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防工程学教案第1章 西安科技大学授课单位安全工程系授课对象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授课教师许满贵xx年元月5日消防工程学教案目录第一章绪论本章重点介绍国内外火灾概况,以此为基础提出消防工程学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介绍火灾分类。 最后介绍我国消防机构设置与消防法规体系的基本知识(增加内容)。 本章理论教学时间4学时。 第一节火与人类文明?使用火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标志;?火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火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 火人类文明的碑刻是谁为人类取来了火种?是希腊神话中的天神普罗米修斯?还是燧人氏(古代中国的钻木取火)?谁最早利用火其实,为人类取来火种的既不是普罗米修斯,也不是燧人氏,而正是人类自己。 在亚洲,使用火的历史可追溯到170万年以前,元谋人生活的年代。 元谋是我国云南省的一个县。 据古生物学家贾兰坡先生描述,元谋人并非是初学的用火者,他们很可能已经懂得如何造火和保存火种。 从种种迹象看,元谋人很可能是一支更早的学会用火的祖先所延续下来的后裔。 在欧洲,最古老的用火遗址的年代距今100万年。 遗址是法国东南部马赛附近的一个叫埃斯卡尔的山洞,洞里有木炭,烧石和灰烬,地面上还有五处直径90厘米的红烧土。 在非洲,虽然有大量的古人类化石,但较少发现有早期的用火证据。 已知的几处用火遗址时间上都比亚洲的晚。 值得注意的是,在那里有着长期发生自然火的特殊环境,这就为非洲可能是人类用火的发源地提供了证据。 火!使人脱离了茹毛饮血火,是原始人类征服自然、推动历史前进的武器。 然而,火,这个神奇而不可思议的自然力,曾经一度令我们的祖先望而生畏。 自然界里何处没有火的生成?火山爆发、熔岩四溢,犹如一条条火龙,直流奔泻,吞噬着它所触及的一切。 雷电触发森林火灾。 腐叶、煤层的自燃酿成燎原烈火。 山石崩塌时,石块碰撞产生的火花也经常引起熊熊大火在一片浓烟弥漫之中。 火舌翻滚,野兽四处逃窜,生气蓬勃的密林,顷刻间化为一片焦土。 面对这令人恐怖的、似乎拥有无限魔力的怪物,我们的祖先不知所措、惊恐万状。 但是,勇于探索的人类祖先,在与自然的斗争中成长,经过漫长岁月的摸索和实践,终于征服和掌握了火。 人是怎样征服火的?这是一个迄今尚未完全搞清楚的课题。 原始人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战胜了恐惧和胆怯,使他们偶尔来到洗劫后的火场。 烧焦的野物发出阵阵的香味,刺激了他们的食欲,纵然滋滋发响的烧肉,烫痛了他们的手指,然而那美味享受却使他们久久不想离去。 熟食增强了人的体质,为身体发育,特别是脑髓的发育提供了更多的营养;熟食也使咀嚼机能减退,于是牙齿变小,颌部短缩,面貌变得愈来愈像现代人。 无数次地摸索、试验、积累,人类的祖先们掌握了火。 于是,火将严寒判处了“死刑”;火给洞穴驱散了潮湿;火“通牒”野兽远离人群,宣布部落为安全场所。 人类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因烧烤食物而成为历史。 安居乐业的生活,因刀耕火种而降临人间。 明亮的铁器,铸进火的功能火本身就是劳动工具和武器。 它不仅可以用来围猎,还用来加工其他的工具和武器。 例如,木矛的尖部,经过火烧之后再冷却,会变得坚硬;人们将石块先用火烧再用冷水泼,会使它们崩裂成便于制作各种石器之用的碎石片;人们曾用火烧焦树干,然后用石斧刨空它,制造出独木舟。 有了独木舟和渔网,人们的生产领域扩展到了广大水域。 人类过去用石头、骨头制造工具,只是把原有材料改变形式而已。 而烧制陶器却改变了制陶器的原料粘土的性质,创造出了自然界里从未有过的新材料。 陶器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盛水、煮食的条件,把熟食的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随着原始制陶业的发展,人们认识到陶器质量跟火候大有关系,由此发明了陶窑。 陶窑将人类用火的本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而改进了的陶窑能获得更高的炉温,终于导致了金属的冶炼,出现了金属工具。 以后在金属冶炼业的进一步发展中,人们发明了铁器,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获取火种在火柴发明以前,人们主要靠摩擦取火,摩擦两块木片,或者撞击燧石或铁矿石,打出火星。 也有用一些特殊取火工具的,其原理也是摩擦生火,如火钻、火泵。 后者比较复杂,先用毛竹或动物角做成一个圆筒,再用活塞反复压缩筒内的空气,使空气加热,最终点燃圆筒底部的引火物。 火柴的诞生和发展,方便了取火的工作。 火柴的诞生,首先得归功于17世纪的德国炼金术士勃兰特。 1669年,勃兰特虽炼金不成,却意外地发现了易燃物质磷。 之后,他以高价将磷的秘密卖给了另一个德国人克拉夫特。 1677年,克拉夫特来到英国,向英王查理二世炫耀这种新奇的易燃物质。 磷在英国出现后,立即引起化学家波义耳的注意,他认为易燃的磷是引火的好材料。 1677年,他成功了。 他在木质细棒的一端粘上了硫黄颗粒,在粗糙的纸上涂上了磷,取火时只要把细木棒在涂有磷的纸上擦划一下,木棒就被点燃。 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火柴。 何时真正了解火燃烧,对我们来说是太熟悉了。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时至今日,我们对燃烧的本质并不完全清楚。 火的利用和人类进化密切相关。 到了现代,燃烧反应与人类关系更加密切。 车、船、飞机、火箭离不开燃烧;炼钢、发电离不开燃烧1777年,法国拉瓦锡初步揭开了燃烧的面纱,他认为燃烧的实质是燃料+氧灰烬+热量。 