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考化学 第四章第3讲硫及其化合物课件.ppt_第1页
辽宁省高考化学 第四章第3讲硫及其化合物课件.ppt_第2页
辽宁省高考化学 第四章第3讲硫及其化合物课件.ppt_第3页
辽宁省高考化学 第四章第3讲硫及其化合物课件.ppt_第4页
辽宁省高考化学 第四章第3讲硫及其化合物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硫自我诊断1 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填空 1 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硫呈现色 可以用溶解除去 因为硫的溶解性为 第3讲硫及其化合物 基础盘点 淡黄 cs2 微溶于酒精 易溶于二硫化碳 难溶于水 2 如何比较s与cl2的氧化性强弱 从与非金属 金属反应的角度举三个例子 cl2 h2ss 2hcl 2fe 3cl22fecl3 fe sfes cu cl2cucl2 2cu scu2s 答案 3 s在空气中燃烧和在纯氧中燃烧时 现象是否相同 产物是否相同 现象不同 在空气中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在纯氧中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但产物是相同的 均为so2 答案 基础回归1 单质硫和na2o2都是色固体 2 硫的化合价位于中间价态故单质硫既有性又有性 s作为氧化剂时 是一种弱氧化剂 与变价金属 如fe cu 反应时 生成的是低价金属硫化物 如fes cu2s 而fe cu与氯气生成fecl3 cucl2 淡黄 氧化 还原 二 硫的氧化物自我诊断2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的某些性质的装置图 试回答 1 在 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 中的实验现象为石蕊试液 此实验证明so2是气体 3 中的品红溶液 证明so2有性 4 中的实验现象是 证明so2有性 5 中的实验现象是 证明so2有性 6 的作用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1 na2so3 h2so4 浓 na2so4 so2 h2o 2 变为红色酸性 3 褪色漂白 4 溶液变浑浊氧化 5 溶液的紫红色褪去还原 6 吸收多余的so2 防止污染空气so2 2naohna2so3 h2o或so2 naohnahso3 基础回归1 二氧化硫 1 so2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so2是一种色 有气味的气体 溶解性 so2溶于水 且易液化 毒性 so2有毒 尾气中的so2用溶液吸收 密度 so2的密度比空气的 收集so2用法 无 刺激性 易 naoh 大 排空气 向上 2 so2的化学性质 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a 与h2o反应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3 化学方程式为 b 使指示剂变色 so2能使石蕊试液变色 注意 so2不能使指示剂褪色 c 与碱反应当naoh足量时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naoh不足量时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 h2oh2so3 红 so2 2naohna2so3 h2o so2 naohnahso3 d 可与碱性氧化物或某些盐反应 so2与na2so3溶液反应生成nahso3 化学方程式为 氧化性将so2通入到氢硫酸 h2s溶液 中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 实验现象 产生 so2 na2so3 h2o2nahso3 2h2s so23s 2h2o 淡黄色沉淀 还原性a so2被o2氧化成so3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 so2的水溶液能被x2 cl2 br2 i2 氧化 如so2能使溴水褪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的紫红色褪去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 br2 2h2o2hbr h2so4 2mno 5so2 2h2o 2mn2 5so 4h 漂白性so2 h2o 有色物质不稳定无色物质有色物质2 三氧化硫 1 so3与水的反应 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2 so3是酸性氧化物 它跟碱性氧化物或碱都能反应生成硫酸盐 so3与氧化钙的反应 so3与ca oh 2的反应 化合 so3 h2oh2so4 so3 caocaso4 so3 ca oh 2caso4 h2o 思考 有两瓶经过cl2和so2漂白的品红溶液 如何通过简单实验鉴别 将等量cl2与so2通入品红溶液 漂白性是否增强 加热 恢复红色的是经过so2漂白的品红溶液 否则是cl2漂白过的品红溶液 将等量cl2与so2通入品红溶液 漂白性会消失 因为二者发生反应生成了h2so4和hcl 提示 三 硫酸的性质及用途自我诊断3 试判断下列八种情况分别属于硫酸的哪种性质 a 脱水性 b 不挥发性 c 强酸性 d 二元酸 e 氧化性 f 吸水性 1 铜和浓h2so4加热反应 产生so2气体 2 在硫酸盐中有nahso4这样的酸式盐 3 在烧杯中放入蔗糖 滴入浓h2so4变黑 4 在nacl中加入浓h2so4 加热 产生hcl气体 5 在稀h2so4中放入锌粒就产生h2 6 用稀h2so4清洗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7 浓h2so4敞口久置会增重 ce d a b c c f 4 如何鉴别浓h2so4和稀h2so4 试列举可能的方法 浓h2so4和稀h2so4的鉴别 