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项目管理发展现状与国际惯例接轨问题_第1页
我国项目管理发展现状与国际惯例接轨问题_第2页
我国项目管理发展现状与国际惯例接轨问题_第3页
我国项目管理发展现状与国际惯例接轨问题_第4页
我国项目管理发展现状与国际惯例接轨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项目管理是一种新兴的管理学科 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 21 世纪世界发展迅速 各国科技和社会竞争已趋于白热化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科学技术的进 步和社会的发展 各行各业的竞争都演变的越来越激烈 为了提高竞争力 人们日益 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是如何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内 按照预定的计划 保证质量的完成某 项任务 而项目管理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 中国的项目管理出现于上世 纪末 并迅速在市场化 法制化 国际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但中国的项目 管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弊病 如何与国际发达国家的项目管理靠近并接轨 并且进一步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项目管理理论 是我们今后在发展项目管理上重点研 究项目 本文着重讲述了我国项目管理与国际如何接轨的问题及中国的项目管理将如 何发展的问题 关键字 项目管理 国际惯例 接轨 中国国情 II Abstract The project administration is one kind of administration discipline new and developing is one kind of the science supervisor mode The 21 centuries worlds are expanding by leaps and bounds every coun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ociety competition already have tended to fervorization improve with the fact that our country urbanizes horizontal ceaselessness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all professions and trades competition develop more and more fierce Plan being how to fix in advance in the light of within the time time limit stipulating that for the problem improving competition people gradually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and taking seriously be completed ensuring quality is certain item mission But the project administration exactly is to resolve this effective one problem method The Chinese project administration appears in upper end of the century and prompt become market oriented institutionalize internationalization construction waits for aspect to get a breakthrough But the Chinese project administration returns a lot of malady back to existence but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y how the project administration with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ed country draws near the in bridge track builds and the go into project