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教案设计Chap32_第1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教案设计Chap32_第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教案设计Chap32_第3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教案设计Chap32_第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教案设计Chap3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代史纲要教案设计Chap32 教学设计授课课题(学习情境/任务/项目/单元)第三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下)授课时间课型理论课教学目标 1、能够清晰的知道戊戌变法的背景、经过、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 2、能够独立分析出为何明治维新可以取得成功、而戊戌变法却失败了。 教学重点戊戌变法的背景教学难点理清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不同教学准备(环境、资源、条件等)PPT课件导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组织与方法时间 一、课程导入复习上一节课内容如何看待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从文化的深层角度解读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启蒙运动中的作用?教师展示材料在洋务运动时期,郑观应兴办实业,提倡“商战”,他认为发展商业能够富国,富国就能御侮,从而达到救国的目的。 张之洞虽然主张“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但认为发展实业可以强国强民。 他积极地创办铁厂、兵工厂,并筹办铁路。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近代化是指从传统封闭的农业社会向开放的工业化社会的历史运动过程;是一个包括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整体变迁过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诸多层面。 近代化作为一个从封闭到开放的社会历史过程,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观念意识的转变。 在此意义上,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奠定了良好基础。 1、洋务运动开展的本身就是对封建保守观念的有力冲击A.逐渐改变了轻工商、轻科技、耻言利的旧观念-开始学习自然科学(“格致”之学);改变了传统的投资于土地的作法,而投资于近代工商业B.逐渐改变了对西方文明一律排斥的观念西人“茹毛饮血”之辈;近代火器为“妖术”,曾欲以猪羊狗屎破之;电灯电报;连慈禧太后都不再相信照像会“摄人魂魄”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我们应该充分肯定洋务运动把封闭的中国打开一道缝的功绩,而不应该一味指责它把这道缝开得如何如何小。 2、洋务运动为新知识分子群的形成创造了条件A.建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教师展示材料,引起学生思考,并结合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思考洋务运动对中国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0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党兴起时,其骨干力量大部分是海外留学生洋务运动中的一些封建士大夫发展为新知识分子郭嵩焘、薛福成、郑观应、马建忠中华创始之举,古今未有之事“贵国派遣的青年学生,自从来到美国,人人善用时间,研究学术各门学科都有极佳的成绩他们的道德,也无不优美高尚。 他们不愧为大国国民的代表,足以为贵国增光.他们虽然年少,却都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关系祖国的荣誉,因此谨言慎行,过于成人.”耶鲁大学校长波特(摘自中国青年报-清末中国留美幼童的故事)B.在早期维新派思想家的主要人物中,由洋务官员转化而来的占了多数数郭嵩焘在思考实现近代化的历程当中,甚至还触及到了人的近代化这一问题。 他觉察到了国民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落后,认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兴盛要靠国民的觉悟和奋起。 他的许多思想行为在当时的条件下似乎已经走得太远,大大超出了封建主义本身所能调适的范畴,因而几乎受到举国士人的讥嘲和辱骂。 他势单力薄,寡不敌众,只能败下阵来。 这是郭嵩焘的悲哀,也是中国近代化的悲哀。 洋务运动开启了向西方学习之门,也就为思想启蒙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洋务运动开阔了人们的眼界,眼界开阔了的人们又认识到了洋务运动的缺陷,此后才有了早期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革命思想。 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就是这样递进的。 二、课前测试教师提问那么早期的维新思想是怎么一步一步演变成后来著名的百日维新的呢?书上40页军事、科技上的学习-军事和政体上的改变早期维新思想家多是曾依附和参与“洋务”的开明士大夫,他们对西方资本主义的近代生产方式、科学技术乃至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有所了解。 