从浓h2so4和稀h2so4性质的差异入手 可知鉴别浓h2so4和稀h2so4的方法有多种 答案 方法一 取少量蒸馏水 向其中加入少量试样硫酸 如能放出大量热则为浓h2so4 无明显变化则为稀h2so4 方法二 观察状态 浓h2so4为黏稠状液体 而稀h2so4为黏稠度较小的溶液 方法三 用手掂掂份量 因为浓h2so4的密度较大 1 84g cm3 相同体积的浓h2so4和稀h2so4 浓h2so4的质量大得多 方法四 取少量试样 向其中投入铁片 若产生大量气体则为稀h2so4 fe 2h fe2 h2 若无明显现象 钝化 则为浓h2so4 方法五 用玻璃棒蘸取试样在纸上写字 立即变黑 浓h2so4的脱水性 者为浓h2so4 否则为稀h2so4 方法六 取少量试样 分别投入一小块铜片 稍加热发生反应的 有气泡产生 为浓h2so4 浓h2so4的强氧化性 无现象的是稀h2so4 基础回归1 稀硫酸 1 跟酸碱指示剂作用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2 跟活泼金属反应稀h2so4与金属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或 3 跟碱性氧化物反应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 跟碱反应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红 zn h2so4znso4 h2 cuo 2h cu2 h2o ba oh 2 h2so4baso4 2h2o 2naco3 h2so4 na2so4 2nahco3 5 跟某些盐反应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或 2 浓硫酸 1 物理性质纯h2so4是无色油状液体 沸点高 难挥发 密度大于水 溶解于水时放出 na2co3 h2so4na2so4 co2 h2o 大量热 2na2co3 h2so4na2so4 2nahco3 2 特性 吸水性 常用作干燥剂 a 可用浓h2so4干燥的气体有 h2 o2 n2 co2 cl2 hcl so2 co ch4 c2h2 c2h4等 b 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有 碱性气体 如 还原性气体 如等 脱水性浓h2so4将有机物里的氢 氧元素按原子个数的比例脱去 例如 c2h5ohch2ch2 h2o nh3 h2s hbr hi 2 1 3 强氧化性 与金属的反应浓h2so4能氧化cu等不活泼的金属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冷的浓h2so4能使铁 铝发生钝化 与非金属的反应加热条件下浓h2so4能氧化c等非金属单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 2h2so4 浓 cuso4 so2 c 2h2so4 浓 2h2o co2 2so2 2h2o 注意 3 so的检验检验so的正确操作是 待测液取清液沉淀 即可确定是否存在so 4 硫酸的用途 1 制取化肥 如磷肥 氮肥 2 清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3 制取挥发性酸 4 用于精炼石油 制造炸药 农药等 是实验室里常用的试剂 有无白色 要点一浓h2so4与金属的反应及so的检验1 浓h2so4与金属反应时注意四种情况 1 浓h2so4常温下使fe al发生钝化 体现了浓h2so4的强氧化性 2 浓h2so4与zn反应先生成so2 随着反应进行 浓h2so4变稀 稀h2so4与过量的zn反应生成h2 计算时注意得失电子守恒的应用 3 浓h2so4与cu反应只生成so2 随着h2so4变稀 cu与稀h2so4不反应 因此足量的cu与浓h2so4反应 产生的so2的物质的量要小于浓h2so4的一半 要点精讲 4 除au pt之外的所有金属 在加热的条件下均能跟浓硫酸发生反应 但不放出h2 浓硫酸的还原产物一般是so2 假定金属m在生成物中显 n价 则由2m 2nh2so4 浓 m2 so4 n nso2 2nh2o知 被还原的h2so4占参加反应h2so4总量的 随反应的进行 酸的浓度的减少引起的质变问题 典型的 三酸变稀 问题就是浓盐酸与mno2反应 浓h2so4与cu zn等反应 浓hno3与cu等反应 随着反应的进行 三种酸都变稀 从而使反应停止或产物发生变化 三种酸放置在空气中由于稀释或挥发 也可能使其变稀 特别提醒 2 检验so时要防止其他离子的干扰 1 ag 干扰 先用盐酸酸化 能防止ag 干扰 因为ag cl agcl 2 co so干扰 因为baco3 baso3也是白色沉淀 与baso4白色沉淀所不同的是这些沉淀能溶于强酸中 因此检验so时 必须用酸酸化 不能用hno3酸化 例如 baco3 2h h2o co2 ba2 所用钡盐不能用ba no3 2溶液 因为在酸性条件下 so hso so2等会被溶液中的no氧化为so 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典例导析1 一定量的浓硫酸与足量zn充分反应时 有so2和h2生成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进行研究 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 微热试管a 观察到c d e中均有气泡产生 随后气泡量减少 品红溶液褪色 d中先出现浑浊后浑浊消失 反应较长时间后 c d e中的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 试回答 1 装置a中需用浓h2so4 用一种简单的方法确定一瓶h2so4一定是浓h2so4 2 从甲 乙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填入b c中 并进行正确连接 a接 接b c接 接d d e两支试管中ccl4溶液的作用是 3 能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 反应较长时间后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的原因是 4 