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密封照相.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密封照相.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密封照相.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密封照相.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密封照相.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3月 13日教学题目: 第三课.蜜蜂照相(课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智能: 1.掌握课文中生字的结构,偏旁和字意. 2.理解本课词语的词意,把词语能实际运用. 3.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实际运用课文里的重点句型.过程与方法: 1.运用讲解,边读边想边读的读书方法,理解每个字和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2.以课文为材料,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扩展口语交际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片课文让学生分清益虫和害虫,要爱护益虫。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生字的结构,偏旁和字意. 2.理解本课词语的词意,把词语能实际运用. 3.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实际运用课文里的重点句型.教学难点: 1.理解本课词语的词意,把词语能实际运用. 2.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实际运用课文里的重点句型.课型,课时:新课 教学手段: 教科书插图,生字和词语卡片 .教学方法: 讲解法 , 练习法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谈话,提问方式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昆虫吗?你知道那学昆虫啊?(学生自由举手回答),你们说的这些昆虫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你们想不想知道哪些昆虫是有害的,哪些昆虫是有益的呢?.那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三课.蜜蜂照相。板书课题, 第三课. 蜜蜂照相二,讲授新课(一) 词语学习生:学生边读课文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师:同学们这些是我们要学的生字和词语,这里面有没有你们课外学习的或认识的字和词呢?如有学生举手说说,对的老师肯定,错的老师纠正,并表扬学生课外自学汉语的习惯和鼓励其他学生像这些学生学习.师:那我们继续学习其他生字和词语1. 昆虫 kun chong ) 3.榜(bang ) 光荣榜,榜样,学习榜样 2.光荣 (guang rong ) 4.镜头(jing tou ) 5.蚊子 (wen zi ) 6. 血 (xue ) 出血, 抽血, 吸血,7.蜻蜓 (qing ting ) 8.能手(neng shou) 教学能手9.苍蝇 (cang ying ) 10.田野(tian ye )11.害虫 (hai chong ) 12.绸缎(chou duan)13.闪光灯 (shan guang deng ) 14.蚕(can )15. 摄影 (she ying ) _ (照相),摄影师,摄影能手 16.益 (yi ) _ (有利,有好处)益虫,有益, 17.吸 (xi ) (吸收) 吸血,吸收,吸烟18.捕(bu ) (抓,捉) 捕鱼,捕捉。19.并且 (bing qie)(表示跟进一层)他回答了,并且回答的很对20.吐(tu )(使劲让东西从口里出来)吐血,21.幼(you )(年纪小,未成长)幼小,幼儿院。22.有功(you gong ) (有功劳),这件事艾力有功劳。23.表扬(biao yang ) (对好人好事公开称赞)多次表扬, 表扬好人好事,受到表扬 , 他收到了老师的表扬。24.消灭(xiao mie) (消失,灭亡) 消灭苍蝇,消灭敌人,全部消灭 这里的害虫都被我们消灭了。 把这些词语老师给学生一个个的讲解正确读音,讲解词意,用让学生用生字组词,用词组词组,造句的方法跟加理解词义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二)知识巩固和括展 比一比,再组词 消( ) 闪( ) 吸( ) 灭( ) 稍( ) 问( ) 级( ) 火( )三,小结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了那一课?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词语在学汉语很重要,你们掌握了这些词语就容易理解课文内容,以后的学习很有帮助,下课后一定要再看看这些词语并牢记哦,能做到吗?板书设计:第四课.蜜蜂照相(课文一)词语学习15. 摄影 (she ying ) _ (照相),摄影师,摄影能手 16.益 (yi ) _ (有利,有好处)益虫,有益, 17.