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3).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3).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3).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3).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3)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2分)1. (2分)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_ zh q徘徊粗犷_蓄分_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2. (5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悬泉瀑布,_。(郦道元三峡)阡陌交通,_。(陶渊明桃花源记) 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_,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落红不是无情物,_。(龚自珍己亥杂诗)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_,_”的诗句来表达他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胸襟和至死不悔的决心。(2)默写文天祥过零丁洋的颈联_,_。 三、 课内阅读 (共1题;共1分)3. (1分)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词 从流飘荡_林寒涧肃_人恒过 _军士吏被甲_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家书抵万金_四、 其他 (共1题;共1分)4. (1分)下列词语可代称年龄,请将下表补充完整。 供选词语:弱冠 古稀 束发 期颐 花甲 不惑 豆蔻年华二十岁左右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八九十岁_而立_天命_耄耋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5. (1分)在庆祝“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之际,为了激发同学们更好地传承“五四精神”,校广播台向你约稿。请你结合名著红星照耀中国,谈谈新时代青年应该具备的品质。要求:概括准确,举例贴切,表达得体。 六、 诗歌鉴赏 (共2题;共10分)6. (4分)班级开展以“我的语文生活”为主题的语文活动,请你参加。 (1)第一小组的同学在鸡鸣寺豁蒙楼收集到了清末名臣张之洞题写的对联,可惜抄得急了,缺漏了一个字,请帮忙补全。 上联:湖水经秋平似镜。下联:莲花破晓白如_(2)第二小组的同学找到了以下广告语,你最喜欢哪一条?说说你的看法。 A小身材,大味道。好时牌巧克力广告B做光明的牛,产光明的奶。光明牌牛奶广告C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图书馆公益广告(3)第三小组的同学阅读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后,设计了一份表格,请你根据名著相关内容进行填写。 旅程险境结局在海底狩猎_角鲨视力不好,没看到他们_发现一个印度采珠人受到鲨鱼进攻用匕首刺伤鲨鱼穿过南极圈遭到章鱼袭击_7. (6分)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小题。 灞上秋居(唐)马戴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注】灞(b)上:又作“霸上”。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西安东,因地处灞陵高原而得名,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郊扉:郊居。致此身:献身于国君。(1)首联通过描绘景物_和_,渲染了_的氛围。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8. (20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也一样有,惜乎来去匆匆,每次都当面错过了。而今确实要登泰山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淅淅沥沥,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天是灰的,心是沉的。我们约好了清晨出发,人齐了,雨却越下越大。等天晴吗?想着这渺茫的“等”字,先是憋闷。盼到十一点半钟,天色转白,我不由喊了一句:“走吧!”带动年轻人,挎起背包,兴致勃勃,朝岱宗坊出发了。是烟是雾,我们辨认不清,只见灰蒙蒙一片,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个严实。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了。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的吼声就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跃出,仿佛七幅闪光黄锦,直铺下去,碰着嶙嶙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脱线一般,撒在洄漩的水面。我们站到坝桥上,一边是平静的湖水,迎着斜风细雨,懒洋洋只是欲步不前;一边却暗恶叱咤,似有千军万马,躲在绮丽的黄锦底下。黄锦是方便的比喻,其实是一幅细纱,护着一幅没有经纬的精致图案,透明的白纱轻轻压着透明的米黄花纹。也许只有织女才能织出这种瑰奇的景色。我们来到雨地,走上登山的正路,一连穿过三座石坊来到二天门。悬崖崚嶒,石缝滴滴,泉水和雨水混在一起,顺着斜坡,流进山涧,涓涓的水声变成訇訇的雷鸣。有时候风过云开,在底下望见南天门,影影绰绰,耸立山头,好像并不很远;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住了,人走了一身汗,巴不得把雨衣脱下来,凉快凉快。靠住二天门的石坊,向四下里眺望,我又是骄傲,又是担心。骄傲我已经走了一半的山路,担心自己走不了另一半的山路。云薄了,雾又上来。我们歇歇走走,走走歇歇,如今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困难似乎并不存在,眼面前是一段平坦的下坡土路,年轻人跳跳蹦蹦,走了下去,我也像年轻了一样,有说有笑,跟在他们后头。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从下坡路转到上坡路,山势陡峭,上升的坡度越来越大。路一直是宽整的,只有探出身子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站在深不可测的山沟边,明明有水流,却听不见水声。仰起头来朝西望,半空挂着一条两尺来宽的白带子,随风摆动,想凑近了看,隔着辽阔的山沟,走不过去。我们正在赞不绝口,发现已经来到一座石桥跟前,自己还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细雨打湿了浑身上下。原来我们遇到另一类型的飞瀑,紧贴桥后,我们不提防,几乎和它撞个正着。