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的护理 Nursingofthenewbornandthenewborndisease 1 2010 8 2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主要内容 新生儿分类正常足月儿与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新生儿重症监护及气道护理新生儿窒息与缺氧缺血性脑病 2 第一节新生儿分类 3 2010 8 4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一 概念 1 新生儿 从脐带结扎到生后满28天内的婴儿 2 围生期 围绕分娩前后的一段特定时期 目前我国将围生期定义为从孕28周至生后1周 3 围生儿 指围生期内的胎儿及新生儿 4 2010 8 5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二 分类 根据胎龄 根据出生体重 根据体重和胎龄关系 高危儿 highriskinfant 根据出生后周龄 补充 5 2010 8 6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1 根据胎龄分类 足月儿 full terminfant 胎龄满37足周至未满42足周的新生儿 早产儿 per terminfant 过期产儿 post terminfant 胎龄 37周的新生儿 胎龄 42周的新生儿 6 2010 8 7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2 根据出生体重分类 低出生体重儿 lowbirthweightneonate 指出生体重不足2500g者 正常出生体重儿 normalbirthweightneonate 巨大儿 giantneonate 指出生体重为2500 4000g的新生儿 指出生体重超过4000g 包括正常和有疾病者 7 2010 8 8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体重 1500g者又称极低出生体重儿 verylowbirthweightneonate VLBW 体重 1000g为超低出生体重儿或微小儿 extremelylowbirthweightneonate ELBW 8 2010 8 9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 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 指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 90百分位 3 根据体重和胎龄关系分类 小于胎龄儿 SGA 大于胎龄儿 LGA 适于胎龄儿 AGA 9 10 2010 8 11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高危儿 异常分娩的新生儿 母亲异常妊娠史的新生儿 兄姐中在新生儿期有因疾病死亡者 出生时异常的新生儿 4 高危儿 指已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危重情况而需要密切观察的新生儿 11 2010 8 12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5 根据出生后周龄分类 补充 早期新生儿 晚期新生儿 生后一周的新生儿 生后2 4周的新生儿 12 2010 8 13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第二节正常足月新生儿 normalfull terminfant 和早产儿的特点和护理 13 一 正常足月儿特点及护理 14 2010 8 15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概念 正常足月新生儿 指胎龄满37 42周出生 体重在2500g 4000g 无任何畸形和疾病的活产婴儿 15 2010 8 16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正常足月儿特点 一 外观特点 16 2010 8 17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17 2010 8 18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18 2010 8 19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19 2010 8 20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20 2010 8 21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二 生理特点 1 呼吸系统 呼吸建立 呼吸中枢不成熟 节律不规则 频率为40次 分左右 腹式呼吸为主 21 2010 8 22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2 循环系统 1 出生后血循环的变化 脐带结扎 肺血管阻力降低 卵圆孔和动脉导管功能性关闭 2 新生儿心率波动较大 平均为120 140次 分3 BP为9 3 6 7kPa 70 50mmHg 22 2010 8 23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3 消化系统 1 消化道面积较大 肠壁的通透性较高2 胃呈水平位 贲门括约肌松驰 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 易发生溢乳和呕吐3 胰淀粉酶外 其他消化酶均已满足生理需要 4 生后约12小时开始排胎粪 约3 4天内排完 5 新生儿肝脏酶活力较低 葡萄糖醛酰转移酶的活力不足 23 2010 8 24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出生时血液中RBC WBC 和Hb较高Vk储存量少 4 血液系统 24 2010 8 25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生后24小时内排尿稀释功能与成人相似 浓缩功能差 易出现脱水和水肿排磷功能差 5 泌尿系统 25 2010 8 26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6 神经系统 脑相对较大脊髓相对较长 大脑皮层兴奋性低 睡眠时间长 正常有下列原始反射 觅食反射 吸吮反射 拥抱反射 握持反射和交叉伸腿反射巴氏征 克氏征可呈阳性 26 2010 8 27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7 免疫系统 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成熟免疫球蛋白IgG可通过胎盘 对一些传染病有免疫力如麻疹而不易感染免疫球蛋白IgA IgM则不能通过胎盘传给新生儿而易患呼吸道 消化道感染和大肠埃希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皮肤黏膜薄嫩易损伤 