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 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学时代(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歌曲中学时代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尊重词曲作者的创作,积极感受、准确学唱歌曲;尝试表现歌曲昂扬、自信的精神面貌;愿与同学合作初步体验合唱的艺术美。 2、积极与老师同学一起构建音乐课堂良好的课堂常规,以及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大胆创新的学习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1、在聆听歌曲中初步学习音乐作品分析的基本方法。 2、结合发声练习和歌曲旋律的学唱,初步学习识读乐谱和正确的演唱及合唱方法,达到准确表现歌曲的目的。 3、学习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增强歌曲的情感表现。 三、知识与技能 1、复习小学阶段的单拍子指挥图示,培养边唱边打拍子的习惯和能力。 2、学习歌唱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在新班级初步体验合唱的感觉。 3、准确学唱中学时代的旋律和歌词。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准确学唱中学时代的旋律和歌词教学难点学习识读乐谱和正确的演唱及合唱方法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阶段 1、初听导入 (1)教师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并根据歌词判断歌曲名称学生歌曲的情绪是昂扬、自信、积极、向上的。 曲名为中学时代 (2)教师出示课题 2、作者介绍 3、复听歌曲,判断歌曲节拍,并尝试随音乐的速度划出相应的指挥图示 (1)先请学生按小学阶段学习的指挥图示,复习二拍子和三拍子的挥拍方式 (2)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了解班级整体对单拍子指挥图示的学习状况,并加以指导 (3)考察学生对单拍子强弱规律的了解情况,并根据班级情况加以针对性指导和讲解 (4)请学生做指挥图示,说出二拍子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5)听歌曲第一段歌词时,初步判断歌曲的节拍,并尝试用指挥图表示自己的判断 二、发声练习 1、规范唱歌姿势 (1)上身坐直、头部端正,肩部、颈部自然放松。 (2)坐在椅子的前三分之一处,双脚平放 2、简述发声原理及呼吸练习方法 3、发声练习 (1)顿音练习 (2)和声音程练习 三、准确学唱歌曲 1、学唱第一声部 (1)学唱旋律 (2)加入歌词 2、学唱第二声部 3、合唱歌曲 四、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 五、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混声四部合唱飞来的花瓣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通过歌声表达思念、感激的情感,并了解不同的合唱形式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演唱歌曲片段体会力度对情感表达产生的作用,准确辨识力度记号 三、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并运用音乐要素力度的变化,感受、分析歌曲;学习与指挥的动作配合,尝试表现歌曲的情感变化。 2、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及曲作者教学重点学习通过分析音乐力度变化来感受和表现音乐作品教学难点学习通过音乐要素的分析,感受、理解作品的情绪;通过与老师指挥动作香配合感受力度变化,并用歌声表现歌曲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生在我爱米兰的音乐声中进入教室师同学们,知道9月10号是什么节日吗?生教师节师相信大家都有自己喜欢的老师,老师不仅带给大家知识,还关爱着每一位同学。 刚才那首童声齐唱我爱米兰就是一首将老师比喻成米兰花,表现老师辛勤劳动,默默付出的歌曲。 今天,让我们来欣赏另一首以老师为题的歌曲飞来的花瓣,请大家思考两首歌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不同?飞来的花瓣是单声部还是多声部? 二、新课教学 1、教师播放音频混声合唱飞来的花瓣生我爱米兰是童声演唱的,飞来的花瓣是成人演唱的,是多声部的师很好,这是一首四声部合唱曲。 声乐的演唱形式分为独唱、齐唱、对唱、重唱和合唱,合唱又可分为同声合唱和混声合唱。 飞来的花瓣属于哪一类?生混声合唱展示课件,出示谱例 2、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诵歌词,然后复听歌曲,思考为什么作曲家采用混声合唱而不是儿童合唱?歌曲分为几段?情绪有什么变化?生歌词表现的是已经毕业的学生对老师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歌曲分为两段,前段平静,后段情绪比较热烈。 师乐曲背景介绍,阐述音乐形式要素的重要性,复习音乐中有哪些基本要素,带领学生认识其中一种音乐要素力度。 ppp极弱pp很弱p弱mp中弱mf中强f强ff很强fff极强dim.decresc渐弱渐强cresc师乐曲的进行充满了变化,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首歌的力度变化对情感表达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1)展示课件“是写给老师的问候,是送来优秀的答卷”由弱到强再到渐弱,表现了什么? (2)“片片花瓣在春风中倾吐芬芳”中“片片花瓣”力度很轻,但随后力度加强又表现了什么? (3)三个“回答老师”的力度变化表现了什么? 