adapting to China s actual conditions project administration theory being that we have managed priority in the days to come in developing a project further The problem and Chinese project emphasizing the project administration having given an account of our country and between nations how to receiving a track manage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with the problem how to develop Keywords Project administration International practice Standards China s national conditions III 目 录 摘要摘要 AbstractAbstract 第一章第一章 引言引言 1 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管理国际惯例概述项目管理国际惯例概述 2 2 1 国际惯例的项目业主制透视 2 2 1 1 国际惯例的工程业主制内涵及运作 2 2 1 2 国际惯例的工程业主制实施前提 3 2 2 国际惯例的项目业主制源头控制 4 2 2 1 国际项目业主制的源头在哪 4 2 2 2 国际项目业主制源头如何控制 5 2 3 国际工程合同选择及其对投资的影响 6 2 3 1 国际工程合同发包方式的选择 6 2 3 2 国际项目管理合同形式的创新 7 第三章第三章 我国项目管理领域的状况我国项目管理领域的状况 8 3 1 我国项目管理状况概述 8 3 2 我国项目管理目前在运用实践方面的概况 9 3 3 我国项目管理目前在理论研究方面的概况 9 3 4 我国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9 3 4 1 我国在发展项目管理体系时所暴露出的问题 10 IV 3 4 2 我国现阶段项目管理应实施的对策 10 第四章第四章 小小 结结 10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2 致致 谢谢 13 1 我国项目管理发展现状与国际惯例接轨问题 第一章 引言 本世纪 50 年代以来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 各国都在努力 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 以期在全球性的竞争中具备更强的生存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 以能源工程 建筑工程 空间工程为代表的大型项目建设 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 综合实力 因而其成败都有巨大的影响力 项目尤其是大型项目的技术复杂程度日益 增高 而投资者在质量 工期 投资效益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使得项目的 组织管理成为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 因而 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 物力从事项目 管理方法的研究 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尤其在 50 年代后 随着系统工程方法在项目 管理中的应用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们对项目组织方法 项目计划优化 项目 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 提出了大量的数学方法和管理模型 使项目 管理向着科学化的方向迈进 现代大型项目管理软件 如 P3 ARTEMIS 等 的出现标 志着这一方法的成熟 但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 我们知道项目系统是一个存在诸多影 响因素的复杂大系统 以关键路径法 CPM Critical Path Method 和计划评审技术 PERT 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 nology 为代表的网络计划技术并不足 以控制项目的全过程 因而更为有效的项目管理方法在不同的行业开展起来 我国自从 60 年代华罗庚教授把统筹法引入基本建设领域后 项目管理作为一门学 科在我国就开始萌芽发展 到了 80 年代以后 我国以网络计划技术为核心的项目管理 方法研究更为活跃 出现了大量适合我国实际的网络计划方法 近几年来 我国在基 