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技术规程专项措施.doc_第1页
采煤技术规程专项措施.doc_第2页
采煤技术规程专项措施.doc_第3页
采煤技术规程专项措施.doc_第4页
采煤技术规程专项措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采煤技术安全组织措施(专项部分)(征求意见稿)4300*采煤工作面过断层措施(普通模板)一、说 明:4300*采煤队现回采*采6*层左*片,现工作面上巷采至4号点前37米,下巷采至9号点后27米,工作面距上巷50米处揭露一道断层,断层方位角3200,倾角600,落差3.0米,断层向上巷倾,该断层为正断层,与工作面斜交,向工作面延伸,对工作面回采影响较大, 为保证过断层期间的安全生产,特制定本措施。二、施工方法:1、采取工作面平推硬过断层的方法,对断层处挑顶拉底,挑顶拉底时采用风钻打眼,爆破落岩,单体液压支柱支护。2、顶底板,断层面较平整,断层带基本上不破碎的情况下,断层处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带大顶帽硬质杂木,规格0.5 m0.2 m0.15m(长宽厚)。 3、断层附近的顶板比较破碎的情况下,断层处支护采用一梁两柱,支柱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顶梁沿走向连锁迈步式支护顶板,顶梁为木顶梁硬质杂木,规格1.5 m0.2 m0.15m(长宽厚)。三、技术安全组织措施(一)、过断层措施1、在过断层期间必须加强现场工程质量管理,每班必须由带班队长现场指挥,首先要对工作面工程质量和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支柱,要重新打设,对存在的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只有确认无危险后,工作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找掉危岩悬矸,严格执行先支后回制度,严禁空顶作业,支、回柱时带班队长、班长必须在现场指挥。2、过断层前必须在上巷距工作面30m处备好以下材料:单体液压支柱200棵,木横梁100根,半圆边木板200块。3、根据断层的实际情况,该工作面采取挑顶拉底硬过断层,严格按炮眼布置图进行施工,挑顶拉底必须与工作面推进度一致,不许滞后或超前。挑顶拉底后必须保证顶底板平直,以有利于刮板运输机的运输或有利于工作面出货。4、必须设专职瓦检员经常检查断层处瓦斯浓度,时刻注意瓦斯变化情况,瓦检员严禁空班、假检、漏检。断层处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打眼、装药、放炮,瓦斯异常变化时要及时处理,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立即撤人。5、断层处顶底板及断层面较平整,断层带基本上不破碎的情况下,断层处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带大顶帽硬质杂木,规格0.5 m0.2 m0.15m(长宽厚)。 6、断层附近的顶板比较破碎的情况下,过断层期间要维护好断层处顶板,控制好断层面交接处顶板,防止顶板垮落。断层处支护采用一梁两柱,支柱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顶梁沿走向连锁迈步式支护顶板,顶梁为木顶梁硬质杂木,规格1.5 m0.2 m0.15m(长宽厚),且该处柱距缩到0.6米,顶梁上要用半边木板背板刹顶,必须刹实刹严,以防止漏顶。7、对暴露出来的断层面,要垂直断层面打带大顶帽的戗柱,支柱要打在硬底上。8、由于工作面断层处底板松软情况下,单体支柱要穿铁鞋(30030010),铁鞋严禁支设在浮煤浮矸上。