水面有两三丈宽,离地不高,发出一泻千里的龙虎声威,打着桥下奇形怪状的石头,口沫喷的老远。过了云步桥,我们开始走上攀登泰山主峰的盘道。南天门应该近了,由于山峡回环曲折,反而望不见了。野花野草,什么形状也有,什么颜色也有,挨挨挤挤,芊芊莽莽,要把巉岩的山石装扮起来。连我上了一点岁数的人,也学小孩子,掐了一把,直到花朵和叶子全蔫了,才带着抱歉的心情,丢在山涧里,随水漂去。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的像盘龙柱子,在半空展开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不管怎么样,它们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谁少了谁,都像不应该似的。雾在对松山的山峡飘来飘去,天色眼看黑将下来。我不知道上了多少石级,一级又一级,是乐趣也是苦趣,好像从我有生命以来就在登山似的,迈前脚,拖后脚,才不过走完慢十八盘。仰起头来朝上望,紧十八盘仿佛一架长梯,搭在南天门口。我胆怯了。新砌的石级窄窄的,搁不下整脚。怪不得东汉的应劭,在泰山封禅仪记里,这样形容:“仰视天门窔辽,如从穴中视天,直上七里,赖其羊肠逶迤,名曰环道,往往有絙索可得而登也,两从者扶挟前人相牵,后人见前人履底,前人见后人顶,如画重累人矣,所谓磨胸捏石扪天之难也。”我像应劭说的那样,“目视而脚不随”,抓住铁扶手,揪牢年轻人,走十几步,歇一口气,终于在下午七点钟,上到南天门。心还在跳,腿还在抖,人到底还是上来了。低头望着新整然而长极了的盘道,我奇怪自己居然也能上来。我走在天街上,轻松愉快,像一个没事人一样。一排留宿的小店,没有名号,只有标记,有的门口挂着一只笊篱,有的窗口放着一对鹦鹉,有的是一根棒槌,有的是一条金牛,地方宽敞的摆着茶桌,地方窄小的只有炕几,后墙紧贴着峥嵘的山石,前脸正对着万丈的深渊。别成一格的还有那些石头。有的石头像莲花瓣,有的像大象头,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卧虎,有的错落成桥,有的兀立如柱,有的侧身探海,有的怒目相向。有的什么也不像,黑忽忽的,一动不动,堵住你的去路。我们没有看到日出的奇景。那要在秋高气爽的时候。不过我们也有自己的独得之乐:我们在雨中看到的瀑布,两天以后下山,已经不那样壮丽了。小瀑布不见,大瀑布变小了。山没有水,如同人没有眼睛,似乎少了灵性。我们敢于在雨中登泰山,看到有声有势的飞泉流布,倾盆大雨的时候,恰好又在斗田宫躲过,一路行来,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李健吾雨中登泰山有删改)(1)了解游踪,把握写景的角度是我们读懂游记的有效策略,请你选自己喜欢的方式就本文作者的游踪及写景角度绘制思维导图。 (2)选文在抓住景物特点,详略处理、细致描写、写景手法、语言表述、情感表达等方面都很有特色,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内容进行赏析,要求200字左右。 八、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7分)9. (17分)阅读新闻,回答问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 , 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议,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 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1)用“”隔开导语和主体,然后用“”给主体部分划分层次。 (2)这则消息先写西路军,后写中东路的原因是( ) A . 长江是从西向东流的。B . 西路军先于东路发起渡江。C . 西路军人员最少。D . 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固。(3)分析这则消息报道中路军战况部分,列出这部分的六要素。 (4)文中第_句最能反映敌军迅速溃退的思想原因。 (5)文中空缺部分最适合填的词语是( ) A . 败退 所向披靡 消灭 占领B . 后退 锐不可当 消灭 控制C . 溃退 锐不可当 歼灭 控制D . 溃退 所向披靡 打败 控制(6)文中两次出现“至发电时止”,说明了什么? (7)你觉得这则新闻中有哪些语言能体现新闻语言“准确”的特点,举例并作简要说明。 (8)有学生提出:“我认为,如果把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会更好。因为前者只说了这次军事行动,后者不仅说出了军事行动而且说出了结果。”这个问题你是如何考虑的?谈谈理由。 九、 对比阅读 (共1题;共13分)10. (13分)文言文阅读 三游乌龙潭记(节选)谭元春冈合陂陀 , 木杪之水坠于潭。清凉一带,坐灌其后,与潭边人家檐溜沟勺入浚潭中,冬夏一深。阁去潭虽三丈余,若在潭中立;筏行潭无所不之,反若往水轩。潭以北,莲叶未败,方作秋香气,令筏先就之。又爱隔岸林木,有朱垣点深翠中,令筏泊之。初上蒙翳 , 忽复得路,登登至冈。冈外野畴方塘,远湖近圃。宋子指谓予曰:“此中深可住。若冈下结庐辟一上山径頫空杳之潭收前后之绿。天下升平,老此无憾矣!”已而茅子至,又以告茅子。【注释】陂陀:倾斜。木杪(mio):树梢。清凉:清凉山。坐灌其后:坐落在乌龙潭的后边。浚:深。蒙翳:此指草木覆盖。頫(f)低头。同“俯”。(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 筏行潭无所不之 渔人甚异之B . 令筏先就之 蒙乃始就学C . 若在潭中立 皆若空游无所依D . 又以告茅子 以其境过清(2)给划横线的句子断句(用“/”断三处)。 若冈下结庐辟一上山径頫空杳之潭收前后之绿。(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又爱隔岸林木,有朱垣点深翠中,令筏泊之(4)谭元春是明代文学家,“竟陵派”的创始人,倡导诗文“幽深孤峭”的风格。 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谭元春这一风格在本文中的体现。十、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1. (5分)宁波市图书馆在小明家附近安装了一个自助取书柜,小明妈妈因为没有该图书馆的有效证件而不知如何使用。请你根据下图,帮助小明向他妈妈介绍使用该装置的便利。字数不超过150字。 十一、 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作文: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一:我们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难堪。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 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题目二:我们有时会站在岔路口,面临选择。散步中,“儿子”选择有意思的小路,而“我”为了母亲选择平顺的大路。未选择的路中,“我”选择了一条荒草萋萋、人迹更少的路,虽然一直怀恋着那条未选择的路 ,但绝不回头。故乡中,鲁迅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告诉我们也可以选择一条从未被开辟的道路,自己去创造。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不少于600字;不得套写、抄袭;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字词书写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