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盘活知识提炼模板训练技能2010年浙江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探讨 盘活知识提炼模板训练技能一 走进高考地理试题二 应对高考地理试题 一 走进高考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试题主要特点和走向 一 整理各家各说 感悟地理命题特点 二 钻研参考试题 领悟地理命题走向1 解读试题内在特点2 分析命题基本走向 一 走进高考地理试题 一 整理各家各说 感悟地理命题特点地理高考重要观点综述 袁书琪 地理高考命题的 潜规则 1不再追求知识点的全面 不求章节覆盖度 率 内容效度不回避重点内容 即使单科试卷也不面面俱到2不再追求地理各分支的平衡 可能突出自然或人文 可能突出中国或世界 某个或某些重点要素或区域不回避 3能力考查比较全面 保证综合能力测试的有效度 能力各要素分数可能悬殊 但比较齐全 主要在能力上体现区分度是合理的4不再追求 遵标循本 不从教材取材 体现公正 考纲 考试说明体现能力不够 难遵照 课标 教材不失为参考 用以解读考纲 考试说明 5不再寻求记忆具体知识和方法 给材料 给工具 图表内含方法 但图文材料多了 审题时间不够 构成地理学科框架的图文必须记忆6不再请中学教师命题 向高校自主招生过度 不再兼过多的职能 但中学教师可参加审题 试做 7不考察全面素质 是纸笔考试 不能考察情感 价值观 但可以渗透在知识 能力中8不考虑课改 选拔考试只依据学科逻辑 新老课程都只考基础的稳定的学科内容 课程改革存在误区 尚在实验 允许失误 高考稳定压倒一切 不允许失误 9回避 题海 参加编写高考习题集者不得参加命题 凡 题海 或 猜题专家 涉及之题一律不用 曾经征题 中学题目几无可用10回避 热点 回避猜题的 热点 时政 地理不是政治 热点事件不等于热点地理问题 千万不要猜题押宝 08学年宁波一模图4中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度 a b为晨昏线上的两点 太阳直射在西半球 据此完成6 8题 6 此时 b点的地方时是da 4时b 8时c 16时d 20时7 此时 b点位于ba 晨线 昼长16小时b 昏线 昼长16小时c 昏线 夜长16小时d 晨线 夜长16小时8 该日 下列城市日落最晚的是ca 杭州b 宁波c 温州d 绍兴 昏线 08学年宁波一模27 图13为北半球某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 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山地 山峰 高地 2 如果a气压中心的形成与地形有关 则该地形可能是 1分 盆地 谷地 低地 王树声 1 09年地理试卷特点 1 命题思路创新 重视过程分析 2 试题陌生度高 向新课标靠拢 3 提升能力要求 注重科学分析 4 试题原创性强 体现公正 公平 5 体现选拔功能 具有一定难度 2 对2010年地理命题趋势的分析 1 知识重组的线索会有所更新 2 选材切入的角度会更加新颖 3 情境设置的思路会更加独特 4 考查能力的设问会更加开放 5 图像呈现的形式会有所创新 6 过度抽象的构思会有所缓解 7 区域发展的内容会有所增强 3 对当前复习备考的建议 1 从只重视记忆 理解要转到记忆 理解与思考 运用并重 2 拓宽思路 跳出教材 广泛联系 注重方法 3 重视单项能力训练 培养分析 综合 比较 判断 归纳 联系 迁移等思维能力 4 掌握运用知识的方法 熟悉解答问题的思路 构建思考问题的线索 学会获取信息的本领 培养表述答案的能力 5 要从系统复习转向专题复习 不要在细碎的知识点的记忆 背诵上多下功夫 要学会运用原理规律结合实际分析问题 突出主干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突出对地理原理和规律运用能力的考查试题贴近生活 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彰显对地理图表材料阅读分析的能力要求体现对学习方法 思维过程的考查简答题对表述能力要求提高 北京海淀区 2009年试题特点 1 创设虚拟情景 增强原创性 2 制作新颖图像 提高陌生度 3 重视推理 归纳 综合能力 强调思维过程 4 关注与热点联系的隐性信息 体现学科前沿 解读样本 09浙江卷 09 10考试说明参考卷 一 走进高考地理试题 二 钻研参考试题 领悟地理命题走向1 解读试题内在特点 1 解读试题内在特点 1 创设虚拟情景 增强原创性 09浙江卷读图3 完成6 7题 6 甲城有意引进一家造纸企业 正确的选项是da 布局在甲城的工业区内b 布局在甲乙两城行政边界处c 布局在甲城盛行风下风向的西南郊d 不宜引进该企业7 乙城的最佳宅区和cbd应分别布局在aa 处和 处b 处和 处c 处和 处d 处和 处 1 创设虚拟情景 增强原创性 09参考卷图1 图2分别是某市2005年1 人口抽样调查的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金字塔示意图 该市的平均期望寿命已提高到78岁 完成1 2题 1 图1反映的该城市人口增长模式是da 高 高 低 模式b 高 低 高 模式c 高 高 高 模式d 低 低 低 模式2 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相比ca 劳动力数量较少b 劳动力比重较大c 性别构成较合理d 年龄构成较轻 1 创设虚拟情景 增强原创性 09参考卷图3为某电厂循环经济利用图 读图完成3 5题 3 若h是一个工厂 最适宜的是aa 砖瓦厂b 钢铁厂c 玻璃厂d 化工厂4 该电厂的生产模式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是ba 