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国际贸易法的概念和体系第二节 国际贸易法的历史发展与渊源第三节 国际贸易法的主体第四节 国际贸易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 国际贸易法的概念和体系一、国际贸易的必要性1、资源的绝对匮乏 (不可避免)2、资源的相对匮乏 (绝对成本论)3、比较利益说 (比较成本论)4、生产要素比例说 (资源禀赋论)5、技术差异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6、国家相互依赖学说 (国际合作以谋发展)二、国际贸易法的概念国际贸易法是调整跨越国境的贸易活动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的总称,主要包括调整平等主体间的商业交易活动的私法规范和国家对贸易活动进行管理的公法规范。三、国际贸易法的调整范围和体系 (一)国际贸易法的调整范围国际贸易法主要调整国际货物贸易、国际技术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任何领域的国际贸易法律规范都应包括商事规范和管理规范两大部分。传统的国际贸易法主要是国际货物贸易法,它包括国际货物买卖、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和国际贸易支付等几个环节的相关制度和规范。(二)国际贸易法的体系(基本内容) 1、关于国际货物贸易的法律制度 2、关于国际技术贸易的法律制度 3、关于国际服务贸易的法律制度 4、关于国际贸易管制的法律制度 5、WTO的法律制度 6、关于解决国际贸易争议的法律制度三、国际贸易法的作用 1、调整贸易活动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2、调整国家间贸易关系。 3、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 4、为解决国际贸易争议提供准则。第二节 国际贸易法的历史发展与渊源一、国际贸易法的发展(一)中世纪的商人法产生于10-12世纪的意大利、法国、德国的自治城市中,是从事欧洲和东方之间贸易往来的一个特殊的商人阶层发展起来的一种商人习惯。由商人自己的专门法庭审理商事案件予以适用。(二)国际贸易法的编撰和统一 法国、德国商事法典的先后颁布实施 美国统一州法全国委员会和美国法学会主持制定的美国统一商法典 1926年成立、1940年重新设立的国际统一私法协会、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 欧共体的罗马条约、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等(三)国际贸易法的新发展 1、国际贸易法的调整范围不断扩大,与其他法律学科交叉联系更为突出; 2、国家管理贸易的手段从关税领域扩大到非关税领域; 3、区域性贸易组织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国际贸易法的研究内容; 4、各国贸易法大都随着对世贸组织的参与不断修订。二、国际贸易法与国际商法的关系三、国际贸易法的渊源国际贸易法的渊源指赋予国际贸易法规则以法律效力的外在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国家立法。国际条约是国际贸易法的重要渊源。国际惯例是指具有相对确定的内容、对当事人不具有当然约束力但在一定领域内为大家所普遍遵循的规范。一经当事人选用即对该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国家立法是国际贸易法的主要渊源。第三节 国际贸易法的主体一、国际贸易法的主体范围国际贸易法的主体,包括商事交易的当事人和交易的管理者,具体说来包括自然人、法人、国家和国际组织。(一)自然人是国际贸易活动的重要参加者。自然人参加国际贸易活动的前提是自然人具备相应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即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这一般根据其所属国的法律来确定。由于无国籍自然人和双重国籍自然人的存在,自然人的住所成为与自然人关系比较密切的关联因素。中国外贸法允许自然人从事对外贸易活动。(对外贸易法第八条:本法所称对外贸易经营者,是指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者其他执业手续,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二)法人是国际贸易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法人是法律创设的人格化的法律实体,能够以其自己的名义、独立的资产进行贸易活动,享有权利、承担义务。法人的能力一般依其属人法(国籍国法)来确定。法人国籍的确定,一国常常并不采用单一的绝对的标准,往往主要采用某一标准,同时在某些时候也不排斥采用其他标准。(三)国家以两种身份作为国际贸易法的主体出现,一是国际贸易的当事人,一是国际贸易的管理者。当以平等主体身份出现时,国家如同其他自然人、法人一样,一般不享有国家财产豁免权。当以管理者身份出现时,其与商事交易者之间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四)国际组织的特殊性二、跨国公司的法律地位(一)跨国公司的概念与特征联合国跨国公司行为守则(草案):“跨国公司系指一种企业,构成这种企业的实体分布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而不论其法律形式和活动范围如何。各个实体通过一个或数个决策中心,在一个决策系统的统辖之下开展经营活动,彼此有着共同的战略并执行一致的政策。由于所有权关系或其他因素,各个实体相互联系,其中一个或数个实体,对其他实体的活动能施加相当大的影响,甚至还能分享其他实体的知识、资源,并为它们分担责任。” 跨国公司的特征:(1)经营活动具有跨国性。(2)经营战略具有全球性。(3)跨国公司由不同实体组成。(4)跨国公司内部各实体之间具有相互联系性。(5)跨国公司利益与营业地所在国利益之间的冲突性。(二)跨国公司的基本结构 1、母公司又称总公司,是指在其子公司中拥有多数股权或通过合约、协议等形式对子公司实际行使决定性控制权的公司。母公司依照母国法律设立,其权利和义务依照母国法律和公司章程确定,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 2、子公司指被母公司拥有全部或多数股份或通过合约或协议等形式受母公司控制的公司。子公司根据东道国法律设立,具有法律上的独立人格,受东道国法律管辖。子公司按照东道国法律,可以采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组织形式。 3、分支结构海外分支结构是跨国公司母公司在海外设立的机构,可以分为办事机构和营业机构。分支结构没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不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它具有母公司的国籍,属于母公司的增设部分,其行为由其母公司或总公司负责。(三)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务承担问题 1、有限责任说 母、子公司各为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各自的全部资产承担责任。 2、关联责任说 母、子公司之间具有关联性:母公司对子公司拥有控制权。当出现由于母公司的责任造成子公司丧失对外偿付能力或履行义务能力时,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法律应允许“揭开公司面纱”(piercing the corporations veil)。即按照“公司法人人格否定”(disregard of corporate personality)的理论,由母公司为子公司的债务承担直接责任。公司法第二十条: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四)对跨国公司的法律管制1974年12月,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成立“跨国公司专门委员会”,拟订跨国公司行为守则(草案),对跨国公司的母国及东道国有关跨国公司的管制制度予以统一规范。拟订工作从1977年开始。1982年起草工作组向跨国公司专门委员会提交了跨国公司行为守则(草案),1990年提交联合国大会第四十五次会议审议。由于对草案的内容和法律性质存在分歧,草案至今尚未通过。入选世界500强的18家中国公司(2010年初数据): - 排名 公司名称 主要业务 营业收入(亿美元) 31 中国石化 炼油 750.77 /40 国家电网 电力 712.9 46 中国石油天然气 炼油 677.24 /212 中国人寿 保险 249.81224 中国移动通信 电信 239.58 229 中国工商银行 银行 234.45 262 中国电信 电信 215.62 /287 中化集团 贸易 203.81 309 宝钢集团 金属 195.43 /315 中国建设银行 银行 190.48316 中国南方电网 电力 189.29 /339 中国银行 银行 179.60347 和记黄埔(港) 多元化 /371 鸿海精密(台) 电子 397 中国农业银行 银行 152.85 /402 中油公司(台) 炼油 434 中粮集团 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