9、断层处顶板压力较大时,应在在断层两侧各架一架“#”型木垛,沿走向每两个循环打设一次。10、断层处必须一炮一放,炮后及时打设临时支护,临时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带大顶帽,临时支护柱距为0.75米。人员到硬帮出货时,必须检查是否有临时支护,若没有临时支护,应及时要补打临时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带大顶帽,临时支护柱距为0.75米。11、断层处要根据采高变化及时调配适宜采高的单体,严禁单体超高使用,严禁缺梁少柱及使用损坏的柱梁。断层处不准存有闲置单体。断层处单体初撑力必须达到90KN以上。断层处严禁排柱距超规定,支柱严禁打在浮煤浮矸上,不许有倒柱、失效柱或缺柱。12、断层处要先于其它区段进行支护,支护时,不许提前摘柱和超前回收,打设支柱必须使用备用柱。只有断层处全部支护完成后,方可进行回柱放顶。断层处要备足备用的单体支柱和顶梁及木背板。13、工作面支柱时或回柱放顶时,工作面严禁放炮或割煤,14、断层处的回柱放顶必须与工作面一致,严禁滞后回柱放顶。回柱放顶时必须先打后翻,且必须使用2.5m以上的长把工具卸载及撤顶子,当班安检员和班长必须在现场指挥。15、放炮接茬或回柱放顶分段处严禁放在断层附近。16、断层处回柱前,首先对断层处进行加固整改,确保支柱迎山有力。要提前清理好退路。断层处要先于其它区段进行回撤,有溜子的工作面回柱时要停溜子。回柱时要远距离操作,使用长度不低于2.5m的长把工具,并要有专人在现场指挥,坚持由下向上,由采空区排向煤壁的顺序。17、工作面正处于初次放顶期间,生产时严格执行初次放顶措施。(二)、风钻打眼、放炮措施 1、根据现场,风管采用压管路,水管用液压管路管路,严禁干打眼。 2、进入工作地点前,必须对施工地点进行敲帮问顶,找掉危岩悬矸。钻眼必须在临时支护掩护下或在支护完整条件下进行,严禁站在运转的输送机上打眼。严禁空顶作业。3、打眼前要做到“三紧”“两不要”,即袖口、领口、衣角紧;不要戴手套,不要把毛巾露在衣领外。 4、打眼工扶钻时,要躲开眼口的方向,站在风钻侧面,两腿前后错开,脚蹬实底,禁止踩空或骑在气腿上钻眼,以防钻杆折断时风钻扑倒或断钎伤人。 5、根据现场,钻眼应以挑顶或卧底为主,岩石厚度在1.0m以下时布置单排眼,眼距1.0m,装药量0.6Kg;打眼角度:水平角度75o,底眼俯角5o,距底板0.3m,眼深1.3m(见炮眼布置图)。 6、若炮眼深度小于0.6米时,严禁装药。装药后,每眼必须装一卷化学炮泥,其余部分用粘土炮泥封实,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5米,不装炮泥、炮泥长度不足、不实,严禁放炮。7、必须采用正向装药,严禁反向装药,严禁打眼与装药平行作业。 8、装药时用木质炮棍将药轻轻地推入眼底,用力要均匀,不得强力冲击,但要使药卷间密实接触,严禁用金属杆代替。电管脚线扭成短路必须全部塞到炮眼内,严禁外露,提前连接脚线。9、放炮员必须持证上岗,由专职放炮员担任,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10、变薄带一次只许放一炮,严禁多联多放。严禁最大控顶下放炮。11、必须使用放炮器起爆,放炮器必须防爆,失爆放炮器不准入井,放炮器的钥匙必须由放炮工随身携带,不得转给他人。12、放炮前,必须设专职瓦检员检查瓦斯,如瓦斯浓度超过1%时,严禁放炮,风流不稳不得放炮。坚持放炮前后洒水降尘。13、放炮前,变薄带必须设好警戒,警戒工作必须由跟班队长亲自安排专人担任。放炮地点以上15米以外设警戒,放炮地点其下方不许有人,在下巷超前支护前10米以外设设警戒防止人员进入。14、每放完一炮时,待炮烟吹散后,人员进入作业地点必须先观察顶板,处理顶板活石、危岩处理完后,若炮后崩倒的支柱必须及时补齐。一人负责观察顶板情况,一人负责打好临时柱,柱距0.75米一棵且带好顶帽。15、放炮距离放炮地点倾斜上方不小于15米。16、严格执行自联自放制度,不准多人放炮,以防误操作。