本建设领域推行三制 业主负责制 监理制 招标投标制 使得我国的项目管理开始 和国际接轨 从而为引入和吸收国外的先进项目管理方法创作了条件 在以核电站建 设为代表的巨型项目建设过程中 我国开始全面引入国外项目管理经验 并结合实际 情况加以改进 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了巨大的效益 在引入和消化西方项目管理经验的 同时 我国的专家学者也在进行着适合我国国情的新项目管理方法的研究 并取得了 一些成果 本文结合我国项目管理发展现状 提出了在项目管理上与国际惯例接轨的 问题 并探讨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方法和策略 2 第二章 项目管理国际惯例概述 2 1 国际惯例的项目业主制透视 项目管理的国际惯例对业主及投资者是一整套投资控制与风险约束的机制 对工 程咨询及施工企业又是竞争的 游戏规则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的迫近 中国将成为国际建设市场最大热点之 一 国际惯例的项目管理知识对我国业主 工程咨询业与施工企业显得更加重要 今 天 我们要从产业生存的高度认识我国项目管理与国际接轨的迫切性 切实而深入地 了解国际惯例的项目管理机制与运作 由此分析我国项目管理的症结及我国工程咨询 与施工企业功能的缺乏 进而再造我国投资与建设全新的项目管理体制及我国建设企 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2 1 1 国际惯例的工程业主制内涵及运作 业主 Client 在英文中是买主或顾客之意 其采购的标的物是工程这种特殊的契 约商品 按照世界银行的 采购准则 业主制是在市场经济下业主实现 经济 与 效率 两大目标的工程采购机制 就内容而言 它包括业主对设计与监理工程咨询 顾问的选择 对施工承包商的选择及在施工过程中对承包商的微观监理 其选择的基 本手段是激起工程咨询顾问与施工承包商同行中的竞争 工程咨询顾问竞争与施工承 包商竞争是不同的 后者是我们常听到的招标投标方式 国际惯例的工程业主制的基本运作框架是世界银行的 采购准则 及国际咨询工程 师联合会 菲迪克 FIDIC 的工程技术与项目管理规范 国际惯例的业主制对投融 资者及业主来说 是一套完整 科学而成熟的投资控制与风险约束机制 除世行为代 表的国际开发机构外 越来越多的政府与经济组织倾向对之接受与强调 投资是一个 从资金流到物质流再到资金流的动态过程 投资旨在获取较高的回报率 但是 这一 动态过程是风险丛生的 在项目入手的实业投资中 它主要表现为项目管理的风险 国际惯例的业主制基本奥 秘在于 业主利用其有利的市场地位使承包商沦为 中间投资者 进而将风险最大限 度地转移给承包商 投资是一个以资金形成资产 通过管理资产提高资产效益 最后 资产转为资金的动态增值循环 按照国际业主制 施工承包商的大临工程 甚至包括 业主监理现场工程师的办公与生活设施 施工设备 材料 管理费乃至员工的生活费 与工资必须由自己先行垫付 业主对承包商完成的工程量 按监理现场工程师的证明 投标单价的 支付进度款 随工程进度款的支付 业主逐渐将工程买下来 承包 商在执行项目中将垫付的资金形成上述有形资产与施工权等无形资产 他通过自己施 工及管理交付合格工程得到工程进度款是将资产转化为资金 其利润 工程实际成 本与标价之差也就是投资回报 有人会问 在国际项目中业主不是要在开工时提供 3 工程动工费吗 是的 但按国际惯例 承包商在得到合同前必须提交占标价 的履约保证金以及与预付款等额的预付款保证金 总之 在收到进度款之前所有费用是承包商投入的 他欲收回投资 绝不敢冒违约 的风险 2 1 2 国际惯例的工程业主制实施前提 我们说业主有优越的市场地位是指建设市场是一个买方市场 国际惯例的业主制威 力在于它将风险暂时转移给承包商以及一系列担保机制 国际惯例的业主制实施有两 个根本前提 一是存在一支精通设计 招标 施工 管理 商务 法律与外语且具良 好声誉的产业化监理咨询专家队伍 二是对监理工作的内容 方式 深度及从业人员 的职业道德有极其具体而严格的规范 招标投标制与施工监理制是国际业主制中对施 工承包商选择与监理互为条件 不可分割的两个面与过程 就重要性而言 显然监理 制更突出 国际工程业主至少要签订三个合同 两个咨询服务合同 一个施工承包合同 前 者是设计合同与监理合同 项目招标只是设计合同工作内容中的一部分 在任何情况 下 监理服务必须有一个独立的合同 监理咨询顾问必须精通工程所涉及的工程技术 问题的设计 施工管理 财务及行政与法律问题 实际上 业主制中的招标制与监理制是一个具体项目执行中的 立法 执法 的关系 按国际惯例 一个工程项目的设计是广义的设计 这种设计不光是施工图纸 的设计 它是指整个招标文件 招标文件分技术与行政两大类 四大块 图纸 技术 规范 工程量表及合同条件 其中 工程量表是一个未定价的概算表 合同条件规定 业主 监理顾问及承包商的相互地位 权利与义务 基本上是业主投资控制与风险约 束的一套机制 投标其实就是投标人根据图纸 技术规范及合同条件在工程量表上填写自己的单价 与总价 递标时 投标人还必须附上投标书 声明 完全理解并接受业主所有合同文件 本标价对投标人有约束力 图纸 