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复习资料.doc_第1页
宏观复习资料.doc_第2页
宏观复习资料.doc_第3页
宏观复习资料.doc_第4页
宏观复习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观复习资料Ch1 导言1.凯恩斯革命所谓凯恩斯革命,是指凯恩斯根据 20世纪30年代的实践,否定了在他之前经济学关于市场机制可以实现总体经济的自我稳定的观点,否定了古典经济学家萨伊关于“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定律。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市场经济中存在着三大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收益率递减以及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由于这三个规律的作用,造成了市场上的有效需求不足因此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是无法克服这一矛盾的。因此政府需要伸出“有形的手”,即国家宏观调控,干预经济。凯恩斯定律: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凯恩斯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2.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研究对象:整个经济 解决的问题:资源利用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研究方法:总量分析假设:市场失灵;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纠正市场的不足Ch2 GDP核算1.流量与存量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是指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流量来自存量,又归于存量,存量由流量累计而成。(如:财富存量 收入流量 GDP是流量)2.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一地区、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总和。GDP按国境原则,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GDP是个生产概念。GDP特点:包括有形和无形产品劳务; 按照市场价格计算,不包括自产自用。其计算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仅计算本年产品价格总和,不包括以前产出; 是最终产品,不包括中间产品(以免重复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国民在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总和。GNP按国民原则,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GNP是个收入概念。GNP+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封闭条件下,GDP=GNP若,说明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若,说明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3最终产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一定时期内生产、同期内不再加工、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中间产品:不能最终使用或消费,还要在以后生产中进行再加工的产品。4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净值(NDP):GDP固定资产折旧国民收入(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个人收入(PI):NI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可支配收入(DPI):PI个人所得税非税社会支出5.实际GDP与名义GDP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6.潜在GDP潜在GDP:调动所有社会资源,能够生产的最大限度的GDP。即充分就业时的GDP。7.国民收入核算的收入法、核算内容收入法: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GDP。包括:一般要素收入、非公司企业主收入、企业收入GDP=工资+利息+租金+税前利润+折旧+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按收入法核算实际常有误差,因而还要加上一个统计误差。8.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法、核算内容支出法:核算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总和。消费不包括建造住宅但包括房租,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住房属于固定资产投资,政府购买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些部分如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都不计入GDP,净出口即出口(X)减去进口(M)。GDP=C+I+G+(XM)“总产出 总收入 总支出“这一恒等式是建立宏观经济模型的基本依据。Ch3 收入决定的简单模型1.APC、MPC平均消费倾向(APC):平均每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比例 APC=消费收入=cy边际消费倾向(MPC):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化 MPC=cy=dcdy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平均消费倾向也递减,但平均消费倾向始终大于边际消费倾向。由于消费增量只是收入增量的一部分,因此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于1,但平均消费倾向则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因为消费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收入。2.APS、MPS平均储蓄倾向(APS):储蓄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率 APS=储蓄收入=sy边际储蓄倾向(MPS):每增减1元国民收入所带来的储蓄的变化 MPS=sy=dsdy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都递增,但是MPSAPSAPC+APS=1 MPC+MPS=13.消费曲线、储蓄曲线消费曲线:c=a+by (a:自发性消费 b:边际消费倾向 by:诱致性消费(消费中受收入水平影响的部分)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储蓄曲线:s=a+(1b)y 对收入来说,储蓄与消费为互补函数4.用消费投资分析法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Y=(a+i)(1-b) (两部门)图见书P3945.用储蓄投资分析法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Y=(a+i)(1-b) (两部门)图见书P3956.