减弱噪声b 减少酸雨c 保持水土d 绿化环境5 下列各组工厂之间存在上下游产业关系的是a 水泥厂与供热厂b 石膏板材厂与水泥厂c 发电厂与h厂d 污水处理厂与h厂 1 解读试题内在特点 2 制作新颖图像 提高陌生度 09浙江卷 09浙江卷 2 制作新颖图像 提高陌生度 09参考卷 3 重视推理 归纳 综合能力 强调思维过程 09浙江卷36 30分 读图8 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哪些区域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为什么 4分 2 分析海陆分布与地形对甲 乙两地气候形成的影响 12分 3 简述该区域第四纪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8分 4 你认为该区域的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哪里 判断依据是什么 6分 1 解读试题内在特点 3 重视推理 归纳 综合能力 强调思维过程 09浙江卷36 30分 读图8 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哪些区域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为什么 4分 2 分析海陆分布与地形对甲 乙两地气候形成的影响 12分 3 简述该区域第四纪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8分 4 你认为该区域的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哪里 判断依据是什么 6分 36 1 66 5 n及其以北地区原因 黄赤交角为23 5 地球公转导致昼夜交替消失 2 甲地 温带海洋性气候 降水丰富 季节分配均匀 气温年较差小西临大西洋 盛行西风 山脉走向与海岸平行 迎风坡 暖流经过乙地 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相对少 集中在夏季 气温年较差较大背风坡 海域面积小 海洋水汽较少 3 冰川作用 流水作用西部海岸曲折 多峡湾 湖泊广布 东部形成冰湖群 河流平行状排列 湖泊主要位于河流中上游 4 主要分布在波的尼亚湾沿岸地区理由 主要城市分布在海湾沿岸地区 铁路和公路环绕海湾分布 众多河流的下游 地势平坦 3 重视推理 归纳 综合能力 强调思维过程 09参考卷37 读图10 图11 完成下列要求 30分 1 a城市在b城市的方向 b城市到c城市的距离约千米 6分 2 图10和图11比较 比例尺较小的是 请说明判断依据 6分 3 d区域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 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提示 从风向 地形和洋流等角度分析 9分 4 简述两图中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及原因 9分 3 重视推理 归纳 综合能力 强调思维过程 09参考卷37 读图10 图11 完成下列要求 30分 1 a城市在b城市的方向 b城市到c城市的距离约千米 6分 2 图10和图11比较 比例尺较小的是 请说明判断依据 6分 3 d区域的年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 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提示 从风向 地形和洋流等角度分析 9分 4 简述两图中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及原因 9分 37 1 东南 3分 70 90 3分 2 图11 3分 两图相同的图上距离 图11所跨的纬度大于图10 3分 3 原因 该地盛行东南信风 风向由海洋吹向陆地 水汽充足 3分 地处山地迎风坡 容易形成地形雨 3分 沿岸有暖流经过 能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3分 4 铁路线基本上都沿海岸线分布 3分 主要原因是沿海人口 城镇分布较多 3分 促进沿海经济开发 3分 1 解读试题内在特点 4 关注与热点联系的隐性信息 体现学科前沿 09浙江卷37 2 如果该城市群为长株潭 长沙 株洲 湘潭 其以北的洞庭湖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 由于实施了退耕还湖等措施 面积又开始扩大 请说明其生态意义 近年来 沿湖芦苇种植有所增加 请分析这将对洞庭湖产生什么影响 8分 3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以长江三角洲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带和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内 在接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时区位优势明显 试分析长株潭城市群承接珠江三角洲玩具制造业和长江三角洲飞机制造业的可行性 并说明理由 9分 4 关注与热点联系的隐性信息 体现学科前沿 09浙江卷37 2 如果该城市群为长株潭 长沙 株洲 湘潭 其以北的洞庭湖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 由于实施了退耕还湖等措施 面积又开始扩大 请说明其生态意义 近年来 沿湖芦苇种植有所增加 请分析这将对洞庭湖产生什么影响 8分 