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心理学简答题总结全部.doc_第1页
2011年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心理学简答题总结全部.doc_第2页
2011年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心理学简答题总结全部.doc_第3页
2011年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心理学简答题总结全部.doc_第4页
2011年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心理学简答题总结全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 第一章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1、简述人的心理的实质。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是: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2、简述心理学研究的原则。答:研究心理,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具体而言,有如下四个原则:1)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应具备两个条件:即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有时可以测量的。2)发展性原则,就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发展中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3)系统性原则,即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4)教育性原则,研究的选题、实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害被试(即被研究者)的身心发展,而应符合教育的原则。3、简述心理学研究的实践意义。答:第一,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去影响人的心理;第二,能够更有准备地对待人的心理。第三,使心理因素发生最佳的影响。4、简述人的心理活动的诸因素。答:影响人心理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三类:1)环境因素,就是所接触到的周围事物的变化。2)机体因素,比如体温的高低或饥渴等。3)心理因素,即心理对心理的影响,如昨天发生的心理对今天发生的心理的影响。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1、什么是神经元,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答: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其功能是: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2、简述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答:1)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脑和脊髓。2)脊髓的功能进行反射活动和传导神经冲动。3)脑的结构与功能:结构: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前三部分合称为脑干。功能:脑干生理活动中枢,如:呼吸、心跳。 间脑调节内脏,调节内分泌激素。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 大脑保护、调节内脏和情绪,参与记忆,感觉整合。4)大脑皮层:是脑的最高级部位,是心理活动的最重要器官。3、简述反射弧及其结构。答: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一般包括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暑、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4、简述刺激过程和反应过程。答:客观事物或是以物理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或是以化学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感受器在受影响后发生变化,引起传入神经的变化,再引起中枢(脑)的变化,这就是刺激过程。这个过程的关键是信息的转化。刺激过程到了中枢,还要引起效应器环节的变化,即反应过程。5、简述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答: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兴奋和抑制在进行活动时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有二:1)扩散和集中。在刺激物的作用下,兴奋或抑制过程起初虽然发生于大脑皮层一定部位的神经细胞之间,但它们不是停滞不动的,而是要向邻近部位的神经细胞传播,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以后。它们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聚集,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集中。刺激物所引起的神经过程的强度是决定兴奋或抑制的扩散和集中的重要条件,当兴奋或抑制的强度过强或过弱时,易于扩散;当它们的强度适中时,就容易集中。 2)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能够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称为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相互诱导分为负诱导和正诱导两种。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相反,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6、工具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关系。答: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联系是: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反射,而最根本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强化,不强化就消退;在消退后又都会自然恢复,而且都可以建立初级强化。工具性条件反射也有泛化和分化。工具性条件反射对理解复杂的心理现象有进一步的意义,它是对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一个很重要的补充。它们的不同之处是:1)无条件刺激是否明确。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刺激很明确;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刺激不明显。2)强化是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应有关。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强化视同刺激有关,并出现在反应之前:而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强化只同反应(操作)有关,而且出现在反应之后。