三、学唱歌曲片段 四、老师指挥,学生根据力度变化来演唱 五、课堂小结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蓓蕾之歌 2、学唱歌曲校园的早晨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欣赏歌曲蓓蕾之歌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 2、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培养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启发学生要珍惜时间树立理想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唱歌曲,学会用轻快的声音演唱 三、知识与技能准确演唱休止符、切分节奏、学习反复记号的运用教学重点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来演唱教学难点准确演唱休止符、切分节奏,并掌握“声断气连”的演唱方式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一首歌颂朗诵和美好师生情谊的歌曲飞来的花瓣,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另一首歌曲蓓蕾之歌,大家想想这首歌是从什么角度来形容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歌曲的情绪如何?生将老师比喻成园丁,学生是蓓蕾。 自信、充满朝气,亲切介绍歌曲背景 二、新课教学 1、师今天我们学唱一首歌曲校园的早晨,让我们用充满朝气的,积极的,自信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首先,第一遍请大家聆听,从歌词和旋律中找规律,将歌曲划分为几段?生三段,为ABA介绍反复记号,第一段和第三段完全相同吗?请学生看看歌谱上还有哪些比较特殊的记号?生两个拍号介绍变换拍子聆听第二遍,找出比较难唱的句子 3、重点句子的节奏练习 4、加入音符做发声练习 5、跟唱歌曲 6、视唱休止符乐句师两个谱例中都有休止符,在演唱时有什么不同吗?生休止符位置不一样,一个换气一个不换气师第二条谱例中的休止符在第二拍,虽然声音断掉,但气息不能断。 这叫“声断气连”,请同学们来练习。 7、完整演唱歌曲 三、课堂小结第二单元祖国颂歌(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唱歌教学歌唱祖国 2、欣赏教学神圣的战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歌唱祖国,体验进行曲风格的作品 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祖国的美好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师弹唱歌唱祖国,学生分段学唱,进行识谱练习 2、教师讲解作品作者与创作背景,拓展欣赏神圣的战争 三、知识与技能 1、能准确演唱歌曲歌唱祖国,准确把握节奏、节拍、音准等音乐要素 2、较好地表现出歌曲歌唱祖国的进行曲节奏与力度不断变化的演唱风格 3、复习节拍、弱起节奏、附点八分音符等乐理知识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播放我和我的祖国芬兰颂樱花同学们,这几段音乐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生表达对祖国家乡美好河山的热爱。 但属于不同国家 二、新课教学 1、针对性跳音型进行热身练习 (1)唱谱 (2)用“a”元音演唱 (3)教师用柯达伊手势,引导学生在演唱时与手势配合 2、认识四二拍图示及强弱逻辑重音 3、读节奏,注意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型 4、请大家思考,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和速度如何?情绪乐观激昂,热情奔放的进行曲风格;中速 5、师请说出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ABA三部曲式 6、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阅兵式时队伍进过广场的威武雄壮,以进行曲风格完整地演唱歌曲 7、提示演唱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或需注意的问题 8、找出谱例中的附点八分音符以及速度、节奏、调式等音乐形式要素 9、学习反复记号的运用 10、解决切分音和附点八分音符 三、歌唱祖国歌曲背景知识介绍 四、欣赏神圣的战争 1、播放歌曲,思考音乐的情绪以及作品风格是怎样的?悲壮、振奋的,采用三拍子节奏,却具有进行曲般二拍子的特征 3、作品背景分析 五、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欣赏红旗颂 2、欣赏在灿烂阳光下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作品红旗颂的欣赏与分析,使学生了解颂歌题材及这类题材所表现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感受作品中赞美祖国、祝福祖国的爱国情愫。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聆听、模唱、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熟悉作品红旗颂的主题旋律。 2、通过欣赏作品,感受乐曲的宏伟气势,体验乐曲的旋律、速度、力度、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在作品表现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而理解作品内涵。 