信号 第一个图形是一个很长的红色K线 第二个是一个很长的绿色K线 长的绿色K线的开盘价比红色K线的最高价要高 但它的收盘价比绿色k线的一半要低 7 锤子 8 牛吞线这是一个代表上涨的图片 它出现在当红色K线吞没绿色K线的箱体时 9 熊吞线这是一个代表下跌的图片 它出现在当绿色K线吞没红色K线的箱体时 10 牛三星连续三天都是十字星 并且中间跳空低于第一天和第三天 同时 上尾和下尾都不太长 2007年11月12日 11 熊三星连续三天都是十字星 并且中间跳空高于第一天和第三天 同时 上尾和下尾都不太长 2007年10月30日 K线图被用来发现股市的逆转点和顶点 通过K线图 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市场心理 从而有助于我们把握进入股市的最好时机 K线图使用起来非常灵活 它既可以单独使用 也可以和其它技术分析工具一起使用 K线图的优势就在于它可以作为其它分析工具的补充 而不是替代它们 五 K线的作用 3 形态理论 K线更注重短线的操作 它的预测结果只适用于往后很短的时期 有时仅仅是一两天 将K线组合中所包含的K线根数增加 众多K线组成了一条上下波动的曲线 这条曲线就是股价在这段时间移动的轨迹 形态理论通过研究股价走过的轨迹 分析和挖掘出曲线告诉我们的一些多空双方力量的对比结果 发现股价正在进行的趋势方向 股价移动的规律持续整理 保持平衡 打破平衡 新的平衡 再打破平衡 再寻找新的平衡 股价的移动就是按这一规律循环往复 不断运行的 趋势与形态的关系第一 先有形态后有趋势 没有形态就没有趋势 第二 趋势源于形态 趋势因形态而产生 形态是趋势之母 形态是趋势之根基 形态是趋势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 第三 价值重大的形态没那么容易形成和突破 但一旦突破 价值就很重大 因为随后的趋势运动惊人 乃大势所趋 非人力所能及也 第四 一旦突破 标志着一方胜出 另一方溃败则不可避免 这就意味着形态之后必出趋势 大形态出大趋势 小形态出小趋势 中形态出中趋势 而趋势一旦展开就不易结束 直至能量释放完毕 新的形态日趋成形 我们对于趋势研究和观察的思维起点毫无疑问是形态 而不是趋势 更不是局部价格表现 故我们交易的解决之道也应始于形态 基于形态 而且在趋势展开之前就可以从形态中预见到趋势的方向 级别大小 强弱等核心信息 趋势的方向 级别大小 强弱等在趋势形成和展开之前就已确定了 因此一旦形态突破 就不必去关心和重新研判趋势的方向 大小 强弱 重新研判也不会有新的正确信息和进一步的有益结果 一 反转形态反转形态是指改变股价趋势及运动方向的图形 即股价由上升转为下降 或由下降转为上升的逆向变动形态 常见的反转形态1 双重顶和双重底 M头 W底 2 头肩顶与头肩底3 圆形顶与圆形底4 V形顶与V形底 1 头肩顶操作要点 左肩与右肩大约等高 或者右肩比左肩要低 颈线 逃命线 坚决卖出 成交量 左 头 右依次减少 量度跌幅 跌幅不小于头部至颈线的直线距离 头 颈线 C 股价长期上升后 成交量大增 获利回吐压力也增加 导致股价回落 成交量大幅度下降 左肩形成 股价回升 突破左肩之顶点 成交量也可能因充分换手而创纪录 但股价过高使持股者产生恐慌心理 竞相抛售 股价回跌到前一低点水准附近 头部完成 股价第三次回升 但前段的巨额成交量不再出现 涨势也不再凶猛 价位达到头部定点之前就告回落 形成右肩 这一次下跌时 股价急速穿过颈线 再回升时 股价也只能达到颈线附近 然后成为下跌趋势 头肩顶形态就完成了 头肩顶走到了E点并掉头向下 只能说是原有的上升趋势已经转化成了横向延伸 还不能说已经反转向下了 只有当走到了F点 即向下突破了颈线时 才能说头肩顶反转形态已经形成 假头肩顶形态1 右肩的高点比头部还要高时2 如果股价最后在颈线水平回升 而且回升的幅度高于头部 或者股价跌破颈线后又回升到颈线上方 需要进一步观察 2 头肩底操作要点 左肩与右肩大约等高 颈线 一旦有效突破 买入信号 成交量 左 头 右依次增大 量度升幅 升幅不小于头部至颈线的距离 头肩顶形态完成后 向下突破颈线时 成交量不一定放大 而头肩底形成向上突破颈线时 若没有较大成交量出现 可靠性将大大降低 甚至出现假的头肩底形态 颈线 颈线 左肩 头部 右肩 左肩 底 右肩 3 M头 双重顶 双头 操作要点 左肩与右肩大约等高 颈线 逃命线 坚决卖出 成交量 第一峰量大 第二峰量小 量度跌幅 跌幅不小于头部至颈线的距离 颈线 颈线 4 W底 双重底 双底 操作要点 两个底部大约等高 