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机化学教案 有机化学(五校合编,曾昭琼主编,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堂教学教案主讲杨志旺Instruction toOrganic ChemistryNorthwest NormalUniversity有机化学1教学教案有机化学教案使用教材曾昭琼主编有机化学第四版主讲教师杨志旺第一章绪论学习要求1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2了解共价键理论,掌握共价键的键参数。 3了解有机化合物按碳架和官能团分类的方法。 第一节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一有机化合物(Organic pounds)与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的涵义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有机化学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ORGANIC CHEMISTRYis thestudy ofcarbon poundsand theirderives. 二、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1828年以前有机物和无机物严格区分;1828年德国化学家魏勒(F.W?hler)制得尿素氰酸异氰酸无机物有机物(NH4)2SO4+2KO2NH4O+K2SO4NH4O NH3+HO 重排NH3+O H NH2CONH2“I musttell youthat Ican prepareUrea withoutrequiring akidney oran animal,either manor dog.”1845年,柯尔伯(H.Kolber)制得醋酸;1854年,柏赛罗(M.Berthelot)合成油脂类化合物;1857年,凯库勒(F.A.Kekul)和库帕(A.S.Couper)分别提出提出四价的碳原子;1861年,布特列洛夫提出了化学结构观点;1865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结构式;1874年,范特霍夫(J.H.vant Hoff)和勒贝尔(J.A.Le Bel)分别提出碳四面体学说;费歇尔(E.Fischer)开创了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新时代;?有机化学(五校合编,曾昭琼主编,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堂教学教案主讲杨志旺Instruction toOrganic ChemistryNorthwest NormalUniversity有机化学2教学教案我国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合成处于世界领先水平:?1965年9月,首次合成了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化学通报,1965.5P257-285);?1979年完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半合成;?1981年完成了全合成(化学通报,1982.12P28)。 三、有机化合物的特点1组成和结构之特点?种类繁多、数目庞大(已知有七百多万种、且还在不断增加)原因1)C原子自身相互结合能力强2)结合的方式多种多样(单键、双键、三键、链状、环状)3)同分异构现象(构造异构、构型异构、构象异构)?组成元素少(C,H,O,N,P,S,X等)2性质上的特点物理性质方面的特点?挥发性大?熔点、沸点低?水溶性差(“相似相溶”)?密度低,硬度小化学性质方面的特点?易燃烧?热稳定性差,易受热分解?反应速度慢?反应复杂,副反应多 四、有机化学研究的三个内容分离、结构、反应和合成分离从自然界或反应产物通过蒸馏、结晶、吸附、萃取、升华等操作孤立出单一纯净的有机物。 结构对分离出的有机物进行化学和物理行为的了解,阐明其结构和特性。 反应和合成从某一有机化合物(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化成一已知的或新的有机化合物(产物)。 五、有机化学的任务发现新现象(新的有机物,有机物的新的、新的合成方法、合成技巧,新的有机反应等)研究新的规律(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反应机理等)提供新材料(提供新的高科技材料,推动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探索生命的奥秘(生命与有机化学的结合)。 有机化学(五校合编,曾昭琼主编,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堂教学教案主讲杨志旺Instruction toOrganic ChemistryNorthwest NormalUniversity有机化学3教学教案第二节共价键的一些基本概念有机化学是研究共价键化合物的化学。 一、共价键理论1共价键理论1)共价键的形成价键的形成是原子轨道的重叠或电子配对的结果,如果两个原子都有未成键电子,并且自旋方向相反,就能配对形成共价键。 例如碳原子可与四个氢原子形成四个CH键而生成甲烷。 +4HHCHHHC HHHHC由一对电子形成的共价键叫做单键,用一条短直线表示,如果两个原子各用两个或三个未成键电子构成的共价键,则构成的共价键为双键或三键双键三键2)共价键形成的基本要点 (1)成键电子自旋方向必需相反 (2)共价键的饱和性P4OH HOHHHC HHHHC HHHHH (3)共价键的方向性成键时,两个电子的原子的轨道发生重叠,而P电子的原子轨道具有一定的空间取向,只有当它从某一方向互相接近时才能使原子轨道得到最大的重叠,生成的分子的能量得到最大程度的降低,才能形成稳定的反之。 +H(1s)Cl(2p)重叠最大稳定结合不稳定结合 (1) (3)不能结合 (2)重叠较小ClClClHHH CCC C有机化学(五校合编,曾昭琼主编,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堂教学教案主讲杨志旺Instruction toOrganic ChemistryNorthwest NormalUniversity有机化学4教学教案叠重道轨S和P电子原子轨道的三种重叠情况键,“头碰头”重叠键,“肩靠肩”重叠2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是1932年提出了来的,它是从分子的整体出发去研究分子中每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认为形成键电子是在整个分子中运动的。 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观点当任何数目的原子轨道重叠时,就可形成同样数目的分子轨道。 例如两个原子轨道可以线性的组合成两个分子轨道,其中一个比原来的原子轨道的能量低,叫成键轨道(由符号相同的两个原子轨道的波函数相加而成),另一个是由符号不同的两个原子轨道的波函数相减而成,其能量比两个原子轨道的能量高,这中种分子轨道叫做反键轨道。 A B12(反键轨道)(成键轨道)2=AB+1=AB-(原子轨道)能量分子轨道能级图和原子轨道一样,每一个分子轨道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电子总是优先进入能量低的分子轨道,在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 由原子轨道组成分子轨道时,必须符合三个条件1)对称匹配原则既组成分子轨道的原子轨道的符号(位相)必须相同。 有机化学(五校合编,曾昭琼主编,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堂教学教案主讲杨志旺Instruction toOrganic ChemistryNorthwest NormalUniversity有机化学5教学教案+-+-+-+-成键轨道()反键轨道()*能量轨道示意图2)最大重叠原则原子轨道重叠部分最大时,形成的键才最稳定。 3)能量相近原则原子轨道的能量要相近,才能有效的组成分子轨道。 二、共价键的键参数1键长使成键原子间引力与斥力达到平衡时的两原子之间的距离。 几种重要共价键的键长C-H(0.109nm);C-C(0.154nm);C=C(0.134nm);CC(0.120nm)注意在不同的有机物中,由于结构的不同,同类共价键的键长不相同。 2键角两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它反映了分子的空间结构。 CHHHH10928键角反映了分子的空间结构。 3键能当A与B两个原子(气态)结合生成AB(气态)时放出的能量。 相反解离时所需要的能量称为解离能。 A(g)+B(g)A B+Q(g)A(g)+B(g)A B-Q(g)双原子分子,键的解离能就是键能,而多原子分之中共价键的键能是指同一类的共价键的解离能的平均值。 如甲烷的四个CH的离解能是不同的。 4键矩键的极性键矩是用来衡量键极性的物理量。 定义正、负电荷中心的电荷e与正、负电荷中心的距离d的乘积ed键矩有方向性,通常规定其方向由正到负有机化学(五校合编,曾昭琼主编,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堂教学教案主讲杨志旺Instruction toOrganic ChemistryNorthwest NormalUniversity有机化学6教学教案H ClCHC O当两个不同原子结合成共价键时,由于两原子的电负性不同而使得形成的共价键的一端带电荷多些,而另一端带电荷少些,这种由于电子云不完全对称而呈极性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双原子分子分子的极性=键的极性多原子分子分子的极性=分子中每个键极性的向量和HCHHHClClClClClCClHH 三、共价键的断裂有机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时,总是伴随着某些化学键的断裂和新的共价键的形成,共价键的断裂有两种断裂方式。 1均裂成键的一对电子平均分给两个原子或原子团,生成两个自由基。 A:B A?+B?按均裂进行的反应叫做自由基反应。 2异裂成键的一对电子在断裂时分给某一原子和原子团,生成正负离子。 C:X (1) (2)C-+X+(碳负离子,R-)C+X-(碳正离子,R+)在有机反应中,按异裂进行的反应叫做离子型反应。 离子反应亲电反应由亲电体(带正电荷)进攻碳负离子部分而发生的反应亲核反应由亲核体(带负电荷)进攻碳正离子部分而发生的反应亲电试剂在反应过程中接受电子的试剂称为亲电试剂。 亲核试剂在反应过程中能提供电子而进攻反应物中带部分正电荷的碳原子的试剂。 第三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1分离提纯结晶/升华/蒸馏/色谱?.2纯度的检定熔点/沸点/密度/折射率?.3.