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用红虫要用黑头的公虫.doc_第1页
钓鱼用红虫要用黑头的公虫.doc_第2页
钓鱼用红虫要用黑头的公虫.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虫的养殖:红虫又叫水蚯蚓,实际是摇蚊的幼虫。生活在河塘污泥之中,但要求水是流动和洁净的。红虫是鱼类最好的饵料,含有高蛋白,也是国外近年餐桌上与蜗牛媲美的热门食品之一,设有专营养殖场。多用米糠、锯未、香焦皮、甘蔗渣、淤泥、鸽粪等发酵后做养殖饲料。家庭养殖少量红虫时,可将河塘污泥连同虫种一齐取回,置于瓦盆或玻璃器皿中,最好用河水泡上,若用自来水养殖,应事先将自来水放人大盆晒23天,除去漂白粉和其它物质后再用。每隔一天换一次水。(亦可将容器置电冰箱内存放)。使用时、用多少拿多少,放千净的湿润的红色布块上冬天要防冻,放盒内保温。若用酒喷洒一下可使保存期延长一些,但不能再养殖,千万不能再放回原养殖盆中。、用湿毛巾将红虫均匀包住放盒子里,然后放冰箱保鲜里保鲜2、放一周后,开始两天用清水冲洗一次毛巾,冲洗时将挂在水笼头上,放小水流慢慢冲,不要将红虫冲走为好,冲十来分钟。将水沥干放入冰箱(毛巾保持湿润,无尸体味儿即可)。3、第三周开始出现死的尸体,将其挑出。红虫的来源-红虫养殖 “红虫”真正的名字叫枝角类,池水开始变质时,在池中可发现大量红虫,这些红虫可以变害为宝 红虫是龟鳖养殖的好饲料 在龟鳖养殖池中,经常会出现红色的小虫在池面、池角成团成片地游动,使池水表面形成一层红色的水华。“红虫”真正的名字叫枝角类,它是水体中浮游动物的一个种类。它由许多浮游蚤类组成,体长平均一毫米左右。枝角类的正常体色是灰白色的,只是在水缺氧时才会呈红色,所以“红虫”多发现在臭水沟里。在龟鳖池中发现有大量的“红虫”时,就说明池水红虫养殖要点|红虫养殖技术水丝蚓俗称红虫,为淡水中常见的底栖动物,多生活在含有机质、腐殖质较多的污水沟、排水口等处,最适生长水温为1520,pH值为6.88.5。水丝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是一些特种水产养殖对象在苗种阶段的优质饵料。现将水丝蚓集约化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一、养殖设施水丝蚓的培育有小池培育和稻田、水沟培育等多种方式。(一)小池建设 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用红砖水泥砌池,以土底为好,小池面积1020平方米,池深2025厘米,长方形,东西向排列,建好进排水系统,进水口与排水口成对角线排列,以利微流水,进排水口要用60目筛绢网封拦好,严防敌害生物进入。培育池建好后,即可进行水丝蚓的培育了。(二)稻田、水沟设施建设 选择底土比较肥沃、进排水比较方便的稻田,一般每块稻田面积以1.32.6公顷为宜。在田中间隔1.52米开挖一条排水沟,沟宽4050厘米,用于降水和操作,畦面用于培育水丝蚓。也可选用田间沟、排水沟以及废旧的小河道加以改造,建好进排水系统,用来培育水丝蚓。二、制备培养基小型培育池,通常先在池底铺上一层甘蔗渣,每平方米2公斤左右,其上再铺一层35厘米厚的塘泥。放苗前每平方米再撒上一层青糠、麸皮、玉米粉的混合料0.10.5公斤。稻田、水沟等也要施腐熟的畜禽粪肥,每0.067公顷施2 0002 500公斤,还应在稻田底土中加入稻草或麦秆等,让其腐烂发酵为基料。培养基铺好制成,就可放苗养殖了。 三、蚓种放养水丝蚓种的放养一般在9月下旬进行。