颈线 有效突破3 且放量 买入 成交量 突破颈线时 成交须放大 量度升幅 升幅不小于底部至颈线的距离 颈线 5 圆形顶市场含义 大跌将至 操作要点 圆顶形成时 调整卖出 形态完成 股价反转之后 行情多属爆发性 涨跌急速 持续时间也不长 中间很少出现回档或反弹 一些机构大户炒作证券的产物 这些人手中有足够的股票 如果一下抛出太多 股价下落太快 手里的货不能全部出手 只能一点一点地往外抛 形成了众多的来回拉锯 直到手中股票接近抛完时 才会大幅度打压 一举使股价下跌到很深的位置 股价 成交量 6 圆形底市场含义 大升势将至 操作要点 成交放大 升势转急之初介入 7 喇叭形大多出现在顶部 一种看跌形态 在形态完成后 几乎总是下跌 不存在突破是否成立的问题 由投资者冲动造成 出现在长期上涨的最后阶段 投资者冲动使得股价不正常地大起大落 形成巨幅震荡的行情 继而在震荡中完成形态的反转 特点有3个高点 2个低点 投资者应在第三峰掉头向下时就抛出 整个喇叭形态形成期间都会保持不规则的大成交量跌幅不可度量 一般都会很大 源于投资者的非理性 8 V形反转 操作要点 1 只有一个顶或一个底 2 图形急剧变化 反转调头 3 原因 重大利好 利空 突然宣布 9 顶部岛形反转 顶部岛形反转卖出信号 向上跳空缺口 孤岛 向下跳空缺口 底部岛形反转 大市转暖买进信号 向下跳空缺口 向上跳空缺口 孤岛 行情在绝望中诞生大盘在黎明前反转 1999年5月7日至5月20日 大盘走出了孤岛反转走势 在千点大关岌岌可危之际 投资者又看到了一线生机 10 反转形态小结 存在先前趋势 突破重要趋势线是反转的第一信号 形态的规模 高度与宽度 空间与时间 顶部三天与底部三月 交易量 向上突破须成交量放大 二 整理形态股价经大涨或大跌后 进入上下价格波动较小 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的调整状态 整理的目的 等待时机成熟后 再继续以往的走势 1 三角形整理 a 对称三角形 b 上升三角形 放量突破 买入 c 下降三角形 向下突破 卖出 d 扩散三角形 升势已尽卖出信号 有时跌破下边线就直接向下 1996年4月19日至1997年底 隧道股份周K线形成扩散三角形 2 矩形整理 高点连线与低点连线均在水平线上 市场含义 买卖双方力量均衡 操作要点 1 成交量 箱体内成交量不断减少 2 买卖信号 放量向上突破 买入 向下跌破支撑线 卖出 3 量度升幅 量度跌幅 4 短线操作 低买高卖 5 变化 M头与W底的失败情形 向上突破 3 旗形整理 操作要点 1 旗杆 股价快速上升 或快速下降 2 旗面 与旗杆方向相反的通道 调整 3 突破 突破时须成交放大 调整后继续沿旗杆方向运动 4 成交量 正常状态 依次减少 突破时 须成交放大 整理形态 成交需缩小 5 量度升 跌 幅 旗杆的长度 三 缺口理论 股价在快速变动中有一段价格没有交易 形成价格空白区域 缺口越宽 运动的动力愈大 反之 则愈小 不论向何种方向运动所形成的缺口 都将成为日后较强的支撑或阻力区域 普通缺口 突破缺口 持续缺口 竭尽缺口 普通缺口 突破缺口 持续缺口 竭尽缺口 持续缺口 1 普通缺口出现在股价整理形态中 特别是在矩形或对称三角形等整理形态中 由于股价处于盘整形态 在形态内的缺口并不影响股价短期的走势 一般在3日内会回补 成交量很小 支撑或阻力效能一般较弱 2 突破缺口转势之初 成交急剧放大 缺口难封闭 缺口大小 缺口越大 股价变动越大 突破确认 成交放大 市场含义 进入急速上升或下降的信号 投资者必须立刻做出买入或卖出的指令 即向上突破缺口被确认立即买入 向下突破缺口被确认立即卖出 突破缺口一旦形成 行情走势必将向突破方向纵深发展 3 持续缺口又称测量缺口 测量升跌幅度 可能出现几个测量缺口 趋势的持续信号 短期内不会封闭 4 竭尽缺口消耗性缺口 上升或下跌末端出现的缺口 突破缺口之后的第一个缺口 一定是持续缺口 随后的缺口都可能是竭尽缺口 越是在后 可能性越大 竭尽缺口的成交量巨大 最后的疯狂 分辨的标准是考察缺口是否会在短期内封闭 5 缺口的封闭性一般缺口都会填补 逢缺必补 普通缺口与竭尽缺口在短期内填补 突破缺口与持续缺口 短期难补 6 缺口的频率缺口越多 显示其趋势越接近终结 四 波浪理论 美国 艾略特 柯林斯以周期为基础 把大的运动周期分成时间长短不同的各种周期 在一个大周期中可能存在一些小周期 而小的周期又可以再分成更小的周期 每个周期不论长短 都是以一种模式进行 即每个周期都是由上升 或下降 的5个过程和下降 上升 的3个过程组成 