3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以长江三角洲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带和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内 在接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时区位优势明显 试分析长株潭城市群承接珠江三角洲玩具制造业和长江三角洲飞机制造业的可行性 并说明理由 9分 2 调蓄洪水 增加湿地 保护生物多样性湖泊面积缩小 水体营养化 3 玩具制造业可行 理由 是珠江三角洲急需转出的产业项目 劳动力密集行业 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劳动力资源丰富 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长株潭地区房租 地价等较低廉 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该产业污染少 耗能低 交通方便 出口便捷飞机制造业不可行 理由 不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近期向外转移的项目 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 争取国家投资或者引进资金的难度较大 技术密集型产业 长株潭地区科技人才条件尚不具备 与飞机制造业配套的其他产业基础较差 4 关注与热点联系的隐性信息 体现学科前沿 09参考卷36 图8表示某组团城市空间布局与地形示意图 图9为该组团城市1980 2008年产业结构变化 表1是该组团城市1980 2008年人均gdp增长情况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26分 4 关注与热点联系的隐性信息 体现学科前沿 09参考卷36 1 简述该地区地形的基本特征 分析a城市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 8分 2 说出目前该地区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及其区域发展特征 6分 3 有专家认为 城市化的本质是生活方式城市化 d地许多农民通过征地变成了市民 住上了楼房 但有些人仍喜欢养鸡 种菜 甚至在小区的草坪上种植蔬菜 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有哪些 6分 4 该地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 但却出现劳动力成本提高 招工困难等问题 你认为该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路在哪里 6分 4 关注与热点联系的隐性信息 体现学科前沿 1 简述该地区地形的基本特征 分析a城市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 8分 2 说出目前该地区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及其区域发展特征 6分 3 有专家认为 城市化的本质是生活方式城市化 d地许多农民通过征地变成了市民 住上了楼房 但有些人仍喜欢养鸡 种菜 甚至在小区的草坪上种植蔬菜 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有哪些 6分 4 该地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较多 但却出现劳动力成本提高 招工困难等问题 你认为该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路在哪里 6分 36 1 地形以平原为主 2分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2分 地势低平 临海 河流交汇处 4分 2 工业化阶段 2分 人均gdp较高 2分 第二 三产业比重明显大于第一产业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2分 3 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 3分 加强社区文化教育 3分 4 产业转移 向劳动力廉价地区转移 3分 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资金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业 3分 4 关注与热点联系的隐性信息 体现学科前沿 以当前国家和地方要求大学研究的重要地理科学问题为素材 包括学术论著 科研报告 高校教材等 将其改变为符合可望考上大学的中学生心智的案例或情景 从中设计新的学习过程 或运用高中地理原理 规律可阐释的问题 蕴含了地理热点或学科前沿 稳中趋变 一年一小步 三年一显步 稳 一个坚持 坚持能力立意 接轨全国卷变 二个渐变 体现地方命题特色 体现新课程意识 命题优先原则 科学性 一 走进高考地理试题 二 钻研参考试题 领悟地理命题走向2 分析命题基本走向 2 分析命题基本走向 稳 一个坚持 坚持能力立意 接轨全国卷 1 通过知识载体 考查地理学科特殊能力 不强求知识点的覆盖面和平衡度 地理学科五大特殊能力 地理空间定位能力 地理空间格局概括能力 地理特征综合分析能力 地理过程描述与简单预测能力 地理因果关系分析与推理能力 1 通过知识载体 考查地理学科特殊能力 不强求知识点的覆盖面和平衡度 知识与能力互为表里 能力立意的题型结构 提供案例或情景材料 