技术规范及合同条件是承包商投标报价的依据 中 标后 它们加上定价的工程量表及投标书是业主监理工程师监理的依据 所以 我们 说设计对承包商是 立法 监理对其是 执法 客观地讲 由于建设市场是一个买 方市场 国际惯例的合同条件倾向于维护业主的利益 它赋予业主监理咨询顾问极大 的权力而承包商仅有有限的权利 建设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承包商要得到合同必须在价格上有竞争力 这就导致投标 人之间竞相杀价 有些公司为了维持运转或某种目的不惜以保本乃至 自杀性 价格争 取中标 但从本质上讲 没有一个承包商甘心按 自杀性 价格为业主营造合格的工 程 投标书及诸多的保函也只是一种承诺 可以想象 如果没有在施工过程中对承包 商材料 工艺 质量 设备 工序乃至施工组织严密的监理 承包商必然会以偷工减 4 料来扩大赢利或使亏损最小化 这是为什么我国工程中会出现竹片当钢筋 泡沫 乱 砖当混凝土的原因 实际上 一个项目立项依据如果可靠 设计是科学经济的 对业 主来讲 其风险主要是工程的质量与工期 这样 国际惯例的监理作为最主要的风险 约束机制 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时至今天 我国工程业主制为何不能发挥国际惯例的业主制这般威力 看起来是我 国的招标投标与监理制度的法规不健全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把招标制与监理制割裂开来 特别是将招标与监理的重 要性本末倒置 比如 我国招标试行在 1982 年 而监理试行则在 1988 年 目前 招 标投标法在立法之中 而监理立法不知何年何月 我们至今尚未从根本上认识到国际 惯例的工程监理是项目管理乃至投资管理的重中之重 从运作上讲 我国业主制中招 标投标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三公 公开 公平 公正 方面问题 但问题更大的是现 行监理制 我国 建设监理 与国际工程执行中的 施工监理 不仅在称谓上 更主要 在涵盖与运作上大相径庭 具体地说来 我国业主制实施缺乏上述的两大前提 首先 我国迄今对监理的工作内容 方式 程序 深度等方面没有统一 明确的规 范 在从业道德上仅 参照国际规范 这些必然导致监理操作中的随意性与对不称职 监理人员处理的 弹性 中外监理制的根本区别是 国际监理是由业主现场工程师在 施工过程中对材料 工艺及质量严密地监督 其核心是 现场 与 施工过程中 我国监理多半是 流动 的 或者是竣工后来一帮人检查 打印象分 这几乎不可 能查到问题与隐患 其次 我国还未具备国外那样的一支精通工程技术 工程管理 商务与法律 有严格职业道德约束的产业化的监理队伍 2 2 国际惯例的项目业主制源头控制 我国项目业主制长期达不到投资控制与风险约束的功效 首先是我们未能客观地 认识项目业主制的全过程 因而忽视了其源头问题 再就是在实际运作中 我国业主 一般未能利用有利的市场地位与经济规律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投资控制与风险约束的 项目管理机制 2 2 1 国际项目业主制的源头在哪 在我国 一谈起投资控制或项目管理 人们就想到业主制 在许多人看来 业主制 内容就是 招标投标制与建设监理制 项目管理改革出路是招标投标及监理制度的完善 我国目前的工程招标投标及监理制度与法律建设已严重滞后 但是 认为项目业 主制就是招标投标制 监理制是极片面的 是忽视项目业主制的源头控制表现 作为 投资者 任何一位项目业主都希望以最低的价格 最短的工期采购质量与性能最优的 工程 业主不仅仅是对施工承包商 也是对工程的咨询顾问而言的 作为特殊契约商 5 品的工程凝结着承包商投入的设备 材料 劳动与管理的价值 它同时也凝结着咨询 顾问设计与监理的劳动价值 其实 以咨询顾问与承包商合同价衡量各自对项目投资 控制与风险约束的影响是狭隘的 从项目发展周期看 它有开发前期 立项前后过程 执行期与经营期三个阶段 其中 执行期包括招标 施工与监理 承包商只涉及投标与施工阶段 而咨询服务贯 穿全过程 当今建设项目一般投资巨 周期长 涉及的专业领域广 项目管理本身是 一个包含狭义的工程而又远超乎于它的系统工程 2 2 2 国际项目业主制源头如何控制 作为一整套业主投资控制与风险约束的机制 国际项目业主制旨在实现世界银行 采购准则 中的经济与效率这两大基本原则 这两大基本原则必须首先体现在项目 招标文件的设计之中 其次是以招标投标选择承包商对其施工过程进行微观监理 因 此 国际项目业主制全程运作的重中之重是选择一个充分理解业主需要 反映与保障 实现这种需要的咨询顾问 西方的咨询业可分为两类 管理咨询与工程咨询 按国际惯例 一个项目仅招标文 件的设计就占项目投资的 5 左右 当然 这里的设计文件包括图纸 技术规范 工程 量表及合同规范 这些设计只是设计合同中工作范围的一部分 其他内容是招标宣传 资格预审及评标 由于西方人早就明确设计是项目管理的源头 西方业主也就精通利用咨询顾问竞争 来选择咨询顾问 据美国权威统计 美国一个中等规模的工程咨询公司竞争咨询合同 成功与失败比率是 1 5 由于竞争激烈 西方工程咨询公司吸收了一些投资分析与经营 