3、通过对B乐段的聆听、分析、节奏模拟等音乐活动,体会相同旋律,不同速度和力度演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三、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曲家吕其明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2、分段、完整欣赏乐曲红旗颂,了解乐曲三部曲式的结构 3、通过谱例以及音响对比欣赏在灿烂阳光下与兴国山歌了解二者音调有何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感受器乐曲红旗颂的音乐情绪及演奏方式教学难点学习并背唱红旗颂主题旋律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播放一组音乐片段,让学生猜曲名,并总结归纳这一组歌曲的共同特点。 (都是爱国主题的歌曲) 二、新课教学 1、基本知识介绍 (1)作者介绍 (2)创作背景介绍 (3)作品曲式结构:ABA三段曲式结构 2、分段欣赏 (1)欣赏并分析主旋律教师展示乐谱谱例,让学生初听乐曲主题乐曲的节拍、力度、速度是怎样的?复听乐曲主题分成两组,一组打节拍,一组划指挥图示,跟随音乐活动。 复习4/4拍的指挥图示和强弱规律。 再听旋律主题学生跟随乐曲主题哼唱唱名 (2)聆听乐曲“引子”部分播放视频,观看乐曲“引子”部分师乐曲开头用了哪件乐器来演奏?音乐采用了哪首歌曲的音调?生小号,国歌 (3)聆听乐曲“第一乐段”师你从作品中感受到了怎样的音乐情绪?音乐要素是怎样表达这种情绪的?音乐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学生回答师第一部分由四个乐句构成“起承转合”的方整性乐段 (4)聆听乐曲“第二乐段”师主题旋律是否再次出现?与第一次演奏有何不同?你还听到了哪首歌曲的旋律音调?随着音乐拍击节奏,用踏步方式体会进行曲风格特点第二部分旋律较激越,在高音区进行,把乐曲推向高潮,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 (5)聆听乐曲“第三乐段”师本段主题旋律又出现了吗?还听到了哪些熟悉的歌曲旋律?本段小结 (6)再次欣赏全曲,并完成表格旋律速度力度乐器音乐第一乐段第二乐段第三乐段 3、完整欣赏 4、对比欣赏在灿烂阳光下和兴国山歌的旋律 (1)聆听在灿烂阳光下第一乐段旋律 (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按照谱例简单进行哼唱 (3)给出两首歌曲的谱例开头,分析两者音调有何内在联系 (4)完整欣赏 三、课堂小结第三课时欣赏乐曲伏尔塔瓦河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这首作品让学生感受作曲家在作品中展现的对祖国的深情,唤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讨论如何用音乐语言表现河水的流动。 2、通过欣赏主题旋律,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河水奔流不息的情景。 3、通过聆听、分析音乐,使学生能够选择出对应的图片及标题。 4、通过肢体语言来感受音乐的韵律及力度,使学生逐渐理解音乐并喜欢音乐。 5、锻炼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填写表格,对音乐进行更加深入地理解。 三、知识与技能 1、熟唱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学习从音乐要素的角度聆听、感受、分析、记录作品结构的能力。 2、尝试听辨西洋管弦乐队不同的乐器音色 3、初步了解民族乐派及作曲家斯美塔那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仔细聆听、感受、记忆、理解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学习习惯教学难点使学生有效、专注地聆听这首规模较大的交响性乐曲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位作曲家,将如何用音乐语言表现流动的河水?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作曲家是如何描写河流的,在欣赏这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外国交响乐作品伏尔塔瓦河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与伏尔塔瓦河有关的一些知识。 二、新课教学 1、简介民族乐派、作曲家斯美塔那和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 2、简单介绍捷克和伏尔塔瓦河 3、了解斯美塔那写作伏尔塔瓦河的过程 (1)感受音乐主题体会6/8拍强弱规律师请同学们欣赏一个音乐片段,说出6/8拍的节拍规律,听后感受及旋律下方声部的主奏乐器。 哼唱主题旋律并划拍,注意力度记号,体会音乐情绪。 认识大小调式判断伏尔塔瓦河主题旋律属于大调式还是小调式 (2)看图择乐师请同学们欣赏几个音乐片段,感受音乐,选择对应的图片及标题并说明原因 (3)律动师河水流过一个村庄,那里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婚礼。 请同学们用肢体语言动作来感受这段快乐的“波尔卡”舞曲“乡村婚礼”(要有力度变化)学生拍手、跺脚、跳舞等 (5)欣赏音乐片段“滔滔流水”师请同学们把俩个音乐片段进行比较,说出不同之处生速度变快,力度变强,调式变成大调,情绪从优美抒情变为坚定明亮 (5)“维谢格拉德”动机师河水流经“维谢格拉德”古城堡,那里有着光荣的战斗历史,请同学们欣赏“维谢格拉德”动机,并说出感受生音乐辉煌、宽广、赞美性的,唤起了人们对辉煌历史的回忆。 3、欣赏全曲,做课堂练习 三、课堂小结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一、聆听扬鞭催马运粮忙,体会丰收的喜悦之情,辨别伴奏乐器的音色,并模仿音乐的场景画面。 二、学习用自然、舒展的声音和适当的力度演唱抒情歌曲西风的话,启发教育学生珍惜时光、热爱生活。 三、通过配乐诗朗诵秋,体会音乐与文学作品的意境。 四、结合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比较、总结音乐与文学、美术等姊妹艺术在表现“秋天”这一题材时,艺术特点上的相同与不同。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西风的话,运用适当的速度和力度变化为歌曲做简单的艺术处理,从而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意境。 