脐残端未完全闭合 呼吸道纤毛运动差 胃酸 胆酸少 杀菌力差 27 2010 8 28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8 体温调节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 易随外界温度变化产热主要靠棕色脂肪脱水热适中温度 是指能维持正常体核及皮肤温度的最适宜的环境温度 在此温度下身体耗氧量最少 蒸发散热量最少 新陈代谢最低 与胎龄 日龄和出生体重密切相关 28 29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9 热能 水和电解质需要量 新生儿每日共需热量约为418 502kJ kg生后第1天需水量为每日60 100ml kg 以后每日增加30ml kg 直至每日150 180ml kg 钠需要量为1 2mmol kg d 初生婴儿10天内一般不需补钾 29 2010 8 30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10 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1 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初生数日内 因进食少 水分丢失 胎粪排出 出现体重下降 但一般不超过10 10天左右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2 生理性黄疸 见第本章第十节 30 2010 8 31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10 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3 乳腺肿大 男 女新生儿生后第3 5天均可发生乳腺肿胀 生后2 3周内消退 生后雌激素水平突然下降所致 4 口腔内改变 马牙 螳螂嘴 5 假月经 有些女婴生后5 7天可见阴道少量流血 持续1周 一般不必处理 原因同乳腺肿大 6 粟粒疹 鼻尖 鼻翼 面颊处细小白或黑色皮疹 31 2010 8 32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1 有窒息的危险 riskforsuffocation 与易溢奶和呕吐有关 2 有误吸的危险 riskforaspiration 与食管下括约肌肌肉张力减弱有关 3 有体温改变的危险 riskforalteredbodytemperature 与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有关 4 有感染的危险 riskforinfection 与新生儿免疫功能不足有关 常见护理诊断 32 2010 8 33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一 保持呼吸道通畅 1 经常检查 清除鼻孔内的分泌物 2 适宜的体位 一般取右侧卧位 3 避免物品阻挡口鼻腔或按压其胸部 不将奶瓶用物支起来喂奶 护理措施 33 2010 8 34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二 维持体温稳定新生儿室条件 阳光充足 空气流通 有空调和空气净化设备 室温在22 24 相对湿度在55 65 应有足够的保暖措施 床间距1M 每床3 空间 34 2010 8 35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方法 有头戴帽 母体胸前怀抱 母亲 袋鼠 怀抱 热水袋 婴儿培养箱和远红外辐射床等 一般体重小于2000g者 应尽早放入婴儿温箱中保暖 并应根据体重 日龄选择适中温度注意监测体温 应注意温度 加强监测 防止烫伤 35 2010 8 36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1 建立消毒隔离制度和完善的清洗设施2 保持脐部清洁干燥脱落前 保持其干燥 不被污染脱落后 如有分泌物者先用3 的双氧水棉签擦拭 再用0 2 0 5 的碘伏涂擦 并保持干燥3 皮肤的护理 预防尿布性皮炎 三 预防感染 36 2010 8 37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1 喂养 feeding 2 监测体重定时 定磅秤 定地点 四 合理喂养 37 2010 8 38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一般生后半小时左右即可给予母亲哺乳按需喂奶 a 母乳喂养 breastfeeding 38 2010 8 39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安静 不吐 无腹胀胃内无残留 经胃管喂养 理想的体重增长 足月儿15 30克 天 生理性体重下降除外 b 喂哺后婴儿 39 2010 8 40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五 确保安全 六 健康教育1 促进母婴感情建立2 宣传育儿保健常识3 新生儿筛查 40 二 早产儿特点及护理 41 2010 8 42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早产儿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 胎龄记录不详的孕母 根据其外观特点拟诊早产儿 42 2010 8 43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早产儿特点 一 外观特点 43 2010 8 44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44 2010 8 45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45 2010 8 46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46 2010 8 47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二 生理特点 1 呼吸系统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 调节差 可发生呼吸暂停肺表面活性物质少 易发生肺透明膜病 如呼吸停止时间达到15 20秒 或虽不到15秒 但伴有心率减慢 100次 分 并出现发绀及四肢肌张力的下降 47 2010 8 48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2 循环系统 心率快血压较足月儿低毛细血管脆弱 缺氧时易致出血 48 2010 8 49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3 消化系统 各种消化酶不足 胆酸分泌较少 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胎便排出常延迟生理性黄疸持续时间长且较重体内缺乏维生素K易致出血肝内糖原贮存少 易发生低血糖和低蛋白血症 49 2010 8 50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4 