管理专家 以便其咨询服务 前伸 到项目开发前期的投资机会研究之中 后延 至 项目竣工后的管理 这样可以捞到更多的咨询服务合同 客观地讲 我们这里所讲的国际公开竞争性招标只是一类合同 即业主首先选择设 计咨询顾问 顾问设计的文件付诸招标 施工由独立的中标的承包商进行 还有一类 是 设计带建造 及其派生的交钥匙合同 连材料 设备都由乙方提供 当然 也还 有议标合同 不同形式的合同决定项目当事人处于不同的地位 这对投资控制与风险 约束程度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 一个规模不太大的工程按国际公开选择性竞争的方式招标 招标成本大 时 间也拖得太久 一个项目未完工 在项目中增加部分工程 重新招标不仅时间不允许 而且会带来现场的混乱 交钥匙工程看似省掉业主许多麻烦 但这种合同排斥竞争 成本要高得多 世界银行几乎不会认可这种合同 不在不得已时 业主不会接受交钥 匙合同 业主选择了合同形式后接着就是选择咨询顾问 其选择或者说咨询公司竞争 的方式是陈述 陈述是工程咨询业竞争合同中的两个过程与方式 陈 是陈列 述 是表述与答辩 前者包括图纸 图片 比例模型等陈列品 后者表述自己的设计如何 6 体现对业主需要理解以及有什么样机制保证目标的实现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与计算机辅助管理 CAM 及多煤体与声像技术的发展 多维空间立体设计与电影 录像等动态手段代替了传统静态的摆设与陈列 咨询顾问 赢得设计与监理合同的机会在于展示与表述其设计如何在时间 成本 技术质量与性 能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体现与满足业主的需要以及他有何种机制与手段保证目标的实现 国际业主一般聘请 组织评审委员会对陈述竞争的咨询顾问打分 择优录用 在选 择施工承包商的招标中 业主一旦选中一位潜在承包商 在向其授予合同之前 须与 他谈判并要求他递交占标价 10 以上的履约保证金 同样 业主一旦选择了一位潜在的 咨询顾问 他们也须进行谈判 谈判除对咨询费 工作内容讨价还价外 业主还要求 当选的咨询顾问在其设计与监理中溶进那些竞争失利同行的先进的技术 工艺或机制 目前 在许多国际商业银行融资的项目中 业主坚持咨询顾问在被正式授予咨询合 同之前必须递交超工期与超预算的保证金 这种机制充分体现业主对源头控制的意识 受到约束的不光是承包商 更应是咨询顾问 这是咨询业被推向市场的真正含意 只 有工程咨询顾问像这样被推向市场 业主项目执行全程的风险才会最小化 2 3 国际工程合同选择及其对投资的影响 众所周知 建设市场基本是一个买方市场 因为以 菲迪克 为代表的公认标准合 同形式及条款基本是从维护业主利益出发的 然而 在现实中 并非每一个业主在任 何时候都处于有利的市场地位 并且精明的业主明白 最大限度的投资控制与风险约 束固然需要对咨询顾问与承包商有约束 但还需要他们有积极性 因此 一个科学的 合同应包含风险约束与积极性激励这两种机制 2 3 1 国际工程合同发包方式的选择 国际上将业主分为私人部类 Private sector 与公共部类 Publicsec tor 这两类 前者包括非国有的公司 后者指各级政府及国际开发机构贷款项目 项目按 性质分有工业 商业与民用两类 按投资规模又分为大型项目与中小型项目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项目合同有十多种 实际上 工程合同选择有两层含义 第一 业主是分别选择工程咨询顾问 设计 监理 与施工承包商 还是将项目 的设计与施工全交一家承包商 我们常说的竞争性招标投标就是业主首先选择咨询顾 问 资询顾问设计了包括技术与监理规范在内的招标文件后将其付诸潜在承包商之间 竞标 交钥匙 Turnkey 是典型的后一种发包方式 这种选择决定业主就工程是首 先接触咨询顾问 还是接触一个同时提供设计与建造两种服务的建筑商 当然 在后 一种情况下 业主还是要聘请独立的监理顾问的 7 第二 工程是按世界银行及许多国家政府强调的固定价格竞争性招标 还是议价 发包 Negotiated Contract 竞争性招标有 选择性竞争 与 公开竞争 两种 议价发包主要有 设计加建造 Design build 交钥匙 一揽子交易 Package deal 及其派生的几种形式 选择性与公开竞争招标的主要区别是 按选 择性招标 在业主咨询顾问完成合同文件设计后 业主选择几家信誉较好的施工公司 报价 公司数量限制在 个左右 而根据公开竞争性招标 业主在项目文件设计完成 之后就营造意向在一定的范围按惯例广告宣传 从理论上讲 对投标者人数无限制 它使一些不为业主了解的投标人有机会投标 扩大竞争使业主得到实惠 2 3 2 国际项目管理合同形式的创新 作为项目当事人履约的法律依据 工程合同使得一方的好处是建立在另一方的风险 之上 而一方承担风险的愿望又取决于自己的市场地位及需要重点的排序 当今工程 一般投资大 随着大量尖端技术 工艺及设备的引用 对执行的专业化要求更高了 同时 由于技术更新的周期缩短的趋势及业主的市场意识在改变 业主与承包商的地 位也有改变 这样 双方需要找到一种都可以接受的合同形式 对业主来讲 这种合 同应是融投资控制 