教学难点听辨乐器音色;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身体律动;通过音乐速度、力度的变化感受音乐的意境。 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教学工具钢琴、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课前播放黄自的歌曲踏雪寻梅 一、新课导入(播放幻灯)师同学们,图片上画的是什么?生麦子。 师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在我国刚解放的时候,每当秋天麦子成熟的时候,农民们就要向国家缴纳公粮。 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民们种粮食,不但不需要交公粮,国家还会给予补贴。 那么,就让音乐带着我们去感受一下当时农民们丰收纳粮的情景吧。 二、乐曲欣赏与学唱 1、欣赏扬鞭催马运粮忙 (1)音乐的情绪如何? (2)乐曲表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模仿音乐的节奏进行身体律动) (3)乐曲采用了什么乐器演奏主旋律?你还能听出哪些伴奏乐器?师这首乐曲以生动朴实的音乐语言,描写了丰收后的农民驾驶着满载粮食的大车,喜气洋洋地向国家交纳公粮的情景。 马蹄击节,车轮吟唱,快乐的农夫扬鞭催马,把丰收的喜悦铺洒在运粮的小道上。 2、聆听歌曲西风的话师欢快的马车给我们带来了丰收的喜庆,而迎面吹来的阵阵西风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请翻开书本西风的话 (1)作曲家黄自中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美国欧伯林学院及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习作曲。 1929年回国,在上海国立音专任教,热心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 代表作旗正飘飘、踏雪寻梅、西风的话、抗敌歌等。 (2)欣赏歌曲西风的话,思考歌曲的速度如何?歌曲可以分成几个乐句? (3)师再次聆听歌曲,轻声用“lu”音跟唱旋律,体会并思考歌曲的力度是否有变化?(介绍简单的力度标记)如果让你来设计一下最后两个乐句的力度,你认为哪一句该强些?哪一句该弱些呢?(划出句首音的旋律线) (4)学唱歌曲4/4拍的强弱关系,划拍演唱,注意音程跳动,节奏紧凑。 (5)乐曲总结师歌词中的“我”指的是谁呢?歌词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生师歌曲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借西风表达了作曲家对青少年一代的殷切希望珍惜时光,热爱生活和对光明的憧憬。 三、配乐诗朗诵秋师秋风通过柔和的音乐向我们说话,下面我们要通过音乐和优美的诗歌去感受秋天的美丽和宁静。 请欣赏配乐诗朗诵秋师这首小诗告诉我们,秋天里有哪些不同的植物在开花结果?生师其中有哪些不同的颜色?生师是的,秋天是一个色彩斑斓,多姿多彩的季节。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音乐和诗歌来创作一幅秋天的图画。 四、讨论归纳师今天,我们通过欣赏乐曲扬鞭催马运粮忙、西风的话和配乐诗朗诵秋,体验了秋天的喜悦与宁静,下面给大家几分钟时间来讨论完成幻灯上的表格。 五、课堂总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秋 2、欣赏民族管弦乐曲丰收锣鼓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秋,感受此曲的民间色彩和生活气息,在音乐作品中感受秋天的美景。 2、聆听感受丰收时节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及欢庆丰收的喜悦之情,懂得珍惜劳动果实,热爱生活,逐渐喜爱民族音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描绘线条或图画的形式,感受三个乐章所表现的情境; 2、学习3/8拍含义,体验其强弱规律,学习模仿其指挥图示并划拍视唱第三乐章主题旋律; 3、了解民族管弦乐队以及民族乐器的常识; 4、通过分析乐曲的音乐要素,感受音乐所表现的秋天丰收的气氛。 三、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协奏曲及相关音乐知识 2、了解“螺瑡结顶”旋法,并能参与探究和简单的创编活动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二、欣赏四季秋 1、听赏第一乐章 (1)师这首作品的演奏形式是什么?乐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呢?表现了什么场景?教师播放音乐四季秋第一乐章。 学生回答师介绍协奏曲 (2)师让我们再次聆听第一主题,请大家记住第一乐句的旋律师生哼唱记忆第一乐章主题旋律师主题在独奏的小提琴与乐队中轮流出现,相互对答呼应和竞奏,再现了一副载歌载舞的欢庆丰收的热闹场面。 2、听赏第二乐章师第二乐章速度与第一乐章有何变化?情绪和表现场景有什么变化? 3、听赏第三乐章 (1)师晨曦初露,猎人们手牵着猎狗走出家门,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乐曲速度又有何变化? (2)大家听到了哪些声音?作家是如何用音乐的节拍节奏或音高的变化来模仿猎人的行动的? (3)第三乐章主题为几拍子?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出示3/8拍的指挥图示,边划拍边视唱第三乐章主题旋律 (4)完整听赏全曲 三、介绍曲作者生平及其代表作品师今天我们聆听的这首优秀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作者是谁呢?学生回答师介绍作曲家维瓦尔第 五、欣赏丰收锣鼓 1、片段欣赏出示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图师同学们,我们先听几个锣鼓片段,请大家选择哪一段更能表现丰收的愉悦心情,并说一说所选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乐曲中出现了哪些打击乐器? 