早期改良主义者不同于洋务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他们不屑于洋务派单纯模仿西方的船坚炮利,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 三、学习目标戊戌变法兴起的背景和失败的原因 四、交互式学习(一)戊戌变法观看视屏、回答问题戊戌变法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1、兴起背景 (1)、甲午战败之刺激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马关条约、租借地、势力范围、瓜分危机)学生回答问题思考问题观看视屏链接两次课的内容,深入分析。 观看视屏5510 (2)、俄国彼得大帝改革与明治维新之启发在中国人看来,俄国在彼得大帝以前,是一个曾在蒙古人奴役下的落后国家。 彼得大帝与康熙大帝恰逢同一时期,因为彼得大帝实行欧化改革,俄国居然在二百年后跻身于世界列强之林,并蚕食中国的藩土整个中亚细亚及西伯利亚,反而使中国仰之为文明上邦。 这是刺激中国维新变法的一个有力因素。 -彼得大帝(16721725年)日本是中国的近邻,长期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走入近代以后,日本在经历了与中国颇为相同的历史发展进程,即面对列强“叩关”、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险之际,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了由传统向近代化的转变,在短短几十年中跻身资本主义列强,并把侵略扩张的矛头首先指向中国。 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与中国在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得维新变法成为中国先进人士和意欲有作为的光绪皇帝的自然选择。 (3)、维新思潮之促进 2、领导人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看书上回答戊戌变法的领导人有哪些?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维新运动的主要政论家,宣传家。 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人,译有“严译八大名著”。 谭嗣同(18651898),湖南浏阳人,著有仁学。 活动方式第一,开办学堂,即广州的万木草堂。 草堂的命名,就有培植万木、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意思。 第二,康有为把西方政治资本主义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第三,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 主张学习日本,迅速变法,避免印度、波兰那样亡国的命运。 第四,发动“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想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康有为在北京南城杨椒山祠写就的上书里说“闻日本索偿二万万,是使我臣民上下三岁不食乃能给之。 若借洋债,合以利息扣折,百年亦无偿理,是自毙之道也。 与其以二万万偿日本,何如以二万万外修战备,内变法度哉!”第五,创办中外纪闻。 成立强学会,又称强学书局,或译书局。 第六,同封建顽固势力论战。 第七,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迅速变法。 第八,1898年,康有为起草应诏统筹全局折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3、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到同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共103天。 变法的主要内容自学变法的历史意义。 自学 4、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1)、由于当时思想启蒙未能深入发展,改革的社会条件不成熟。 2)、由于中国的资产阶级缺乏接力人,未能将改革引向纵深。 3)、由于“中体西用”思想的制约,使资产阶级维新派丧失了精神和力量。 学生看书回答问题学生听讲做笔记教师解答老师问题教师引导教师讲解520我们认为,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当时自然经济在中国仍占据着主导地位,这就使中国的资本主义不发达,也使资产阶级缺乏实力,因此,他们不能不存在着下列一些致命的弱点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认识不足,对他们存在着幻想。 “师夷制夷”和“以夷制夷”的思想对维新派的影响不能忽略。 眼睛看不见人民群众,背后没有人民群众。 维新派提出“救亡图存”的口号,其内涵其实是很复杂的。 不敢触动封建社会的根基。 这一根基不铲除,新的社会制度就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 此外,对封建军阀官僚丧失应有的警惕,没有严格的组织做保证等也是维新派突出的弱点。 思思考同样是维新运动,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呢?外部条件两国维新运动是在不同的时代和国际环境中进行的在资本主义时代和帝国主义时代,西方列强对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争夺程度有所区别。 两国维新运动时期的亚洲民主解放也不大相同以中国太平天国为中心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这便于日本的倒幕战争的进行;中国在进行戊戌变法的时候,却得不到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有力支持。 列强对两国的政策也不同美国扶持日本,企图使之成为在远东的前哨阵地。 19世纪末,帝国主义都在对中国进行瓜分。 内部条件封建阵营内部的分化程度不同日本封建制度的衰弱使大量的士绅转向资产阶级阵营;中国地方官吏中只有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变法。 两国维新派的实力不同日本在西南诸藩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中国维新派与顽固派同居京城,一举一动受到顽固派的严密监视。 5、戊戍维新的意义和历史教训意义一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