血液系统 白细胞及血小板略低Vk D 铁储存较足月儿低 50 2010 8 51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早产儿更不成熟 5 泌尿系统 51 2010 8 52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6 神经系统 与胎龄有密切关系胎龄越小反射越差易发生缺氧导致早产儿脑病 52 2010 8 53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7 免疫系统 早产儿皮肤娇嫩 屏障功能弱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均不完善IgG和补体水平较足月儿更低 极易发生各种感染 53 2010 8 54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8 体温调节 体温调节功能更差 棕色脂肪少 基础代谢低 产热少体表面积大 皮下脂肪少 易散热汗腺发育不成熟 缺乏寒冷发抖反应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 常因寒冷导致硬肿症发生 54 2010 8 55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1 体温过低 hypothermia 与体温调节功能差 产热贮备力不足有关 2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alterednutrition lessthanbodyrequirements 与摄入不足及消化吸收功能差有关 3 有感染危险与免疫功能不足有关 4 不能维持自主呼吸 inabilitytosustainspontaneousventilation 与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有关 常见护理诊断 55 2010 8 56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护理措施 一 维持体温稳定室温在24 26 相对湿度在55 65 应有足够的保暖措施 方法见下页 注意监测体温 56 2010 8 57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方法 体重大于2000g在箱外保暖一般体重小于2000g者 应尽早放入婴儿温箱中保暖 并应根据体重 日龄选择适中温度 57 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温箱温度参考数 温度 出生体重 g 相对湿度 35 34 33 32 1000初生10天内 10天 3周 5周 1500 初生10天内 10天 4周 2000 初生2天内 2天 3周 2500 初生2天内 2天以上 55 65 58 2010 8 59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尽早喂养 母乳或早产儿配方乳 prematurefomula 确实无法母乳喂养者先试喂5 10 葡萄糖水 无畸形及吸吮吞咽功能良好者可给予配方乳 喂乳量根据早产儿的体重 日龄及耐受力而定 表6 1 每次2 5mml kg 逐渐增加 二 合理喂养 59 2010 8 60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由于早产儿缺乏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 出生后应补充维生素K 预防出血症 还应补充维生素A C D E和铁剂等物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 60 2010 8 61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1 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 维持有效呼吸 2 早产儿吸氧 oxygeninhaling 问题 1 缺氧 间断低流量 低浓度给氧 2 呼吸暂停 拍打足底 托背 刺激皮肤 水囊床垫等处理 必要时静滴氨茶碱或机械正压通气 61 2010 8 62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四 密切观察病情 监护 体温 脉搏 呼吸等生命体征观察 进食情况 精神反应 哭声 反射 面色 皮肤颜色 肢体末梢的温度及大便等情况 TPN治疗时使用输液泵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定时巡回 防止高血糖 低血糖发生 62 2010 8 63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室内空气最好净化工作人员要强化洗手意识 五 预防感染 63 2010 8 64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六 健康教育 七 发展性照顾 是一种适合个体需求的护理模式 64 第四节新生儿重症监护及气道护理 65 2010 8 66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一 新生儿重症监护 neonatalintensivecareunit NICU 是为了对高危新生儿进行病情的连续监护和及时有效地抢救治疗及护理而建立的 其目的是减少新生儿病死率 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66 2010 8 67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一 监护对象 1 需要进行呼吸管理的新生儿 2 病情不稳定 需要急救的新生儿3 胎龄 30周 生后48小时内 或胎龄 28周 出生体重 1500g的所有新生儿 4 大手术后5 严重器官功能衰竭及需要全胃肠外营养 换血者 67 2010 8 68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二 监护内容 1 心脏监护2 呼吸监护3 血压监护4 体温监护5 血气监护6 血液生化监护7 影像学检查 68 2010 8 69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二 气道护理 1 环境要求2 体位3 胸部物理治疗4 气道吸痰鼻咽部吸引气管插管内吸引 69 2010 8 70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第五节新生儿窒息 70 2010 8 71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窒息 asphyxiaofthenewborn 指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 循环障碍 以致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性呼吸 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 概念 71 2010 8 