2、初听乐曲 (1)师想象你感受到的丰收景象,讨论每幅丰收景象都是由哪些乐器按照怎样的顺序演奏的?引导学生归纳乐器组别,进行简单的乐器回顾或介绍,将各类乐器归入乐队编制。 (2)师乐曲表现的画面主要分为四个画面,请你们从音乐基本要素的变化,排列画面顺序,并说明原因。 画面一收割劳动,你追我赶(热烈、欢腾)。 节奏明快,速度较快,锣鼓段情绪越发高涨。 画面二歌唱生活,欢快欣喜(歌唱、跳跃)。 旋律富有歌唱性抒情性,节奏轻快。 画面三秋天美景,愉悦欣然(抒情、活泼)。 散板,音乐优美柔和。 画面四欢庆丰收,热烈狂欢(激情、沸腾)。 节奏紧张急促,强而有力;音乐激烈快速,宏伟磅礴。 3、分段欣赏,分析音乐要素的变化 4、了解“螺瑡结顶”创作手法师仔细聆听下面的锣鼓段,找出句与句之间的特点生对话式,一问一答;从长句逐步变换到短句师上下句对答呼应、句幅按一定层次递减这两个特点就是我们打击乐旋律常见的“螺瑡结顶”手法。 通过逐步地紧缩,呈现“螺瑡”效果。 六、探究与创编 七、课堂小结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一)(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黄河船夫曲 2、初步了解音乐中“重复”的手法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感受这首陕西地区民歌的音乐风格,初步产生对西北各类音乐的喜爱之情。 2、积极与同学配合参加齐唱和欣赏等音乐活动,激发学生对歌唱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欣赏中初步感受陕西地区民歌的音乐特点与风格 2、通过准确学唱,力求用自己的歌声表达音乐的情感 3、在创作简单乐句的过程中,了解并体会“重复”这种音乐发展的重要手法 三、知识与技能 1、准确学唱黄河船夫曲并尝试表现陕西地区民歌的特点与风格 2、了解并体会“重复”这种音乐发展的重要手法教学重点 1、初步感受陕北音乐风格特点,准确演唱这首歌 2、了解音乐创作中“重复”的手法,并尝试用此手法创作简单的乐句片段教学难点力求准确并有韵味地演唱歌曲,在欣赏参与活动中更好地表现歌曲情绪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音程概念和单位的介绍 2、听辨三组音(单音、旋律音程、和声音程) 3、构唱四度音程 4、用构唱的音程进行发声练习 二、新课教学 1、聆听范唱,找出有四度音程出现的乐句,并加以模唱 2、讲解音乐中“重复”的发展手法 3、学唱重复部分的旋律 4、模唱或记听最后一乐句乐谱 5、初次完整演唱作品,发现学生演唱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6、讲解曲式结构 三、分析特点 1、分析作品内容、风格特点作品内容黄河船夫曲作为地道的陕西民歌,产生于黄河艄公的世代传唱之中,歌曲描绘了黄河岸边船夫们在行船时悠然自得、自由歌唱的画面,表达了黄河岸边的水手们的豪放、乐观的性格和平水行船时的舒畅心情。 风格特点 (1)旋律节奏旋律有双四度跳进,节奏宽广自由等特点 (2)曲式结构单一部曲式,采用部分重复 (3)演唱特点声音高亢嘹亮,自由舒展,由地方方言发展而来,多有装饰音及下滑音。 2、欣赏民间歌手王向荣演唱的版本,模仿并体会其特点 3、逐句听唱歌曲中有装饰音及下滑音的乐句并加以练习,体会陕北民歌的韵味之所在 4、创设情境,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四、知识拓展以黄河为题,独立或与他人合作用“重复”的创作手法创作24个乐句 五、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包楞调沂蒙山小调孟姜女 2、学习、了解“鱼咬尾”这种传统的音乐创作手法,并完成创编旋律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民歌,感受齐鲁燕赵支脉音乐文化特点,欣赏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民歌,感受我国民歌的流变性。 二、过程与方法本课采用对比式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创编旋律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音乐 三、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齐鲁燕赵支脉音乐的特点 2、掌握“鱼咬尾”这种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形式,并能够灵活运用,创编旋律教学重点 1、了解包楞调沂蒙山小调孟姜女等齐鲁燕赵支脉民歌特点 2、了解并掌握“鱼咬尾”的结构形式,并能够运用这种形式创编简单的旋律教学难点体会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音乐意境,并掌握民歌的流变性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出示地图,你们知道战国时期齐鲁燕赵等国是现在我国的哪些省吗?生包括山东、河北、北京、天津及苏北徐州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这一代属于齐鲁燕赵。 2、师今天,就由老师带领同学们进入齐鲁燕赵支脉的音乐世界。 二、新课教学 1、欣赏包楞调 (1)师聆听歌曲,说一说这首歌曲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它对歌曲产生了什么影响?生“包楞楞楞”这些衬词的印象最突出,他们使歌曲情绪变得开朗活泼师知识一首流行于山东成武县一带的民歌,因衬词“包楞楞楞”而得名 (2)师请同学们跟随歌曲演唱以下音程四度、五度、八度 (3)师下面我们来一同欣赏包楞调,跟录音选唱自己喜欢的片段 (4)师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首太阳出来喜洋洋与包楞调进行对比,找出两首音乐作品中相同的地方。 生都使用了衬词 2、欣赏沂蒙山小调 (1)师聆听音乐,为歌曲划分乐句 (2)观察每个乐句之间有什么发展规律? (3)“鱼咬尾”介绍 (4)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创编旋律 3、欣赏不同版本的孟姜女师河北与江苏的孟姜女有什么异同?