17、放炮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母线与电雷管脚线联结后,再沿路检查母线。放炮员应最后退出放炮地点。(2)、放炮员沿路检查路线,第二次吹口哨并大声叫喊“快放炮啦”。(3)、到达放炮的警戒地点后,将母线联接在放炮器的接线端并拧紧,这时第三次吹口哨并大喊“放炮啦 ”,等待5秒后,方可放炮。(4)、放炮后,首先取下放炮器钥匙,然后将母线从放炮器上摘下并打结短路。待炮烟排净后再联下一炮,严禁先送电后接放炮线 18、每次放炮后,待炮烟吹散后方可进入放炮地点。进入放炮地点时要检查顶板、煤帮、支护情况,扶起、补齐炮后倒柱。19、卷货时要时刻注意顶板、煤壁,发现危险,及时撤离,同时刷帮要注意煤壁侧残炮、瞎炮,遇到时,由班长和放炮员负责按规定处理。处理残爆、处理瞎炮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在瞎炮到少0.3米处另打同瞎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放炮;(2)、严禁用镐刨眼中取出放置的引药或比引药中拉电雷管;严禁将炮眼残底(无论有无余炸药)继续加深;严禁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药;严禁用压风吹这些炮眼;(3)、在瞎炮处理完毕以前,严禁在该地点进行同处理瞎炮无关的工作。20、施工时要保证断层拉底后倾角有利于出货,确保铺槽平直,防止堵货。卷货时,若变薄带处堵货,必须停止出货,人员应在软帮第一排顶孔内,并上方设好挡板,用2.0米以上的长把工具由下向上处理,直到出货畅通。处理堵货时必须两人作业,严禁单人作业。23、根据采高变化,及时调配适宜采高的单体液压支柱。严禁空顶,拉底后的高度大于0.6米以上,必须采用适当高度的单体支柱支护,严禁采用木柱支护。变薄处,严禁出现排距和柱距超规定。24、打设支柱时,必须刨出柱窝,保证支柱接顶接底,严禁支柱打在浮煤、浮矸上,支柱必须给够压,初撑力必须达到90KN。四、附图表:1、工程平面图2、工作面支护图及剖面图3、炮眼布置图(平面及剖面)及装药量表出货时的安全措施。4300*采煤工作面过破碎带安全措施(普通模板)一、说 明:4300*采煤队现回采*采6*层左*片,现工作面上巷采至4号点前37米,下巷采至9号点后27米,工作面距上巷30米处揭露一破碎带,沿倾斜长度18米,向工作面延伸,破碎带有增大的趋势,对工作面回采影响较大, 为保证过断层期间的安全生产,特制定本措施。二、施工方法:破碎带处支护采用单体支柱带木顶梁支护,一梁两柱,顶梁沿走向连锁迈步式支护顶板,顶梁为木顶梁硬质杂木,规格1.5 m0.2 m0.15m(长宽厚)。三、技术安全组织措施1、在过断层期间必须加强现场工程质量管理,每班必须由带班队长现场指挥,首先要对工作面工程质量和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支柱,要重新打设,对存在的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只有确认无危险后,工作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找掉危岩悬矸,严格执行先支后回制度,严禁空顶作业,支、回柱时带班队长、班长必须在现场指挥。2、过破碎带前必须在上巷距工作面30m处备好以下材料:单体液压支柱200棵,木横梁100根,半圆边木板200块。3、必须设专职瓦检员经常检查断层处瓦斯浓度,时刻注意瓦斯变化情况,瓦检员严禁空班、假检、漏检。断层处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打眼、装药、放炮,瓦斯异常变化时要及时处理,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立即撤人。4、过断层期间要维护好顶板,防止顶板垮落。