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铜像教案 朱怡迪_第1页
一座铜像教案 朱怡迪_第2页
一座铜像教案 朱怡迪_第3页
一座铜像教案 朱怡迪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座铜像教案 朱怡迪 24、一座铜像嘉定区马陆小学朱怡迪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铜、塑、侵、药”等9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迸跳、干涸、急中生智、瞻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小于连能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的原因;能在老师指导下通过朗读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并展开语言实践活动。 3颂扬小于连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等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小于连能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的原因。 能在老师指导下通过朗读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并展开语言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回顾本单元学习的城市和城市标志,引出布鲁塞尔和一座铜像。 2、检查预习为什么要在中心广场塑造这座铜像?生交流,出示句子比利时人民感谢小于连,为了纪念他,就塑造了这座铜像。 3、了解铜像外观,出示第一小节(指导朗读)。 4、出示第四小节,理解“瞻仰”,学生质疑 5、揭示课题:24一座铜像说明以儿童的视角来看,小于连的铜像十分俏皮可爱,呈小便的模样,有点好笑,而正是这样一座铜像一直屹立在城市的中心广场并为人民所瞻仰,学生心里会产生疑问,此时便引导学生进行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思考小于连做了一件什么事,才会让人们把他当作是比利时的英雄? 2、生交流,出示:小于连急中生智,用自己的小便把导火线上的火花浇灭了。 布鲁塞尔城保住了,全城老百姓得救了。 (1)指名读。 (2)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比利时人们把小于连当作英雄的原因。 (3)板书并理解“急中生智”的“急”在文中的意思。 说明“急中生智”一词是本文的核心词汇,贯穿了全文脉络,因此授课过程中先理解“急”字在文中的意思,从而进一步熟悉文本中关于情况危急的内容。 三精读课文,重点感悟。 (一)体会情况紧急 1、读第3节,用直线划出描写当时情况危急的句子。 2、生交流,出示课文第3小节有关当时情况紧急的句子。 4.观看视频,体会危急 5、再读语段,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当时情况的危急? (1)生交流 (2)体会“浓烈迸跳干涸又长又粗?”的意思。 (3)指导朗读,体会情况的危急。 (4)出示视频(再次感受导火线“滋滋”燃烧的声音。 ) (5)师随机板书:闻到看到听到 (6)此时,小于连又想到什么?(板书想到)(出示欢庆胜利图片,联系上文,生交流) 6、师引读小于连闻到.看到.听到.看到.(二)感受于连的机智。 1、思考如果你是于连你会怎么做? 2、生交流,出示填空。 随机板书下沟踩用水灭喊人来 4、在千钧一发的情况下,小于连想出了唯一的一个办法。 出示:小于连急中生智,用自己的小便把导火线上的火花浇灭了。 布鲁塞尔城堡住了,全城老百姓得救了。 (板书小便浇) 5、交流此时,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小于连?(交流并板书机智勇敢) 四、总结提升,情感升华。 1、配乐朗读最后一小节。 2、用“凡是?都?”说一句话。 4、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请你仿照课文描写于连铜像的方法,来介绍一下我们嘉定的这一座石童子的塑像。 说明:本堂课整体的节奏是有急有缓的,由课始的轻快到课中的紧张再到课末的感佩;课堂由质疑而始,由解疑而终,始终围绕铜像外观及其背后的故事展开,在重点体会故事情节之危急和小于连的急中生智后,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