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主旨十月革命后苏俄 联 的经济政策经历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从斯大林模式到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的先后改革 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复杂性 艰巨性和曲折性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主要表现国内战争时期 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争结束以后 在列宁领导下 苏俄又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 起到了巩固工农联盟 稳定局势的作用 也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斯大林执政时期 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 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 它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也给苏联的持久发展带来了很多隐患 斯大林逝世后 苏联经历了几次改革 但都无法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改革成效不大 经济发展迟缓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失败 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一 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 背景 1 十月革命胜利后 苏俄与德国签订 布列斯特和约 使苏俄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 1918年 战胜的协约国开始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 他们与苏俄国内反革命势力相勾结 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动了疯狂进攻 2 内容 1 农业方面 实行 制 2 工业方面 不论企业大小 一律收归 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 3 产品分配方面 国家取消了自由贸易 实行 制 4 劳动方面 实行成年人 制 规定 不劳动者不得食 3 意义 适应了战时需要 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 保障了红军的军备供应 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 使苏维埃政权站稳了脚跟 余粮收集 国有 实物配给 劳动义务 4 局限 在执行这一政策的过程中 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 如以极低价格强行征粮 遭到广大农民的反对 易错易混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 应结合其实施的特殊历史背景及特点去分析 明确其实施的目的是为了赢得国内战争的胜利 巩固苏维埃政权 二 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 经济危机 1 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的破坏 工农业产量大幅度下降 2 1920 1921年 苏俄遇到大旱灾 粮食产量急剧下降 3 由于粮食 原料和能源的缺乏 大批工厂无法开工 大量工人被迫到乡下谋生 无产阶级队伍涣散 2 政治危机 1 原因 国内战争结束后 布尔什维克不但没有废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反而继续强化 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 2 表现 1921年 水兵发生叛乱 反映出苏俄国内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特别提醒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政策 脱离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是失败的 喀琅施塔得 三 新经济政策1 实施 年 俄共 布 十大通过了 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的决议 标志着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 2 主要内容 1 农业方面 以固定的 代替余粮收集制 农民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 2 工业方面 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 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让和租借的形式 实行 3 商业方面 允许商品买卖 实行 4 分配制度方面 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 实行按劳取酬的 制 1921 粮食税 国家资本主义 自由贸易 工资 3 意义 1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使苏维埃经济很快走出困境 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也使工农联盟得到巩固 从而克服了国内的政治危机 有效地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思维启迪 哈默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也是列宁执政时期克里姆林宫的座上客 被称为 红色资本家 他是第一个取得苏俄矿山开采权的外国人 在一度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苏俄 哈默为什么能够办厂开矿 提示 苏俄废除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实行新经济政策 允许资本主义企业存在 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转给外国资本家经营 思维导图 知识主线 十月革命后 苏俄走上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 由于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探索自己的经济发展道路 三年国内战争期间 迫于形势的需要 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争结束后 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 列宁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政治的稳定 史料一列宁指出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 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 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 到1921年我们遭受了严重的失败 史料二列宁说 我们在夺取政权时就知道 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 我们必须根据实践做出判断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探究问题 1 史料一中的 经济政策 是指什么政策 列宁对这一政策的认识有哪些 2 史料二中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农业方面的实践是什么 提示 1 经济政策 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认识 该政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不可能使苏俄过渡到共产主义 2 实行粮食税 农民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 史料1921年3月 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 还有人吼道 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儿去 列宁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退一步 进两步 退是为了进 为了进必须退 不退就不能进 新经济政策 探究问题 列宁是如何做到 退一步 的 进两步 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提示 措施 放弃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实行新经济政策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 含义 恢复经济 巩固政权 向社会主义过渡等 比较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面临国内外敌人的进攻 苏维埃政权困难重重 