工作面破碎带范围内支护采用单体支护带木顶梁支护顶板,一梁两柱,顶梁沿走向连锁迈步式布置,顶梁为木顶梁硬质杂木,规格1.5 m0.2 m0.15m(长宽厚),且该处柱距缩到0.6米,顶梁上要用半边木板背板刹顶,必须刹实刹严,以防止漏顶。5、对放炮后暴露出来的破碎带,要及时打带大顶帽的戗柱,支柱要打在硬底上。6、由于工作面断层处底板松软情况下,单体支柱要穿铁鞋(30030010),铁鞋严禁支设在浮煤浮矸上。7、破碎带处顶板压力较大时,应在在破碎带沿倾斜每8米,打设一架“#”型木垛,沿走向每两个循环打设一次。8、破碎带必须一炮一放,炮后及时打设临时支护,临时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带大顶帽,临时支护柱距为0.75米。人员到硬帮出货时,必须检查是否有临时支护,若没有临时支护,应及时要补打临时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带大顶帽,临时支护柱距为0.75米。9、破碎带要根据采高变化及时调配适宜采高的单体,严禁单体超高使用,严禁缺梁少柱及使用损坏的柱梁。破碎带处不准存有闲置单体。破碎带处单体初撑力必须达到90KN以上。破碎带处严禁排柱距超规定,支柱严禁打在浮煤浮矸上,不许有倒柱、失效柱或缺柱。坚持多次注液制度,及时更换坏柱梁。10、工作面倾角大于250时,破碎带下5米处,设一道防滑底梁,防止矸石下滑伤人11、破碎带处要先于其它区段进行支护,支护时,不许提前摘柱和超前回收,打设支柱必须使用备用柱。只有断层处全部支护完成后,方可进行回柱放顶。断层处要备足备用的单体支柱和顶梁及木背板。12、工作面破碎带支柱时或回柱放顶时,工作面严禁放炮或割煤,13、破碎带处的回柱放顶必须与工作面一致,严禁滞后或提前回柱放顶。回柱放顶时必须先打后翻,且必须使用2.5m以上的长把工具卸载及撤顶子,当班安检员和班长必须在现场指挥。14、放炮接茬或回柱放顶分段处严禁放在破碎带附近。15、破碎带处回柱前,首先对破碎带进行加固整改,确保支柱迎山有力。要提前清理好退路,破碎带处要先于其它区段进行回撤,严禁滞后其他地段,有溜子的工作面回柱时要停溜子。回柱时要远距离操作,使用长度不低于2.5m的长把工具,并要有专人在现场指挥,坚持由下向上,由采空区排向煤壁的顺序。要有工(班)长及有经验的老工人在现场指挥监护,严禁分段多处平行回撤,严禁顶板来压时回撤。16、移输送机时采取边移输送机、边回临时支柱和边支基本支柱的快速支、回柱办法,以及时对顶板进行支护。17、工作面正处于初次放顶期间,生产时严格执行初次放顶措施。四、附图表:1、工程平面图2、工作面支护图及剖面图4300*采煤工作面过变薄带措施(普通模板)一、说 明:4300*采煤队现回采*采6*层左*片,现工作面上巷采至4号点前37米,下巷采至9号点后27米,工作面距上巷30米处揭露一处变薄带,最薄处0.3米,倾斜长度20米,向工作面延伸,造成工作面行人、出货,通风困难,对工作面回采影响较大, 为保证过变薄带期间的安全生产,特制定本措施。二、施工方法:采取工作面平推硬过变薄带的方法,对变薄带处进行挑顶或拉底,挑顶拉底时采用风钻打眼,爆破落岩,单体液压支柱支护。三、技术安全组织措施。 (一)、工作面过变薄带技术要求。1、工作面的煤层厚度小于0.6米时,应采取过变薄带措施。2、工作面内变薄处拉底(或挑顶)后的高度必须在0.6米以上,以保证工作面出货、通风、行人的需要。3、工作面过变薄带,必须使用单体支柱,严禁使用木柱。工作面变薄处支护采用单体支柱带铁顶帽支护,排、柱距同工作面一致。4、拉底(或挑顶)必须与工作面推进度一致,不许滞后或超前。 (二)、安全技术措施1、根据现场,风管采用压管路,水管用液压管路管路,严禁干打眼。 2、进入工作地点前,必须对施工地点进行敲帮问顶,找掉危岩悬矸。工作面需要在最大控顶下打眼时,硬帮必须先打上临时支护间距1.5米一颗,顶板破碎处间距缩至0.75m一棵。钻眼必须在临时支护掩护下或在支护完整条件下进行,严禁站在运转的输送机上打眼。打眼工禁止在旧眼、残眼内或在岩裂缝中打眼。若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打眼。 