这8个过程走完之后 周期结束 进入另一个周期 新的周期将仍然遵循上述模式 斐波那奇数列2358132134 波浪理论的数学基础 考虑的因素1 股价走势所形成的形态 2 股价走势图中的各个高点和低点所处的相对位置 3 完成某个形态所经历的时间长短 注意事项1 明确当前所处的位置 最重要的是要识别3浪结构和5浪结构 2 应用者在具体数浪的时候会发生偏差 浪的层次确定和起始点确定是两个难点 3 对同一个形态 不同人有不同的数法 且都有道理 4 移动平均线 证券市场的波动有时是非常剧烈的 短期的振荡使价格差异很大 对研究趋势的走向有干扰作用 为消除这种影响 可以把某个时间段的价格综合起来找一个平均价 则得到一个较为规律的价格 一 移动平均线MA用统计分析的方法 将一定时期内的证券价格加以平均 并把不同时间的平均值连接起来 形成一根MA 用以观察证券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技术指标 二 移动平均的计算方法1 算术移动平均线含义 当天及前n 1天收盘价的算术平均值 计算公式 2 加权移动平均线 WMA 计算方式是基于加权移动平均线日数 将每一个之前日数比重提升 每一价格会乘以一个比重 最新的价格会有最大的比重 其之前的每一日的比重将会递减 3 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 EMA 最常使用的移动平均线计算公式 三 移动平均线的分类常用均线 5日 10日 30日 60日月均线系统 MA 5 10 30 季均线系统 MA 20 40 60 短期移动平均线 以5日 10日线观察证券市场的短期走势 中期移动平均线 以30日 60日线观察中期走势长期移动平均线 以13周 26周研判长期趋势 短期移动平均线称为快速MA 长期移动平均线则称为慢速MA 格兰维尔八大法则说明 1 美国著名股票分析家2 八大买卖法则3 对称性 四种买点对应四种卖点 4 均线的拉力作用以证券价格与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偏离关系作为研判的依据 股价远离均线时 均线会将股价拉回至均线附近 四 移动平均线的应用 葛兰维八大买卖法则之一 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转为水平 且有往上方抬头迹象 而价格从平均线的下方突破平均线时 便是买进讯号 葛兰维八大买卖法则之二 价格趋势走在平均线上 价格下跌并未跌破平均线且立刻反转上升 则也是买进讯号 葛兰维八大买卖法则之三 价格虽然跌破平均线 但又立即回升到平均线上 此时平均线仍然持续上升 仍为买进讯号 葛兰维八大买卖法则之四 价格突然暴跌 跌破平均线 而且远离平均线 则有可能反弹上升 亦为买进讯号 葛兰维八大买卖法则之五 价格突然暴涨 突破平均线 且远离平均线 则有可能反弹回跌 为卖出时机 葛兰维八大买卖法则之六 平均线从上升逐渐转为盘局或下跌 而价格向下跌破平均线 为卖出讯号 葛兰维八大买卖法则之七 价格趋势走在平均线下 价格上升并未突破平均线且立刻反转下跌 也是卖出讯号 葛兰维八大买卖法则之八 价格虽然向上突破平均线 但又立刻跌至平均线下 此时平均线仍然持续下降 仍为卖出讯号 五 MA的组合应用1 黄金交叉 当现在价位站稳在长期与短期MA之上 短线上穿长线 且长线向上 买入信号 2 死亡交叉 价位位于长期与短期MA之下 短线跌破长线 且长线向下 卖出信号 快速与慢速移动平均线买卖时机 3 多头排列 5 10 30日均线由上往下依次排列 上升行情 4 空头排列 5 10 30日均线自下往上依次排列 下跌行情 2010 4 15 2010 7 5 5 出水芙蓉 底部一根阳线穿过月均线且站在30日均线上方 操作1 出水芙蓉且放量 第二天买入 操作2 第二个出水芙蓉 回调时买入 6 断头铡刀 高位大阴线切断月均线 大跌将至 卖出 2010 9 30出水芙蓉 2009 11 24断头铡刀 7 价托 三条均线在底部形成三角形 三个金叉 买入 8 价压 三条均线在高位形成三角形 三个死叉 卖出 2010 11 11 2011 1 25 六 移动平均线的用途 揭示股价平均成本 显示股价变动的基本趋势 股价支撑线和阻挡线 自动发出买卖讯号 信号简单 预测交易的利润与风险 长短结合 把握买卖时机 七 移动平均线的缺点 滞后性 在股价原有趋势发生反转时 由于MA追踪趋势的特征 使其行动过于迟缓 不易把握股价趋势的高峰和低谷 牛皮盘档或趋势形成后中途休整阶段 