考查收集有效信息 迁移应用原理 规范有序表述的能力 2 分析命题基本走向 稳 一个坚持 坚持能力立意 接轨全国卷 2 通过学习过程 考查信息提取 逻辑推理 解决问题等能力 不提倡对具体知识和方法的死记硬背 应该特别记忆构成地理学科框架的图文 例09浙江卷37 区位商问题 1 已知a城的纺织业 装备制造业和文化产业的区位商分别为1 03 1 07和1 39 b城的纺织业 装备制造业和文化产业的区位商的分别为0 71 1 29和0 83 据表1计算c城三大产业的区位商 利用计算结果确定上述三大产业在理论上应分别向哪座城市集聚 9分 考生没学过 区位商 但可以通过学习区位商公式进行数学计算 并运用产业结构 产业空间布局变化等知识 猜出答案 地理试题 卷中分 特征 对抗题海战术 引导教学方式转变 2 分析命题基本走向 变 二个渐变 1 体现地方命题特色 2 体现新课程意识 2 分析命题基本走向 变 二个渐变 1 体现地方命题特色 地方命题特色 主要体现在试题的图像和情景设计取自本省乡土 如09年天津卷第12题的天津近现代工业集聚地和北部山区开发问题 福建卷第40a题的海峡两岸地理问题 广东卷第6题台风问题等 这一特色近年来在自主命题省份已逐渐变为常态 变 二个渐变 1 体现地方命题特色 09年天津卷第12题天津近现代工业集聚地和北部山区开发问题 变 二个渐变 1 体现地方命题特色 09福建卷第40a题海峡两岸地理问题 09广东卷第6题台风问题 变 二个渐变 1 体现地方命题特色 09浙江参考卷 自然灾害与防治 模块 8月6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东南沿海强台风警报 浙江省政府要求各级领导和防汛防台责任人按预案及时进岗到位 要及时对人员转移 沿海防风 水库保安 小流域山洪与地质灾害等作出部署 落实船只避风措施 要重点对各类景区游客特别是散客情况全面排查 适时关闭景点 科学调度 落实水利工程保安措施 认真做好小流域山洪与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 根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 台风强降雨诱发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哪些 3分 2 除台风强降雨外 在我国诱发这类地质灾害的因素还有哪些 你认为哪些地貌部位应该重点做好防范措施 5分 3 台风可能产生的正面影响有哪些 2分 2 分析命题基本走向 变 二个渐变 2 体现新课程意识 新课程的 新 的主要表现是 在教学和考查中强调 过程与方法 近年来在自主命题省份试题中已逐渐植入开放性和探究性元素 以体现新课程意识 变 二个渐变 2 体现新课程意识 09山东卷26 4 对该省工业的发展 有人提出今后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 你是否赞同 请说明理由 3分 该省为福建省 答案一 赞同 理由 农副产品种类丰富 劳动力充足 靠近港澳台位置优越 与台湾合作前景好 著名的侨乡 答案二 不赞同 理由 技术水平较低 资金较缺乏 山地丘陵区交通不便 变 二个渐变 2 体现新课程意识 09江苏卷27 4 4 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 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 即 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 和 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 通过查找资料 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 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22 以上 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 在e 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 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 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适宜发展 建议 2分 在e f两地中 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 建议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技术密切监视崩塌滑坡的动态 2分 4 林业退耕还林 或封山育林 e遥感 二 应对高考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要点 一 盘活知识 理顺解题思路 二 提炼模板 规范答题表述 三 专项引导 突出复习重点 四 滚动训练 提高复习效度 考学习能力 高考目标与复习要点的关系 盘活知识 提炼模板 专项引导 滚动训练 二 应对高考地理试题 一 盘活知识 理顺解题思路 加强试题信息获取技术训练 应对试题解读关 1 采取分层分步获取信息方法 全面掌握已知条件 2 执行前后二次独立审题规范 及时突破思维定势 3 熟知选择题解答的主要技巧 适时验证判断结果 加强地理知识运用能力训练 应对知识调用关学用思维地图 一 盘活知识 理顺解题思路 加强试题信息获取技术训练 应对试题解读关 1 采取分层分步获取信息方法 全面掌握已知条件 审题的一般步骤 引用 a 读题干 审题时仔细冷静 要全面 准确阅读所给材料 提取题干中的有效信息 找出题干中设问的关键词和限定语 把握问题指向和设问角度 揣摩命题意图与考查要求 生题找联系 熟题找差异 