3)反应方式不同。在形成经典性条件反射时,动物往往被束缚着,是被动地接受刺激,反应是先天固有的。在形成工具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可以自由活动,它通过主动操作来达到一定的目的,反应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往往既包含有经典性条件反射,也包含有工具性条件反射。7、什么是条件反射,有哪几种类型?答: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等动物再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它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建立起来的暂时圣经联系。 条件反射可分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称这种反射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或经典性条件作用。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工具性条件反射使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映形式。8、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答:1)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称这种反射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或经典性条件作用。2)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3)除需要多次强化外,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4)在巩固的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也能形成经典性条件反射。9、简述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形成。答:1)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2)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映形式。3)经过多次尝试错误与偶然成功,情景与反应动作之间建立了联系,形成了条件反射。4)在这种反应过程中,有机体的行为作为获得奖赏(或逃避惩罚)的手段或工具。10、神经系统有哪些主要的抑制过程?答:抑制过程可分为非条件性抑制和条件性抑制两类。1)非条件性抑制,又称无条件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抑制。它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外抑制: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称为外抑制。超限抑制:当刺激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又称保护性抑制。2)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它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形成起来的,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两种。消退抑制: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分化抑制: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强化,经过若干次后,只有条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第三章 心理的发生与发展1、简述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答:心理发展是一个量的不断积累,从而产生质变的过程。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就达到一个新阶段,表现出阶段性。这些阶段性是与人的年龄相联系的。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有如下含义:第一,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质的特征。第二,心里发展阶段,是从低到高,并按一定次序进行的。阶段即不能逾越,也不能互换。第三,前一个心理发展阶段都是后一个心理发展阶段的基础。前一个阶段的心理没有发展,后一个阶段的心理就不可能发生。第四,心里发展过程中相邻两个阶段不能截然划分,而有一定的交叉。同一阶段的开始和结束,心里发展表现出很大的差异。第五,心里发展的阶段性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中,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通常,心理学家将人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如下几个主要阶段:乳儿期、婴儿期、学前期、学龄初期、少年期、青年初期、青年中期、成人期、中年期、老年期。2、简述人类心理发生的两个基本条件及作用。答:人的心理的发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而是语言。劳动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1)劳动使人类心理有了产生的必要。2)劳动使人类的心理有了产生的可能。 语言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1)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2)语言促使抽象思维的产生。3)语言使人类克服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促进了心理向更为复杂的水平发展。3、简述人类心理发展的条件。答:1)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没有这个前提和条件,相应的心理就不能发展。“狼孩儿”就是证据。2)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遗传素质只提供心理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和教育才决定心理发展的现实性。其中,教育条件在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因为,第一,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第二,教育可以使个体的遗传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可以通过教育,弥补个体某些遗传素质的不足。3)心理发展的动力。即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环境和教育只是外因,必须通过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才有可能起作用。4、简述华生在儿童教育方面的主要主张。答:第一,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第二,反对提法儿童。第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各种习惯。第四,对幼儿养护的要求。