72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病因 一 妊娠期 糖尿病 妊高症 吸毒 年龄 35岁或 16岁 多胎妊娠 二 胎盘和脐带因素 三 分娩期 脐带脱垂 手术产 药物使用不当 四 胎儿因素 早产儿 畸形 呼吸道梗阻 神经系统受损 72 2010 8 73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发病机制 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障碍 呼吸衰竭 循环 中枢神经 消化和代谢系统 休克 2010 8 73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发病机制 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障碍 呼吸衰竭 循环 中枢神经 消化和代谢系统 休克 73 2010 8 74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病理生理 1 呼吸改变临床上有时难以区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呼吸暂停 为不延误抢救 均可按继发性呼吸暂停处理 74 2010 8 75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2 各器官缺血缺氧改变 窒息开始时 体内血液重新分布 即肺 肠 肾 肌肉和皮肤等血管收缩 以保证脑 心和肾上腺等的血流量 血浆中儿茶酚胺等分泌增加 使心 脑血流灌注得以维持 如低氧血症持续存在 体内储存糖原耗尽 生命器官供血减少 脑损伤发生 75 2010 8 76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3 血液生化和代谢改变 PaO2 pH 及混合性酸中毒 2 糖代谢紊乱 3 高胆红素血症 4 其他 低钠血症 低钙血症 76 2010 8 77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临床表现 1 胎儿宫内窒息早期有胎动增加 胎心率 160次 min 晚期则胎动减少 甚至消失 胎心率 100次 min 羊水胎粪污染 77 2010 8 78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采用Apgar评分评价内容 皮肤颜色 appearance 心率 pulse 对刺激的反应 grimace 肌张力 activity 和呼吸 respiration 分数 每项0 2分 总共10分评价 8 10分为正常4 7分为轻度窒息0 3分为重度窒息 2 新生儿窒息诊断 78 2010 8 79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Apgar评分表 青紫 79 2010 8 80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并发症 中枢神经系统 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 呼吸系统 羊水或胎粪吸入综合征 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及肺出血等 心血管系统 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 表现为心律紊乱 心力衰竭 心源性休克等 泌尿系统 肾功能不全 衰竭及肾静脉血栓形成等 代谢方面 低血糖或高血糖 低钙及低钠血症等 消化系统 应激性溃疡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黄疸加重或时间延长等 80 2010 8 81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辅助检查 对宫内缺氧胎儿 可通过羊膜镜了解羊水胎粪污染程度或胎头露出宫口时取头皮血行血气分析 以评估宫内缺氧程度 生后应检测动脉血气 血糖 电解质 血尿素氮和肌酐等生化指标 81 2010 8 82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1 自主呼吸障碍与羊水 气道分泌物吸入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有关 2 体温过低与环境温度低下和缺乏保暖措施有关 3 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4 焦虑 家长 fear 与病情危重及愈后不良有关 常见护理诊断 82 2010 8 83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治疗原则和护理要点 1 预防及积极诊治孕母疾病2 早期预测 作好复苏的应急准备3 评估新生儿状况 4 及时复苏 按照ABCDE步骤5 复苏后处理及监护 83 2010 8 84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评估 84 2010 8 85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拭干宝宝全身 保暖 摆好体位 肩膀垫高 颈部微伸仰 立即吸尽口咽鼻粘液 A畅通气道 生后15 20秒完成 85 2010 8 86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触觉刺激后如出现正常呼吸 再评估心率 如心率 100次 分 再评估肤色 如红润或仅手足青紫可观察 如无规律呼吸或心率 100次 min 应立即用复苏气囊进行面罩正压通气 通气频率40 60次 min 吸呼比1 2 压力20 30cmH2O 2 0 3 0kPa 以可见胸动和听诊呼吸音正常为宜 B建立呼吸 86 87 2010 8 88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15 30秒后 再评估心率 如心率 100次 min 出现自主呼吸可评估肤色 吸氧或观察 如无规律性呼吸或心率 100次 min 需进行气管插管正压通气 88 2010 8 89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如气管插管正压通气30秒后 心率 60次 min或心率在60 80次 min不再增加 应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方法 用中食指或双拇指按压胸骨体下1 3处频率为90次 min 每按压3次 正压通气1次双人配合 耗时约2秒 按压深度为1 5 2cm 或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30秒后评估心率恢复情况 C维持正常循环 89 2010 8 90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肾上腺素 扩容剂 碳酸氢钠 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 纳洛酮 naloxone D药物治疗 90 2010 8 91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91 