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用全书(杨式)_第1页
体用全书(杨式)_第2页
体用全书(杨式)_第3页
体用全书(杨式)_第4页
体用全书(杨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太极拳起势 此为太极拳预备动作之姿势。立定时。头宜正直。意含顶劲。眼向前平视。含胸拔背。不可前俯后仰。沈肩垂肘。两手指尖向前掌心向下。松腰胯。而足直踏。平行分开。距离与肩相齐。尤要精神内固。气沉丹田。一任自然。不可牵强。守我之静。以待人之动。则内外合一。体用兼全。人皆于此势易为忽略。殊不知练法用法。俱根本于此。望学者首当于此注意焉。 第二节、揽雀尾绷法 揽雀尾为太极拳体用兼全之总手。即推手所谓黏连贴随。往复不离不断。遂以雀尾比喻手臂。故总名之曰:揽雀尾。其法有四。曰绷捋挤按。 绷法。由起势。设敌人对面用左手击我胸部。我将右足即向右侧分开坐实。随起左足往前踏出一步。屈膝坐实。后脚伸直。遂为左实右虚,同时将左手提起至胸前。手心向内。肘尖略垂。即以我之腕贴在彼之肘腕中间。用横劲向前往上绷去。不可露呆板平直之像。则彼之力即为我移动。彼之部位亦自不稳矣。 第三节、揽雀尾捋法 由前势。设敌人用左手击我侧肋部。我即将右足向右前正面踏出。屈膝踏实。左脚变虚。身亦同时向右面转。眼随往平看。右手同时圆转。往右前出动。右手在前。手心侧向里裹。左手在后。手心侧向内。转至右手心向下。左手心向上时。速将我右肘腕间。侧贴彼肘节上。侧仰左腕。以腕背粘彼之腕背臂上。向左外侧。全身坐在左腿。左脚实。右脚虚。此时敌如进攻。我即闪向胸前。右侧捋来则彼之根力拔起。身亦随之倾斜矣。 第四节、揽雀尾挤势 由前势。设敌人往回抽其臂。我即屈右膝。右脚实。左腿伸直。伸腰长往。随之前进。眼神亦直前往上送去。同时速将右手腕向外翻出。左手心贴我之右腕臂间。向前往。乘其抽臂之际。随出挤之。则敌必应手而跌矣。 第五节、揽雀尾按法 由前势。设敌人乘势从左侧来挤。我即将两腕。从左侧往上提劲。空其挤力。手指向上。手心向前。沉肩垂肘。坐腕。含胸。全身坐于左腿。速用两手心按其肘及腕部。向前逼按去。屈右膝。坐实。伸左腿腰亦同时往前进攻。眼神随动往前从上送去。则敌人即后仰跌出矣。 第六节、单鞭 由前势。设敌人从身后来击。我即将重心移在左脚。右脚尖翘起。向左侧转动坐实。左右手平肩提起。手心向下。一致随腰。左右往复荡动。以称转动之势。两手荡至左方时。乃将右手五指合拢。下垂作刁字势。此时左掌暂驻腰间。与刁手相抱。手心朝上右足就原位。向左后转动翻身向后。左足提起。偏左踏出。屈膝坐实。右腿伸直。同时转腰。左手向里。由面前经过。往左伸出一掌。手心向外。松腰胯。向敌之胸部逼去。沉肩。垂肘。坐腕。眼神随之往前。俱要同一时动作。则敌人未有不应手而倒。 第七节、提手上势 由前势。设敌人自右侧来击。我既将身由右侧回转。左足随向右侧移转。右足提起向前进步。脚跟点地。脚尖虚悬。全身坐在左腿上。含胸拔背。松腰眼前视。同时将两手互相往里提合。