生河北节奏密集,可以说是江苏民歌基础上加花形成的 三、课堂小结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月牙儿五更乌苏里船歌走绛州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欣赏民歌改编的作品使学生感受到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和基础 2、通过对关东支脉音乐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对关东支脉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聆听月牙儿五更等关东支脉地区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关东支脉音乐的特点 2、通过演唱乌苏里船歌引子部分,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作品 三、知识与技能认识和了解月牙儿五更等作品不同的演奏形式,自信地演唱乌苏里船歌引子部分,了解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感受关东支脉音乐的风格特点教学重点了解关东支脉音乐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有表情地演唱乌苏里船歌的引子部分,了解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齐鲁燕赵支脉的音乐作品,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东北平原为主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得大部分地区、去欣赏这些地区的音乐作品。 二、新课教学 1、教师关东支脉音乐的体裁形式和风格特点与齐鲁燕赵支脉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又形成了自身的特点。 接下来我们通过几首有代表性的作品来找出关东支脉音乐的风格特点。 2、教师播放月牙五更,请学生思考这首歌曲属于音乐民歌中的哪一种。 学生回答回忆上节的知识。 3、教师大家能不能说出这首月牙五更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呢学生回答。 教师板胡是我国国弓弦乐器。 音箱不是蒙以皮革,而是盖上薄的木板或椰壳形似碗状。 琴干琴弓比二胡粗,音色高亢嘹亮。 下面我们来听两段音乐,请大家分辨一下是二胡的音色还是板胡的音色。 学生回答。 4、教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男高音歌唱家郭颂郭,颂演唱了很多优秀的民歌,我们来欣赏一首由他演唱的月牙五更。 学生欣赏乐曲教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器乐作品都源于优秀的民歌,民歌是我们源于创作的源泉。 让学生了解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 5、教师赫哲族是我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同江县、饶河县、抚远县。 因分布地区不同,从而有不同的称谓。 我们来欣赏一首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请大家思考这首歌曲可以划分为几部分。 学生三部分。 教师开头、结尾部分与中间段落有何区别?学生回答。 教师第一部分是根据赫哲族的说唱音乐改编的散板性引子,只用衬词,第二部分是歌曲主题部分,也是歌曲的主要唱词部分,它包括了三段歌词,第三部分是散板性的尾声,仍只用衬词,与第一段相呼应。 我们来学一下这首歌曲的引子部分。 学生学唱,老师纠正。 教师同学们我们知道原因有很多不同的形式,下面就让我们在欣赏中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 学生欣赏合唱乌苏里船歌。 学唱引子部分,加深其对歌曲的印象。 6、教师我们已经欣赏了两首音乐,那么关东支脉音乐到底具有什么样特点,又与齐鲁燕赵音乐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 教师由于关东一带的居民多从河北和山东一带迁入,所以在民间音乐的体裁形式、音调、音节旋律特点方面都与齐鲁燕赵音乐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关东一带的民间音乐又别具特点。 但从总的音乐风格上看,更显得乐观开朗。 7、教师我们来验证一下刚才我们总结的关东支脉音乐的特点是不是正确的,请大家欣赏一首流传于山西和陕西的由民歌改编的管弦乐合奏作品走绛州,大家思考这首音乐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学生欣赏音频,欢快活泼的教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既然是管弦乐合奏,里面出现了很多的乐器,下面我们来做一个乐器音色听辨。 学生木鱼、小号、单簧管、板胡、钢琴。 教师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这首走绛州也是根据汉族民歌一根扁担改编的下面我们就欣赏由歌唱家演唱的民歌走绛州。 学生可以从音乐要素、情感等方面较全面深入理解作品。 三、课堂小结教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关东支脉地区的音乐,我们了解了它的风格特点,也了解了很多的音乐创作都民歌。 希望在课下,同学们能够多去了解欣赏民歌,让民歌的灿烂文化一直发扬光大。 第五单元环球之旅亚洲之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学唱日本民歌樱花 2、欣赏东南亚地区民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开展欣赏、歌唱、律动、听辨等丰富的教学活动启发、调动学生体验、感受亚洲国家各具特色的民歌的美体会音乐无国界的独特魅力。 