2010 8 92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1 评估 贯穿于整个复苏过程中2 保暖 贯穿于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 维持患儿肛温36 5 37 3 监护 4 消毒隔离 预防交叉感染5 安慰家长减轻家长的恐惧心理 E复苏后处理及监护 92 2010 8 93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第六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 ischemicencephalopathy HIE 93 2010 8 94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概念 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 94 2010 8 95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病因 缺氧的因素 1 围生期窒息 2 反复呼吸暂停 3 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 右向左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 缺血的因素 1 心跳停止或严重心动过缓 2 重度心力衰竭或周围循环衰竭所致 95 1 脑血流变化 2次血流重新分配2 生化代谢变化 脑细胞膜完整性受损3 脑神经病理学改变 皮质梗死及深部灰质核坏死 早产儿则小脑出血 脑室周围 脑室内出血 IVH 多见 发病机理 96 2010 8 97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意识改变及肌张力变化1 轻度出生24小时内症状最明显 主要表现为兴奋 激惹 肢体与下颏颤动 3天内症状减轻或消失 预后良好 2 中度24 72小时症状最明显 表现为嗜睡 反应迟钝 肌张力减低 肢体动作减少 可出现惊厥 1 2周后可逐渐恢复 可能有后遗症 3 重度意识不清 常处于昏迷状态 惊厥频繁 反复呼吸暂停 本型死亡率高 存活者多数留有后遗症 97 HIE临床分度 98 2010 8 99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辅助检查 B超和CT可帮助确定病变的部位 范围及有无颅内出血等情况 99 2010 8 100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护理评估 补充 1 有无窒息史 宫内 产时 评分2 有无心肺脑的严重疾病3 意识 肌张力 呼吸情况 原始反射 有无惊厥等4 家长的态度及有关知识 100 2010 8 101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常见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 1 低效性呼吸型态与缺氧缺血致呼吸中枢损害有关2 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 呼吸衰竭 3 有失用综合征的危险 riskfordisusesyndrome 与缺血缺氧导致的后遗症有关 101 2010 8 102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 1 支持疗法 给氧 纠酸 补液等2 控制惊厥 治疗脑水肿 必要时亚低温疗法3 加强监护 神志 瞳孔 前囟张力及抽搐情况4 早期康复干预早期给予干预措施 恢复期指导家长掌握康复干预的措施 并坚持定期随访 102 2010 8 103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第七节新生儿颅内出血Intracranialhemorrhageofthenewborn 103 2010 8 104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1 缺氧以早产儿多见 2 产伤以足月儿多见 3 其他快速输入高渗液体 机械通气不当 血压波动过大等 104 2010 8 105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临床表现 症状和体征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关 一 常见症状 意识改变 眼症状 颅内压增高表现 呼吸改变 肌张力改变 瞳孔改变 出现黄疸和贫血 105 2010 8 106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二 常见几种类型颅内出血的特点 1 脑室管膜下类型及脑室内出血2 蛛网膜下腔出血3 硬脑膜下出血 106 2010 8 107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辅助检查 脑脊液检查CT和B超 107 2010 8 108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镇静 止痉 降低颅内压 止血维生素K1 止血敏 使用恢复脑细胞功能药物 对症处理 穿刺 引流 治疗要点 108 2010 8 109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1 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 2 低效型呼吸型态 ineffectivebreathingpattern 与呼吸中枢受抑制有关3 有窒息的危险与惊厥 昏迷有关 4 体温调节无效 ineffectivethermoregulation 与感染 体温凋节中枢受损有关 常见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09 2010 8 110 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1 密切观察病情 降低颅内压 1 绝对静卧 抬高头部 减少噪声 移动和刺激 2 注意生命体征改变 意识形态 囟门张力 呼吸 肌张力 瞳孔变化眼和症状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维持正常呼吸型态3 维持体温稳定4 健康教育 护理措施 110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11 胎粪吸入综合征 111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12 病因和发病机制 胎儿吸入被胎粪污染的羊水 导致呼吸道和肺泡机械性阻塞和化学性炎症 1 胎粪的排出和吸入2 不均匀气道通气 肺不张 肺气肿 正常肺泡 3 化学性炎症 112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13 临床表现 多数患儿在生后数小时出现呼吸急促 呼吸频率 60次 分 呼吸困难 鼻翼扇动 呻吟 三凹征 胸廓饱满 发绀 两肺先有鼾音 粗湿啰音 以后出现中 细湿啰音 严重胎粪吸入和急性缺氧患儿常有意识障碍 