稻田、山沟等大面积培育,每0.067公顷可放水丝蚓种5060公斤,而小型水泥池每平方米可放200300克。放苗一般在傍晚或阴雨天进行。要求放养的水丝蚓种体质健壮,活力较强,体呈红色或红褐色。放养时,可将蚓种分批放在盆内,按110比例加入新鲜淡水,用瓢或勺均匀地泼洒在培育床上,让其均匀分布,以充分利用培养基料,加快繁殖和生长。四、日常管理(一)水位管理 水丝蚓种放养后,培育池或培育床的水深保持在35厘米即可。水温偏底时,水位可浅一些,以提高水温,促进水丝蚓生长;水温偏高时,也可将水加深10厘米左右,以减少阳光的直射。同时,在整个培育期,最好保持培育池水处于微流状态,并防止水质污染,从而为水丝蚓的生长繁殖提供一个良好的水域环境。(二)饵料的添加 水丝蚓生长繁殖很快,一般幼蚓经4560天的培育就可长成成蚓了。由于其生长、繁殖较快,消耗的饵料也多。水丝蚓的食物既有青糠、麸皮、玉米粉组成的精料,又有畜禽粪肥经发酵形成的粗料。通常从水丝蚓种放养开始到养成,每隔1015天,每0.067公顷补投以发酵的粪肥为主、精料为辅的混合料2 000公斤左右。(三)敌害清除 水丝蚓养殖期间,培养基质表面经常会生长一层青泥苔,对水丝蚓的生长极为不利,加之又不能用硫酸铜灭杀,故只能坚持定期用工具刮除。同时,还要防止青蛙以及肉食鱼类进入吞食。此外,还要注意防止水丝蚓密度过大造成缺氧,引发死亡,夏秋季培育池上还要加盖遮阳物,防止太阳直接照射,保持适宜水温。五、成蚓捕捞水丝蚓的寿命一般为80天左右,从蚓种放养到成蚓约需4560天,此时即可采收。小型水泥池的采收方法比较简单,即于采收的前一天晚上断水,减少流量,使成蚓因缺氧抱团浮出水面,只要用网勺在水面捞取即可。而稻田、水沟等大面积培育,其捕捞方法则比较复杂。首先要降低水位,让畦面露出来,使水丝蚓集中在培养床的表层;其次,准备好网勺或木桶,用手掌或工具将培养床表面含水丝蚓最多的10厘米土层,依次刮入网勺和木桶中;再次,将收集来的土层用清水冲洗,清除污泥,再将混有杂草、粪屑的水丝蚓放入清洗池中反复清洗,使水丝蚓与杂草彻底分离,分离出来的水丝蚓可以专池暂养,用来饲养幼体,或留作出售。红虫养殖要点|红虫养殖技术 每次出门前用一次性筷子挑出来,装在“念慈庵润喉糖”的铁盒子中,垫一小块干的棉布,略微潮湿就可以,虫体干些方便穿钩。钓鱼回来再放回到容器里,加水放回冰箱冷藏室里。如此反复。其实每次用量很少的,看,还剩这么多呢。采集方法:先选择合适的采集地点,发现鱼虫,用采集网在水面慢慢地反复兜捕。这样反复几次,就可以捕获大量的鱼虫,移入盛有少量水的塑料桶或塑料食品袋中。 怎样饲养 在自然环境中,鱼虫主要以细菌、酵母菌、藻类及有机物碎屑(动植物的残片)为食。人工培养鱼虫,要事先准备好培养液。取4.5千克肥土(花园或菜园的泥土)和1千克稻草(剪成2厘米),一起倒入大缸里,加水50千克,经充分搅拌后,在1518的温度下放置34天,然后用纱布过滤,滤液称为原液。取一定量的原液倒入另一只缸内,再加24倍的池水,这样,培养液就配制成了。这时候就可以把少量鱼虫放入培养液中,水温保持在1825,鱼虫生长很快,会大量繁殖用来饲喂金鱼或其他鱼类。在培养鱼虫过程中,要随时补加原液,以保证鱼虫的足够的饲料。 孤雌生殖 鱼虫是雌雄异体。在温暖的季节,水里食物丰富,雌鱼虫产的卵不需要受精,每次产卵几枚至几十枚,在母体的孵化囊里直接发育成小鱼虫,这些小“鱼虫”通常都是雌的。一只雌鱼虫可以一批一批不断生殖,产出的小鱼虫成长后又同样生殖下一代。这种孤雌生殖方式使鱼虫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这时产的卵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