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五校2020届上学期学习能力检测语文试题.doc_第1页
沪教版五校2020届上学期学习能力检测语文试题.doc_第2页
沪教版五校2020届上学期学习能力检测语文试题.doc_第3页
沪教版五校2020届上学期学习能力检测语文试题.doc_第4页
沪教版五校2020届上学期学习能力检测语文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五校2020届上学期学习能力检测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划线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国殇(shng) 诡谲(ju) 商於(y) 睥睨(p n)B . 伫立(zh) 稽首(q) 迸射(bng) 镗鞳(tng t)C . 脚镣(lio) 罪孽(ni) 眩目(xun) 污秽(hu)D . 驰骋(chng) 虐待(n) 鞭挞(t) 都(yng)尹2. (2分)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 左右逢源 漠不关心 肆无忌惮 强聒不舍B . 翻天覆地 脍炙人口 世外桃源 提心吊胆C . 侧隐之心 戒骄戒燥 无与伦比 谈笑风声D . 袖手旁观 销声匿迹 苦心孤诣 断壁残垣3.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李老师批改作业废寝忘食,讲起课来强聒不舍B . 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C . 明天我们的班长就要转学了,弥留之际他给我们每个人都写了留言并且合了影。D . 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4. (2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错误,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B .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C . 他现在学习成绩还不错,但要考上大学,要看他以后能不能改进学习方法。D . 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画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性格,不卑不亢的气概。二、 默写 (共1题;共9分)5. (9分)默写。 (1)国破山河在,_。(杜甫春望) (2)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3)_,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山河破碎风飘絮,_。(文天祥过零丁洋) (5)五岭逶迤腾细浪,_。(毛泽东七律长征) (6)_,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7)圣人非所与熙也,_。(晏子使楚) (8)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诗句是: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3分)6. (3分)(2011北京)名著阅读。鲁迅先生回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是_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一篇。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在日本_(地名)学医的生活,其中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幻灯片)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_的想法。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7. (5分)设计一段导游词,介绍家乡的一处名胜古迹或特产,不少于120字。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8. (20分)阅读说与做(节选),完成下列小题。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2)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3)请简要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4)对于是先言后行,还是先行后言,你是如何看的?在言和行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9. (20分)课内阅读(节选自一颗小桃树),回答后面小题 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但我却十分地高兴: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我想我的姐姐弟弟,或许已经早忘却了,他们那含着桃核做下的梦,但我的桃树却使我每天能看见它。我说,我的梦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也就在这年里,我到城里上学去了。走出了山,来到城里,我才知道我的渺小;山外的天地这般大,城里的好景这般多。我从此也有了血气方刚的魂魄,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那家乡的土院,那土院里的小桃树便再没有去想了。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我渐渐地大了,脾性儿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这时候,真是祸不单行,奶奶也去世了。我连夜从城里回到老家去,看着满屋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容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哭了一场。天黑的时候,在窗下坐着,一抬头,却看见我的小桃树了: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这些年来,它是怎么长上来的呢?爷爷的花事早不弄了,一摞一摞的花盆堆在墙根,它却长着!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早就开了花了。他们曾嫌它长得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啊,小桃树,我怎么将你遗在这里,而身漂异乡,又漠漠忘却了呢?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雨却这么大地下着,花瓣儿纷纷零落去,我只说有了这场春雨,花儿会开得更艳,香味会蓄得更浓,谁知它却这么命薄,受不得这么大的福分,受不得这么多的洗礼,片片付给风了,雨了!我心里喊着我奶奶。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羽毛渐渐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儿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然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我心里稍稍有了些安慰。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得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儿,对吗?(1)选段第段的最后一句话该怎样理解? (2)选段第段中,作者明写自己的经历,和“小桃树”有什么联系? (3)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4)说说最后一段的作用?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10. (17分)(2015河南)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二)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罃之拔逼阳 , 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节选自曾国藩挺经)注:荀罃:春秋时晋国大将。拔:攻下。逼阳:姓,古夷族一支。遽:迅速。备:准备。(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专:独占。B .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保佑。C . 小大之狱 , 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过失。D . 望其旗靡 , 故逐之 靡:倒下。(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3)语段(一)的标题是后人另加的。后人为什么用“曹刿论战”而不用“长勺之战”作为标题?(4)用兵者应该怎样利用士气取胜?请结合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 (10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永同心兰四绝句(选一)清 钱谦益并头容易关心难,香草真当目以兰。不似西陵凡草木,漫将啼眼引狼看。注:西陵指今杭州孤山一带,“西陵凡草木”喻南齐钱塘名妓苏小小。(1)诗题为“永同心兰”,实际是咏“香草,这是诗人心中的“兰”,全诗是如何刻画“香草”这一意象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请简要解析首句的含义。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