是为一合劲。右手在前。左手在后。两手心左右相向。两腕提至与敌人之肘腕相衔接时。须含蓄其势。以待敌人之变。或即时将右手心反向上。用左手掌合于我右腕上挤出亦可。身法步法。与挤亦有相通处。 第八节、白鹤亮翅 由前势。设敌人从我身左侧。用双手来击。我速将右脚收回。即提起直前踏出。稍屈坐实。身随右脚同时转向左方正面。左脚移至右脚前。脚尖点地。左手心同时合于左手肘里。沉下至腹时。右手随沉随起。提护至右头角上展开。右手心向上侧。左手急往下。从左侧向下展开至左胯旁。手心向下。则彼之力即分散而不整矣。 第九节、左搂膝拗步 由前势。设敌从我左侧中下二部。用手或足来击。我将身往下一沉。实力暂寄于右腿。左足即提起向前踏出一步屈膝坐实。右足亦随之伸直。左手同时转上至右胸前向左外往下。将敌人之手或足搂开。右手同时仰手心垂下。直往后右侧轮转旋上至耳旁。张掌。手心向前。沉肩坠肘。坐腕松腰前进。眼神亦随之前往。向敌人之胸部按去。身手各部须合成一劲。意即扬长前往。便为得力。 第十节、手挥琵琶 由前势。设敌人用右手来击我胸部。我即含胸。屈右膝坐实。左脚随稍往后提。脚跟着地。收蓄其气势。右手同时往后收合。缘彼腕下绕过。即以我之腕黏贴彼之腕。随用右手拢合其腕内部。往右侧下采捺之。左手亦同时由左前上收合。以我之掌腕。黏贴彼之肘部作抱琵琶状。此时能立定重心。左列右采。蓄我之势。以观其便。谓之手挥琵琶也。 第十六节、进步搬拦捶 由前式。设敌人用右手来击。我即将左足微向左侧分开。腰随往左拗转。左手即往后翻转至左耳边。手心向下。右手俯腕。随转至肋间。握拳。翻腕向右转腰。右拳随之旋转至右肋下。此谓之搬。同时提起右脚侧右踏实。松腰胯沉下。左手即从左额角旁侧平向前击。谓之拦。左足同时提起踏出一步。坐实。右足伸直。右手拳即随腰腿一致向前打出。然此拳之妙用。全在化人击来之右拳。先以我之右手腕。黏彼之右手腕。从左肋上搬至右肋下。其时。恐敌人抽臂换步。即将左手直前随步追去。寓有开劲。拦其右手时。即速将我右拳。向敌胸前击去。则敌不遑避。必为我所中。此拳之妙用。所以全在搬拦之合法也。 第十七节、如封似闭 由前式。设敌人以左手握我右拳。我即仰左手穿过右肘下。以手心缘肘护臂。向敌左手腕格去。如敌欲换手按来。我即将右拳伸开。向怀内抽拆。至两手心朝里斜交。如成一斜交十字封条形。使敌手不得进。犹如盗来即闭户。此谓之如封之意也。同时含胸坐胯。随即分开。变为两手心向敌肘腕按住。使不得走化。又不得分开。此谓之似闭。似闭其门不得开也。随即用长劲。照按式按去。眼前看。腰进攻。左腿屈膝坐实。右腿随胯伸直。合一劲。向敌击去。此为合法。 第十八节、十字手 由前式。设有敌人。由右侧自上打下。我急将右臂。自右向上大展分开。身亦同时向右转。左脚与右脚合。两手由上分开。复从下相合。结成一十字形。全身坐在左脚。右脚即提起。向左收回半步。两脚直踏。如起式。此一闭一合劲也。际我用开劲分敌之手时。正恐敌先乘虚由我胸部袭击。故我即结两手成一合劲。其时手心朝里。将敌之臂棚住。如敌变双手来按。我即用双手将敌手由内往左右分开。手心朝上。或向下均可。惟结成十字手时。