1869年,法拉第发现了燃烧的化学变化,例如甲烷的燃烧用式子表示出来是CH+2O2CO+2HO+191.24千卡422然而,燃烧的化学过程是极其复杂的。 就拿简单的甲烷燃烧来看,现代研究表明甲烷和氧碰撞会先分解成甲基(CH3),但甲基相当稳定。 当两个甲基再碰撞生成两个碳的中间化合物(如C2H2或C2H4)以后,才燃烧得快,这是什么道理,现在还不清楚。 从态化学(这是近10年来出现的前沿科学之一)的观点看,燃烧过程中的气体分子和原子运动是无规则的。 然而,人们知道,激光光束的光子运动都是非常有序的。 于是有人设想,如果人们把燃烧过程中原子分子无规则的热运动,大部分或一部分变成能像激光那样定向的平动的话,则火箭的速度可以从现在最高的第三宇宙速度即每秒16千米,提高几 十、几千甚至上万个数量级,向准光速的速度逼近。 那时,不仅可以大大节省燃料,而且可以使交通工具的速度快得惊人。 火是一把双刃剑大约在200万年以前,原始的人类还处于愚昧的状态。 因为没有火,他们无法取暖;因为没有火,他们只能吃生物、喝鲜血,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 可是有一天,人们发现了火,发现用火可以取暖,用火可以把食物烤熟。 并且,用火烤熟的食物特别香,特别可口。 从那一天开始,人类懂得了利用火,懂得了用火可以点燃柴草,燃烧煤,燃烧石油,燃烧天然气可以这么说,火是创造人类文明的碑刻,火使得人类叩开了能源世界的大门。 今天,人们已经没有必要再来考证究竟是谁替原始人类带来了火,因为无论是普罗米修斯还是燧人氏,他们只是最早发现火和掌握取火方法先行者的代名词。 为了更好地建设我们这个美好的地球,为了更多地替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可供开发的资源,我们必须从现在起就要好好地研究能源,开发能源,当一个现代的“普罗米修斯”。 火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带来了健康和智慧,从而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火又是一种具有很大破坏性的多发性的灾害,随着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用火用电的不断增多,由于人们用火用电管理不慎、或者设备故障、或者放火等原因而不断产生火灾,对人类的生命财产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第二节火灾危害(典型火灾案例)2.1基本概念火灾是失去控制的燃烧造成的危害。 火羽流火灾燃烧中,火源上方的火焰及燃烧的烟气的流动称为火羽流。 室内火灾中,初始火源大多数是固体可燃物起火,液体和气体起火较为少见。 固体可燃物可由多种外部火源点燃,如掉在沙发或棉被上的烟头。 2.2火灾案例2.2.1我国典型火灾案例1994年12月8日下午,克拉玛依市、石油管理局为迎接自治区教委工作检查,在克拉玛依市友谊馆由克拉玛依市教委组织现场文艺汇报演出,由于光柱灯烤燃纱幕而引起火灾,当时七个安全出口仅有一个打开,造成325人死亡、130人受伤、经济损失211万元,其中280多名中小学生死亡。 1994年11月27日下午1时30分,辽宁省阜新市面积200多平方米的艺苑歌舞厅营业时由于一17岁男青年点烟后将燃烧的报纸随手扔到沙发座下,造成特大火灾,死亡233人、烧伤20人。 1995年12月8日晚21时40分,广东省广州市装修豪华的“广涛阁芬兰浴”大楼发生火灾,烧死18人,经济损失145万元。 1993年8月12日22时左右,北京十大商厦的隆福大厦发生火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49万元,34人受伤。 1998年5月5日下午5时35分,北京玉泉营环岛家具城由于电铃线圈过热引起大火,造成经济损失近亿元。 1991年5月30日凌晨3时30分,广东东莞兴业制衣厂工人乱扔的烟头引燃可燃物造成火灾,造成死亡72人、伤47人、直接经济损失190万元的特大火灾,这是一起典型的三合一厂房火灾事故。 1987年3月15日凌晨2时39分,我国最大的麻纺企业哈尔滨亚麻厂发生粉尘爆炸事故,死亡58人、伤82人、直接经济损失650万元。 1989年3月5日下午3时许,西安煤气公司液化气发生泄露着火,引起储罐爆炸,造成44人伤亡(其中死亡11人,消防人员7人、液化气站工作人员4人)。 1989年8月12日上午9时55分,山东省黄岛油库雷击引起火灾,火灾中发生喷溅、爆炸,造成死亡19人(消防官兵14人、油库职工5人),伤78人(消防官兵66人、油库职工11人),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 并因原油流入海洋使130公里海岸线受到污染,海产品损失和清理污染也需要数千万元。 1988年1月7日,272次列车因旅客郭中奇违章带入的易燃易爆品油漆泄露,郭点烟后随手扔掉的火柴梗引起火灾,造成死亡34人、伤30人,6节车厢烧毁,直接经济损失149万元。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大型火灾仍然是频频发生,火灾损失持续上升。 2000年12月25日晚9时左右,王成太等4名均无证上岗的电焊工,在东都商厦地下一层焊接该层与地下二层分隔铁板时,电焊火渣溅落到地下二层的可燃物上引发火灾致309人死亡。 xx年2月15日,11时25分,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火灾,死亡53人。 xx年2月15日下午2时15分,浙江省海宁市黄湾镇五丰村及周边地区的部分老年村民集聚在自行搭建的草棚内从事迷信活动,不慎失火引起草棚坍塌燃烧,造成40人死亡,3人受伤的重特大火灾事故。 xx年12月21日清晨,冲天的火光和刺耳的消防车警笛声惊醒了无数还在睡梦中的常德市民。 经370余名消防队员近10个小时的奋力扑救,湖南常德市鼎城区桥南大市场发生的特大火灾在当天下午得到初步控制。 这个市场每年给鼎城区上缴税费4000多万元,而鼎城区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就1.6亿元。 这次受灾的桥南市场及宾馆等处,过火面积约6万平方米,受灾门面摊位5500多个,涉及经营人员可能有上万人。 