在美妙动听的歌声中让学生自我感知只有民族的才是最美的、最具生命力的唤醒学生对本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实践等学习过程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已掌握的与本课有联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锻炼学生的分析、表达、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以达到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本课所学知识内容的目的。 3、知识与技能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解东亚、东南亚几个国家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的民歌,会它们各具特色的音阶、音调特征以及鲜明的民族特点。 学会演唱日本著名的民歌樱花。 教学重点主要是通过对亚洲的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印度、泰国这几个国家的民歌的欣赏演唱和器乐的认识,了解亚洲音乐的基本情况与特点以及亚洲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亚洲各国的服饰、民俗习惯、地理气候各不相同,乐形态迥异、各具特点,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各国民歌。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中国处在世界七大洲的哪一洲? 2、谁能说说还有哪些国家也在亚洲?出示课件亚洲各个国家地理位置的提问导入本课的课题以及新知识的学习。 一、日本 1、歌曲并介绍日本以及日本音乐的特点课件。 师刚才听到的歌曲名称是什么?介绍樱花与日本的联系(出示课件介绍樱花和歌曲樱花)。 二、学唱樱花歌谱 1、分析歌曲用了哪几个唱名?没用哪几个? 2、启发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樱花。 3、歌曲用了do、mi、fa、la、ti五个唱名,没用唱名re、sol。 4、分析歌词樱花开的季节、樱花的颜色、香味以及赏花人的心情。 5、学唱歌曲樱花。 6、欣赏歌曲拉网小调 7、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樱花。 由歌曲欣赏引入既呼应本课开始时乘着歌声的翅膀去旅行的意图,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提问和引导、学生的讨论分析以及学生自己学唱歌曲和民歌欣赏,让学生自己去发掘日本的人文、风情。 发现、体会日本歌曲音阶、音调的特点,并在轻松不单调的情形下学会歌曲樱花的演唱。 8、出示图片富士山、穿和服的日本女子、樱花日本位于亚洲东部,由3900多个小岛组成的太平洋岛国,一亿多人口。 主要音乐有雅乐、能乐(一种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结合的艺术)、筝乐、尺八乐等。 樱花是日本最为著名的花春季开花是35朵伞房花序色白或红十分美丽为日本国国花。 春日观赏樱花是日本的一种传统民俗风情活动。 歌曲樱花是日本著名的民歌。 它以平白流畅的语言,描述了暮春三月人们愉快地相邀在晴朗的日子里去看美丽的樱花的情景。 9、都节调式音阶mi、fa、la、ti、do、mi二朝鲜 1、让学生根据图片判断要去的第二个国家。 2、介绍朝鲜半岛的音乐和它显著的三拍子为主的节奏特点。 指导学生进行三拍子的律动活动形象,感受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3、播放歌曲清津浦船歌第一遍歌词,要求学生跟着旋律作刚练习过的律动律动。 4、播放第二遍歌词,要求学生做律动时把两次弱拍变成手部的转动。 5、介绍朝鲜的民族调式音阶la、do、re、mi、sol、la 6、播放朝鲜民歌道拉基,加深学生对朝鲜民歌旋律特点的印象。 根据图片判断出是朝鲜。 7、拍子律动强拍拍手,弱拍拍在手臂上。 8、听歌曲根据教师的要求做相应的律动,体会三拍子的节奏特点以及三拍子舞蹈的旋转感。 9、欣赏歌曲,体会感受画面中朝鲜族的人文风情以及朝鲜民歌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10、朝鲜半岛音乐包括雅乐、民俗音乐。 主要乐器为伽琴、玄琴、长鼓等。 五声音阶la、do、re、mi、sol、la 三、印度尼西亚 1、师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请学生回答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学生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 2、根据条件和图片上人物的服饰特点判断出是哪个国家 (1)亚洲有一个国家的民族比我国还要多它有一百多个民族组成。 (2)它由13700多个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3、介绍印度尼西亚及他的音乐,特别是船歌的特点。 播放歌曲划船曲让学生随歌曲做身体的律动,体会船歌的节奏特点轻快、抒情的情绪特点和那种荡漾的感觉。 4、播放印尼民歌星星索,让学生体会印尼船歌优美抒情的情绪,加深对印尼船歌情绪的总体印象。 5、欣赏歌曲并随着要求做身体的律动。 三、课堂小结第第2课时学习内容 1、欣赏印尼民歌划船曲,了解甘美兰音乐特征。 2、欣赏泰国、孟加拉、印度民歌。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主要特色,能以歌唱和语言形式作不同的表达。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个音乐要素的表现形式,以及音乐的节奏模拟等,探究东南亚音乐的风格特征 3、知识与技能了解印尼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学唱划船曲学习重、难点各国音乐特征和印度音乐教学过程 一、介绍印尼与印尼音乐。 听唱印尼民歌划船曲体会海上行船的情景并作相应的舞蹈、表演动作。 二、听甘美兰音乐。 三、欣赏泰国民间乐曲竹板琴合奏。 四、欣赏孟加拉民歌祖国母亲让我上前线,从中体会优美的歌乐声与上前线的情境之间的联系。 五、印度与印度音乐。 看图听音乐。 听西塔尔琴音乐、印度鼓乐。 谈印度音乐特点、独特的律制、异常丰富的旋律、即兴演奏在表演中的重要性、弹弦乐器在乐器与器乐中的突出地位。 