d中浑浊消失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1 涉及气体的实验中要注意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 2 硫酸与金属反应时 随着硫酸浓度的变化会发生不同的反应 思路导引 解析 1 可根据浓h2so4的特性选择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法进行确定 如利用其脱水性 稀释时放热等 2 从图示看 c装置应是检验so2气体的 应选择甲装置 则b处需接一安全装置 3 浓h2so4的强氧化性表现在so被还原 生成so2的反应 反应开始后 装置中的空气被排出 产生大量气泡 当so2被品红溶液吸收时 气泡量减少 且随着h2so4浓度的减小 反应速度逐渐减慢 反应较长时间后浓h2so4变成稀h2so4 与zn反应生成h2 气泡量又会增加 4 d中浑浊消失是因为过量的so2与caso3反应生成ca hso3 2 答案 1 用火柴梗蘸取少量试液 火柴梗若立即变黑 证明是浓h2so4 或用滴管吸取少量试液 滴加在盛少量水的试管中 若试管发热 则证明是浓h2so4 或其他合理答案 2 3或44或321防倒吸 3 c中品红溶液褪色浓h2so4变成稀h2so4后 与zn反应放出h2 4 so2 h2o caso3ca2 2hso 迁移应用1向5ml18mol l的硫酸中加入足量铜片并加热使其充分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0 09mol的硫酸被还原b 有0 045mol的硫酸被还原c 充分反应后体系无硫酸剩余d 消耗的铜的质量一定小于2 88g解析浓硫酸与铜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而稀硫酸与铜不发生反应 浓硫酸与铜反应时 随着反应的进行 浓硫酸的浓度逐渐降低变成稀硫酸 因此 参加反应的硫酸的实际量要比理论计算值小 根据题意可得n h2so4 0 005l 18mol l 0 09mol 参加反应的硫酸n h2so4 0 09mol 被还原的硫酸小于0 045mol 参加反应的铜小于2 88g d 要点二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1 2价硫处于最低价态 只有还原性 可被o2 cl2等氧化剂氧化为s 0价 4价硫处于中间价态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6价硫处于最高价态 只有氧化性 注意浓h2so4在一定条件下与金属或还原性盐反应时既体现强氧化性又显示酸性 如cu 2h2so4 浓 cuso4 2h2o so2 2 当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或降低时 一般升高或降低到其相邻的价态 即台阶式升降 如 3 相邻价态的微粒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s和h2s s和so2 so2和浓硫酸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 典型的归中反应2h2s so23s 2h2o2na2s na2so3 3h2so43na2so4 3s 3h2o5 含硫物质的连续氧化中学阶段常见的符合转化关系的还有 特别提醒可利用相应的盐制取硫不同价态的氢化物或氧化物 如 fes h2so4 稀 feso4 h2s na2so3 h2so4 70 na2so4 so2 h2o 典例导析2 在下列物质转化中 a是一种正盐 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 e是强酸 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 都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当x是强酸时 a b c d e均含同一种元素 当x是强碱时 a b c d e均含另外同一种元素 请回答 1 a是 y是 z是 填化学式 下同 2 当x是强酸时 e是 写出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 3 当x是强碱时 e是 写出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解推断题的两个关键点 一是找出突破口 二是要熟悉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此题的突破口是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 可推测多1个氧原子 则y应为o2 连续氧化最终生成酸 则e可能为h2so4或hno3 2 当x是强酸时 转化关系为 nh4 2sh2sso2so3h2so4 3 当x为强碱时 转化关系为 nh4 2so4nh3nono2hno3 答案 1 nh4 2so2h2o 2 h2so42h2s 3o22so2 2h2o 3 hno34nh3 5o24no 6h2o 迁移应用2右图表示某固态单质a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某些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化合物b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 5 化合物d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 写出a在加热条件下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写出e与a的氢化物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 3 写出一个由d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 4 将5ml0 10mol l的e溶液与10ml0 10mol l的naoh溶液混合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后溶液的ph7 