风险约束与对承包商激励机制于一体的机制 国际上在对传统的统包与议标合同综合与扬弃的基础上形成了工程合同形式的创新 这种合同创新最成功的形式有 建设管理承包合同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ntraction 与 项目管理合同 Project Management 根据 建设管理承包合同 业主首先要任命一个建设管理承包商 注意 建设管理承包商既不是施工承包商也不是单纯的设计顾问 项目的所有设计 概算 监理顾问以及施工承包商均由他选择 这个管理承包商本身是一个专业咨询公 司 他可以担任项目咨询中设计 概算与监理的一种或全部工作 但他不能同时担任 施工 对咨询顾问与承包商选择仍按竞标或议标进行 后来 国际上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种更科学的合同形式 项目管理合同 按这一 合同 项目最高决策层要求业主任命一位专业咨询顾问作自己的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 对业主负责并实施对设计 概算与监理咨询顾问和施工承包商的选择 尔后 项目经 理的职能是在咨询服务与施工服务两套班子中间协调 其目的是在合同中保留业主投资控制 风险约束机制 同时也融入对咨询顾问和承包 商 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这类合同主要有 固定价格激励费合同 FPIF fixed price incentive fee 与 成本加激励费合同 CDIF cost plus incentive fee 其 基本原理是 承包商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会得到较高的利润 反之 其利润就会减少 按照 FPIF 合同 分摊比例为 90 10 一旦超过目标成本 业主承担 90 承包商承担 10 8 第三章 我国项目管理领域的状况 3 1 我国项目管理状况概述 1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 华罗庚教授将网络计划技术引入我国 称为 统筹法 1965 年 人民日报 发表了华罗庚的统筹方法 这标志着我国项目管理学科的起源 2 20 世纪 80 年代 我国项目管理有了科学的系统方法 但主要应用范围仅在 建筑业和国防 主要管理要素是进度 成本和质量三个方面 1980 年我国开始吸收利 用外资 伴随着项目的引进现代项目管理模式也随之应用于中国 1984 年利用世行贷 款建设的鲁布革水电工程 日本建筑企业运用项目管理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给我国 整个建设行业影响巨大 于是 在 1987 年 国家计委 建设部等有关部门联合通知 在一批试点企业和建筑单位中要求采用项目管理施工方法 并开始建设中国的项目经 理认证制度 项目经理圈子 3 20 世纪 90 年代 主要是进行了一些项目管理的组织 制度 培训 普及等 建设工作 20 世纪 90 年代初 西北工业大学等单位倡导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跨学科的项 目管理专业学术组织 1992 年 建设部制定了 施工企业项目经理资质管理试行办法 1994 年 我国开始举办项目管理师培训班 并在此基础上 于 1995 年 12 月成立了以 清华为负责单位 以天津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西安交大为成员的项目管 理培训网 1996 年末 开始编写项目管理系列教材 1997 年 M L Yang 等提交了一份 关于我国浦东金桥地区项目管理状况的调查报告 他们调查了 72 个项目 表 1 给出了 对项目管理应用工具的调查结果 4 21 世纪初的几年 现代项目管理在我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主要 如 2000 年 美国项目管理学会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认证引入 三年后到 2003 年 6 月 已有近千人进行认证 2001 年下半年 国际项目协会的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引 入中国 当年 11 月管理认证 300 多人 截至今日 我国许多行业纷纷成立了项目管理 组织 如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 这些都是项目管理学科在中国得到应 9 用与发展的体现 3 2 我国项目管理目前在运用实践方面的概况 我国对项目管理的行业实践起步较晚 基本上是 20 世纪改革开放后才开始的 从 项目的特点和性质来看 我国对项目管理的实际运用上是从开发和生产大规模 高费 用 跨行业的航天 航空 国防和建筑业等复杂系统中发展起来的 但随着项目管理 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它的有效性的认识越来越深 