火灾损失xx年,浙江火灾形势严峻。 昨天,浙江省消防总队公布,去年一年,浙江省火灾起数和损失为建国以来之冠,并且位居全国第一。 而去年,浙江省火灾起数列全国第四,火灾损失第一。 xx年,浙江省共发生火灾27619起,因火灾死亡236人,受伤187人,造成直接财产损失1.3992亿元。 相当于每天发生75.7起火灾,每天烧掉38.3万。 从全国来看,非常不幸的是浙江省火灾起数和火灾损失分别列第一位,火灾死亡人数列第二位,受伤人数列第三位,特、重大火灾起数分别列第一位。 浙江省消防总队表示,全省火灾形势严峻,但全省消防官兵频频出动,一年里共出警32104起,共救助730人,抢救财产价值17亿元,这也位于全国前列。 经济发达区域火灾多。 重特大火灾事故明显增多。 私营企业火灾突出。 纵火灾多次发生。 电气火灾、用火不慎和违章操作是主因。 2.2.220世纪世界典型火灾案例1900年6月30日美国霍博肯码头大火。 共有326人被烧死,大部分是北德意志劳埃德航运公司的雇员和码头工人,另有250人受伤。 损失达1000余万美元。 1903年12月30日,美国埃罗戈依斯剧院大火。 剧院大火使602名观众被烧死,多数是妇女和儿童。 1946年6月4日,芝加哥拉萨利饭店大火。 大火使61人失去生命,200余人受伤,财产损失100万美元。 1986年11月18日,伦敦地铁大火。 火灾共造成32人死亡,100多人受伤。 1988年2月14日,前苏联科学院图书馆大火灾。 据统计馆藏1200万册图书中,有40万册被烧毁,馆藏各种珍贵报纸被烧掉四分之一,计2064万册合订本,其中很多报纸是世界上仅存的孤本。 1988年5月4日,洛杉矶62层第一洲际银行大楼失火。 火灾死亡一人,伤十人。 1989年8月12日,中国黄岛油港大火。 5000多军民、130多辆消防车投入扑火,激烈拼搏5天大火被扑灭。 有16名消防队员在灭火中失去生命。 1990年2月,科威特油田大火。 科威特油田大火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火灾。 这700多口油井每天烧掉600万桶原油,向大气层排出40000吨氧化,3000多吨氧化氮,10万吨一氧化碳,200多万吨二氧化碳,还有大量的硫化氢气体。 黑烟中还含有致癌物质苯并芘,含有苯并芘的烟尘经“黑雨”落入土壤,会使草木污染。 2.3火灾危险性火灾对人体的威胁 (1)火焰烧伤可能因火焰之直接接触及热辐射引起,皮肤若维持在温度66度C(150度F)以上或受到辐射热3W/cm2以上,仅须1秒即可造成烧伤,故火焰温度及其辐射热可能导致立即或事后致命。 (2)氧气耗尽一般人类惯于在大气之21%氧气浓度下自在活动,当氧浓度低至17%,肌肉功能会减退,此为缺氧症现象。 在1014%氧气浓度时,人仍有意识,但显现错误判断力,且本身不察觉。 在68%氧气浓度时,呼吸停止,将在68分钟内发生窒息死亡。 由火灾引致之亢奋及活动量往往增加人体对氧气之需求,所以实际上在氧气浓度尚高时,即可能已出现氧气不足症状。 一般人存活的氧气浓度低限为10%,然而能否到达这些程度及多快到达,则依每次火灾及燃烧系内不同位置而异,因为此浓度受可燃物浓度、燃烧速度、燃烧系体积及透气速率所影响。 (3)热对于燃烧系内及邻接区域乏人员皆具危险性、通常在66C以上之火焰所产生的热空气及气体,即能引致烧伤、热虚脱、脱水及呼吸道闭塞的症状。 (4)烟气遮光由于烟气减光作用,人的能见度降低,对安全逃离火场造成严重影响。 (5)烟气毒性有毒气体主要是CO,因为对死者血液的研究中,经常发现羰(tang)基血红蛋白,这是暴露在CO中的结果。 烟气对人员构成的威胁最大。 烟气的化学成分有毒外,对眼睛的刺激作用相当明显。 2.4火灾预防消防工程消防工程是一门探索火灾规律、研究火灾预防与控制理论和技术的新兴综合性学科。 消防工程发展19世纪中叶早期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和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20世纪中期以后,消防技术真正高速发展。 50年代以后,各种消防技术产品大量开发,同时各种基础科学使消防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1956年美国马里兰大学设立了第一个“消防工程系”,1973年英国爱丁堡大学于1973年设立以“消防工程系”。 进入80年代以后,国外大学的消防工程专业教育迅速发展。 消防工程技术学术机构相继成立美国消防工程师学会(Society ofFire Protection)英国消防工程师学会(Institute ofFire Engineers)1985年,由英、美、日等国几位著名消防科学家发展成立国际消防安全科学协会消防工程学术刊物消防安全Fire safetyJournal消防技术1959年,公安部消防局正式设立“消防科学研究室”1962年,编制了消防科学技术发展10年规划。 1963年,成立了消防科学研究所,并于1965年在沈阳、天津和上海分别成立了消防科研分所。 第三节火灾分类火灾的定义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GB5907-86)火灾的分类火灾分为A、B、C、D四类按火灾物质分类2.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灰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2.2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2.3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 2.4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如钾、纳、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按一次火灾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财产直接损失金额,火灾划分为三类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特大火灾事故,死亡人数10人以上;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户50以上;烧毁财物50万元以上。 