第五,提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5、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答:埃里克森认为,心里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了解人的心理发展时,既要考虑到他的生物学影响,也要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他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需要解决。第一阶段:学习信任阶段(出生1岁),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第二阶段:成为自主者阶段(13岁),主要矛盾是自主性对羞怯、怀疑。第三阶段:发展主动性阶段(36岁),主要矛盾是主动性对内疚感。第四阶段:变得勤奋阶段(612岁),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第五阶段:建立个人同一性阶段(1220岁),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第六阶段:承担社会义务阶段(2040岁)主要矛盾是亲密感对孤独感。第七阶段:显示创造力阶段(4060岁),主要矛盾是创造力感对自我专注感。第八阶段:达到完善阶段(60岁以后),主要矛盾是完善对绝望。6、简述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答:1)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即成熟、练习和习得经验、社会经验、平衡。2)对于心理发展的动力,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成熟,而是起源于主题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有三种:同化、顺应、平衡。3)对于心理发展阶段,他提出了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主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27岁)。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712岁)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从一个水平向另一个水平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心理结构由量的积累(同化)而发生质的变化(顺应)。新的心理结构是在旧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结果。7、简述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答:维果斯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为即将达到的水平。维果斯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8、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答:第一是成熟。主要是神经系统的成熟。皮亚杰认为,成熟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在于揭示新的可能性,但成熟本身不是心理发展的充分条件。第二是练习和习得经验。它同样是心理发展中的一个主要而必需的因素。该经验有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物理经验,第二类是逻辑-数理的经验。第三是社会经验。这种因素指的是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过程,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但不是充分条件。第四是平衡。指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心理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即决定因素。9、皮亚杰提出儿童青少年认知和发展主要经过的四个阶段是什么?答:第一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27岁)。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712岁)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第四章 感觉与知觉1、简述运动知觉及其种类。答: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映。分为:真动知觉:是物体本身真正在空间位移的知觉。似动知觉:又叫似动运动知觉。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即同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知觉。2、简述感受的分类。答: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1)从刺激的来源来分,可分为外受感觉、内受感觉和本受感觉。2)从刺激的性质来分,感觉有可分为电磁的、机械的、热的、化学的四大类。3、简述知觉的选择性及其制约条件。在教学中如何加以运用?答: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背景。2)知觉的选择性受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首先,是刺激物的强度。一般强度大的事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其次,事物的活动性。活动或变化的事物容易成为人的知觉对象。第三,新异刺激容易被人选择出来予以反映。最后,知觉的选择性也受一些主观条件的制约。与人的需要、目的、兴趣有关的事物,容易被人优先选择出来予以反映。人的知识、经验、情绪也影响知觉的选择性。3)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自觉遵循知觉的特性,可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例如,有意使知觉对象和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有意提高知觉对象的活动性,等等。4、简述知觉的分类。答:知觉使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根据知觉中占主导地位的分析器活动来划分,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以及视听知觉、触摸知觉等。 根据知觉对象的空间、时间存在形式和运动的特性来划分,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根据知觉是否与客观事物符合,可以把它分为正确的知觉与错觉。5、简述感受性变化规律。答:感受性是人的感受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感受性变化存在以下规律:1)适应。适应是感受性变化的普遍现象。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以分为名明适应和暗适应。2)对比。是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3)感受性的练习。感受性可以通过练习、训练而提高。6、试说明暗适应的特点及其机制。答:1)暗适应是从亮处进入暗处时,由看不清到逐渐看清物体轮廓的视觉感受性的变化。2)这时视觉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3)其机制一般用感受器内光化学物质的变化来解释。