同时腰膝稍松。往下一沉。则敌所向之力。即自散失不整矣。 第十九节:抱虎归山 由前式。设敌人向我右侧。後身迫近击来。未遑辨别其用手。或用脚时。急转腰分开两手。踏出右步。屈膝坐实。左腿伸直。右手随腰向右方敌人腰间搂去。复抱回。左手亦急随之往前按。故右手先用覆腕搂去。旋用仰掌收回。如作抱虎式。倘敌人手脚甚快。未能为我抱住。但仅为我搂开。或按出。则彼复换左手击来。我即用捋势捋回。故下附揽雀尾三式捋挤按同上。 第二十节:肘底看捶 由前势。如敌人白後方来击。我即转身。其动作如上单鞭转身式。可参用。迨身将翻转正面时。左脚直向正面踏实。右脚即偏向右前。踏出半步。坐实时。则左脚提起。脚尖翘起。两手平肩。同时随身向左转,此时即用左手腕外平接敌人右手腕。向右推开。至其失却中定时。即将左手指下垂。缘彼腕间。向内缠绕一小圈。右手同时向左。与其左手相接。自上黏合。则彼之左右手都处背境。而失其所向。我即将左腕。抑其右腕。右手急握拳。转至左肘底。虎口朝上。以蓄其势。向机而发。未有不应声而倒。此之谓肘底看捶也。 第二十一节:倒撵猴 由前式。设有敌人用右手。紧握我手左腕。或小臂间。倘又以左手托住我肘底拳。则我先受其制。不得施展时。即翻仰左掌。用沉劲松腰胯。向左後缩回。左脚亦退後一步。屈膝坐实。右脚变虚。则敌之握力顿失。右手同时向後分开。至其失却握力时。急向前按去。此式虽然倒退一步。仍可撵去敌劲。故谓之倒撵猴。其要尤在松肩沉气也。 第二十三节:斜飞式 由前式。如敌人自右侧。向我上部打来。或用力压我右臂腕。我乘势往下沉合蓄劲。随即将右手向右上角分展。用开劲斜击。同时踏出右步。屈膝坐实。似成一斜飞式。其用意亦须称其势也。 第二十七节:海底针 由前式。设敌人用右手牵住我右腕。我即屈右肘坐右脚。转腰提回。手心向左。脚亦随之收回。胸尖点地。如敌仍未撒手。更欲乘势袭我。我即将右腕顺势松动。折腰往下一沉。眼神前看。指尖下垂。其意如采海底之针。此时虽欲采欲战。皆往复成一直力。不意为我一挫。则其根力自断。便可乘虚进击也。 第二十八节:扇通背 由前势。设敌人又用右手来击。我急将右手由前往上提起。至右额角旁。随将手心向外翻。以托敌右手之劲。左手同时提至胸前。用手掌恸开。直劲向敌胁部恸去。沉肩坠肘。坐腕。松腰。左脚同时向前踏出。屈膝坐实。脚尖朝前。眼神随左手前看。右腿随腰胯伸劲送去。其劲正由背发。两臂展开。欲扇通其背。则所向无敌矣。 第二十九节:撇身捶 由前式。设敌人自身後脊背。或胁间用手打来。我即将左足向右偏移转坐实。右足变虚。腰随转向正面。右手同时即握拳。暂於左胁腋间一驻。,左手心朝上合护左额角。即时右拳由上圆转撇去。交敌之手由右胁侧间用沉劲叠住。同时左手由左侧。急向敌人面部击去。则敌必眼花失措矣。 第三十三节:云手 由前势。设敌人自前右侧用右手击我胸部。或胁部。我即将右手落下。手心向里,即以我之腕上侧。与敌之腕下相接。由左而上。往右旋转。复翻下向左行。划一大圆圈。如云行空绵绵不绝。左手同随落下。手心向下。随往下向上翻出。与右手用意同。身亦随右手拗转。眼神亦随手腕看去。旋转照应。右足往右侧往左移动半步坐实,左足亦即向左踏出一步。