以及局部反弹或回落阶段 MA极易发出错误信号 MA只是作为支撑线和压力线 站在某线之上 当然有利于上涨 但并不是说一定会涨 支撑线有被击穿的时候 2010 5 18 2010 12 28 2011 3 25 5 切线理论 股价变动有一定的趋势 在上涨或下跌的趋势中 会有短暂的盘旋或调整 投资者应把握长期趋势 不为暂时的回调和反弹所迷惑 同时 也应及时把握大势的反转 切线理论就是帮助投资者识别趋势变动方向的方法 一 趋势线的类型1 上升趋势线 支撑线 股价各低点的连线 且低点依次抬高 触点越多 支撑越强 卖出信号 跌破趋势线3 支撑作用 股价常在上升趋势线上方变动 阻止股价继续下跌 由投资者的筹码分布 持有成本及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决定 2010 7 2010 11 2 2 下降趋势线 压力线 股价各高点的连线 且高点依次降低 压力作用 股价常在下降趋势线下方变动 触点越多 阻力越强 2009 11 24 2010 4 15 3 盘整趋势线 横盘 格言 横有多长 竖有多高 低位横盘 久盘必跌 高位横盘 2009 11 26 2010 5 12 2010 11 23 2011 3 25 压力线 支撑线 支撑线 压力线 二 压力线和支撑线 支撑线和压力线有被突破的可能 他们不足以长久地阻止股价保持原来的变动方向 只不过是暂时停顿而已 一条支撑线如果被跌破 就会成为压力线 一条压力线被突破 就会成为支撑线 改变的条件是被有效的 足够大的股价变动突破 配以成交量 2010 5 18 2010 12 28 2011 3 25 放量突破阻挡线 三 趋势线有效性分析1 触点越多 准确性越高 2 倾斜度越大 可靠性越低 3 持续时间越长 可靠性越高 4 股价在这个区域的成交量大小5 支撑区域或压力区域距离当前这个时期的远近 经验与体会1 买入要谨慎 卖出要果断 2 量价配合 上涨初期 向上突破且成交量放大 可大胆跟进 底部下跌无量 不要抢反弹 下跌动能未充分释放 底部带量下跌 加速下跌 见底信号 高位向上且成交放大 小心主力出货 6 量价关系分析 一 成交量准确地反映市场供求情况 买卖双方的力量强弱 以及投资者对未来股价的变动看法 真实地反映多空双方对价位的认可程度 市场人士常说 股市中什么都可以骗人 唯有量是真实的 有 量是价的先行 先见天量后见天价 地量之后有地价 之说 常用指标 1 成交股数 VOL 优点 适合于对个股成交量做纵向比较缺点 忽略了各个股票流通量大小的差别2 成交金额 AMOUNT 优点 常用于大盘分析 个股使用时容易体现出资金进出情况缺点 缺乏比较 世纪研究价值成就 换手率 3 换手率 TUN 每日的成交量 股票的流通股本相对指标 比较客观 有利于横向比较 能准确掌握个股的活跃程度和主力动态 找到 放量 与 缩量 的客观标准 日换手率 3 时为冷清 一种情况是该股属于散户行情 另一种情况是已高度控盘 庄股在高位震荡之际往往成交量大幅萎缩 换手率低 日换手率 3 且 7 时为活跃 表示有主力在积极活动 日换手率 7 为热烈 筹码急剧换手 如发生在高位 尤其是高位缩量横盘之后出现 很可能是主力出货 如果发生在低位 尤其是在突破第一个强阻力区时 很可能为主力在积极进货 4 均量线 移动平均量线 对VOL AMOUNT TUN进行辅助研判 一般可设三个参数 即5日均量线 10日均量线及20日均量线 由于均量线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市场成交量的主要趋向 与常用的移动平均线的原理相同 可运用黄金交叉 死亡交叉等均线理论进行研判 股票只要上市交易 每日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成交量 一般而言向上突破颈线位 强压力位需要放量攻击 即上涨要有成交量的配合 但向下破位或下行时却不需要成交量的配合 无量下跌天天跌 直至再次放量 显示出有新资金入市抢反弹或抄底为止 二 量价关系分析 基本规律 量增价升 量减价跌量是因 价是果 量比价先行 价量同向 股价持续原方向 价升量增 继续上升 价跌量增 下跌继续 价量背离 股价反转 价升量减 量不支持 股价必跌 价跌量减 股价见底 1 价平量增 为转强信号经过持续下跌 在低位区中出现股价企稳 成交量增加的现象 此时成交量的阳柱明显多于阴柱 说明底部在积聚上涨动力 有主力在进货 可以适量买进持股待涨 2 价升量增 在上升趋势中 投资人购买股票 短期或中长期都可获得利润 