填 大于 小于 或 等于 理由是 加热反应后的溶液 其ph 填 增大 不变 或 减小 理由是 解析根据a和b c d e的框图转化关系可知 a有多种化合价 a是一种非金属固体单质 又由于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 5 因此推得a为单质s b为so2 c为so3 d为h2so4 e为h2so3 答案 1 s h2h2s 2 h2so3 2h2s3s 3h2o 3 2h2so4 浓 cco2 2so2 2h2o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4 h2so3 2oh so 2h2o 大于na2so3是强碱弱酸盐 水解后溶液呈碱性 增大水解是吸热反应 加热促使so水解程度增大 oh 浓度增大 因而ph增大 对点训练 题组一硫 氧 氯的比较1 不能说明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 a h2o的热稳定性强于h2sb 硫化氢水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变浑浊c h2o是液体 h2s常温下是气体d 氧气和氢气化合比硫和氢气化合容易解析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依据有以下几种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单质与氢气化合难易与氢化物的稳定性 置换反应等 故此题选c c 2 过氧化氢 h2o2 常被称为 绿色氧化剂 它和水都是极弱的电解质 但它比水易电离 1 水电离生成h3o 和oh 叫做水的自偶电离 同水一样 过氧化氢也有极弱的自偶电离 其自偶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 2 由于h2o2显弱酸性 在一定条件下它能同强碱作用生成正盐或酸式盐 请写出h2o2与ba oh 2反应生成正盐的化学方程式 3 将双氧水加入经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时 溶液的紫红色消褪了 此时双氧水表现出性 若用h218o2的双氧水与kmno4 h 反应 18o将存在生成物里 4 长期使用劣质香粉 脸部可能因生成pbs而出现黑色斑点 已知pbs与下列各物质均能反应 欲除去黑色斑点 不宜选择 填字母序号 a h2o2溶液b kmno4溶液c hno3溶液 5 将h2o2溶液滴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 红色消失 甲同学认为这是由于h2o2是弱酸 消耗了oh 而使红色褪去 乙同学则认为因h2o2具有氧化性 将酚酞氧化破坏其分子结构 红色消失 试设计一个实验 检验甲 乙两位同学谁的观点正确 答案 1 h2o2 h2o2h3o ho 2 h2o2 ba oh 2bao2 2h2o 3 还原o2 4 bc 5 向红色消失后的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 若再现红色 则甲同学的观点正确 若不为红色 乙同学的观点正确 题组二硫的氧化物3 关于so2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在有的反应中显示氧化性 有的反应中显示还原性b 是酸性氧化物 溶于水得稳定的亚硫酸c so2气体通入naoh溶液一定得到na2so3d 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 能生成白色沉淀解析亚硫酸不稳定 易分解 so2和naoh反应还可能生成nahso3 so2和bacl2溶液不反应 a 4 在通常状况下 a为固态单质 根据下图转化关系 回答 1 写出a c e的化学式 a c e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e c c d 3 b与d的浓溶液发生反应 填 能 或 不能 若能反应 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现象为 4 将c通入bacl2溶液中 没有明显现象 但若加入h2o2 则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分析其原因 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 sso2h2so4 2 cu 2h2so4 浓 cuso4 so2 2h2o 2so2 o22so3 3 能h2s h2so4 浓 s so2 2h2o溶液变浑浊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 4 h2o2具有强氧化性 能把so2氧化为h2so4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h2o2 so2h2so4 h2so4 bacl2baso4 2hcl 题组三硫酸及硫酸盐5 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因而能使蔗糖炭化b 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c 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 能够干燥氨气 氢气等气体d 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 铝等金属钝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浓硫酸的特性 浓硫酸表现吸水性的前提是物质中含有水分子 利用此性质可干燥除氨气 还原性气体以外的气体 而表现脱水性时 一般物质中无水分子 但含氢 氧两元素 h o原子按2 1的物质的量比脱出 故a c皆不正确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在加热时可与金属和非金属反应 但在常温下不与cu反应却能使铁 铝等钝化 故b不正确 答案d 6 