4)而明适应是从暗处到光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感到发眩耀眼,几乎什么都看不清楚,经过几秒钟后就能看清物体的感受性变化。这是视觉性感受降低的过程。7、举例说明什么是感觉对比现象。答:对比是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1)同时对比是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视觉的同时对比表现得较为明显,如把明度相同的一个小方块纸放在白纸的背景上,就显得比放在黑纸的背景上要暗些。这就是色彩的同时对比。2)继时对比就是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比如,吃了糖以后再接着吃橘子就会觉得橘子酸。8、简述知觉的理解性及其影响因素。答:1)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2)人的知觉的理解性与人的已有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知识经验不同,对知觉对象的理解程度也不同,知识经验越丰富,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精确。人的已有知识、经验参与知觉,可促进人对事物的理解。知识经验参与知觉不仅提高知觉的质量,还能提高知觉的速度。 词语在知觉的理解性中起着重要作用。词语可以唤起人们以往的知识、经验,促进对知觉对象的理解;同时,言语的提示和知识经验也可补充直接知觉经验的不足或缺陷,使人对事物的知觉更迅速、更完整。3)知觉的理解性对人的知觉既有积极作用的一面,又有效极作用的一面。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进知觉的理解性,提高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知觉活动所产生的消极定势作用。此外,知觉的理解性不仅可提高知觉的效应,还是形成事物表象,并转为科学概念的重要条件。9、简述运动知觉及其依赖因素。答: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映。它通过视觉、动觉、平衡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而实现的。运动知觉的产生依赖于许多主客观条件,如物体运动的速度、运动物体离观察者的距离、运动知觉的参照系、观察者自身的静止或运动状态等。10、简述知觉的恒常性。答:知觉的恒常性,就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不变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然相对不变。知觉恒常性在视知觉领域内研究的比较多。视知觉恒常性有颜色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和形状恒常性等。知觉的恒常性对于人的生活具有实际意义。它使人能在不同的情况下,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反映它们,从而使人能在客观环境中正确定向,并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11、什么是观察?主要的观察品质有哪些?答: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的品质有:1)观察的目的性。它是指善于组织知觉活动达到预期观察目的的品质。2)观察的客观性。它是指善于实事求是地区知觉事物的品质。3)观察的精细性。它是指在观察中善于区分出事物细微而重要特征的品质。4)观察的敏锐性。是指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第五章 记忆1、简述反响回路说的主要内容。答:凡响贿赂是指神经系统的皮层与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环路的某一部分时,回路就产生神经冲动。这种神经冲动在环路中不需要进一步的外界刺激也能持续下去,信息就在反复传递中被保持下来。由于在这种情况下,神经冲动的传递不能持久,反响活动持续时间不会很长。所以有些心理学家将这种脑电活动的反响效应作为短时记忆的神经基础。反响回路说得到了贾维和埃思曼所做的白鼠跳台实验的证实。2、简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答: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如下几个:!)识记的目的与任务。是否具有明确的识记目的与任务,对识记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有了明确的识记目的,人们就能把全部精力集中到识记任务上去,并能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因而识记效果好。反之,则差。2)活动的内容与性质。如果把识记的对象变成人们活动的内容,那么识记效果就好。另外,识记效果也随着活动性质的不同而不同。要求积极思维的活动,记忆效果就越好。3)识记方法。识记时采用一定的方法,会增强识记效果。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材料的数量和性质对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影响。3、如何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组织复习。答: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的关系。这条曲线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逐渐减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这就是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针对这一规律,首先要及时复习,识记后应及早加以复习。其次是间时复习(即在复习中间有休息)比不间时复习的效果好。越是较难的材料,间时复习的效果越比不间时复习的好。4、简述遗忘的衰退理论和干扰理论。答:1)衰退理论认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就会逐渐减弱、衰退以至消失。2)干扰理论指遗忘是由于多种痕迹之间相互引起抑制而产生的,抑制被解除,记忆还可恢复。 干扰理论可采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证实。这一理论与衰退理论的不同点在于记忆痕迹并没有在头脑中消失,只是因为相互抑制而造成遗忘。5、简述联想的规律。答:联想是只有一事物的映像、观念想到另一事物的映像、观念的心理过程。联想遵循的规律有:1)接近律:如果两个刺激在人的经验中曾经接近(时空接近),那么当遇到其中一个时往往能回忆起另一个。2)类似律:如某一次见到一个人,就想起跟此人面孔相似的另一个人。3)对比律:如见到一个个子特别矮小的人,就想到一个个子特别高大的人。虽然这两个人在经验中并没有联系过。4)多因律:是指同样的刺激,接近次数越多,联想越巩固。5)强因律:是指有关的刺激越强烈,联想越巩固。6)近因律:是指一样的联想,昨天形成的比前天形成的巩固。第六章 思维与想象1、简述思维的分类。答:根据思维的不同形态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分为:聚合式思维与发散式思维。根据思维的创造性可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2、简述分析与综合的三种水平。答:分析与综合有三种水平:1)知觉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2)表象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3)语词符号的分析与综合。3、简述分析与综合的关系。