3、打眼前要做到“三紧”“两不要”,即袖口、领口、衣角紧;不要戴手套,不要把毛巾露在衣领外。 4、打眼工扶钻时,要躲开眼口的方向,站在风钻侧面,两腿前后错开,脚蹬实底,禁止踩空或骑在气腿上钻眼,以防钻杆折断时风钻扑倒或断钎伤人。 5、根据现场,钻眼应以挑顶或卧底为主,岩石厚度在1.0m以下时布置单排眼,眼距1.0m,装药量0.6Kg;打眼角度:水平角度75o,底眼俯角5o,距底板0.3m,眼深1.3m(见炮眼布置图)。 6、若炮眼深度小于0.6米时,严禁装药。装药后,每眼必须装一卷化学炮泥,其余部分用粘土炮泥封实,封泥长度不得小于0.5米,不装炮泥、炮泥长度不足、不实,严禁放炮。7、必须采用正向装药,严禁反向装药,严禁打眼与装药平行作业。 8、装药时用木质炮棍将药轻轻地推入眼底,用力要均匀,不得强力冲击,但要使药卷间密实接触,严禁用金属杆代替。电管脚线扭成短路必须全部塞到炮眼内,严禁外露,提前连接脚线。9、放炮员必须持证上岗,由专职放炮员担任,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10、变薄带一次只许放一炮,严禁多联多放。严禁最大控顶下放炮。11、必须使用放炮器起爆,放炮器必须防爆,失爆放炮器不准入井,放炮器的钥匙必须由放炮工随身携带,不得转给他人。12、放炮前,必须设专职瓦检员检查瓦斯,如瓦斯浓度超过1%时,严禁放炮,风流不稳不得放炮。坚持放炮前后洒水降尘。13、放炮前,变薄带必须设好警戒,警戒工作必须由跟班队长亲自安排专人担任。放炮地点以上15米以外设警戒,放炮地点其下方不许有人,在下巷超前支护前10米以外设设警戒防止人员进入。14、每放完一炮时,待炮烟吹散后,人员进入作业地点必须先观察顶板,处理顶板活石、危岩处理完后,若炮后崩倒的支柱必须及时补齐。一人负责观察顶板情况,一人负责打好临时柱,柱距0.75米一棵且带好顶帽。15、放炮距离放炮地点倾斜上方不小于15米。16、严格执行自联自放制度,不准多人放炮,以防误操作。17、放炮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母线与电雷管脚线联结后,再沿路检查母线。放炮员应最后退出放炮地点。(2)、放炮员沿路检查路线,第二次吹口哨并大声叫喊“快放炮啦”。(3)、到达放炮的警戒地点后,将母线联接在放炮器的接线端并拧紧,这时第三次吹口哨并大喊“放炮啦 ”,等待5秒后,方可放炮。(4)、放炮后,首先取下放炮器钥匙,然后将母线从放炮器上摘下并打结短路。待炮烟排净后再联下一炮,严禁先送电后接放炮线 18、每次放炮后,待炮烟吹散后方可进入放炮地点。进入放炮地点时要检查顶板、煤帮、支护情况,扶起、补齐炮后倒柱。19、卷货时要时刻注意顶板、煤壁,发现危险,及时撤离,同时刷帮要注意煤壁侧残炮、瞎炮,遇到时,由班长和放炮员负责按规定处理。处理残爆、处理瞎炮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在瞎炮到少0.3米处另打同瞎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放炮;(2)、严禁用镐刨眼中取出放置的引药或比引药中拉电雷管;严禁将炮眼残底(无论有无余炸药)继续加深;严禁用打眼的方法往外掏药;严禁用压风吹这些炮眼;(3)、在瞎炮处理完毕以前,严禁在该地点进行同处理瞎炮无关的工作。20、施工时要保证变薄带拉底后倾角有利于出货,确保铺槽平直,防止堵货。卷货时,若变薄带处堵货,必须停止出货,人员应在软帮第一排顶孔内,并上方设好挡板,用2.0米以上的长把工具由下向上处理,直到出货畅通。处理堵货时必须两人作业,严禁单人作业。23、根据采高变化,及时调配适宜采高的单体液压支柱。严禁空顶,拉底后的高度大于0.6米以上,必须采用适当高度的单体支柱支护,严禁采用木柱支护。变薄处,严禁出现排距和柱距超规定。24、打设支柱时,必须刨出柱窝,保证支柱接顶接底,严禁支柱打在浮煤、浮矸上,支柱必须给够压,初撑力必须达到90KN。