三位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并都认为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设计的方案一致 即可验证试液中有so 方案甲 试液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方案乙 试液无沉淀白色沉淀方案丙 试液无沉淀白色沉淀试评述上述方案是否严密 并分别说明理由 解析从ag so的存在对so的干扰来分析 鉴别so时不能用hno3酸化的ba no3 2 否则so也被氧化成so 用bacl2鉴别时应先加盐酸酸化排除ag 等的干扰 答案甲 不严密 因含有ag 而不含so的无色溶液也会出现此方案的现象 乙 严密 因为只有含so的无色溶液才会出现此方案的现象 丙 不严密 因为含有so而不含so的无色溶液也会出现此方案的现象 7 向铜片中加入某浓度的硫酸120ml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待铜片全部溶解后 将其溶液稀释到500ml 再加入足量锌粉 使之充分反应 收集到2 24l 标准状况 气体 过滤残留固体 干燥后称量 质量减轻了7 5g 求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由于cu2 氧化性大于h 所以 一旦有h2生成 则cu2 已被zn还原彻底 由zn h2so4znso4 h2 则n zn n h2so4 n h2 0 1mol zn与cuso4反应 质量减轻 7 5g 0 1mol 65g mol 1g由cu 2h2so4 浓 cuso4 so2 2h2ocuso4 zncu znso4 m1mol1g1mol1g所以共耗h2so4的物质的量n h2so4 n h2 2n cuso4 0 1mol 2mol 2 1molc h2so4 17 5mol l答案17 5mol l 定时检测 1 2009 福建理综 7 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a 硅b 硫c 铜d 铁解析sio2与水不能反应 a错误 铜和铁对应的氧化铜 氧化铁不能直接和水反应 c d错误 na2so3 b正确 b 一 选择题 本题包括12小题 每小题5分 共60分 2 2009 北京理综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 无沉淀产生 再通入so2 产生沉淀b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 铜粉不溶解 再加入cu no3 2固体 铜粉仍不溶解c 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 产生白色沉淀 再加入过量nahso4溶液 沉淀消失d 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 再加入少量cuso4固体 速率不改变 解析co2和so2通入bacl2溶液中均不会产生沉淀 a错误 在酸性条件下 no可将cu氧化生成cu2 使铜粉溶解 b错误 nh3 h2o是al3 的良好沉淀剂 而nahso4显强酸性 可使al oh 3溶解 c正确 在zn和稀h2so4的反应体系中加cuso4 会形成cu zn原电池而加快h2的产生速率 答案c 3 2009 山东理综 13 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 明矾 kal so4 2 12h2o 在水中能形成al oh 3胶体 可用作净水剂b 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 不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c 浓h2so4有强氧化性 不能与cu发生剧烈反应d 将so2通入品红溶液 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 将so2通入溴水 溴水褪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 解析kal so4 2 12h2o电离出的al3 能水解 生成al oh 3胶体 可用作净水剂 a正确 金刚石能够与氧气发生反应 生成二氧化碳 b错误 浓h2so4有强氧化性 在加热条件下与cu可剧烈反应 c错误 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加热颜色能复原 so2和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加热不能恢复原来颜色 d错误 答案a 4 2008 上海理科综合 15 1995年三位美国科学家因在氟利昂和臭氧层方面的工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他们的研究揭示了大气中臭氧层被破坏的机理 由图可知 a 日光在反应中作催化剂b 过氧化氯是一种很稳定的物质c 过氧化氯的结构式为o cl cl od 臭氧分子最终转变成氧气分子 解析由图中反应的转化关系可知过氧化氯在日光下分解 因此并不是很稳定物质 过氧化氯的结构式应为cl o o cl 因此a b c选项都不正确 只有d正确 答案d 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二氧化硫能漂白某些物质 说明它具有氧化性b 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无现象 再加入0 5ml3 的过氧化氢后产生沉淀c 将足量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溶液褪色 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d 二氧化硫漂白过的草帽过一段时间后变黄解析so2的漂白原理是 so2与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而具有漂白性 故a说法错误 a 6 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 要大力抓好节能降耗 保护环境 下列举措与这一主题不吻合的是 a 用 绿色化学 工艺 