答: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综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分析和综合在认识过程中总是相互联系的。1)没有分析就不可能有综合;通过对事物的分析,人的认识才能深入。离开了分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也是肤浅、空洞的。2)只有分析,没有综合,分析的材料将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因而也不可能形成事物完整、全面的认识。3)分析与综合相互依存关系还表现在分析为最初的综合认识所指引,分析又是进一步综合的手段、途径和方法,从而导致综合更加完整及对事物整体性认识更加深化。总之,人的思维活动总是按照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而不断深入展开进行的。4、简述思维的过程。答:死亡的过程有:1)分析与综合2)比较与分类3)抽象概括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5、常用的比较方式有哪些?答:1)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比较;2)对事物发展进行纵向比较3)对事物的各种关系进行比较。6、简述概念掌握的途径。答:概念的掌握有较概念获得,是个体对社会已形成的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掌握。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掌握概念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与积累经验。如在日常生活中,儿童看到麻雀、燕子等,通过一定的分析、综合而形成“鸟”的概念。这种在日常生活中掌握的概念称为日常概念前科学概念。另一条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也包括个人自学),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这一类概念一般属于科学概念。7、简述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答:日常概念的掌握与儿童生活领域、个人经验有密切关系。在教学条件下,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有:1)过去经验。即日常概念的影响。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基本一致时,日常概念会促进科学概念的掌握。反之,日常概念对科学概念的掌握产生消极作用。2)变式。变式是事物的变换样式。客观事物常常有多种表现样式。如果教学中所提供的变式不充分或不正确,往往会引起缩小概念内涵或扩大概念外延的错误。多提供具有本质属性的变式,有助于科学概念的掌握。3)词语的运用。掌握科学概念需要丰富的感性知识作基础。借助于词可以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与概括,揭露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直观教学中,通过词的说明可以使直观材料更鲜明、更突出,并且还可以补充直观材料的不足,揭示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则更需要通过语言描述来提供某些感性的情境,以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概念。4)定义。定义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来表达概念的内涵。通过下定义可以把概念的内涵固定化,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实质,即掌握概念所标志的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并以此去辨认事物。在教学中下定义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知识水平。8、简述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答:问题解决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前提。2)分析问题。分析问题就是将问题明确或加以具体化的过程。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是问题解决的最后阶段。9、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答:1)人的知觉特点。2)定势3)已有知识经验与动机。4)个性差异。10、怎样才能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答:能否善于发现与提出问题,取决于以下几个条件:1)人对活动的态度。人对所从事活动的态度越积极,即人对活动的意义、价值与必要性认识越深刻,并对活动持肯定态度,则人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就会发挥得越充分,也就越容易发现活动中的问题。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教育学生不断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2)人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具有较强求知欲和认识兴趣的人,能在别人不能发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或在被人熟知、极为平常的现象中发现新的问题。强烈的学习动机是人发现问题的内在力量。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实践活动中发展他们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3)人的知识经验。人是否善于并及时发现问题,与人的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丰富的知识经验会使人从不同方面或角度去思考问题。因为丰富的知识经验会使人看到事物的复杂性,从而有利于发现问题。相反,知识经验不足的人易把事物看得简单,因而不善于发现问题。但应指出,如果一个人知识经验不足但具有强烈的认识兴趣时,又会激发他提出问题。11、简述创造思维的过程。答:创造思维与创造活动紧密相连,一般经历四个阶段:1)准备期。在这一阶段,创造着搜集、整理材料,即搜集创造所必需的各种信息,组织已有的旧经验,掌握必要的技能。创造活动的准备有两种,一种是一般性的基础准备,另一种是有特定目的的准备。2)酝酿期。创造者经过一段准备,充分掌握有关材料后,创造思维进入酝酿期。3)豁朗期。这是指创造者经过长期酝酿,新假设产生或对考虑的问题豁然开朗。这种现象叫灵感。豁朗期是创作活动极为重要的阶段。4)验证期。在这个阶段,创造者要把头脑中产生的新假设或新观点通过实践加以检验。验证可以对新假设或新观点加以确定或修正、补充、完善。12、简述思维的品质。答:1)思维的广阔性。是指能全面而细致地考虑问题。思维的广阔性是以丰富的知识为依据的。2)思维的批判性。是指能够使自己的思维受到已知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思维的批判性是以广阔性为基础的。3)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里面去考虑问题。思维的深刻性是以批判性为前提的。具有深刻思维的人善于钻研问题,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与核心,并作出正确的预测。4)思维的灵活性。是指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能够根据所发现的新事实,及时修改自己原来的想法,使思维从成见和教条中解放出来。5)思维的敏捷性。