六、小结南亚音乐、亚洲音乐的特点。 七、组织学生进行“小竞赛”活动从竞赛中增强对亚洲音乐的进一步了解与记忆。 知识介绍 1、东南亚泰国大陆地区的泰国五千多万人口中泰族占40为主要民族。 泰国在民族方面与中国有密切联系。 佛教为其国教。 泰国音乐与中国、印度、印尼、柬埔寨音乐有着众多联系,如锣群艺术、中国广东音乐都对泰国仅存音乐有一定影响。 泰国音乐常用七等分音阶,二拍子。 欣赏竹板琴合奏印度尼西亚岛屿地区的印度尼西亚由13700多个岛屿组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人口约一点八亿人。 其音乐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既有受中国、欧洲影响的音乐,也有像甘美兰那样独具本土特色的音乐。 欣赏划船曲学唱划船曲欣赏甘美兰介绍西塔尔西塔尔和维那都是印度著名的弹弦乐器。 印度音乐家崇尚即兴演奏。 作为音乐作品构成基础的旋律性和节拍、节奏十分丰富。 欣赏曼德西塔尔独奏欣赏印度鼓乐小竞赛下面的演出图分别代表了哪个国家?(泰国、印度、日本、朝鲜)的表演形式? 八、课后小结本节课通过知识讲授、唱歌、欣赏结合的形式学习,使学生了解泰国、印度音乐及各个国家的传统乐器的音色。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 第六单元管弦和鸣(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音乐欣赏查而达什舞曲小提琴独奏,梦幻曲大提琴独奏。 2、音乐知识西洋管弦乐队、弦乐器组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解、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组成,使学生初步了解欧洲音乐语言。 2、通过聆听、对比、讨论等教学方法欣赏查而达什舞曲、梦幻曲提高音乐的感受力。 三、知识与技能 1、通过欣赏乐曲和看图,认识西洋管弦乐器,了解管弦乐队。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辨别各种乐器的音色。 教学重点认识西洋管弦乐器,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组成,通过欣赏乐曲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 教学难点能听辨乐器的音色,体会各乐器在表现音乐风格时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交响欣赏视频维也纳金色大厅新年音乐会中演奏的拉德斯基进行曲。 师:同学们,欣赏视频完后,请同学们告诉老师,这是什么乐队演奏的?生交响乐队师很好,那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什么叫交响乐队以及乐队乐器的组成。 二、走进交响1.交响乐队的介绍交响乐队也叫西洋管弦乐队它的音乐表现力极其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乐队。 在强奏时,它雷霆万钧;弱奏时,它飘若游丝。 它有八个8度的音域,3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乐队。 2.交响乐队乐器的组成一般分为四个乐器组;a:木管器组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 长笛音色明亮、活泼适合表现流畅的旋律。 短笛是长笛音域的补充,在乐队中有“花腔女高音”之称。 单簧管和双簧管是木管乐器组中的中音乐器,外形略相象,但单簧管的哨片是单簧,适合演奏活泼、流畅的旋律。 双簧管音色略带沙哑,多表现抒情的旋律,温柔的情绪。 大管音色低沉、厚重是木管乐器组里的低音乐器。 B铜管器组小号、长号、大号以及圆号。 圆号也叫法国号音色圆润迷人是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音色的连接小号音色嘹亮、辉煌适合表现号召性的旋律长号也叫伸缩管、拉管适合演奏号角般的旋律大号音色低沉笨重。 c:弦乐器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弦乐器的音色由共鸣箱体积大小以及琴弦粗细的不同而决定。 低音提琴、大提琴是低音乐器,音色低沉浑厚。 中提琴是中音乐器,音色柔美醇厚。 小提琴是高音乐器,音色优美抒情,富于歌唱性。 D打击乐器组定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源数据融合与文化遗产传承-洞察及研究
- 第33课 现代化在英国的启动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华东师大版上海第七分册-华东师大版上海2007
- 有序链表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用户行为分析在网络婚庆O2O营销中的重要性-洞察及研究
- 八年级生物上册 4.2.2《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1(新版)济南版
- Module 9Unit 1 说课稿2023-2024学年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艺术教育与社会阶层流动-洞察及研究
- 倪葆春诗歌中的现代性反思-洞察及研究
- 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青岛人生安全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信息科技风险安全
- 中建幕墙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诊所中药饮片清单汇编
- 果树技术员(高级)考试题及答案(新版)
- 红木文化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广西大学
- 招标代理机构遴选投标方案(技术标)
- 吊车施工专项方案
- 肺栓塞患者护理查房课件
- FDM打印精度分析
- 9月30日烈士纪念日缅怀先烈功绩弘扬先烈精神课件
- 香雪制药资本结构优化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