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_第1页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_第2页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_第3页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_第4页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安定学区福寿山镇学校七年级语文科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17、走一步,再走一步主备教师邱金铃上课教师邱金铃、田娟教学课时2课时备课日期上课日期学期教学总课时教学目标 1、有创意地阅读课文并复述故事。 2、学会思考,感悟普通生活中所蕴涵的深刻哲理。 3、乐于尝试,敢于冒险。 培养患难与共的品质。 化整为零,克服畏难情绪,增强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领会文章中阐述的人生哲理,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出的为实现理想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 教学难点领会文章中阐述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步骤个案修改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趣入题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父母突然下岗了,家中经济陷入困境;你学习很努力,可升入中学后,却发现自己和别人差距挺大,不会学习了;你想和同学搞好关系,可又感到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对这些,你也许感到困惑,也许感到茫然,其实,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从课文中这个孩子的脱险经历中去寻求启示吧。 (作者简介见“课前导学”中的“作家作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1自由诵读,积累生字词。 2默读课文,复述故事。 默读技巧不动笔墨不出声地看书(眼到、心到)快速默读(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复述故事比一比 (1)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一个城市?费城。 (2)故事发生的时间?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3)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是哪两个?一共六个孩子;内德,杰利。 (4)那悬崖有多高?约20米高。 (5)复述故事。 时间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地点美国费城人物“我”,5个男孩,父亲事件 一、(16)起因别出花样去爬悬崖 二、(715)经过中途被弃进退两难 三、(1622)结果父亲指点摆脱困境 四、 (23)启示走一步再走一步3用两个字填空,概括故事情节。 (冒)险(脱)险4分组复述。 (1)“我”遇到了哪些困难? (2)“我”是怎样脱险的?A.遇到危险 (1)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 (未爬) (2)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跟着他们向上爬) (3)蹲在小山道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吓得几乎晕倒。 (终于爬上小山道) (4)软弱地哀求;感到头晕目眩;啜泣。 (伏在岩石上,下不来)B.脱险过程 (1)杰利带来了我父亲。 (听见) (2)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安慰我。 (我哭着说) (3)父亲教我把左脚踏到石架下面那块岩石上。 (我顿时有了信心) (4)父亲教我把右脚移动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 (我的信心大增) (5)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啜泣了一会,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三、跳读课文,个性体验1爬悬崖的过程哪些情节详写了?“我”爬悬崖的动作和心理活动。 2画出描写“我”爬悬崖时的动作、心理活动的句子。 爬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咚咚直跳。 蹲心惊肉跳,几乎晕倒,头晕目眩,啜泣,会摔死。 下似乎能办到,小心翼翼,探,踩,移,投入父亲手臂,啜泣。 心理变化“我”体弱多病,胆小悬崖高度伏笔信心丧尽信心萌发走一步(详)信心大增再走一步(略) 四、研读课文,展示交流(一)课文精读1开头为什么突出天气“闷热”?为下文孩子们爬到悬崖上去凉爽凉爽作铺垫。 2找出课文中描写“我”爬下悬崖走第一步时的动词,突出了“我”的什么心理?我爬下悬崖走第一步时的动词是“伸、探、踩”,这几个动词突出了我小心翼翼的心理。 3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我遇险时神态及心理的句子。 (心惊肉跳、几乎晕倒;软弱哀求;头昏目眩、啜泣;不能动弹)4“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指的是什么?“永远忘不了的经历”有两层意思从悬崖上学到的经验使自己终生受益。 将这“经验”归纳成“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这也就是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不应该畏惧害怕,而要冷静地分析困难,化解困难,要由易入手,循序渐进,坚持到底。 5为什么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因为想着距离,就会被困难所吓倒,就没有战胜它的信心了。 