使原料完全转化为产物b 推广燃煤脱硫技术 防治so2污染c 推广垃圾的分类存放 回收 处理d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d 7 在如图的实验装置中 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 对看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苹果块会干瘪b 胆矾晶体表面有 白斑 c 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d ph试纸变红 解析浓h2so4具有吸水性和脱水性 前三个实验中显示浓h2so4的吸水性 现象均正确 最后一个实验主要体现浓h2so4的酸性和脱水性 ph试纸应先变红后变黑 答案d 8 对某酸性溶液 可能含有br so h2so3 nh 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加碱调至碱性后 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加入氯水时 溶液略显黄色 再加入bacl2溶液 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a br b soc h2so3d nh解析 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褪色 则溶液中一定含有h2so3 因h2so3不稳定 分解产生的so2可使品红褪色 加碱加热后 产生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即有nh3产生 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h 加入氯水时溶液显黄色 说明原溶液中含有br 再加bacl2有白色不溶于hno3的沉淀生成 说明此时溶液中含so 但可能是原溶液含有的 也可能是氯水氧化h2so3产生的 故不能确定的为so b 9 短周期元素e的氯化物ecln的熔点为 78 沸点为59 若0 2molecln与足量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后可以得到57 4g的agcl沉淀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e是一种非金属元素b 在ecln中e与cl之间形成共价键c e的一种氧化物为eo2d 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a族 解析0 2molecln与足量agno3溶液完全反应生成57 4gagcl沉淀 因此根据ag 的物质的量与cl 相等列式 0 2mol n 解得 n 2 则e的氯化物质为ecl2 再结合ecl2的熔 沸点较低 可知ecl2为分子晶体 则e为非金属元素 不可能在 a族 因此a b c正确 只有d错误 答案d 10 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 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b 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c 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d 乙炔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解析a中浓h2so4是吸水而浓hcl易挥发 故原理不同 b项中氯水中hclo表现强氧化性 而活性炭是吸附作用 c项中漂白粉变质是先与空气中co2反应生成hclo hclo又分解才失效 而水玻璃 na2sio3 与空气中co2反应后即失效 原理不同 故错误 d项中都是加成反应 原理相同 d 11 关于第 a族和第 a族元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同一周期 第 a族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比第 a族的强b 浓度都是0 01mol l时 硫酸溶液的ph比高氯酸溶液的小c 第 a族单质的氧化性均比第 a族单质的氧化性强d 加热时 硫酸钠比氯酸钠易分解 解析a项 同周期元素 第 a族形成的氢化物最稳定 因为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第 a族最强 a项错误 b项 h2so4为二元酸 hclo4为一元酸 所以同浓度溶液h2so4中c h 大 ph小 b项正确 c项 如i2的氧化性比o2弱 c项错误 d项 na2so4比naclo3稳定 d项错误 答案b 12 硒 se 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 其单质可用于制光敏电阻 复印机的硒鼓等等 工业上提取硒的方法之一是用硫酸和硝酸钠处理含硒的工业废料 得到亚硒酸 h2seo3 和少量硒酸 h2seo4 富集后再将它们与盐酸共热 将h2seo4转化为h2seo3 主要反应为2hcl h2seo4h2seo3 h2o cl2 然后向溶液中通入so2将硒元素还原为单质硒沉淀 据此正确的判断为 a h2seo4的氧化性比cl2弱b seo2的氧化性比so2弱c h2seo4的氧化性比h2seo3强d 浓h2seo4的氧化性比hno3强解析根据方程式可知氧化性 h2seo4 h2seo3 h2seo4 cl2 所以a项错误 c项正确 so2可以把h2seo3还原为se单质 说明 4价se的氧化性比so2强 所以b项错误 由题意知hno3能将工业废料中的硒氧化为h2seo3和少量h2seo4 所以hno3的氧化性比h2seo4强 d项错误 答案c 二 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4小题 共40分 13 8分 2009 北京理综 28 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1 将燃烧黄铁矿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4 