元素分析:4实验式和分子式的确定燃烧试验/计算?.5结构式的确定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等)。 分子的结构包括分子的构造、构型和构象。 构造(construction)原子之间互相连接的顺序。 构型(configuration)分子中原子在空间的排列方式。 有机化学(五校合编,曾昭琼主编,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堂教学教案主讲杨志旺Instruction toOrganic ChemistryNorthwest NormalUniversity有机化学7教学教案构象(conformation)通过单键的旋转而产生的原子或基团之间不同的空间排布方式。 5构造式的书写路易斯(Lewis)点电子式C HHHH路易斯(Lewis)价键式HCHH H楔形式HCHHH透视式(桥架式)HH HHHHHHHCH3CH3费歇尔投影式H HHH一般用价键式。 第四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有机化合物碳干结构开链化合物碳环化合物杂环化合物脂环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官能团烷烃烯烃炔烃醇酚醚醛酮酯羧酸卤代烃胺有机化学(五校合编,曾昭琼主编,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堂教学教案主讲杨志旺Instruction toOrganic ChemistryNorthwest NormalUniversity有机化学8教学教案第五节有机化学中的酸碱理论布朗斯特(J.N.Br?nsted)酸碱理论酸碱质子理论凡是能给出质子的是酸,凡能与质子结合的是碱。 1.布朗斯特酸碱理论是有机化学中常用的酸碱概念。 2.布朗斯特酸碱理论中酸碱是以“共轭”的形式存在的。 酸失去质子,剩余基团就是它的共轭碱(conjugate base)。 碱得到质子生成的物质就是它的共轭酸(conjugate acid)给出质子能力强的就是强酸(strong acid),接受质子能力强的就是强碱(strong base)。 强酸的共轭碱是弱碱(weak base),强碱的共轭酸必是弱酸(weak acid)。 布朗斯特酸碱理论中,强碱的概念是相对的。 某一分子或离子在一个反应中是酸而在另一个反应中却可能是碱。 ClClH2O+H2O-+NH4+CH3COO-+H3+OSO42-+H3+OHSO4-+H3+O-+H3+O共轭碱共轭酸H3+O+OH-HCl+NH3CH3COOH+H2OHSO4-+H2OH2SO4+H2OHCl+H2O酸碱酸或碱的强度用K a(pK a)或K b(pK b)来表示。 水溶液中,共轭酸碱间有pK apK b14的关系。 路易斯(Lewis)酸碱理论酸碱电子对理论(广义酸碱理论)路易斯酸是电子对接受体(electron pairaeptor),路易斯碱是电子对给予体(electron pairdonor)。 酸核碱的加合物叫酸碱配位化合物(acid-base plex)。 如HCl中,H+是酸,Cl-是碱,NaOH中,Na+是酸,OH-是碱。 R MgXRORRORNO2O2NO2N碱酸有机化学(五校合编,曾昭琼主编,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堂教学教案主讲杨志旺Instruction toOrganic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管理体系考试试卷(附答案)
- 2025年“安全生产月”全员安全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 沼气工程与生态农业结合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慧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站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影视节目后期特效技术输出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慧家庭娱乐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砂轮机的安全技术要求考试题(附答案)
- 政府数据治理能力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国家司法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建筑工地项目管理核心职责详解
- 工程预决算书
- 丰顺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报告
- 2024石膏复合材料建筑楼板隔声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4000字范文
- 卫生部妇产科诊疗规范及指南
- 译林版五年级上册英语Unit 4《Hobbies》单元话题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含答案)
- 应变片测试技术
- 《古陶瓷修复》课件-3.1.3 瓷器文物病害种类和性质
- 篮球比赛记录表
- 变电站主辅设备监视及一键顺控课件
- 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情景剧《满江红》台词剧本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