加强试题信息获取技术训练 应对试题解读关 2 执行前后二次独立审题规范 及时突破思维定势 一 盘活知识 理顺解题思路 b 读图 析图 先读图名确定知识范围 细辩图例和注记 发现图像信息 看图像特征 寻找标志数据 注意辅图 如可通过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形象特征来认识其分布 读图中的经纬度以及图中的辅助材料 准确地确定区域范围 提取与题干设问有关的信息 特别是图表材料要通过思维加工将图表的形象 数据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 有时可进行图图转换 将已知图像的信息 材料转换到另一图像中 它可更多地发现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c 对题干中的设问进行综合分析 将题干和图像 地图 提供的信息相结合 运用直接信息及隐含的间接信息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思路才能畅通 敏捷 必须注意准确地定位 如经纬网定位 地理事物特征定位 从题干和地图中大胆提取信息 找出题干中设问的关键词和限定语 因此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运用直接信息及隐含的间接信息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思路畅通 敏捷 对于提高高考题的得分率至关重要 一 盘活知识 理顺解题思路 加强试题信息获取技术训练 应对试题解读关 3 熟知选择题解答的主要技巧 适时验证判断结果 3 熟知选择题解答的主要技巧 适时验证判断结果 引用 技巧1 基本方法仔细审清每一小题题干的题意 明确其表示的地理内容的知识类别 时空范围及数量特征 针对题干 联系地理事物的概念 分类 原理及规律 进行全面思考和综合分析 并通过对比答案的异同 得出结论 这是选择题最基本的方法和技巧 选择题一般有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 第一步选细读题干和选项 看题干提供了什么条件 找出题干中的 关键词 和 限定词 排除干扰信息 第二步进行回忆联想 联想与本题有关的地理名词 概念 原理 地理事物的名称 分布 特征 因果联系等基础知识 第三步 对选项进行综合分析 比较得出正确答案 3 熟知选择题解答的主要技巧 适时验证判断结果 技巧2 排除法逆向进行 从选项入手 一边审题一边排除 一个一个地排除掉 直至得到正确选项 看似复杂的问题会变得很简单 技巧3 图形与辅助线法对于一些计算类的题目和读图选择题可能其本身没有图形 或者图形不能准确的表达题目的含义 我们可以画出示意图 或者在图上作出一些辅助线 题目就迎刃而解了 技巧4 一题多问的题目 注意前后题目的相互印证一题多问的题目 一般是在呈现一张信息量丰富的图表或信息量较大的材料的基础上 设计若干个相关提问 其综合性特别强 着重于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在解这类题目的时候往往可以根据题目之间的相互印证增大正确率 思维地图 thinkingmaps 是davidhyerle博士在1988年开发的一种帮助学习的语言工具 是继概念图 conceptmap 和思维导图 mindmap 之后产生的又一种知识可视化工具 在这套可视化语言中 教师和学生一共可以使用8种图 用以帮助阅读理解 组织写作 问题解决 思维技巧提高等方面 这8种图分别是 圆圈图 circlemap 树形图 treemap 起泡图 bubblemap 双起泡图 doublebubblemap 流程图 flowmap 复流程图 multi flowmap 括弧图 bracemap 和桥接图 bridgemap 加强地理知识运用能力训练 应对知识调用关学用思维地图 一 盘活知识 理顺解题思路 思维地图举例 思维地图举例 学用思维地图 10参考卷37 26分 读图10和下表 完成下列问题 1 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并分析其原因 8分 2 说明2000年中国人口省际流动的空间特征及其主要原因 6分 3 简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转入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2分 10参考卷37 26分 读图10和下表 完成下列问题 1 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并分析其原因 8分 1 从三大产业看 主要向第二产业迁移 其次是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内部转移最少 2分 二 三产业的经济效益相对高 第一产业效益相对低 2分 从转移的空间看 以省内转移为主 省内又以乡镇内部转移为多 2分 迁移成本较低 1分 同时要兼顾农业生产劳动 1分 a 三大产业类型 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关系 b 中国城镇化特点 离土不离乡 10参考卷37 26分 读图10和下表 完成下列问题 2 说明2000年中国人口省际流动的空间特征及其主要原因 6分 2 主要由中西部省份流向东部沿海省份 3分 经济原因 3分 国际 国内人口迁移规律 10参考卷37 26分 读图10和下表 完成下列问题 3 简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转入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2分 3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3分 