是指能在很快的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意见。也就是说,人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当机立断,不徘徊,不犹豫。思维的敏捷性是思维其他品质发展的结果,也是所有优良思维品质的集中表现。13、简述想象的形成方式。答:想象主要是借助于综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等方式形成的。1)综合。想象的综合就是把各个生活领域和各种生活现象中的不同方面或特征组合在一起。2)夸张。夸张就是改变事物本来的特点,并对某些特点加以夸大或强化。3)典型化。就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去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典型化在文学创作、绘画中被广泛地运用。4)拟人化。即把人的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事物人格化。14、简述个性差异对问题解决的影响。答:个性差异对问题解决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个性倾向性及性格特征上。一个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意志坚定、勤奋好学及创新进取精神的人,是能够克服困难,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的。反之,对问题解决往往持消极态度或容易使其工作半途而废。其次,人的智力对问题解决也有显著影响。一个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在遇到复杂而困难的问题时,善于灵活而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进行假设、推理、试验,促进问题的解决。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强的学生,问题解决不仅效率高,还会找出新途径和新方法。一个智力水平较差的学生,则往往容易受定势的消极影响或囿于书本和固定程序,导致问题解决的效率不高。第七章 情绪与情感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答: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由需要所引起的,而需要又是分层次的:最低层是生理需要,中间层有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次中,生理需要是其他各种需要的基础,只有当人们的一些低层次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才会有动力促使高一层次需要的产生和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顶峰。各级需要层次的产生与个体发展密切相关。婴儿期主要是生理的需要占优势,而后产生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到了少年、青年初期,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青年中晚期以后,自我实现的需要开始占优势。但是,个人需要结构的演进是波浪式的较低一级的需要高峰过去以后,较高一级的需要才能起优势作用。2、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答:情绪和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情绪和情感是两种难以分割而又有区别的主观体验。从广义而言,情感与情绪一样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经验。从狭义而言,它又不同于情绪,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从严格意义上讲,情感与情绪有以下区别:1)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如喜、怒、哀、乐等;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如与人交往的友谊感,与遵守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相关的道德感。2)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和动物所共有;情感则发生的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个体社会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3)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永远带有情境的性质;而情感则既具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固性和长期性,稳固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以上区别是相对的。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情感对情绪又产生巨大影响。3、简述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及其表现。答:情绪与情感有四种品质,每种品质都可以表现为两个极端对立的情况。1)强度方面强弱。2)紧张度方面紧张与松弛3)快感度方面快与不快。4)复杂度方面简单与复杂。 此外,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还表现在:1)积极的与消极的体验。如果外界事物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符合人们的愿望与观点,就会使人们对之产生肯定的态度和引起满意、愉快、喜爱、羡慕等积极的内心体验;否则就使人们对之产生否定的态度和引起不满、烦闷、厌恶、轻蔑等消极的内心体验。2)增力作用和减力作用。情绪和情感的增力性表现为情绪和情感发生时,循环、呼吸、腺体分泌等系统相互配合,对人们的活动起积极的应激作用,使机体能够应付环境中的紧急变化。这就是情绪的增力性作用。情绪和情感的减力性表现为情绪和情感有时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如忧愁、悲伤、过度的焦虑和灰心失望等。4、简述情绪、情感的种类。答:1)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经、激情和应激。心境:是一种较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 应激:又称应激状态,是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2)情感是和人的社会观念及评价系统分不开的。人的社会性情感组成了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可以分为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道德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它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的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5、简述叶克斯-道得生定律。答: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说明了作业效率与激奋水平的关系,即前者先随着后者的升高而提高,达到最佳水平后,又随后者的升高而降低。总的说来,就是作业效率在适中的激奋水平下最高。