赚钱示范效应激发起更多人的投资意愿 使交投活跃 在积极的换手下 成交量不断创纪录 股价也不断上扬 是买入信号 特别是底部区域或者在突破重要颈线位或其它重要技术压力位时更需要价涨量增 不断放量 股指创新高 3 价涨量平 可持续买入成交量保持相对的等量水平 股价持续上升 可以在期间适时适量地参与 一般而言 股价上涨都需要有增加的成交量作为扬升的基石 而这种股价一路涨升 成交量却保持一种相对平稳的运行状态的现象 可以说是一个特殊案例 从成交量的平稳态势上来看 可以判断出场外的流通筹码一定程度上是相当稀少的 控盘主力持仓的量度相对而言是巨大的 而且都是一些成本低廉的筹码 4 价涨量减 继续持有价涨量减呈现的是一种量价背离的现象 这种现象一般都会引起市场上投资大众的特别关注 成交量减少 股价仍在继续上升 最适宜继续持股 量减应视为浮动筹码很少 筹码的锁定性已经很强 还有另外一种情形 控制盘面的主力已经完全操纵股价 此时还只是稳步推升的阶段 远未到开始大幅度拉升的阶段 因此才会有这种量价背离的现象出现 1999年10月至2002年4月沪市周 线图 股价的上扬是靠一迭又一迭钱垫高的 没有大量新资金涌入怎么行 2000年的大牛市虽一反常态 股指不断创历史新高 而成交量始终不放大 最终还是因量能的缩减而逐波下行 5 价平量减 为警戒信号股价经过长期大幅上涨之后 进行横向整理不再上升时 成交量显著减少 为警戒出货的信号 如果突发巨量或天量并拉出大阳大阴线 无论有无利好或利空消息 均应果断派发 6 价跌量增 价跌量增往往是庄家撤庄 机构出货的先兆 必须高度警惕 7 价跌量平 继续卖出股价持续地下挫 而成交量却没能同步地有效放大 说明市场并没有形成一种一致看空的空头效应 多头不死 跌势不止 在这种情形下多是控盘主力开始逐渐退出市场的前兆 由于成交量处于平稳运行状态 容易使投资者产生一种侥幸的心理 以为仅仅只是控盘主力在洗盘 因此往往不会轻易地抛出手中所持的筹码 8 价跌量减 价跌 是整理的需要 是修复较高技术指标的需要 而 量减 则表明投资人有很强的持筹信心 在股价下跌途中 只要成交量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就应该坚定持筹的信心 不断缩量 股指止跌 1 天量天价 股价上行理应是一个渐进过程 成交量的放大也应比较温和 突放巨量往往欲速而不达 出现巨量既有庄家拉高出货的阴谋 也有跟风盘盲目追涨惹下的祸根 理性的投资者大多会对 天价天量 敬而远之 特殊的成交量分析 2 地量地价 股价下行后往往导致换手不积极 成交量随股价创新低而萎缩 每一次萎缩都可能导致再一次小反弹 而当成交量无法再萎缩时 这时股价也可能出现一个新低价 这时下跌行情已基本结束 3 底部放量 成交量 股价 股价 对中长线买家来说 在 底部放量 时介入 可获 坐轿子 喜悦 1999年12月至2000年12月万东医疗的日 线图 底部放量特征 底部放巨量 之前 庄家已经悄悄吸货一段时间 底部放量 阶段是庄家加仓阶段 底部放量 过后 庄家已完全控盘 任何时候 在众多只股票中 都会有蛰伏在底部并突然放量的个股 4 顶部对倒 在相对高位放巨量的个股 往往是其庄家 胜利大逃亡 的序曲 顶部对倒特征 所谓 对倒 即庄家在拉高过程中 自己卖自己买 从左手倒到右手 造成放量上行的假相 吸引跟风盘 对倒 过程中 第一天买的股票第二天卖 第二天买的股票第三天卖 反正是从上往下卖 卖价大多高于庄家仓位的平均成本 亿安科技2000年4月27日至8月14日日 线图 对倒的成交量 顶部对倒提示 顶部对倒 与 天量天价 属于同一个理 而 顶部对倒 更多地是针对强庄股而言 对庄家想 胜利大逃亡 的个股千万勿做反弹 否则犹如在 半空中接从楼顶上掉下来的飞刀 三 成交量在价格分析中的作用 证实价格图形构造的形成 量价同向 股价持续原方向 证实突破的有效性 关键点位向上突破需成交放大 如 喷薄而出 放量过头部 7 技术指标分析 应用一定的数学公式 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指标值 将指标值绘制成图表 从定量的角度对股市进行预测的方法 而其它技术分析方法都是对成交量重视不够 过分重视价格 然而没有成交量的分析 可信度将降低 技术指标的应用法则1 指标的背离 2 指标的高低 3 指标的交叉4 指标的形态 5 指标的转折 注意问题 技术指标种类繁多 不断推陈出新 求多不如求精 掌握2 3个 任何技术指标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 