城市化水平提高 3分 产业结构升级 3分 交通压力 城市问题等负面影响 3分 人口迁移到影响 分别对迁出区 迁入区的有利 不利影响 图1 例08全国文综 卷第36题读图 完成下列要求 1 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 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9分 2 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11分 3 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 并加以分析 16分 例08全国文综 卷第36题读图 完成下列要求 2 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11分 解题思路 图1 2 流域位于赤道地区 终年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盛行上升气流 降水丰富 流域大部分为盆地 支流多 集 汇 水面积广 图1 例08全国文综 卷第36题读图 完成下列要求 3 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 并加以分析 16分 3 入海口附近 泥沙不易沉积 因为地形高差大 河流落差大 流速大 入海泥沙量较少 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 流速较小 易于泥沙沉积 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 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 植被覆盖率高 水土流失较轻 灾害的关联性 中国西北地区地理主体结构特征 区域地理知识建构分层式思维地图 区域地理题型的相关知识和分层视角 在哪里 区域定位 判断区域位置 包括纬度位置 经度位置 海陆位置 相邻位置 交通位置和范围等 有什么 区域特征分析 描述或推测地形 气候 河流 水文水系 植被等分布特征 概括其空间格局 阐释影响因素 描述或推测农业 工业 城市地域类型及分布特征 阐释影响因素 为什么 区域主要热点问题分析 探讨区域主要热点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和危害 怎么办 区域主要热点问题解决措施探讨 探讨区域主要热点问题的解决措施 二 应对高考地理试题 二 提炼模板 规范答题表述 加强试题答案复原技能训练 应对答题表述关 运用知识模型 例1 区域产业差异及其迁移知识模型 例2气候特征和分布的成因分析模板 10参考卷36 30分 读图8和图9 完成下列问题 1 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 并说出 两地地形类型 8分 2 简析 海区7月经常出现浓雾的原因 6分 3 简述 地的气候特征 10分 4 分析 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6分 10参考卷36 30分 读图8和图9 完成下列问题 1 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 并说出 两地地形类型 8分 1 高原 山地 为主 西北高东南低 相对高差大 海岸线平直 4分 丘陵 2分 高原 山地 2分 地形特征模板 从主要地形类型 地势起伏趋势落差 海陆轮廓等方面描述 10参考卷36 30分 读图8和图9 完成下列问题 2 简析 海区7月经常出现浓雾的原因 6分 2 水面温度低 受寒流影响 4分 水汽充足 2分 浓雾成因即水汽凝结模板 从水汽多 冷却和凝结核多等方面简析 10参考卷36 30分 读图8和图9 完成下列问题 3 简述 地的气候特征 10分 3 终年温暖 气温年较差小 4分 年降水量较多 4分 雨热同期 2分 气候特征模板 分别从气温和降水的总体特征 季节变化等方面描述 10参考卷36 30分 读图8和图9 完成下列问题 4 分析 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6分 4 光热资源丰富 湿季雨量充沛 2分 有灌溉水源 2分 地形平坦 适宜耕种 2分 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分析模板 从气候 水源 地形 土壤等方面分析 引用 续表 续表 二 应对高考地理试题 三 专项引导 突出复习重点 加强重点专项能力学习引导 应对难题突破关 1 空间定位2 天气气候3 环境城市4 回观课文5 答题表述 三 专项引导 突出复习重点 加强重点专项能力学习引导 应对难题突破关 1 空间定位 解题基础 关键能力 画主要地理事物特征轮廓线和经纬线 注记主要地理要素 构建自己的空间定位系统 一般由四个子系统组成 一是地理坐标 经纬度 定位系统 识记若干条标志性经纬线与主要地理事物分布的关系 二是地域轮廓定位系统 侧重识记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和世界主要国家轮廓 并关注主要海湾 半岛 岛屿 湖泊等轮廓 三是地理原理或地理事物分布规律定位系统 理解并灵活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 可间接推导出分布地的地理事物或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 四是地理要素分布特征相对位置定位系统 应有意识地多识记 多掌握各类地理要素的总体分布情况 10参考卷读图3和图4 完成5 6题 5 在图3中 形成该河谷的地质作用依次是ca 流水作用 冰川作用b 流水作用 风化作用c 