25、工作面若存在压死支柱,需进行如下处理:在压死支柱旁边打好临时支柱进行替柱,采取人工或放炮卧底的方法进行处理。26、工作面生产时严格执行作业规程规定的其他措施。四、附图表:1、工程平面图(变薄带剖面图)2、工作面支护图及剖面图3、炮眼布置图(平面及剖面)及装药量表4300*采煤工作面回收措施(普通模板)一、说 明:4300*采煤队现回采*采6*层左*片,现工作面上巷采至4号点前37米,下巷采至9号点后27米,工作面将到采止线,准备回收工作面, 为保证回收期间的安全生产,特制定本措施。二、回收方案:1、工作面采用打木替柱和架设木垛方法回收,上下巷采用打木替柱的方法回收。2、回收分成四部分,工作面从上巷向20米为一段,从上头20米到下巷为段,从下出口往外超前支护为段,上出口往外超前支护为段,回收顺序为 。三、回收安全技术组织措施A、总 则:1、成立回收领导组织机构:组 长:专业矿长 组员:井区行政、生产科长、安检科长、三个带班队长、三个安检员。2、回收前,必须由安全监察处负责,对工作面和上下巷进行验收,确认具备回收条件后,方可进行回收。对不具备回收条件的,要提出整改意见,只有达到标准后,经验收合格,方可回收。3、回收期间,领导小组成员必须现场指挥,皮带队和采煤机电队必须现场指挥 ,确保正常回收,通风区领导负责通风设施的管理和调整。4、技术员负责回收措施的贯彻,采煤队长负责措施的落实,安检员负责监督措施的落实。5、在回收期间若发生顶板大面积来压,应立即停止回收,由行政队长将工作面的人员马上撤到下巷超前支护以外的安全地点,只有待顶板稳定后,经安检人员确定危险后,方可继续回收,否则必须停止回收作业。B、回收前的准备工作:(一)、回收前工作面支护要求:1、回收前工作面必须缩至最小控顶距,调整好单体支柱的间排距(排距*米,柱距0.75米),并对工作面所有单体支柱二次进行加压,保证支柱的初撑力不得小于90KN。2、工作面必须落实好“三防措施”工作,工作面单体支柱必须棵棵用防滑绳连接,防止支柱下滑伤人,同时上齐防滑横木,每隔1.5米一根防滑横木,防滑横木必须交叉布置。3、对于工作面打在浮煤或浮矸上及迎山角度达不到要求的支柱,必须先打好单体替柱,然后将支柱卸载并重新按规定打设。4、对于工作面坐垫的支柱,必须在先打上单体替柱后,方可进行处理,采用镐刨底的办法处理支柱,处理坐垫支柱时严禁人员进入采空区,严禁用炮崩的方法进行处理:对于失效柱,必须及时撤走更换,缺顶帽的支柱必须上齐木顶帽,以上工作均由上向下逐步进行。5、破碎带和断层处的支护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单体支柱带长木梁支护,走向连锁布置且用背板刹顶。6、上述工作做完,使整个工作面必须形成正规的单体支柱三排六柱支护形式,方可到工作面进行打替柱和木垛。(二)、回收前工作面打替柱和木垛:1、工作面打木替柱的要求:(1)、木替柱按三排六柱布置,即工作面每个支柱下侧打一个木替柱。打设木替柱由上向下进行。(2)、进入工作面打设木替柱前,班队长以上干部必须先进入工作面检查工作面安全情况,确认无危险后,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人员在作业地点作业时,必须观察好顶板的完好情况,必须保证安全作业。(3)、工作面打设木替柱时候,作业人员由上向下打设木替柱,必须两人一组,一个人观察顶板一人负责打替柱,每棵单体支柱下方必须打一棵木替柱,工作面作业期间,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工作面。(4)、作业前,必须将货清至硬底,顶板伪顶和罩头必须处理掉后,打设前,必须挖柱窝或打麻面,方可打设木替柱,木替柱必须打牢打实,接顶接底并带在木帽,规格为(长400mm宽200mm高100mm),以加强对顶板的维护(5)、传运木柱时,传木柱人员必须在硬帮侧一字排开,传柱人员必须手递手,不准撒手扔,随运随支。(6)、人员在打设木替柱期间, 人员必须在作业地点的上方作业,必须在支护的掩护下,顶板完好的情况下作业,(7)、木替柱必须是新硬质杂木直径不小于16cm的木柱,木柱高度必须适应工作面作业地点的最佳高度,每根柱只准带一个柱帽,严禁打双柱帽或穿底鞋。