战胜敌人 巩固苏维埃政权 实现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 余粮收集制 工业国有化 取消了自由贸易 实行实物配给制 劳动义务制 集中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 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情况 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恢复经济 巩固苏维埃政权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固定粮食税 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允许商品买卖 实行自由贸易 实行按劳分配 经济迅速恢复 工农联盟巩固 政治稳定 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路线 文字材料型选择题的解答技巧 解题技法 内容类设问的主要呈现形式有 反映了什么内容 主要内容是什么 基本内容是什么 核心内容是什么 内容有哪些等 措施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 具体措施有哪些 核心措施是什么 哪一项措施 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 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等 1 具体史实型的解答方法 据材料定位该史实发生的背景或社会矛盾 据所学知识推断解决问题或矛盾的意图 结合设问限定组织答案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农业 工业 商业 对内 对外等 2 纵向专题型的解答方法 据材料定位专题主旨 据所学知识划分阶段 结合设问限定条件提炼各阶段的中心词组织答案 开始 发展 结局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等 典题例证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2年 美国出现了约200万人的流浪大军 1933年 失业人数将近1700万 约为劳动人口的四分之一 中产阶级的积蓄和家产荡然无存 社会地位也一落千丈 许多家庭连照明用的蜡烛都买不起 人民版 历史 必修二 材料二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 农村实行的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 反而得到了强化 这引起了在战争期间默默承受重负的农民的强烈不满 在城市里 许多工人也因生活条件恶化而纷纷罢工抗议 农民和工人的不满情绪也牵动着军队士兵 1921年2月28日 波罗的海舰队主要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水兵叛乱 参加者多为刚刚穿上军装的农民 他们甚至提出了 要苏维埃 不要布尔什维克 的政治口号 人民版 历史 必修二 1 造成材料一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为克服这一状况 罗斯福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影响 2 根据材料二说明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 新 在哪里 3 罗斯福新政和新经济政策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 解析 本题围绕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和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危害命题 以体现罗斯福新政和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正确性和创新性 从要求回答的内容看 多是基础知识的考查 这说明基础知识在平时学习的重要性 最后一问要求紧扣题意 不要漫无边际地回答 答案 1 原因 1929 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措施 整顿银行 恢复工农业生产 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保护劳工权利 影响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2 必要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严重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危机 新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部分国有企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3 计划和市场不是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标准 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手段 即学即用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1847年11月底至12月初 正义者同盟举行了第二次代表大会 大会闭幕后 马克思和恩格斯立即着手完成起草宣言的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 恩格斯写过两个草案 共产主义信条草案 和 共产主义原理 在这基础上 马克思执笔写成 共产党宣言 于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 吴于廑 齐世荣 世界史 近代史编 材料二布尔什维克一发现自己处于俄国的主人地位 就面临着创建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挑战 关于这种新的社会主义社会他们过去已宣传很久了 他们很快发现 他们对这一挑战毫无准备 过去的历史中没有任何模式可循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无论在其本国 在东欧一些国家 还是中国均暴露出许多弊端 这就促使毛泽东试图突破苏联模式 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 贾松青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评价 共产党宣言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面对创建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挑战 列宁进行了哪些探索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1956年毛泽东试图突破苏联模式的背景及举措 解析 第 1 问从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角度回答 第 2 问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相关内容回答 第 3 问从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所采取措施回答 答案 1 共产党宣言 是马克思 恩格斯合作的产物 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 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 1917年到1921年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以集中全国有限的人力 物力 财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并希望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1921年 在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统计类)-统计预测与
- 员工培训需求调查问卷与结果分析工具
- 质量卓越信誉保证承诺书(4篇)
- 2025年环境工程考试卷子及答案
- 2025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五级真题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教练员考试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消防员(初级)考试题库模拟试卷
- 境外工程建设安全责任承诺函5篇
- 2025年省考事实政治真题试卷带答案
- 2025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资源整合试卷及答案解析
- 外包生产质量管理流程
- 设计部工作流程
- 局部解剖学题库(网)
- 图书馆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 最新安全生产管理教材电子版
- 钢骨架复合管施工方案
- 大班数学数字捉迷藏课件
- 石榴花开别样红籽籽同心一家亲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课件
- JJF(苏)163-2014漆包绕组线回弹角试验仪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J-STD-020D[1].1中文版
- 万物仓管理系统方案建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