吸 (xi ) (吸收) 吸血,吸收,吸烟18.捕(bu ) (抓,捉) 捕鱼,捕捉。19.并且 (bing qie)(表示跟进一层)他回答了,并且回答的很对比一比,再组词 消( 消灭) 闪(闪电 ) 吸(吸血) 灭(灭火 ) 稍( 稍候) 问(问路 ) 级(班级) 火(着火)作业布置:把今天学过的课文讲给爸爸妈妈听。 熟读课文课后反思:我教完蜜蜂照相,心中倍感满意。这堂客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活跃,发言到位;本人也觉得教的极轻松。细细想来,原来是做了以下调整。1. 摆正师生关系,用民主指导取代权威传授2. 注重互动交往,营造良好氛围不足之处:教学环节的人文主线体现不够充分,学生个性化解读的机会不多,没有把学生的情感进行提升,应该让学生在充分的情感体验中获得,并能把这种美好的情感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让我们的孩子在过程中受到美的薰陶,潜移默化地接受审美教育。 2014年3月 日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点名上黑板听写上节课学过的词语,其他学生在下面听写练习本上。二,新授新课(一)课文学习同学们我们上节课上课那一课?学了什么?.(生随意回答)那我们这节课学习这一课的课文,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1.老师先把课文给学生范读一边,学生看着书用手指指着字听老师的读,顺便不认识,不理解的字和词的读音记在字的上面。2.老师给学生领读课文。3.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老师在巡视学生读课文的情况。师:我们把课文读了几遍,现在你们把课文分段。生:学生把课文分段标出来。师:现在我们按段读课文,那位学生读读第一段啊?生:学生举手和点名读.师:一位学生读时其他学生注意听,读的学生读的怎样,对不对,读完后评价,老师指导读,读错的地方老师及时纠正。读完后学生评价.同样方法读下面的其他短文。全篇课文读完后学生提出没理解的字和词,老师给学生解释词意。5.句子学习师:老师把句子写在黑板上,讲解句子中带点词在句子中的词意和带点词在句子的意思,给学生范造句子。生:学生跟着讲解和范句模仿造句跟加理解带点的用处。1. 昆虫国里为了表扬益虫,准备出张光荣榜. 为了表扬他,老师发给他一朵大红包。2.接着,蜜蜂还给萤火虫照了相,因为引火虫的幼虫是消灭害虫的能手。 我非常高兴,因为老师表扬了我。 老师批评了他,因为他没做作(二)知识巩固和括展 从括号中找出适当的词语填空1) 写好汉字,艾力每天多练几遍。 (因为, 为了, 只要)2)早晨,小红 上书包,高高兴兴的捞到了学校。(拉,挎,举)3)库尔班是我们班的长跑 。(模范, 冠军,英雄)4)你们不是害虫,我愿意和你们一起玩。 (全部,一切,都)三,小结: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板书设计: 第四课.蜜蜂照相(课文一)1. 昆虫国里为了表扬益虫,准备出张光荣榜.为了表扬他,老师发给他一朵大红包。2. 接着,蜜蜂还给萤火虫照了相,因为引火虫的幼虫是消灭害虫的能手。作业:把课文熟读几遍课后反思:2014年3月 日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导入指名读课文二,讲授新课1.理解课文内容师:现在我们把课文的内容理解一下,我们先每段的内容理解一下,谁说说第一段讲的内容啊?生:学生举手和指名先读段文,后说说段文内容,(说汉话吃力的学生老师一定得指导),其他学生注意听,说完后让其他学生评价,有补充的学生举手补充。同样方法理解下面的其他短文的内容。最后师生一起说说整篇课文内容,老师做指导,学生说。2. 交际活动(按小组讨论)1)说说你知道的益虫和害虫?2)你还知道哪些害虫?讨论完后每组代表一人说说讨论结果,师生一起肯定和补充。(二)知识巩固和括展 按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小蜜蜂拍下的第一个精彩的镜头是什么? 2. 小蜜蜂拍下的第二个精彩的镜头是什么? 3. 小蜜蜂自己该不该照相,为什么? 4. 小蜜蜂没有给那些昆虫照相?为什么?三,小结: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大自然中有很多昆虫,但大部分昆虫是有益的益虫,我们要爱护他们,也有有害的害虫要把他们消灭。板书设计: 第四课.蜜蜂照相(课文一)冰冰的四个愿望:交际活动(按小组讨论)1)说说你知道的益虫和害虫?2)你还知道哪些害虫?按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小蜜蜂拍下的第一个精彩的镜头是什么? 2. 小蜜蜂拍下的第二个精彩的镜头是什么? 3. 小蜜蜂自己该不该照相,为什么? 4. 小蜜蜂没有给那些昆虫照相?为什么?作业:1.做练习册。 2.预读课文二课后反思: 2014年3月 日教学题目: 第四课.(课文二)地球清洁工教学目标:知识与智能:1.理解本课词语学习中的的词意,把词语能实际运用.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过程与方法:1.运用讲解,边读边想边的读书方法,查词典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2.以课文为材料,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扩展口语交际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片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习惯。