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重大火灾事故,死亡人数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户30以上;烧毁财物5万元以上。 3.不具备以上两项的燃烧事故,为一般火灾事故。 在中国国家标准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GB5907-86)中,将火灾分成A、B、C、D四大类。 A类火灾系指含碳的固体可燃物燃烧所产生的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橡胶、塑料等物质燃烧所产生的火灾。 B类火灾系指可燃液体和可熔化的固体可燃物燃烧所产生的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醇、乙醚、沥青、石蜡等物质燃烧所产生的燃烧。 C类火灾系指燃气体燃烧所产生的火灾,如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甲烷、乙烷、氢气等物质燃烧所产生的火灾。 D类火灾系指活泼金属燃烧所产生的火灾,如钾、钠、镁、钛、锂、铝镁合金等物质燃烧所产生的火灾。 在一些国外的标准中,同样也是将火灾分成了A、B、C、D四类(Class AFire,Class BFire,Class CFire,Class DFire),其中的A类火灾和D类火灾是与中国的分类相同,但其中的B类火灾却是将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所产生的火灾合并成一类,而C类火灾则是特指电气设备所产生的火灾。 第四节我国消防机构设置与消防法规体系公安消防机构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在消防监督管理活动中,应该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案、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同时还应该做到公正执法、廉洁执法、规范执法、热情服务。 作为消防行政执法人员应该能够正确和熟练地运用消防法规,掌握消防行政执法办案的知识和技能。 本章将结合公安消防机构的职权范围,首先简要介绍消防法规的结构、效力、分类等有助于正确运用消防法规的一些基本概念,然后介绍消防行政处分和消防行政处罚方面的实体法规定的程序法规定。 第一节消防法规的几个基本概念一消防法规的结构消防法规的结构通常包括适用条件部分、行为模式部分和法律后果部分。 消防行政执法人员应该熟悉各种消防法规的结构,这样,才能有助于准确理解和快速查阅消防法规的条款内容,才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消防法规。 1适用条件部分消防法规的适用条件部分是指消防法规中规定的适用该法规的条件内容。 例如,北京市消防条例(1996年9月6日北京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1998年9月17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公布施行)第二条规定“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以及个人,均应遵守本条例。 第五十五条规定“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这两个条款,规定了适用北京市消防条例的地域、人员以及时间上的条件范围内容。 2行为模式部分消防法规的行为模式部分是指消防法规中规定的人们的行为准则或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包括 (1)义务行为。 指主体应做的行为。 (2)禁止行为。 指主体不应做的行为。 (3)授权行为。 指主体可以做的行为或可以不做的行为。 例如,消防法第三十二条中的“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规定了义务行为和禁止行为;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第二十六条中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公安消防机构依据本规定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申请复议”,则规定了授权行为。 3法律后果部分消防法规的法律后果部分是指消防法规中规定的人们的行为符合或违反该法规的要求时,将产生某种可以预见的结果方面的内容。 其中包括 (1)肯定性法律后果。 指对义务行为作为,得到容许或奖励的后果。 例如,消防法第七条“对在消防工作中有突出贡献或者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奖励”的规定,即为肯定性法律后果。 (2)否定性法律后果。 指对义务行为不作为、对禁止行为作为,得到批评或惩罚的后果。 例如,消防法中第五章法律责任,具体规定了否定性法律后果。 二消防法规的效力准确掌握各种消防法规的效力,是消防行政执法人员正确熟练地运用消防法规或执法办案的关键。 消防法规的效力或有效性包括消防法规的本身有效性和消防法规的适用有效性。 1消防法规的本身有效性 (1)制定某一消防法规的机关,若有权制定该法规,则该法规为有效,若无权制定该法规则无效; (2)下级机关制定的某一消防法规,同上级机关制定的法规若不抵触,则下级机关制定的法规为有效,若抵触则无效。 2消防法规的适用有效性消防法规的适用有效性是指消防法规在什么空间、什么时间及对什么人有法律效力。 (1)空间效力。 空间效力是指消防法规在陆地、水域、空中的生效能力。 空间效力通常由消防法规的立法部门的级别、属地管理原则、消防法规中规定的适用范围等来确定。 (2)时间效力。 时间效力是指消防法规的生效日、失效日及溯及力。 生效日是指法规公布施行之日。 对于失效日来说,通常新法生效日即为旧法的失效日,或者国家明令废除某项法规并规定出失效日。 溯及力是指消防法规生效以前所发生的事件或行为是否适用该法规的问题,如适用则认为有溯及力,如不适用则认为无溯及力。 我国的消防法规通常规定无溯及力。 (3)对人的效力。 通常消防法规对我国境内的所有的人均有效力,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例如,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 上述的北京市消防条例,其中的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以及个人,均应遵守本条例。 和第五十五条“本条例自公布之日(1998年9月17日)起施行。 的内容,则规定了北京市消防条例这一地方性消防法规的空间效力、对人的效力和时间效力。 三消防法规的种类按照消防法规批准或颁布机关的权力大小,通常可以将消防法规分成以下五大类别1消防法律。 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由国家主席签署国家主席令公布。 如消防法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的。 从消防法规的渊源或法源上分析,我国有关消防管理的法律规范条款还散见于各类法律文件中,例如,对于违反消防管理行为的刑事处罚应该遵循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中的有关条款内容,对于违反消防管理行为的行政处罚应该遵循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文件中有关条款内容,因此,这些与消防管理内容相关的条款也可以认为是消防法律规范的范畴。 另外,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等法律文件也是消防管理活动中应该遵循的法律依据。 2消防行政法规。 由国务院制定,由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 如仓库防火管理规则、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等。 3消防行政规章(亦称部门规章)。 由国务院各部、委、直属局制定,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公布。 如公安部批准颁布的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以及公安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颁布的集贸市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 4地方性消防法规。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自治区首府、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由当地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如福建省消防条例是由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和公布的,福州市消防安全管理办法是由福州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和公布的。 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主要包括大连、鞍山、抚顺、唐山、大同、徐州、苏州、无锡、深圳、厦门等城市。 省级地方性消防法规的地域管辖效力要大于市级地方性消防法规的效力。 5地方性消防行政规章(亦称地方政府规章)。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自治区首府、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由当地政府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 如天津市消防管理处罚办法是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制定和公布的,厦门市消防管理规定是由厦门市人民政府制定和公布的。 省级地方性消防行政规章的地域管辖效力要大于市级地方性消防行政规章的效力。 在消防管理活动中,凡是涉及消防技术的监督管理,均应以有关消防技术的国家标准即消防技术法规为管理依据,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84-85)。 如果某一消防技术领域没有可以遵循的国家标准,则应以部颁标准(行业标准)为管理依据,如城镇消防站布局与技术装备配备标准(GNJ1-82)、消防产品型号编制方法(GN11-82)等。 消防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办案过程中,通常应该遵循“小法服从大法”的原则,即低级别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规应该服从高级别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规,正确运用消防法规。 四不同法规之间的内容相抵触时的解决办法消防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如果发现法律、法规、规章之间的内容互相抵触时,通常应该遵循“小法服从大法”的原则,正确运用消防法规,并及时上报,由上级有关机关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法律规定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在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之间有相抵触的内容时,通常遵循如下的解决办法。