得出的结论也都有成立的前提和可能发生的意外 适用多个具有互补性的指标时 可以极大提高预测精度 一 趋势型指标1 MA2 MACD 一 MACD 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数 1 原理利用快速移动平均线和慢速移动平均线 在一段上涨或下跌行情中两线之间的差距拉大 而在涨势或跌势趋缓时两线又相互接近或交叉的特征 通过双重平滑运算之后研判买卖时机 常用12日EMA为快速移动平均线 26日为慢速移动平均线 计算出两条移动平均线数值间的离差值 DIF 作为研判行情的基础 然后再求DIF的9日平滑移动平均线 即MACD线 作为买卖时机的判断依据 在持续的涨势中 其间的正离差值会越来愈大 在跌势中 负离差值也会越来越大 而当行情反转时 正的或负的离差值将会缩小 MACD吸收了移动平均线本身的精华 又同时利用两条不同速度的平均移动线来计算二者之间的差离状况 从而可全面地研判中期趋势 以可信度高而闻名 2 MACD 做波段的保护神 MACD在深沪两市备受推崇 被机构人士称为中期最有利润价值的指标 为什么这样说呢 是因为MACD是根据移动平均线发展出来的工具 大盘盘面的W底或者M头此起彼伏 但在MACD眼中 这只是短线的技术要求 也就是说 MACD包含了趋势概念 3 MACD的计算公式 MACD由正负差 DIF 和异同平均数 DEA 两部分组成 当然 DIF是核心 DEA是辅助 DIF是快速平滑移动平均线与慢速平滑移动平均线的差 DIF的正负差的名称由此而来 1 快速平滑移动线 EMA 是12日的 计算公式为 今日EMA 12 2 12 1 今日收盘价 11 12 1 昨日EMA 12 2 慢速平滑移动平均线 EMA 是26日的 计算公式为 今日EMA 26 2 26 1 今日收盘价 25 26 1 昨日EMA 26 以上两个公式是指数平滑的公式 平滑因子分别为2 13和2 27 如果选别的系数 则可照此法办理 DIF EMA 12 EMA 26 3 计算出正负差之后 再用平滑移动平均数的方式来计算正负差的9日移动平均数 即为异同平均数 DEA 平滑系数设定为0 2 即 DEA 前一日9日DEA 0 2 当日DIF 前一日9日DEA 对DIF作移动平均就像对收盘价作移动平均一样 是为了消除偶然因素影响 使结论更可靠 4 MACD的性质和基本用途 MACD主要是利用长 短期二条平滑平均线 计算两者之间的差离值 MACD可以去除掉移动平均线经常出现的假讯号 又保留了移动平均线的优点 但是 由于MACD对价格变动的灵敏度不高 属于中长线指标 所以在盘整行情中不适用 5 实际应用第一 以DIF和DEA的取值和这两者之间的相对取值对行情进行预测 多头市场DIF与DEA均在0线上方 买方势力强 DIF向上突破DEA是买入信号 DIF向下跌破DEA只能认为是回落 做获利了结 空头市场DIF与DEA均在0线下方 卖方势力强 DIF向下突破DEA是卖出信号 DIF向上突破DEA只能认为是反弹 做暂时补空 黄金交叉 DIF向上突破DEA 买入信号 死亡交叉 DIF向下跌破DEA 卖出信号 高位两个死叉要大跌 低位两个金叉要大涨 第二 指标背离原则如果DIF的走向与股价走向相背离 则此时是采取行动的信号 当股价走势出现2个或3个近期低点时 而DIF DEA 并不配合出现新低点 可做买 当股价走势出现2个或3个近期高点时 而DIF DEA 并不配合出现新高点 可做卖 二 超买超卖指标 1 威廉指标2 KDJ 随机指标 3 RSI 相对强弱指标 4 BIAS 乖离率指标 一 威廉指标 WMS 通过分析一段时间内股价高低价位和收盘价之间的关系 来度量股市的超卖超买状态 依次作为短期投资信号 1 计算公式 2 含义当天的收盘价在过去的一段时日全部价格范围内所处的相对位置 如果WMS的值比较小 则当天的价格处在相对较高的位置 要小心回落 如果WMS的值较大 则说明当天的价格处在相对较低的位置 要注意反弹 WMS的取值范围为0 100 3 应用法则第一 WMS的数值当WMS高于80时 处于超卖状态 行情即将见底 应该考虑买进当WMS低于20时 处于超买状态 行情即将见顶 应该考虑卖出 第二 从WMS的曲线形态考虑在WMS进入低数值区位后 此时为超买 一般要回头 如果这时股价还继续上升 就会产生背离 是卖出的信号在WMS进入高数值区位后 此时为超卖 一般要反弹 如果此时股价还继续下降 就会产生顶背离 是买进的信号 WMS连续几次撞顶 底 局部形成双重或多重顶 底 则是卖出 买进 的信号 顶部数值是0 