颅压增高 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及红细胞增多症 低血糖 低钙血症和肺出血等表现 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因有大量右向左分流 除引起严重青紫外 还可出现心脏扩大 肝大等心衰表现 113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14 治疗原则 尽快清除吸入物给氧保暖纠酸对症处理 114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15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membranedisease HMD 115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16 概述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hyalinemembranedisease HMD 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eonatal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 NRDS 多发生于早产儿 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所引起 临床表现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窘迫 病理以肺泡壁上附有嗜伊红透明膜和肺不张为特征 116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17 病因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pulmonarysurfactant PS 缺乏PS由肺泡 型上皮细胞合成分泌 18 20周出现 胎龄35周后迅速增加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成分和作用 117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18 早产 小于35周的早产儿 型细胞发育未成熟 PS生成不足 缺氧 酸中毒 低温 均能抑制早产儿生后PS的合成 糖尿病孕妇的胎儿 其胎儿胰岛细胞增生 而胰岛素具有拮抗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 延迟胎肺成熟 剖宫产 因其缺乏正常子宫收缩 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 促进肺成熟 PS相对较少 通气失常 可影响PS的合成 肺部感染 型细胞遭破坏 PS产量减少 表面活性物质 PS 缺乏的原因有 118 发病机制 PS缺乏 肺泡表面张力增加 肺泡逐渐萎陷 肺不张 通气降低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低氧血症 二氧化碳蓄积 肺血管收缩肺灌注不足 肺动脉高压 动脉导管 卵圆孔重新开放 缺氧酸中毒进一步加重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纤维蛋白渗出 透明膜形成 119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20 临床表现 多见于早产儿 出生时可以正常 在生后不久 4 6小时内 出现呼吸困难 呈进行性加重 症状 呼吸急促 呼吸困难 紫绀等体征 呼气性呻吟 鼻扇 吸气性三凹 心脏杂音 肺部细湿啰音病情一般较重 重者可于3日内死亡 存活3日以上又未并发脑室内出血或肺炎者 则可逐渐好转 120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21 辅助检查 血气分析 Pa02降低 PaC02增高 PH 血电解质检查 血 K 肺成熟度检查 L S低于2 1 提示肺不成熟胃液泡沫稳定试验 121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22 X线检查 生后24小时有特征表现两肺呈普遍性透亮度降低可弥漫性均匀网状颗粒阴影支气管充气征 重者呈 白肺 122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23 治疗原则 1 纠正缺氧 2 表面活性物质制剂替代治疗 3 其他对症和支持疗法 123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24 1 不能维持自主呼吸与缺乏PS导致进行性肺不张有关 2 气体交换受损3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量不足有关 4 焦虑 家长 与病情危重有关 5 有感染的危险 常见护理诊断 124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25 护理措施 1 维持呼吸道通畅 改善呼吸功能良好的呼吸支持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1 合适体位 2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2 供氧及辅助呼吸氧疗是最重要的治疗护理措施 尽早使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PAP 无效则应进行气管插管并采用间歇正压通气 1PPV 及呼气末正压 PEEP 125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26 护理措施 气管内滴入表面活性物质应用时请注意 体位正确 即头稍后仰 使气道伸直 彻底吸净气道分泌物 气管中滴入 患儿分别取平卧 左侧 右侧卧位 然后用复苏囊吸氧 用药后4 6小时内禁止气道内吸引 126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27 护理措施 3 保暖 维持肤温36 36 7 4 喂养 鼻饲法或补充静脉高营养液 5 预防感染6 做好家属接待与解答工作 127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28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 128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29 一 感染性肺炎 129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30 病因 1 出生前感染2 出生时感染3 出生后感染 呼吸道途径 血行感染 医源性途径 130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31 临床表现 1 宫内感染性肺炎临床表现差异很大 多在生后12 24小时内发病 2 分娩过程中感染性肺炎有一定的潜伏期 3 产后感染性肺炎多在生后5 7天内发病 