2、工作面架设“#”型木垛的要求:(1)、“#”型木垛布置在软帮第一排顶空内,沿倾斜每8米一架,悬顶处每6米一架,上端头第一架距上巷岩石台硬不小于1.0米。下端头20米布置五架。断层带其上下两端个打设两架木垛,间距为4米,顶板破碎带架设木垛,每4.0米一架。(2)、人员在打设木垛由上向下进行,打设木垛前木垛中必须打好两颗护柱。在架设木垛前应垛位上方设好挡板。然后紧围绕木柱周围,架设木垛,以固定木垛。木垛打完后紧贴木垛下方打两颗护柱。防止木垛倾倒。(4)、打设木垛时,木垛里的单体可以回收,并用木柱代替,打设木垛时,人员必须在有支护下进行,严禁超前翻支柱。(5)、木垛必须接顶接底,严禁打在浮煤上,并用木排楔刹紧刹严,木垛料至少两面见光,规格为:1.2 m0.2m0.2m。(7)、打设木垛,运料期间,人员必须手递手,不准撒手扔。(8)、在木垛打完后,在木垛下方,紧贴木垛再打设两颗木柱,以加强木垛的稳定性。(9)、木垛料规格为:1.2 m0.2m0.2m,木垛周边木柱必须是新硬质杂木,直径不得小于16cm。3、工作面倾角大于250时,为防止回收后的顶板矸石滚落伤人,工作面沿走向每30米,设一道双排木柱条带(木柱直径160mm,木柱间隙为200m m),木柱间距不大于200,迎山向下迎2-3,硬帮第一排空要留有0.6米宽的通道,回收支柱过木柱条带后,要及时进行封闭。(三)、回收前上巷准备工作:1、工作面上出口和超前支护向外20米,必须重新进行加压一次,如有倒柱、缺柱、失效柱必须及时更换并补齐单体支柱。对顶板破碎的,单体支柱要带顶梁(1600200200),一梁两柱,且用背板刹顶,走向间距缩到0.6米。2、工作面上出口和超前支护向外20米范围内的上帮,每隔1.0米打一棵贴帮木柱(直径不小于160的新硬质杂木),打设木柱时,必须接顶接底,打牢打实,并用木板将上巷上帮刹严,防止上巷上帮岩石台片帮。(四)、回收前下巷准备工作:1、工作面下出口和超前支护向外20米,必须重新进行加压一次,如有倒柱、缺柱、失效柱必须及时更换并补齐单体支柱。对顶板破碎处,要架设木棚,且用背板刹顶,走向间距缩到0.6米,棚梁下要打双排单体支柱,一梁两柱。2、工作面下出口和超前支护向外20米范围内的上帮,每隔1.0米打一棵贴帮木柱(直径不小于160的新硬质杂木),打设木柱时,必须接顶接底,打牢打实,并用木板将上巷上帮刹严,防止下巷上帮岩石台片帮。C、回收措施:(一)、回收顺序:回收分成四部分,工作面从上出口向下20米为段,从上头20米到下巷为段,从下出口往外超前支护为段,上出口往外超前支护为段,回收顺序为 。回收必须按规定顺序进行,先收段,由上向下回收;再收段,由里向外回收;其次回收段,由下向上回收;最后回收段,由里向外进行。(二)、回收工作面下段支柱即第段:1、回收顺序从上往下回收,先收软帮再收硬帮,由上向下逐排回收。2、回收前,回柱工必须将工作地点的危岩,浮石,伞瞻处理掉,确认无危险后方可回收,回收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三名老工人负责回收工作,一人观察顶板,一人回柱,一人传柱,回撤前必须提前清理好退路,回收人员必须在退路畅通支护完好的情况下进行,回收人员,必须在回收地点的倾斜下方,第二排支柱下方作业,并使用2长把工具, 卸载绳长不得小于3.0米,回柱地点5米范围内不允许有其他人员,回收时,支柱要用长绳栓好,房子下滑伤人。3、人员在回收支柱时,必须在回收地点的倾斜下方,第一排支柱和第二排支柱,要安设挡板,其高度不得小于0.3米,防止回收期间上方顶板掉落下滑伤人。4、回柱时,若有柱子被压入底板或支柱坐垫时,可用锹、镐将煤矸清理干净,先打一颗替柱后,使用长锤刨支柱底板,处理时设专人观察顶板,人员必须在顶板完好,支柱齐全的作业地点下工作,严禁人员身体伸入采空区 ,严禁用放炮的方法进行处理。5、回收作业只许一组,严禁多组平行或同时作业,回收工作期间严禁提前摘柱。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