底部数值是100 4 注意注意与其它技术指标相配合 在盘整过程中 WMS的准确性较高 在上升或下降趋势中 却不能只以WMS超买信号超卖信号作为行情判断的依据 二 随机指标 KDJ 1 计算公式第一步 先产生未成熟随机值RSV 第二步 对RSV进行3日指数平滑移动平均 得到K值今日K值 2 3 昨日K值 1 3 今日RSV第三步 对K值进行3日指数平滑移动平均 得到D值今日D值 2 3 昨日D值 1 3 今日K值初始的K D值 可以用当日的RSV值或50代替第四步 J 3D 2K D 2 D K 2 应用法则第一 从K D的取值考虑K D的取值范围都是0 100 将其划分为几个区域 80以上为超买区 20以下为超卖区 其余为徘徊区第二 从K D指标曲线的形态考虑当K D指标在较高或较低的位置形成头肩形和多重顶 底 时 是采取行动的信号 这些形态一定要在较高位置或较低位置出现 位置越高或越低 结论越可靠 第三 从K D指标的交叉方面考虑K线和D线的关系就如同股价与MA的关系一样 也有死亡交叉和黄金交叉的问题 以K线从下向上与D线交叉为例 K线上穿D线是金叉 为买入信号 条件 1 金叉的位置应该比较低 是在超卖区的位置 越低越好2 与D线相交的次数 有时在低位 K线 D线要来回交叉好几次 交叉的次数以2次为最少 越多越好 3 交叉点相对于K D线低点的位置 这就是常说的 右侧相交 原则 K线是在D线已经抬头向上时才同D线相交 比D线还在下降时与之相交要可靠得多 第四 从K D指标的背离方面考虑当K D处在高位或地位 如果出现与股价走向的背离 则是采取行动的信号 当K D处在高位 并形成两个依次向下的峰 而此时股价还一个劲的涨 叫顶背离 是卖出的信号K D处在低位 并形成一底比一底高 而股价还继续下跌 称为底背离 是买入信号 股价不断下降 K D指标没有下降 股价不断下降 K D指标上升 第五 常用J指标J指标常领先于K D值显示曲线的头部和底部 J指标取值超过100和低于0 都属于价格的非正常区域 大于100为超买 小于0为超卖 三 相对强弱指标 RSI 1 相对强弱 RSI供求双方相对强弱程度 2 基本原理 在一段时间内涨势的总和作为买方的总力量 跌势的总和作为卖方的总力量 以涨幅平均值除以涨幅平均值与跌幅平均值之和即为RSI X 5 9 14 3 公式 RSI实际上是表示股价向上波动的幅度占总波动的百分比 如果比例大就是强市 否则就是弱势 4 RSI的应用第一 据RSI取值的大小判断行情0 RSI 100 RSI值为86 27发出卖出信号 后市价格下跌 RSI值为32 95发出买入信号 后市价格下跌 RSI值为24 07发出买入信号 后市价格上涨 RSI值为26 36再次发出买入信号 第二 两条或多条RSI曲线的联合使用参数小的RSI为短期RSI 参数大的RSI为长期RSI 两条或多条RSI曲线的联合使用法则与两条均线的使用法则相同 短期RSI 长期RSI 应属多头市场 短期RSI 长期RSI 为空头市场 第三 从RSI的曲线形状判断行情当RSI在较高或较低的位置形成头肩形和多重顶 底 是采取行动的信号 这些形态一定要出现在较高位置和较低位置 离50越远 越可靠 第四 从RSI与股价的背离判断行情RSI处于高位 并形成一峰比一峰低的两个峰 而此时股价却对应的是一峰比一峰高 为顶背离 RSI在低位形成两个底部抬高的谷底 而股价还在下降 是可以买入的信号 股价下跌 RSI指标上升 底背离 顶背离 股指上升 RSI指标下降 2010 10 2010 11 四 BIAS 乖离率指标 1 原理测算股价与移动平均线偏离程度的指标 如果股价偏离移动平均线太远 不管是在移动平均线上方或下方 都有向平均线回归的要求 2 计算公式参数选的越大 允许股价远离MA的程度就越大 股价远离MA到了一定程度 就认为该回头了 3 应用法则第一 从BIAS的取值大小和正负考虑 正的乖离率越大 表示短期多头的获利越大 获利回吐的可能性越高 负的乖离率越大 则空头回补的可能性越高 在实际应用中 一般预设一个正数或负数 只要BIAS超过这个正数 就应该感到危险而考虑抛出 只要BIAS低于这个负数 就感到机会而考虑买入 关键是找个这个参数 它是采取行动与静观的分界线 一般来说 参数越大 股票越活跃 选择的分界线越大 投资者应根据经验和对行情强弱的判断得出结论 分界线与BIAS参数 所选择股票的性质以及分析时所处的时期有关 分界线的参考数字 如果遇到突发的利多或利空消息而产生股价暴涨或暴跌的情况 可以参考以下的数据分界线对于综合指数 BIAS 10 30 为抛出时机 BIAS 10 35 