但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又以作业的复杂程度为转移,作业愈简单,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应偏高;作业愈复杂,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应偏低。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表明:进行较复杂作业时,要获得最佳效率的激奋水平应适中;进行简单作业时,要获得最佳效率的激奋水平应偏高;进行高度复杂作业时,要获得最佳效率的激奋水平应偏低。6、简述情绪、情感的功能。答:1)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是指个体以体验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事物意义的认知,并对他人施加一定的影响。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包括以下几层含义:第一,人的情绪、情感一旦和有关事物结合起来,人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该事物的、具有情感色彩的记忆映像;其次,人一旦有了情绪、情感的记忆经验,不仅见到某类食物会引起相应的情绪,而且最度遇到某些表情也能领会它的含义,并对它做出积极的或消极的情绪反应及行为上的趋避动作;第三,个体对各种信息的意义性的鉴别经常是通过共鸣和移情作用进行的,情绪和情感信号也会激起相应的情绪活动或情绪共鸣。2)情绪、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绪或情感对行为活动具有支配的作用,并指引和维持活动的方向。某些行为若能引起愉快的情绪体验,就会使人发生积极的模仿或反复进行的趋势,而不愉快的情绪则会使人改变行为的趋势。情绪、情感的发生也会促使人们注意外界环境的变化,或机体内部的变化来调节行为,以适应新的情况。7、简述良好情绪的判断标准。答:第一,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的影响,善于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第二,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第三,有良好情绪的学生应该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第四,良好的情绪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8、怎样培养良好的情绪?答:培养良好的情绪,首先要形成正当、合理的需要。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对客观事物也要有正确认识。其次,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共产主义人生观和远大理想的人,就会胜不骄,败不馁,情绪稳定而深沉。个人主义严重的人,往往斤斤计较,情绪就会因此而波动。第三,锻炼身体。情绪与身体状况密切相连。身体健康的人常常表现出精神振奋,心情开朗等积极的情绪。第四,培养幽默感。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它可以活跃气氛,驱除忧愁。第五,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要消除不良情绪,一要认识到不良情绪的存在;二要找出不良情绪的产生原因;三要掌握一些控制、调节和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第八章 意志1、简述意志行动的主要特点。答:意志行动是受意识支配、调节、控制的行动。它与盲目冲动的行为不同,与熟练动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意志形态的特点主要有:第一,有明确的预定目标。意志行动是人类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人在行动前,行动的目的和结果就以明确的观念形式存在于自己的头脑中。意志行动始终是在自觉目的的支配下进行的。第二,随意运动是意志运动的基础。个体的各种运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可以有意识支配的运动,叫做随意运动。另一种是意识不能支配的运动,脚不随意运动。人的随意运动是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结果,第二信号系统起着主导和调节作用。第三,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没有困难的行动不能称之为意志行动。2、什么是动机?它有什么功能?答: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动机有激发、选择和指向、维持和调节等三种功能。1)激发功能。动机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活动。有某种动机的个体对某些刺激,特别是和当前动机有关的刺激,更易于反应。2)选择和指向功能。动机使个体的活动正对一定的目标或现象。动机不同,活动的方向和它所追求的目标也不同。3)维持和调节功能。活动产生后,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并调节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如果活动达到了目标,动机将使个体终止这种活动;如果活动尚未达到目标,动机将促使个体维持(或加强)这种活动,或转换活动方向以达到这种目标。在具体活动中,动机的上述功能的表现是很复杂的。3、简述驱力诱因理论。答:20世纪20年代,武德沃斯提出了驱力的概念。所谓驱力,是指由机体的生理需要所唤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个体采取行动,恢复体内的平衡。心理学家赫尔认为驱力是一种动机结构,它能为机体的活动提供动力,促使机体采取行动,以消除需要唤起的紧张状态。当紧张状态得以降低或消除后,驱力的动机作用也随之减少。赫尔德理论适用于解释个体的生物性行为。驱力理论强调个体活动的内在驱力,却忽略了外在环境对行为的诱发作用。针对这种缺陷,一些心理学家又提出了诱因的概念。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活动的作用。赫尔接受了诱因这一概念,把它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之一,并将诱因(K)加入自己的行为公式。赫尔认为,驱力(D)、习惯强度(H)、诱因(K)和抑制(I)共同决定了个体有效行为的潜能(),用公式表示为:P=DHKI。4、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答:韦纳认为,个体在完成一项重要的活动后,无论成败,都会从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部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归因。只是不同的人在对不同的事物进行归因时,以上几项因素所起的具体作用会有不同。韦纳又把这些影响因素进一步归纳为三个维度:因素源(内部的和外部的),稳定性(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可控性(可控的和不可控的)。一般说来,把行为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的和不可控的因素,会降低个体的行为动机;而把行为结果归结为内部的、可控的因素,会增强个体的行为动机。例如,当学生把考试成绩好的原因归结为自身的能力和努力时,他在未来的学习中就会更有信心,同时学习动机也更强。5、简述动机冲突的类型。