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2_第1页
粤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2_第2页
粤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2_第3页
粤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2_第4页
粤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I)卷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粤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粤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I I 卷 卷 2 2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212 题 共题 共 4444 分分 1 2 分 2016 宿迁 读 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描述的景观最 可能出现在 A 甲地区 B 乙地区 C 丙地区 D 丁地区 2 2 分 读下图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 7 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区域 原因是 A 海拨高 气温低 B 纬度高 气温低 C 多阴雨天气 光照不足 气温低 D 深居内陆 受海洋影响小 气温低 3 2 分 2017 八上 乌兰月考 下列地理界线与秦岭 淮河一线吻合的是 一月 0 等温线 16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热 带与亚热带的界线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界线 A 第 2 页 共 13 页 B C D 4 2 分 2016 八上 宿迁月考 我国纬度最高和最低的省分别是 A 黑和琼 B 黑和粤 C 新和台 D 内蒙古和琼 5 2 分 2016 八下 岑溪月考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主要的农作物是 A 春小麦 棉花 B 冬小麦 玉米 C 冬小麦 水稻 D 春小麦 大豆 6 2 分 2017 八下 六盘水期中 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地理环境的描述 错误的是 A 山环水绕 平原辽阔 B 自然资源丰富 C 气候冷湿 无霜期短 D 轻工业发达 7 2 分 2016 八上 钦州月考 黄土高原上的传统民居是 A 四合院 B 竹楼 第 3 页 共 13 页 C 蒙古包 D 窑洞 8 4 分 2017 八下 鄱阳期中 读该区域自然景观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地表景观的形成 主要是由于 A 农民修筑梯田造成的 B 长期水土流失形成的 C 大规模开采露天煤矿造成的 D 大量取土烧砖建房形成的 2 针对图地表现状 采取的治理措施正确的是 树种草 增加植被覆盖率 鼓励生育 增加劳动力 大力发展畜牧业 实施建梯田 修挡土坝等工程 A B C D 第 4 页 共 13 页 9 2 分 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高原是 A 青藏高原 B 黄土高原 C 云贵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10 2 分 我国的天然林区主要分布在 东北地区 东南丘陵地区 西南林区 经济发达地区 人口稠密地区 A B C D 11 2 分 黑龙江省的作物熟制主要是 A 一年一熟 B 一年两熟 C 两年三熟 D 一年三熟 12 20 分 2016 石家庄 近年来 东北各地不断探索现代农北发展路径 效果显著 国家主席 习近平说过 要抓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各项政策的落实 为东三省发展再注强心剂 据此读图 回答 下列问题 第 5 页 共 13 页 1 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 A 轻工业基地 B 重工业基地 C 综合性工业基地 D 高新技术产业区 2 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依托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A 便利的交通运输 B 十分广阔的市场 C 丰富的矿产资源 D 先进的科学技术 3 以下区域以山脉甲为分界线的是 A 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 B 林区和沙漠区 第 6 页 共 13 页 C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 D 暖温带和中温带 4 黑土地 为东北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黑土地 形成的环境是 A 寒冷干燥 B 高温多雨 C 炎热干燥 D 寒冷湿润 5 东北地区发展农业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 A 热量不足 B 光照不足 C 水源不足 D 地表崎岖 6 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 A 轻工业基地 B 重工业基地 C 综合性工业基地 D 高新技术产业区 7 第 7 页 共 13 页 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依托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A 便利的交通运输 B 十分广阔的市场 C 丰富的矿产资源 D 先进的科学技术 8 以下区域以山脉甲为分界线的是 A 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 B 林区和沙漠区 C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 D 暖温带和中温带 9 黑土地 为东北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黑土地 形成的环境是 A 寒冷干燥 B 高温多雨 C 炎热干燥 D 寒冷湿润 10 东北地区发展农业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 A 热量不足 B 光照不足 第 8 页 共 13 页 C 水源不足 D 地表崎岖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3 8 分 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湖南卫视的综艺栏目 爸爸去哪儿 第一期 最后一站是 去东北看雪吧 材料二 图甲为 东北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雪期 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 的空间分布 图 图乙为 东北地区 图 1 到东北去看雪选择最适应的季节是 2 图甲中多年平均雪期空间分布规律是由南向北 主要影响因素 3 结合甲 乙两图 分析归纳同纬度地带山地雪期比平原地区 长 短 4 图乙中 A 地区是我国的面积最大的平原 该平原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 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 食生产基地 请从自然环境角度说明其形成的有利条件 至少三点 14 12 分 2017 河北 阅读图文资料 回答下列问题 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 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 大的黄土区 图 8 1 为黄土高原位置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第 9 页 共 13 页 1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 包括太行山以西 乌鞘岭以东 山脉 以北 长城以南 的广大地区 2 黄土高原地处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 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3 黄土高原经流水长期侵蚀 逐渐形成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 是世界上 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为 改善自然环境 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如 等 4 图中 R 河为 流经黄土高原后 使其成为世界上 量最大的河流 5 黄土高原矿产丰富 尤其煤矿 铁矿储量大 因此 工业部门 地位突出 6 黄土高原孕育了黄土地独特的文化 图 8 2 所示的 是当地特有的传统民居 7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 包括太行山以西 乌鞘岭以东 山脉 以北 长城以南 第 10 页 共 13 页 的广大地区 8 黄土高原地处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 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9 黄土高原经流水长期侵蚀 逐渐形成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 是世界上 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为 改善自然环境 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如 等 10 图中 R 河为 流经黄土高原后 使其成为世界上 量最大的河流 11 黄土高原矿产丰富 尤其煤矿 铁矿储量大 因此 工业部门 地位突出 12 黄土高原孕育了黄土地独特的文化 图 8 2 所示的 是当地特有的传统民居 15 20 分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第 11 页 共 13 页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主要是依据 和 的差异 同时兼顾自然景观和土地利用的不同来 划分的 地区与 三区的分界线山脉名称由南向北依次是 2 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地区典型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 3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主要是依据 和 的差异 同时兼顾自然景观和土地利用的不同来 划分的 地区与 三区的分界线山脉名称由南向北依次是 4 P 岛上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族 钓鱼岛位于 P 岛的 方向 5 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地区典型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 6 下列各组地理事物中 依次出现在黄河流经地域的一组是 A 酥油茶 吊脚楼 蒙古袍 四合院 B 碉房 兰州拉面 马头琴 窑洞 C 蒙古袍 土楼 窑洞 京剧 D 坎儿井 那达慕大会 信天游 四合院 7 P 岛上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族 钓鱼岛位于 P 岛的 方向 8 试列举 和 地区在生产和生活文化方面的差异各一例 第 12 页 共 13 页 9 下列各组地理事物中 依次出现在黄河流经地域的一组是 A 酥油茶 吊脚楼 蒙古袍 四合院 B 碉房 兰州拉面 马头琴 窑洞 C 蒙古袍 土楼 窑洞 京剧 D 坎儿井 那达慕大会 信天游 四合院 10 试列举 和 地区在生产和生活文化方面的差异各一例 第 13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