因此在现代工业企业中 项目管理 的方法在产品开发 软件系统开发 设备大修工程 单件生产等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 当代的项目管理已深入到各行各业 以不同的类型 不同的规模出现 信息 石化 文化 钢铁 图书出版业 教育等各种领域企业更多地采用项目管理方式 此 外也受到高科技产业和各种社会大型活动的重视 开始在这些领域发挥作用 项目的 应用类型也呈现出宏观 微观 非重点 工程 非工程 硬项目 软项目等不同角度 3 3 我国项目管理目前在理论研究方面的概况 在研究方面一些高校在 70 年代末才开始这方面的部分工作 如 80 年代初由美国 项目管理专家约翰 宾在中美大连企业管理培训中讲授项目管理 教材同时在中国出版 80 年代末 同济大学致力于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的丁士昭教授出版 工程项目管理 等 但直到 1991 年才成立全国性的项目管理研究会 同年在上海宝钢召开了 新时期大型 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 学术研讨会 出版了 中国大型工程管理 一书 1993 年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专题开展了重点项目 重大科技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 这是国内首次专题研究项目管理 2001 年 5 月 我国正式推出了中国项目管理知识 体系 C PMBOK 并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 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标准 C NCB 这两大成果标志着中国项目管理学科体系的成熟 总体来说 国内外学者对项目管理理论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从研究历史来看 国 内外学者对项目管理理论研究起点的不同是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国外学者在项 目战略 项目群管理 价值改进 合同设计 合作伙伴 文化冲突 人力资源和知识 管理 8 个主题上投入的研究精力远远多于国内学者 上述一些主题的相关研究在我国 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但是 农业和采掘业是项目管理研究很少关注的行业 相比之 下国内学者的研究力度要略大于国外同行 3 4 我国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综上所述 我国的项目管理正在与国际接轨 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 问题既有国际项目管理界所共存的 也有我国所特有的问题 在现阶段 一方面我们 10 要探讨如何用好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 另一方面要努力寻找适合我国特点的新型项目 管理方法 3 4 1 我国在发展项目管理体系时所暴露出的问题 1 对国外项目管理模式有待扬弃 国外项目管理模式有其科学的一面 我国传统 的指挥部式的管理模式也有其合理的一面 两者各有利弊 在我国大型项目的管理中 应该采用的管理模式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2 项目组织的责任体系难以确立 虽然一些工程通过分级授权等方式建立了责任 体系 但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 使得工程实际中的责任关系难以明确 3 项目计划与进度控制的脱节 制定各种网络计划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对项目进 度进行有效的控制 否则网络计划就是一纸空文 4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单一 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现代项目管理方 法一方面提供信息的高效交换手段 同时也是管理工具乃至管理观念上的革新 我国 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往往只注重硬件的建设 在系统功能上一般只是作为办公系统 而不具备其他管理功能 5 进度 投资 质量三者的控制相互脱节 这是国际项目管理中通存的弊病 虽 然带有资源约束的网络计划技术部分解决了这一问题 但该技术还难以在实际中发挥 作用 6 在研究领域过多偏重于计划优化的数学方法 这种数学方法的研究在理论上有 着重要的意义 但很容易导致与实际脱离 也就是说 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