教学重点:1.理解本课词语学习中的的词意,把词语能实际运用.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1. 把词语能实际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 3.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课型,课时:新课 , 二课时教学手段:教科书插图,教学方法:讲解法 , 合作早讨论法,练习法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提问导入新课 1.为了爱护大自然你干过什么? 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二,地球清洁工,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动物的为大自然的美丽环境不停的清洁大自然的垃圾的故事,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为大自然的美丽干过什么吗?那我们学习课文理解一下行吗?板书课题: 课文二 . 地球清洁工二,新授(一)词语学习1.老师把词语学习中的词语写在黑板上,这时同学们把课文边轻声朗读边分段。2.老师问学生这些词语里面有你们提前查词典学过的词语吗?谁说说意思,如有举手说说,对的肯定及时表扬,鼓励其他学生像他学习。如说错了也鼓励他的胆识,老师及时纠正讲解意思,学生说完老师把其他词语一个个的给学生讲解词的意思和运用。 1.海鸥 ( hai ou ),在海面上的鸟。 2. 旅客(l ke ) 旅游的人 3.吹拂(chui fu )风轻轻的吹。 4.清洁工 ( qing jie gong )清理垃圾的 5.微生物(wei sheng wu ) 很小的生物。 6.轮船(lun chuan )机器推动的大船。7.统统(tong tong )全部8.欢快 (huan kuai )欢乐轻快9.破坏(po huai)使事物受到破坏。10.称职(cheng zhi)符合要求,合格11.呼(hu)吸的反响动作。12.驱散( qu san )通过外力使之分散。词语说完把词语领读几遍,指名读,齐读。(二)课文学习1.老师把课文给学生范读课文,然后举手和指名按段读,读错的地方老师及时纠正,读完整篇课文后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老师给学生解释词意。2.老师有关课文内容的几个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这几个问题找出答案,后按着题提问每小组代表一个学生回答问题。1)为什么说海鸥是地球清洁工?2)树是怎样净化空气的?3)鱼儿是怎样保持河水的水质的?4)大家为什么说阿基米德了不起?讨论完后每组代表一人说说讨论结果,师生一起肯定或纠正。3.师生一起说课文内容。(三)知识巩固和括展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1)海鸥跟在大轮船的后面吃东西。( )2)鱼儿是风儿见到的第一个地球清洁工。( )3)大榆树通过呼吸清洁空气。( )三,小结:今天我们上了那一课?同学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知道了这些动物的实际你有什么感想?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每时爱护大自然和周围的环境,不要随地扔垃圾,见到垃圾要把他们清理掉。你们能做到吗?板书设计: 课文二 . 地球清洁工1.海鸥 ( hai ou ),在海面上的鸟。 2. 旅客(l ke ) 旅游的人 3.吹拂(chui fu )风轻轻的吹。 4.清洁工 ( qing jie gong )清理垃圾的 5.微生物(wei sheng wu ) 很小的生物。 6.轮船(lun chuan )机器推动的大船。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1)海鸥跟在大轮船的后面吃东西。( )2)鱼儿是风儿见到的第一个地球清洁工。( )3)大榆树通过呼吸清洁空气。( )作业:1.熟读本片课文 2.预做课后练习课后反思: 2014年3月 日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把练习题先一个一个的让学生在书上和练习本上自己独立做做,老师巡视检查做完学生答案,然后做对的学生上黑板做,做完师生一起判断正误。1.比一比,在组词消( 消灭) 闪(闪电 ) 吸(吸血) 灭(灭火 )稍( 稍候) 问(问路 ) 级(班级) 火(着火)2. 连一连,写一写 照 蜜 捉 花 吸 相 采 虫 酿 血3. 从括号中找出适当的词语填空1) 写好汉字,艾力每天多练几遍。 (因为, 为了, 只要)2)早晨,小红 上书包,高高兴兴的捞到了学校。(拉,挎,举)3)库尔班是我们班的长跑 。(模范, 冠军,英雄)4)你们不是害虫,我愿意和你们一起玩。 (全部,一切,都)4.用指定的词语完成句子。 1)同学们把教师打扫干净了,所以老师表扬了他们。(表扬) 2)经过大家的努力,把害虫都消灭了。 (消灭 ) 3)我们把今天的作业都做完了,并且做得很正确。( 并且 ) 4)我们取得了第一,这成绩大家都有功。(有功)5.模仿造句。 1)大雁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每年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