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消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等规范性文件。 2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消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等规范性文件。 3地方性法规同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由国务院提出处理意见,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处理;4地方性法规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之间有矛盾的,由国务院提出处理意见,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处理;5国务院各部门规章或地方人民政府规章同法律、行政法规相违背的,由国务院予以撤销、改变或责令改正;6地方人民政府规章同国务院部部门规章之间有矛盾的,或者国务院各部门规章之间有矛盾的,由国务院法制局进行协调,经协调不能取得一致的,由国务院法制局提出意见,报国务院处理。 五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的基本概念法律责任是指任何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由于违法行为引起的依法应该承担的责任。 法律责任包括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 在消防监督管理活动中,法律责任主要是指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消防法等消防法规规定了违法行为人应该承担的行政法律责任方面的条款。 刑法中规定了违法犯罪行为人应该承担的刑事法律责任方面的条款。 法律制裁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对于应该负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人依法进行追究和惩罚。 消防监督管理活动中的法律制裁是指公安消防机构对于应该负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人依法进行追究和惩罚。 消防监督管理活动中的法律制裁主要包括行政法律制裁和刑事法律制裁。 其中的行政法律制裁分为消防行政处分和消防行政处罚(将在下面各节中介绍)。 公安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管理活动中涉及的刑事法律制裁,主要是指公安消防机构针对刑法中的消防责任事故罪和失火罪案件实施刑事侦查办案执法活动,办案结束则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判决和执行。 有关消防责任事故罪和失火罪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案件侦查办案程序规定等内容将在第十五章中介绍。 第2章消防组织及其人员消防组织及其人员,是完成消防管理任务、实现消防管理目标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实施消防管理的主体,是解决“谁来管”的课题。 消防法规定了有关组建消防组织的法律依据,科学地设置消防管理组织以及合理地选配消防管理人员,这是消防管理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一节消防组织的组建依据、设置原则和基本类型一消防组织的组建依据消防法第四条规定国务院公安部门对全国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实施。 消防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加强消防组织建设,增强扑救火灾的能力。 消防法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对全社会消防监督管理的职权,并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组建各种形式消防组织的基本原则。 消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消防站建设标准建立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承担火灾扑救工作。 镇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消防工作的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承担火灾扑救工作。 公安消防队除保证完成本法规定的火灾扑救工作外,还应当参加其他灾害或者事故的抢险救灾工作。 消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下列单位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一)核电厂、大型发电厂、民用机场、大型港口;(二)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大型企业;(三)储备可燃的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库、基地;(四)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规定以外的火灾危险性较大、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其他大型企业;(五)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的管理单位。 