成一骑马式。此时而手上下正行至胸脐相对。则右脚又变虚。向左移人半步。则续行为第二式。惟变化虚实交互旋转时。万不可露有凸凹断续之意。此式之妙用。全在转腰胯。然後可以牵动敌之根力。应手翻出。学者其细悟之。 第三十五节:高探马 由单鞭式。设敌用左手。自我左腕下绕过。往右挑拨。我随将左手腕略松劲。手心朝上。将敌腕叠住。往怀内采回。如上图。左脚同时提回。脚尖著地。松腰含胸。右膝稍屈坐实。同时急将右手由後而上圆转向前。往敌人面部。用掌采去。眼前看。脊背略耸有探拔前进之意。 第三十六节:右分脚 由前势。设敌人用左手。接我采出之右腕。我用右手腕压住敌之左肘。垂肘沉肩。即将敌左臂向左侧捋回。同时左手粘住敌人左腕。手心向下暗施采劲。左脚同时向前左侧迈去半步。坐实。腰向左斜倚。随将右脚提起。脚尖与脚背。平直向敌人左胁踢去。同时而手掌侧立。向左右平肩分开。以称分脚之势。眼亦随右手看去。含胸拔背。定力自足。则敌势不能自支矣。 第三十八节:转身蹬脚 由左分脚式。设敌人自身后用右手打来。我即将身向左正方转动。合胸拔背。松腰尤须虚灵顶劲。左腿悬提。随腰转时。脚尖垂下。右脚立定时。左脚即向敌腹部用脚跟蹬去。脚指朝上。两手随腰转动时。由外往内合。随左脚蹬出时。掌即向左右侧立。平肩分开。眼神随左指尖望去。立定根力。则敌必应腿自仰矣。 第四十一节:进步栽捶 由前式。设敌又用左腿踢来。我即用左手顺敌腿势由左搂去。则敌必往左仆。我即将左足同时向前一步追去。屈膝坐实。右手随握拳。向敌腰间或脚胫捶去皆可。是为栽捶。其时右腿伸直。腰胯沉下成平曲形式。胸含。眼前看。尤须守我中土为要。 第四十二节:翻身撇身捶 由前势。设又有敌人自身後用拳击来。我即将身由右往後翻转。左脚坐实。右腿向前提起踏出半步。右拳同时提起。向后正面撇去。拳背向下沉。或将敌肘叠住。或暗用采劲皆可。左手同时随右拳。向敌面部用掌列去。以助右拳撇势。身须随即进展为得势也。 第四十四节:右蹬脚 由前势。设敌人用左手将我右臂向左推出。此时将我右腕顺势由敌人手腕下缠绕。自右往左列开。两手分开与脚相称。腰胯沉下。眼神随往前看。同时将右脚向正面蹬出。左脚尖同时向左稍转。坐实。身亦随往左转入正面。 第四十五节:左打虎式 由前式。设敌人由左前方。用左手打来。我将右足落下。与左足并齐左右手随向左侧转。左脚往後踏出。屈膝坐实。右足变为虚。略成斜骑马裆式。面向侧正方。两手同时荡拳随落随往左合。即用右拳将敌左腕扼住。往左侧下采。至与心部相对。左拳由左外翻上。转至左额角旁。手心向外。急向敌人头部。或背部打去。此式以退为进。忽开忽合。意含凶猛。故谓打虎式也。 第四十六节:右打虎式 由前式。设敌人白後右侧。用右手打来。我即将右足提起。向右侧迈去。屈膝坐实。略成右跨马式,腰随之往右侧前方拗转。左腿变虚。两拳同时随往右圆转。成右打虎式。与左同一用法。希参用之。 第四十八节:双风贯耳 由前势。设敌人自右侧。用双手打来。我即将左脚尖稍向右移转立定。右脚同时向右侧悬转。膝上提。脚尖垂下。身同时随转至左正隅角。速将两手背由上往下。将敌人两腕往左右分开叠住。