11o22fe2o3 8so2 2 接触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依据工艺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字母 a 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 需将其粉碎b 过量空气能提高so2的转化率c 使用催化剂能提高so2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d 沸腾炉排出的矿渣可供炼铁 4 每160gso3气体与h2o化合放出260 6kj的热量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5 吸收塔排出的尾气先用氨水吸收 再用浓硫酸处理 得到较高浓度的so2和铵盐 so2既可作为生产硫酸的原料循环再利用 也可用于工业制溴过程中吸收潮湿空气中的br2 so2吸收br2的离子方程式是 为测定该铵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将不同质量的铵盐分别加入到50 00ml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 沸水浴加热至气体全部逸出 此温度下铵盐不分解 该气体经干燥后用浓硫酸吸收完全 测定浓硫酸增加的质量 部分测定结果 铵盐质量为10 00g和20 00g时 浓硫酸增加的质量相同 铵盐质量为30 00g时 浓硫酸增加的质量为0 68g 铵盐质量为40 00g时 浓硫酸的质量不变 计算 该铵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若铵盐质量为15 00g 浓硫酸增加的质量为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硫酸工业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计算等 1 根据原子守恒即可判断该物质为fes2 2 so2和o2在接触室发生反应生成so3 2so2 o22so3 3 选项a 将黄铁矿粉碎增加反应接触面积而加快反应速率 选项b 增加空气 o2 浓度能提高so2的转化率 选项c 催化剂对转化率无影响 选项d 矿渣中含有fe2o3 可用于冶炼铁 4 160gso3 g 与h2o l 反应生成h2so4 l 放出260 6kj热量 则1molso3 g 与h2o l 反应生成h2so4 l 放出130 3kj热量 则相关热化学方程式为 so3 g h2o l h2so4 l h 130 3kj mol 5 10g时说明铵盐不足 20g时说明氢氧化钠不足 由10 00g和20 00g时浓硫酸增加的质量相同说明铵盐有酸式根产生的氨气 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 l 设10g中有xmol的 nh4 2so4和ymol的nh4hso4 则132x 115y 10 1 10g时说明铵盐不足由n守恒知n nh3 2x y 20g时铵盐已经过量 氢氧化钠先和酸式根反应 则 nh4 2so4为2xmol 2ymol的nh4hso4hso oh so h2o112y2ynh oh nh3 h2o1150c 10 3 2y50c 10 3 2y由于产生的氨气一样多n nh3 2x y 50c 10 3 2y 2 30g时铵盐过量 则 nh4 2so4为3xmol 3ymol的nh4hso4n nh3 0 68 17 0 04molhso oh so h2o113y3ynh oh nh3 h2o1150c 10 3 3y0 04所以50c 10 3 3y 0 04 3 联立 1 2 3 解得x 0 02moly 0 064molc 4 64mol l氮的质量百分含量 0 04 0 064 14 10 100 14 56 15g时铵盐已经过量 则 nh4 2so4为1 5xmol 1 5ymol的nh4hso4hso oh so h2o111 5y1 5ynh oh nh3 h2o11 50c 10 3 1 5y50c 10 3 1 5yn nh3 50c 10 3 1 5y 50 4 64 10 3 1 5 0 064 0 136molm nh3 0 136 17 2 31g答案 1 fes2 2 2so2 o2 3 abd 4 so3 g h2o l h2so4 l h 130 3kj mol 5 so2 br2 2h2o4h 2br so 14 562 31g 2so3 14 8分 小刚同学探究二氧化硫分别与bacl2溶液 ba oh 2溶液反应的实验 1 少量so2通入到ba oh 2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过量的so2通入到ba oh 2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 请回答有关问题 小刚同学将so2通入到bacl2溶液中 出现了异常现象 看到了明显的白色沉淀 为探究该白色沉淀的成分 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则操作 的名称为 试剂a的化学式为 3 实验表明 小刚加入试剂a后 白色沉淀未见溶解 则该白色沉淀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产生该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解析 1 so2为酸性氧化物 通入碱溶液中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so2 ba oh 2baso3 h2o 通入过量so2时 由于h2so3为二元弱酸 所以得到酸式盐 ba hso3 2为强电解质 在溶液中以ba2 hso形式存在 离子方程式为so2 oh hso 2 固体 液体分离用过滤 so2通入溶液中可能被o2氧化 猜测白色沉淀可能为baso3或baso4 故试剂a选盐酸 为避免产生其他离子的影响 不能选h2so4或hno3 3 baso4不溶于盐酸 考虑空气中的o2将so2氧化 2so2 2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