答:采取决定阶段中的动机冲突是非常复杂的,从形式上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1)双趋冲突: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能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成为双趋冲突。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此时必须从两者中取一更加高尚的目标。2)双避冲突。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中必须选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如,品学均差的学生既怕学习上的困难又怕学习不好受到处分。3)趋避冲突。对同一目的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趋避冲突。如既想为社会做好事有怕别人不理解等。6、已经确定的决心和信心为什么也可以动摇?答:执行决定过程中,已经确立起来的决心和信心也可能发生动摇。这通常在下列情况下出现:1)执行决定时遇到困难,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但与个体已形成的消极的个性品质(如懒惰、骄傲、保守、坏习惯等)或兴趣爱好产生矛盾,从而使决心和信心发生动摇。2)做出决定时,虽然选择了一种目的,其他目的仅暂时受到压抑,仍然很有吸引力。执行决定过程中,暂时受到压抑的目的又重新抬头,产生了新的心理冲突。3)执行决定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新期望、新意图和新方法,它们也可能同预定的目的发生矛盾,令人踌躇,干扰行动的进程。4)有时在做出决定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各种主客观条件,没有预见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执行决定时遇到新情况,出现新问题,但个体缺乏应付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知识和技能,也可能使人犹豫不决。7、简述意志品质的特点。答:1)意志的自觉性:就是一个人能够深刻地认识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自愿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行动目的的品质。2)已知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迅速地明辨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3)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4)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8、如何加强意志品质的自我锻炼?答: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已经逐步形成。他们已能认识自我、评价自己,这就为学生意志的锻炼提供了前提条件。对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通常采用下列方法:1)经常用榜样、名言、格言对照自己、检查自己、督促自己;2)经常与周围学习好的同学作比较,找出自己的差距,奋力直追,直到赶上或超过为止;3)坚持定好学习计划,严格执行计划,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坚持去完成;4)每天坚持写日记,检查自己当天的活动,发现缺点立即改正等。 教师应当教育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使他们养成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激励的习惯。9、简述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主要方法。答:人们的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主要做法是: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在组织学生活动时,教师应注意:(1)向学生提出的任务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又是他们力所能及的。(2)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要给与鼓励和指导,而不要代替他们去克服困难。)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第九章注意、简述注意的功能。答:注意有三个功能:第一,选择的功能,即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刺激,避开与之无关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并抑制对它们的反应。第二,保持的功能,即使注意对象的映像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得到清晰、准确的反映。第三,调节和监督的功能,即控制心理活动向着一定的方向或目标进行。2、简述注意的特点。答: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不仅表现为选取某种活动和对象,而且表现为心理活动对这些活动和对象的比较长时间的保持。注意的集中性不仅指离开一切与活动对象无关的东西,而且也指对各种干扰刺激进行抑制,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3、简述注意的外部表现。答:人在注意时常常伴随有特定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为:第一,适应性动作。第二,无关动作的停止。第三,呼吸运动的变化。第四,在紧张注意时,还会出现心跳加速,牙关紧闭,握紧拳头等现象。4、简述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答:第一,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比较强烈的刺激作用;刺激物之间显著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新异突出的刺激作用。第二,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包括:当时的雪要;当时的特殊情绪状态;当时的直接兴趣,即对事物本身感到雪要而产生的兴趣。5、简述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答:有意注意的发生和维持,虽也与主体的需要、兴趣、情感、知识经验有关,但这些主观因素的作用是间接表现出来的。它们都受主体当时确定的活动目的所制约。具体来说,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包括:第一,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先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有意注意就越容易保持。第二,合理组织活动。活动组织的是否合理关系到有意注意的保持。把智力活动与外部动作结合起来,也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第三,培养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一种对活动结果的兴趣。有了这种间接兴趣,尽管活动本身枯燥,但有意注意仍能保持很长时间,使人长久地从事这种活动,直到完成任务。第四,排除干扰。外界的刺激物,机体的某种状态(如疾病,疲劳等)、无关的思想和情绪等都可能干扰正在进行的活动,因此要采取措施,排除干扰。6、简述兴趣的品质。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