消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专职消防队的建立,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报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验收。 消防法第三十条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乡、村可以根据需要,建立由职工或者村民组成的义务消防队。 二消防组织的设置原则消防组织的设置应该综合考虑以下几项原则1整体效能的原则在一个消防组织的整体机构中,应该要求下属各个部门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整体机构的效能,不应该产生内耗、互相干扰,降低整体机构的效能。 2以工作为中心的原则设置一个消防组织应该以实现消防管理任务为目的,即因“事”设机构,因“事”设职责和设职位,因职位选配人员,不能因人设职位或设机构。 3管理幅度的原则管理幅度是指一个领导者或主管人员能够直接地有效地指挥、控制下级人员的人数。 通常,上层组织的管理幅度大致为48人,基层组织的管理幅度大致为815人。 管理幅度的大小取决于领导者个人的经验、才能,被领导者的素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空间距离、信息沟通手段等。 通常,被管理者人员过多时,则应增设管理层次,同时,为了便于管理信息的上报下达,还应该考虑尽量减少管理层次。 4集权和分权的原则上级负责关系全局的重要管理权限,实行逐级负责制的分级管理体制。 5权责对等的原则权力和责任应该对等,管理者有多大的权力,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6协调统一的原则组织机构下属各部门之间和人员之间应该互相协调,互相配合。 7精干高效的原则管理层次的多少和人员编制的多少应该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应该选配高素质的人员,避免机构臃肿和人浮于事。 三消防组织内信息传递的结构形式1直线型图2-1直线型组织结构形式示意图这种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 其优点是结构设置简单,便于统一指挥管理,责任和权力明确。 缺点是要求领导者的知识和能力要全面,领导者要亲自处理下级事务。 这种结构形式适用于规模小、人员少、业务简单的组织,如基层消防大队、消防科、消防中队等。 2职能型图2-2职能型组织结构形式示意图这种结构形式如图上2-2所示。 其优点是各职能机构有指挥权,领导人可主管重大问题的决策,不需要事必躬亲地直接处理基层的事物。 缺点是容易形成多重领导,互相干扰。 这种结构适用于规模大、人员多、业务复杂的组织。 通常不提倡采用这种结构形式。 3直线职能型图2-3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形式示意图这种结构形式如图2-3所示。 这种结构吸取了以上两种组织结构的优点,克服了各自的缺点。 适用于规模大、人员多、业务复杂的组织,如消防总队、消防支队等。 4矩阵型这种结构形式如图24所示。 这种结构适用于完成临时性、专项性任务的组织,如消防协会,防火安全领导小组或防火安全委员会等。 图2-4矩阵型组织结构形式示意图第二节我国消防监督管理职责范围划分及组织机构公安消防机构对于社会上绝大部分行业单位承担着消防监督管理的职责,另外有一些行业单位是由其主管部门内的消防监督管理机构或安全保卫机构具体承担消防监督管理职责。 消防法第四条规定军事设施、矿井地下部分、核电厂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 森林、草原的消防工作,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消防改革与发展纲要第三十二条规定国有森林、远洋船舶、铁路运营建设系统、民航系统等方面的消防工作,分别由主管部门负责。 公安消防机构同铁路、交通、民航主管部门关于消防监督管理职责范围的划分,应该遵循铁路、交通、民航协调消防监督职责范围协调会记要(公安部消防局、铁道部公安局、交通部公安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安局1989年12月7日发布施行)的规定。 公安消防机构同林业系统主管部门关于消防监督管理职责范围的划分,应该遵循关于划分森林消防监督职责范围的通知(国家森林防火总指挥部、公安部、原林业部1989年7月17日发布施行)的规定。 公安消防机构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应该明确自身的消防监督管理职责范围,严格依法履行职责,避免越权行政执法,同时应积极支持、配合其它行业单位主管部门消防监督管理机构的工作,共同实现社会大系统消防安全管理的目标。 一铁道部公安系统的消防监督管理职责范围铁路的客货列车、车站和直接为其运营服务的段、厂、调度指挥中心、到发中转货场、仓库等单位及铁路沿线的勘测设计、基建施工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由铁路公安消防机构负责。 二交通部公安系统消防监督管理职责范围1在我国沿海、内河水域航行、停泊作业的一切中外民用船舶、水上设施;2港口、码头区域内的一切建筑、设施、驻港单位;3直接为航行服务的客货运输站(点)、货场、航修厂(站)、通讯导航站(台)、油库、物资器材库等消防工作由港航公安消防机构负责。 三国家民航局公安系统消防监督管理职责民航机场内的一切建筑、设施、航空器和所属单位;机场外直接为航空运营服务的油库、仓库、导航台、发射台;军民合用机场民航部分的消防监督工作,由民航公安消防机构负责。 