冰川作用 流水作用d 风化作用 冰川作用6 在图4中 e f示意的河谷形态分别出现在河流的da b c d 10参考卷在图7中 赤道上p点与经线上q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p点位于0点以西 弧op与0q相等 完成l0 11题 10 此时ba p地为正午b q地昼长大于p地c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d 太阳直射点将北移11 当p地位于o地最西时 p地经度为aa 153 eb 176 5 ec 171 75 wd 113 w 三 专项引导 突出复习重点 加强重点专项能力学习引导 应对难题突破关 2 天气气候 知识核心 10参考卷热量条件制约着农作物的种类和分布范围 读图2 完成3 4题 3 对 值要求最高的作物是ba 油菜b 水稻c 甜菜d 小麦4 若到2100年全球增温4 5 则我国aa 三江平原水稻种植面积扩大b 春小麦种植范围向南扩展c 南方山地毛竹分布上限的海拔降低d 甜菜适宜种植的纬度降低 10参考卷7 在图5中 数值表示每英亩40英寸土层中有机质的吨数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与当地的气候 植被关系密切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 灌木草类 有机质含量丰富b 草类旺盛 有机质含量最高c 森林茂盛 有机质含量较高d 灌木丛生 有机质含量较低 10参考卷早第三纪 中国副热带地区气候干燥 形成沿纬向分布的红色碎屑岩系 由于印度板块向北的漂移与挤压 青藏高原隆起 改变了区域大气环流格局 读图6 完成8 9题 8 西北地区在早第三纪所处的温度带和纬度范围分别是da 温带 35 n 45 nb 热带 5 n 15 nc 寒带 35 n 55 nd 亚热带 25 n 35 n9 青藏高原隆起后 下列区域的气候变化正确的是da 柴达木盆地变冷 变湿b 四川盆地变暖 变干c 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变冷 变湿d 塔里木盆地变冷 变干 三 专项引导 突出复习重点 加强重点专项能力学习引导 应对难题突破关 3 环境城市 知识载体 1 a b分别表示的是aa 运输成本 土地成本b 科技成本 土地成本c 劳动力成本 科技成本d 劳动力成本 运输成本2 该工业部门宜布局在da b c d 10参考卷若某工业部门的产品成本只与城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的便利程度有关 读图1 完成1 2题 三 专项引导 突出复习重点 加强重点专项能力学习引导 应对难题突破关 4 回观课文 知识纲要 试题案例 利用教材的认知结构 利用教材的基本方法 利用教材的素材 利用教材的基本表述 注意教材的基本技能培养 时刻关注教材要反映的课标要求 从地理知识构成维度结合案例整合方式回观课文 主题 自然地理过程的原理和规律专题1 地球运动原理和规律 含地球与地图 世界海陆分布 世界政区 中国政区 专题2 大气运动原理和规律 含世界气温与降水分布 世界气候类型及分布 中国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专题3 水体运动原理和规律 含中国的外流区内流区 主要河流及水文特征 世界主要河流湖泊分布 专题4 地壳及地表物质运动原理和规律 含世界海陆地形类型 特征及分布 中国地形地势特征及主要山脉和地形区 专题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专题6 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 含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选修6中的自然资源保护 专题7 自然灾害危害与防治 选考 含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主题 人文地理要素的地域差异特征及成因专题8 人口 含世界人口增长 分布和迁移 中国人口增长 分布和迁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保安考试500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徽会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网约车司机劳动合同样本
- 2025年临沂幼教资格真题及答案
- 《2025工程合同延期协议书》
- 2025年东兴市属事业单位考试试卷
- 2025河南中医药大学招聘高层次人才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
- 海水养殖整改方案范本
- 铁岭生物地理题库及答案
- 郴州污水池防腐施工方案
- 广东省实验中学2025届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知识产权代持协议示范文本
- 移动支付网络安全学习心得体会
- 电力反窃查违培训
- 2025-2030中国聚酯TPU薄膜行业运营态势与前景动态预测报告
- pos机收款管理制度
- 2025年重庆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朗格汉斯细胞病诊疗研究进展
- 《儿童病毒性脑炎》教学课件
- 建筑行业质量月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DB37-T 5310-2025《城镇排水管渠养护维修服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