6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你怎样认识这一标题的含义?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困难,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的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终会取得成功。 7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仅仅指当时“我”下悬崖的情形吗?从内容上看,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已不局限在“我”那次下悬崖的经历上了,而是指人生旅途中的各种挫折。 在面对这些挫折时,不要想整个困难有多大,而只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一步一步走,直至解决所有困难。 在文章中,这段文字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走一步,再走一步”首先是指那次“我”在父亲鼓励下克服困难的过程,其次还指人生面临挫折时克服挫折的一步步具体行动。 (二)总结本文的写作方法(学生讨论)1叙事技巧娴熟,议论结尾,画龙点睛,深化文章思想感情。 2描写准确恰当。 3小中见大,哲理深刻。 4详略得当。 五、布置作业你认为文章中令你最感动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感动?说一说你的看法。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学生交流、师生点评 二、创设情境,研读课文同学们,苏轼的题西林壁是这样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人移动视线从不同角度观察山姿,那么进入视野中的庐山形象也就有了差异。 同样,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文章,也就会有不同的感觉和发现,西方评论人说“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见随着思维空间的拓展,阅读质量也就随之提升了。 多角度阅读,首先要确立角度,关键也在于确立角度。 怎样确立角度呢?可以着眼于某一人物,也可以着眼于某一情节,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举个例子来说,评论文中杰利什么地方做得对,什么地方做得不太好,就是一个角度。 这样的角度文中很多。 你们想想看,这篇文章,我们还可以从哪几个角度去思考,从而提出不同的疑问?(学生思考讨论,确定角度,提出疑问)(一)“我”的角度1为什么“我”明明知道自己体弱、胆怯,也记得母亲的训诫,还要去冒险爬悬崖呢?是好朋友杰利“别做胆小鬼”的话语刺激了“我”,自尊心、虚荣心占了上风,于是冒险去爬悬崖。 2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我”处于险境时的狼狈和恐惧心理,有何作用?心理活动和动作描写爬、全身颤抖、冷汗直冒、胸腔里咚咚直跳、蹲、心惊肉跳、哀求、啜泣、头晕目眩、伏、恐惧、疲乏、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这些语句刻画了“我”处于险境中的心理状态。 这里有被抛弃的委屈,受嘲笑的屈辱,有不知所措的迷惘,也许还有不该冒险的悔意。 3“我”脱险过程中有哪些变化?毫无信心害怕会摔死啼哭。 萌发信心似乎能办到移、探。 信心大增是能办到的啜泣。 4文章写“我”在下悬崖时曾有两次哭泣,原因一样吗?“我”凭着自己的努力战胜了看似无法战胜的困难,在下悬崖时,曾有两次哭泣,前者是恐惧、委屈和伤心,后者却复杂得多,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欣悦,有对父亲的感激,还有一种全新的感觉“我”终于凭着自己的力量战胜了看似无法战胜的困难。 这使“我”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潜在力量,从而激起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二)父亲的角度1父亲是怎样救孩子下来的?参考鼓励他一步一步地走下来。 2父亲为什么不直接抱他下来?你同意父亲的做法吗?为什么?参考这位父亲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自己的能力毫无长进。 他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 (学生答同意或不同意均可,关键在于言之有理,一般倾向于同意父亲的做法。 爬上悬崖的“我”,上不去,下不来,陷入绝望、恐惧,父亲并没有用梯子上去救护,而是鼓励、指导孩子“走一步,再走一步”,使一个孱弱的孩子获得了信心,变得勇敢。 让孩子自己下来,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 事实上,“我”确实从中得到了难忘的经验。 这个父亲是很懂得怎样教育孩子的,他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自己的能力就毫无长进。 富有教益的方法使孩子获取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3父亲怎样教“我”脱险?第一步带着安慰的语气说,“下来吧,孩子,晚饭做好了”。 没有一丝着急、惊慌的样子,言外之意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你一定能下来。 第二步告诉我“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 你能办到的”。 指导“我”怎么做,并鼓励“我”勇敢地走下了悬崖。 总结安慰指导鼓励。 4怎样评价父亲?他是一个充满爱心和教育智慧的父亲。 5父亲不来,假如你是文中的“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你将怎么办?(尽量从不同侧面肯定学生的答案,引导他们朝着机智、勇敢的方向回答)(三)杰利、四个小伙伴的角度1你赞成四个小伙伴的做法吗?2怎样评价杰利?3如果你是杰利会怎么做?4你如何评价其他四个孩子? 三、拓展延伸,创意表达(一)变角色认识人物(分别以内德、杰利、父亲的口吻讲述这一故事,注意把握人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