随将两手握拳由下往上。向敌人双耳用虎日相对贯去右脚同时向前落下变实。身亦略有进攻之意方可。 第四十九节:左蹬脚 由前式。设有敌人自左侧胁部来击。我急用左手将敌右手背粘住。由里往外列开。右足在原地向右微有移动。左足同时往前提起。向敌胁腹部蹬去。馀与转身蹬脚同。第五十节:转身蹬脚 接前式。如有敌人从背後左侧打来。我急将身往右後正面旋转。左脚同时随身转时收回往右悬转。落下坐实。脚尖向前。此时右脚尖为一身旋转之枢机。两手合收随身至正面时。急用右手腕。将敌肘腕粘住。自上而下。向右列出。右脚同时提起。向敌胁腹部蹬去。左右手随往前後分开。 第五十六节:野马分鬃右式 由前式。设敌人自右侧。用按式按来。我即将身向右转。左足亦向右移动。右足脚跟松同。脚尖虚点地。随用右手将敌左右腕黏住。略往左侧一松。用左手列其右手腕。同时急上右足。屈膝坐实。左足伸直。随用右小臂向敌腋下分去。则其根力为我拔起。身即向後倾仰矣。此时左手亦须稍从後分开。用沉劲以称右手之势。 第六十节:玉女穿梭 由单鞭式。设敌人从後右侧。用右手自上打下。我即将身随左脚同向右方翻转。右脚随即提回。落在左脚前。脚尖侧向右分开坐实。左手收回。合於右手腋下。随即护绕右大臂。穿过右肘。即用棚劲。向左前隅角上翻去。将敌之手腕棚起。左脚同时前进。屈膝坐实。有脚伸直。右手即变为掌。急从左肘下穿出。冲向敌之胸胁部击去。未有不跌。此式左右手相穿,忽隐忽现。捉摸不定。袭乘其虚。故曰玉女穿梭。以喻其势之巧捷也。 第六十一节:玉女穿梭二 接前式。如敌人由身後右侧。用右手劈头打来。我即将左脚往里稍转。右脚同时向后右侧踏出一步。屈膝坐实。身随向後往右拗转。左脚变虚。急用右腕由敌右臂外粘住。往上右侧棚起。随将左手向敌右肋按去。余同上式。 第六十二节:玉女穿梭三 接前式。如敌从左侧用左手袭来。我即将右脚尖稍向右分开坐实。左脚提向左隅角踏出坐实。手法与上第一式同。 第六十七节:单鞭下势 由单鞭已出之左手时。如敌人以右手将我左手往外推去。或用力握住。我即将右腿稍向右分开。往後坐下。左手同时用圆活劲收回胸前。或敌用左手来击。我急用左手将敌左腕扼往。往左侧下采亦可。右腿与腰胯同时坐下,以牵彼之力。而蓄我之气。 第六十八节:金鸡独立右式 由上式。如敌人往回拽其力。我即顺势将身向前上攒起。右腿随之提起。用足尖向敌腹部踢去。右手随之前进。屈肘。指尖朝上,以闭敌人之左手此时左脚变实。稳立。右手随进时。或牵制敌人左右手亦可。不必拘执。第六十九节:金鸡独立 由右式。设敌人用右拳打来。我右手沉下。速起左手托敌肘。提左腿。与右式同。 第七十七节:转身白蛇吐信 此式略与撇身捶同。唯第二式变掌用法。唯在手掌加沉劲耳。 第八十三节:高探马穿掌 同上第三十五节可参阅。唯右手探出后。即收回。手心朝下。左手稍提起穿掌向敌喉间冲去。右手仍藏在左肘下。以应变。 第八十四节:十字腿 由前式。设敌人用右手牵住我之右手时。我即将右手抽开。至左手腋下。随将左掌向敌胸部冲去。成十字手形。其时设有敌自身后右边用右手横打来。我急将身向右正面拗转。左臂同时翻上屈回。与右臂上下相抱时,急将左右手向前後分开拦住敌手。