131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32 辅助检查 1 血液检查2 X线检查3 病原学检查 132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33 治疗原则 1 控制感染2 保持呼吸道通畅 注意保暖 合理喂养和氧疗 133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34 常见护理诊断 问题 1 清理呼吸道无效 ineffectiveairwayclearance 与呼吸急促 患儿咳嗽反射功能不良有关 2 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有关3 体温调节无效 riskforalteredbodytemperature 与感染后机体免疫反应有关4 潜在并发症 potentialcomplication 气胸 脓胸 脓气胸 心力衰竭与严重缺氧 酸中毒有关 5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困难 消耗增加有关 134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35 护理措施 1 保持呼吸道通畅雾化吸入更换体位吸引器吸痰 机械通气时气管插管内吸痰2 合理用氧 改善呼吸功能1 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 2 有低氧血症者吸氧 维持PaO2在60 80mmHg 3 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抗病毒药物4 胸部理疗 135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36 3 维持正常体温4 供给足够的能量及水分5 密切观察病情注意观察患儿的反应 呼吸 心率等的变化 136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37 二 新生儿败血症 neonatalsepticemia 137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38 是指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 并在其中生长 繁殖 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感染 常见的病原体为细菌 也可为霉菌 病毒或原虫等感染可发生在产前 产时和产后 概述 138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39 病因 1 病原菌葡萄球菌最多见其次为大肠杆菌等G 杆菌 2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3 特异性免疫功能 139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40 4 感染途径可发生在出生前 出生时或出生后 出生前感染 与孕妇感染有关 出生时感染 与通过产道时被感染有关 出生后感染 以脐部感染最多见 140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41 临床表现 一 根据发病时间分早发型和晚发型早发型 生后7天内起病 感染发生在出生前或出生时 与围生因素有关 常由母亲垂直传播引起 病原菌以大肠杆菌等G 杆菌为主 常呈暴发性多器官受累 最常并发化脓性脑膜炎 病死率高 141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42 晚发型 出生7天后起病 感染发生在出生时或出生后 由水平传播引起 病原菌以葡萄球菌 机会致病菌为主 常有脐炎 肺炎或脑膜炎等局灶性感染 病死率较早发型低 142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43 二 早期症状 体征常不典型一般表现为反应差 嗜睡 发热或体温不升 不吃 不哭 不动等症状 出现以下表现时应高度怀疑败血症 黄疸 肝脾肿大 出血倾向 休克 合并症 常并发化脓性脑膜炎 143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44 辅助检查 1 外周血象2 病原学检查 1 细菌培养 血培养 脑脊液 尿培养 其他 2 病原菌抗原检测 对流免疫电泳 CIE 基因诊断方法3 急相蛋白和血沉有助于明确诊断 144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45 治疗要点 1 抗生素治疗用药原则 早用药 静脉 联合给药 疗程足 注意药物毒副作用2 处理严重并发症 休克时输新鲜血浆或全血 清除感染灶 纠正酸中毒和低氧血症 减轻脑水肿 3 支持疗法4 免疫疗法 145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46 1 有体温改变的危险与感染有关 2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吸吮无力 摄入量不足有关 3 皮肤完整性受损 有脐炎 脓疱疮时 常见护理诊断 146 2010 8 护理本科儿科护理学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 二 147 护理措施 1 维持体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养猪防疫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物料控制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复习题库及答案(2025年贵港)
- 2025年医师资格考试重庆市考区中西医执业医师复习题及答案
-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司机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空管自动化系统机务员技能巩固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装置操作工5S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搪瓷烧成工设备调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稀土化工操作工测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无机试剂工主管竞选考核试卷及答案
- 饮品运输行业分析
- 胸痛的鉴别诊断和诊断流程课件
- 混料错料预防措施培训课件
- 白鹿原名著导读读书分享
- 医疗设备采购 投标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
- 国开《建设监理》形成性作业1-4答案
- 合同法教案(第十版)教案全套
- 工伤预防知识培训PPT
- 同济大学信纸
- 室早的危险分层及治疗选择
- 交通运输工程施工安全监管台帐(参考)用表样表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