四国家林业局公安系统消防监督管理职责范围1城市市区以外的一切森林、林木、林地的森林防火工作,不论是国有森林或个体的,统一由当地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未设森林防火指挥部的地方,由同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 2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的林业城镇和职工聚居点的消防工作,由当地林业公安机关实施监督管理。 五公安消防机构同铁道部、交通部、民航局、国家林业局公安系统的消防监督管理职责范围划分规定1铁路、交通、民航系统设在城镇的其他单位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由当地公安消防机构负责;涉及城镇建设规划的铁路、交通、民航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建设项目,由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审核、验收。 2市区园林的消防工作,市区外寺庙、宾馆、饭店、仓库等建筑物及其周围30米内的林木的消防工作,由当地公安机关实施监督管理。 3林区林业城镇和职工聚居点(除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外)的消防工作,由当地公安机关实施监督管理。 六其他领域的消防监督管理职责军事设施的消防工作由军队保卫机构负责监督管理。 核电厂的消防工作由核安全部门负责监督管理。 矿井地下部分的消防工作,分别由矿井主管部门设立的消防安全保卫机构负责监督管理。 全国草原的消防工作由国务院农牧业部门主管。 地方草原的消防工作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草原防火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 第三节公安消防组织及其主要职责公安消防部队受公安机关直接领导,是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担负依法对全社会进行消防监督管理、扑救火灾和抢险救援等任务。 全国公安消防部队总人数约为10.5万人,各种消防车约1万辆。 公安消防部队属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序列,因此又称为武警消防部队,这支部队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条令条例,与人民解放军同等待遇。 由于公安消防部队具有依法对全社会进行消防监督管理的职权,因此公安消防部队作为消防监督管理的主体时,又被称为公安消防机构,亦即公安消防机构是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中实施消防监督管理职能的一个机构。 因此,可以认为公安消防部队具有队伍管理方面的军事性和业务职权方面的公安性的特点。 公安消防部队中,有少数城市的公安消防支队(如深圳市公安消防支队)属于公安民警编制。 另外,在某些省市的公安消防机构中,还有些消防监督管理干部属于公安民警编制。 下面将简要介绍全国公安消防部队或公安消防机构的组织机构设置情况以及各级组织机构的主要职责情况。 一公安部消防局公安部消防局是直属公安部领导的业务局,负责全国消防工作。 公安部消防局设局长、政委、副局长、副政委等职位,机构设置有总工程师室、办公室、政治处、防火监督处、战训处、警务处、科技处、宣传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能焊接生产线项目立项申请报告范文
- 2025春季中国太平校园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科研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安全防范工作提升承诺书7篇
- 2025福建漳州市漳浦安然招聘2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湖南师范大学第一批专任教师招聘9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中共莆田市城厢区委社会工作部招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房地产团购合同
- 2025安徽芜湖宜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人员招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宝鸡市金台区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人才核销岗位计划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支架现浇箱梁方案审查意见
- 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新生入学考试总题库
- 中考地理经验课件
- 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 GB/T 5599-2019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及试验鉴定规范
- GB/T 4937.20-2018半导体器件机械和气候试验方法第20部分:塑封表面安装器件耐潮湿和焊接热综合影响
- GB/T 12152-2007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油含量的测定
- 废纸再生新闻纸生产过程及存在问题
- FZ/T 73042-2011针织围巾、披肩
- 优化提升税收营商环境专题讲座课件
- 二十四山年月日时吉凶定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