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3节耳和听觉练习D卷.doc_第1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3节耳和听觉练习D卷.doc_第2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3节耳和听觉练习D卷.doc_第3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3节耳和听觉练习D卷.doc_第4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3节耳和听觉练习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3节耳和听觉练习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我学会了 (共6题;共11分)1. (1分)旅客坐在火车或汽车上时,即使闭上眼睛,也能够准确辨别行驶速度的变化和是否在上下坡,接受这种刺激的感受器位于_。2. (1分)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者掩耳闭口,这是为了保护_3. (3分)请根据耳的基本结构回答: (1)有些人晕车,与耳的前庭、_有关。 (2)当飞机降落时,乘客咀嚼食物,其目的是咽鼓管张开,使_,防止胀痛。 (3)听觉形成的部位在_。 4. (2分)如图所示,对着瓶口吹气能发出声音。吹气时,瓶口外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促使瓶内气体向外流动,使瓶内气体压强小于瓶外的压强,空气又向内流动。这样空气在瓶口不停地_,就发出了声音空气进出瓶口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5. (2分)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一个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音乐声越大,小人舞动的越剧烈,说明物体的_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6. (2分)中考前夕,为了不打扰小明学习,姥姥看电视时调小了音量,这是在_减弱噪声的。调小音量也减小了声音的_。二、 我理解了 (共13题;共37分)7. (2分)保护好眼和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地获取信息。下列有关眼睛和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近视眼可以戴凹透镜加以矫正B . 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C . 人的视觉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D .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8. (2分)引起不能治愈的失聪的可能原因有 ( )A . 外耳道阻塞 B . 鼓膜、咽鼓管受到损伤C . 鼓膜、听小骨受到损伤D . 耳蜗、听神经受到损伤9. (2分)我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达2057万,为残疾人总数的首位。国家将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听觉形成的正确途径是( )A . 声波鼓膜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听小骨大脑B . 声波鼓膜听小骨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C . 声波鼓膜听神经大脑耳蜗内听觉感受器D . 声波鼓膜耳蜗内听觉感受器听小骨听神经大脑10. (2分)老年人“耳背”,只有大声说话,才能勉强听清楚;其病变部位可能是( )A . 鼓膜或听小骨B . 听小骨或耳蜗C . 耳蜗或鼓膜D . 听神经或听觉中枢11. (2分)短时间内人突然从低海拔上升至高海拔处,人的鼓膜会感觉不适,需要张大嘴做咀嚼运动,并大口吞咽空气,这样做可以 ( )A . 疏通咽鼓管,以改变中耳腔的压力,解除不适B . 分散注意力,放松鼓膜C . 放松耳部的肌肉D . 关闭咽鼓管,减少中耳腔的压力12. (2分)保护好眼和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地获取信息下列有关眼和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B . 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C . 人的听觉是在耳蜗上形成的D . 当听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咽骨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咽骨管两侧大气压平衡13. (2分)用尖锐的东西挖耳屎容易导致耳聋,原因是( )A . 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受伤B . 听觉神经受损C . 耳蜗内听觉中枢受伤D . 鼓膜、外耳道受损14. (2分)2013年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授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她的声带振动产生的B . 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C . 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D . 在太空讲课声带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15. (2分)某中学有一个150m70m大小的操场,广播室在操场两端架起两个音箱S1和S2(如图),老师绕场一周试听了一番,在甲、乙、丙、丁四处(它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处是( )A . 乙和丁B . 甲和乙C . 丙和丁D . 甲和丙16. (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超声波、次声波都是特殊的声波,不能发生反射B . 足够强的超声波才能被人听见C . 超声波具有的能量一定大,次声波具有的能量一定小D . 超声波可以用来探测人体的病变17. (2分)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是( )A . B . C . D . 18. (2分)乘坐飞机的乘客在飞机起降时最好张开嘴,或闭嘴和堵耳,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A . 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B . 防止大脑中的听觉中枢受损C . 保持半规管的平衡D . 保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19. (13分)当地时间2015年5月12日,尼泊尔加德满都,地震发生后,民众露宿街头睡觉过夜。当天,尼泊尔再次发生7.5级强烈地震。大批医务工作者、志愿者奔赴灾区。如图表示人耳和脑的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在电视上看到尼泊尔震区灾情严重,情绪激动,心跳和呼吸明显加快,这是_调节和_调节协同作用的结果。(2)某同学能从电视上听到现场噪乱、灾民哭喊的声音,图中接受声波信息的感受器位于_内;听觉产生的部位是_。(3)转移灾区群众乘坐飞机时,乘务员往往要求群众在飞机降落时咀嚼食物,其目的是为了使_张开,保持_内外的气压平衡。(4)在临时医疗救护点,医生用灵巧的双手、娴熟精湛的医术给伤兵员做着手术。这与图中_的调节有关。(5)某伤员饥渴难耐,想吃杨梅。伤员在吃梅、看梅、谈梅时都能分泌唾液,其中不需大脑皮层参与就能完成的反射活动的是_;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是_。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我学会了 (共6题;共11分)1-1、2-1、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