同时急将右腿提起。用脚跟向敌右胁部蹬去。则敌必应腿跃出矣。 第八十五节:进步指裆捶 接前式。如敌人往回撤手时。我即将右足落下。同时左足前进。屈膝坐实。在此时设敌人用右足自下踢来。我急用左手。将敌右足往左膝外搂开。左手随即握拳向敌裆部指去。身微向前俯。 第八十八节:上步七星 由前式。没故人用右手自上劈下。我即将身向左前进。两手变拳。同时集合交叉。作七字形。手心朝外棚住。向敌胸部用拳直击亦可。 第八十九节:退步跨虎 由前式。设敌人用双手按来。我即将两腕粘在敌之两腕里,左手往左侧下方列开。右手往右侧上方黏起。两千心随向外翻。右脚随往後退一步。落下坐实。腰随往下沉劲。左足随之提起。脚尖点地。遂成跨虎形。使敌全身之力皆落空。此时则敌虽猛如虎。略一转动。便受我制矣。 第九十节:转身摆莲 由前势。设又有敌人。自我身後用右手打来。前後应敌於万急时。我即将右脚就原地。向右後方悬起左脚随身旋转。同时以两手及左腿用旋风势。以手脚向敌上下部刮去。复转至原位时。紧将敌右肘腕粘住。随绕敌之腕里。往左用捋带列抽回。急用右脚背向敌胸胁部。用横劲踢去。脚过似疾风摆荡莲叶。所谓柔腰百折若无骨。撒去满身都是手。此功之奥妙。非浅学者所可领略也。第九十一节:弯弓射虎 由前式。设敌人往回撤身时。我即将左右手随敌之手粘去。复绕过敌之手腕间。向右侧旋转。握拳从左隅角击去。左手同时沉在敌右肘部击去。右腿随往右落下坐实。右手辄向敌胸部击去。皆要蓄其势。腰下沉劲。略如骑马裆式。左脚变虚。如成射虎弯弓之势也。 第九十四节:合太极式 由如封似闭。双十字手。两手分左右下垂。手心向下与起势式同。是名台太极。此为一套拳终了之时。学者尤不可忽略。合太极者。合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而仍归於太极。即收其心意气息。复全归于丹田。凝神静虑。知止有定。不可散失。以免贻笑大方也。 太极拳九决 (一)全体大用决 太极拳法妙无穷,棚捋挤按扎衣生 斜走单鞭胸堂占,回身提手把着封 海底捞月亮翅变,挑打软肋不容情 搂膝拗步斜中找,手挥琵琶穿化情 贴身撩近横肘上,护中反打又称雄 进步搬拦肋下使,如封似闭护正中 十字手法变不尽,抱虎归山采列成 肘底看捶护中手,退行三把倒转猴 坠身退走板勉励,斜飞着法用不空 海底针要躬身就,扇通臂上托架功 撇身捶打闪化式,横身前进着法成 腕中反有臂拿法,云手三进臂上功 高探马上栏手刺,左右份脚首要封 转身蹬脚腹上占,进步栽捶迎面冲 反身白蛇吐信变,采住敌手取双瞳 右蹬脚上转肋踩,左右披身伏虎精 上打正胸肋下用,双风贯耳着法灵 左蹬脚踢右蹬式,回身蹬脚膝骨迎 野马分鬃功腋下,玉女穿梭四角封 摇化单臂脱手上,左右用法一般同 单边下式顺锋入,金鸡独立占上风 提膝上打致命处,下伤二足难留情 十字腿法软骨断,指裆捶下*为锋 上步起星架手式,退步跨虎闪正中 转身摆连护腿进,弯弓射虎挑打胸 如封似闭顾盼定,太极合手式完成 全体大用意为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