为抛出时机 BIAS 10 15 为买入时机 第二 从BIAS的曲线形状方面考虑 主要是顶背离和底背离 第三 从两条BIAS线结合方面考虑 当短期BIAS在高位下穿长期BIAS时 是卖出信号 在低位 短期BIAS上穿长期BIAS时是买入信号 股价上升 BIAS下降 顶背离 三 人气型指标 1 心理线指标 PSY 2 能量潮指标 OBV 一 心理线指标 PSY 从投资者的买卖趋向心理方面 将一定时期内投资者看多或看空的心理事实转化为数值 来研判股价未来走势 1 计算公式 2 应用法则PSY的取值在25 75 说明多空双方基本处于平衡状态 如果PSY的取值超出了这个平衡状态 则是超卖或超买 PSY的取值过高或过低 都是行动的信号 一般来说 如果PSY90 这两种极端情况出现 是强烈的买入和卖出信号 PSY的取值第一次进入采取行动的区域时 往往容易出错 一般都要求PSY进入高位或低位两次以上才能采取行动 PSY的曲线如果在低位或高位出现大的W底或M头 也是买入或卖出的行动信号PSY线一般可同股价曲线配合使用 背离原则在PSY中也同样适用 3 注意心理线所显示的买卖信号一般为事后现象 投资者的心理偏好又受诸多随机因素影响 随时调整 不可捉摸 特别在投机气氛浓厚 投资者心态不稳的股市中 心理线的运用有其局限性 二 能量潮指标 OBV 市场价格的有效变动必须有成交量的配合 量是价的先行指标 利用OBV可以验证当前股价走势的可靠性 并可以得到趋势可能反转的信号 比起单独的成交量 OBV看的更清楚 1 计算公式今日OBV 昨日OBV sgn 今日的成交量其中 sgn是符号函数 其数值由下式决定 sgn 1今日收盘价 昨日收盘价sgn 1今日收盘价 昨日收盘价 成交量是成交股票的手数 而不是成交金额 sgn 1时 其成交量计入多方的能量sgn 1时 其成交量计入空方的能量 计算OBV时的初始值可自行确定 一般用第一日的成交量代替 2 应用法则OBV不能单独使用 必须与股价曲线结合使用才能发挥作用 OBV曲线的变化对当前股价变化趋势的确认 当股价上升 下降 而OBV也相应上升 下降 则可确认当前的上升 下降 趋势 当股价上升 下降 但OBV并未相应相应上升出现背离现象 则对目前上升 下降 趋势的认定要大打折扣 形态学和切线理论的内容也同样适用于OBV曲线 在股价进入盘整区后 OBV曲线会率先显露出盘整的信号 向上或向下突破 且成功率较大 四 大势型指标 1 ADL 腾落指数 2 ADR 涨跌比指标 3 OBOS 超买超卖指标 大势型指标主要对整个证券市场的多空状态进行描述 只能用于研判整个证券市场 而不能用于个股 一 ADL 腾落指标 以每天股票每天上涨或下跌的家数作为观察对象 通过简单算术加减来比较每日上涨股票和下跌股票家数的累积情况 形成升跌曲线 并与综合指数相互对比 对大势的未来进行预测 1 计算公式假设已经知道了上一个交易日的ADL取值 今天的ADL值为 今日ADL 昨日ADL NA 当天所有股票中上涨的家数ND 当天下跌的股票家数 2 应用法则ADL的应用重在相对走势 而不看取值的大小 ADL不能单独使用 要同股价曲线联合使用才能显示出作用 ADL与股价同步上升 下降 创新高 低 则可以验证大势的上升 下降 趋势 短期内反转的可能性不大 ADL连续上涨 下跌 了很长时间 一般是3天 而指数却向相反方向下跌 上升 了很长时间 这是买进 卖出 信号 至少有反弹存在 这是背离的一种 在指数进入高位 低位 时 ADL并没有同步行动 而是开始走平或下降 上升 这是趋势进入尾声的信号 ADL保持上升 下降 趋势 指数却在中途发生转折 但很快又恢复原有的趋势 并创新高 低 这是买进 卖出 的信号 是后市多方 空方 力量强盛的标志 形态学和切线理论也可用于ADL曲线 ADL对多头市场的应用比对空头市场的应用效果好 20100406 二 OBOS 超买超卖指标 运用上涨和下跌股票家数的差距来反映当前股市多空双方力量的对比和强弱 1 计算公式 2 应用法则第一 根据OBOS的数值进行判断 当OBOS的取值在0附近变化时 市场处于盘整时期 当OBOS为正数时 市场处于上涨行情 当OBOS为负数时 市场处于下跌行情 当OBOS达到一定正数时 大势处于超买阶段 可折机卖出 反之 可伺机买入 OBOS超买超卖的区域划分 受上市股票家数 参数的选择的直接影响 参数选择可以确定 参数选择越大 OBOS一般越平稳 但上市股票的总家数则是不确定的因素 背离 第二 OBOS的走势与指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