乘数乘数:总需求变化导致国民收入变化的倍数(总需求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乘数的经济意义:经济各部门密切相连,一个部门、产业投资的增加也会在其他部门引起连锁反应,收入的增加会持续带来需求的增加。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y=(a+i+g+btr-bT)(1-b)政府购买乘数:kg=1(1-b) 税收乘数:kt=-b(1-b) 投资乘数:ki=1(1-b)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b(1-b) 平衡预算乘数:1Ch4 ISLM模型1. 投资的决定(投资与利率的关系)投资:即资本的形成,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包括厂房、设备和存货的增加,新住宅的建筑等,其中主要指厂房和设备的增加。决定投资的经济因素:利率(反向变动),预期利润(同向变动),折旧(同向变动),预期通胀率(同向变动)投资函数:i=e-dr (e:自主投资 d:投资系数)图见书P4102. 资本边际效率(MEC)及其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正好使资本品使用期内各项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资本品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的贴现率现值计算公式:R0为第n期收益Rn的现值,r为贴现率。R0=Rn(1+r)nR为资本供给价格,R1,R2.Rn等为不同年份的预期收益,J为残值R=R1(1+r)+R2(1+r)2+Rn(1+r)n+J(1+r)n如果r大于市场利率,投资就可行资本边际效率曲线:投资越多,资本的边际效率越低,即利率越低,投资越多(图见书P412)3. IS曲线(涵义、移动)二部门经济中的均衡条件:总供给=总需求(c+i=c+s)即i=s均衡收入公式:y=(a+e)(1-b)dr(1-b) (适用于计算) r=(a+e)d(1-b)yd (适用于图) 图见书P415IS曲线的经济含义:描述产品市场均衡、即i=s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反向变化; 曲线上任何点都表示i=s; 在曲线右上边某一点,is,利率过高,导致投资m,利率过低,导致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应缩小生产。LM曲线的平移:价格P不变,名义货币供给量M增加,m增加,LM右移,反之左移; 名义货币供给量M不变,价格P上涨,m减少,LM左移,反之右移。LM曲线的旋转:斜率kh h大,斜率小,LM曲线平缓; K大,斜率大,LM曲线陡峭。LM曲线的三个区域:凯恩斯区域h无穷大时,斜率为零,LM呈水平状,即凯恩斯陷阱 古典区域h为零时,斜率无穷大,LM呈垂直状 中间区域处于中间,斜率为正值8. ISLM模型 两个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 图见书P430 具体区域见书P431Ch5 宏观政策效果分析1. 财政政策效果规律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萧条时扩张性财政政策:减税;改变所得税结构,高收入者增加税负,低收入者减少负担;扩大政府购买;给私人企业以津贴。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图见书P441P442P443LM不变,IS陡峭,财政政策效果大。利率变化大,IS移动时收入变化大;LM不变,IS平坦,财政政策效果小。利率变化小,IS移动时收入变化小;IS越平坦,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被挤出的私人投资越多,国民收入增加得越少,效果越小。IS不变,LM平坦,财政政策效果大。利率变化小,LM移动时收入变化大;IS不变,LM陡峭,财政政策效果小,利率变化大,LM移动时收入变化小。凯恩斯区域,财政政策效果最好,古典区域,没有效果。凯恩斯陷阱中的财政政策:LM水平,财政政策效果显著,并且不会使利率上升,对“私人投资”不产生“挤出效应”;IS垂直,货币政策完全失效,利率即使发生变化,也不会对投资发生明显的影响,此时产生完全“挤出效应”;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LM水平,IS垂直,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2. 挤出效应涵义、原因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私人投资(及消费)的现象。原因:由于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购买产品和劳务的竞争会加剧,物价就会上涨,在货币名义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会因价格上涨而减少,进而使可用于投机目的货币量(即m2)减少。结果,债券价格就下跌,利率上升,进而导致私人投资减少。投资减少了,人们的消费随之减少。这就是说,政府支出增加“挤占”了私人投资和消费。3. 货币幻觉货币幻觉:人们不是对货币的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名义价值作出反应。4. 货币政策效果规律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货币政策的效果:指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无“挤出效应”!LM不变,IS平坦,收入变化大,货币政策效果大;LM不变,IS陡峭,收入变化小,货币政策效果小;IS不变,LM平坦,收入变化小,货币政策效果小;IS不变,LM陡峭,收入变化大,货币政策效果大。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IS水平,LM垂直,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货币政策十分有效。IS水平,斜率为零,投资对利率很敏感,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稍微下降,投资极大提高,国民收入增加。5.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使用的效果政策混合产出利率经济萧条不太严重扩张性财政政策(IS右移)和紧缩性货币政策(LM左移)不确定上升严重通货膨胀紧缩性财政政策(IS左移)和紧缩性货币政策(LM左移)减少不确定不严重的通货膨胀紧缩性财政政策(IS左移)和扩张型货币政策(LM右移)不确定下降经济严重萧条扩张性财政政策(IS右移)和扩张性货币政策(LM右移)增加不确定ch6 宏观政策理论及运用1. 经济政策的含义、目标经济政策: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对经济活动进行的有意识的经济干预。经济政策的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2. 财政政策工具及其运用、局限性(财政政策直接发挥作用)财政的构成:政府收入和支出 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收入包括税收和公债政府购买: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直接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是国民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单方面把一部分货币无偿转移出去。只是一种货币性支出,没有发生商品交易。税收: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国家的财政收入手段。我国长期以间接税为主体,会拉大贫富差距。公债: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政府公债的发行,一方面能增加财政收入,影响财政收支,属于财政政策;另一方面又能对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的扩张和紧缩起重要作用,影响货币的供求,从而调节社会的总需求水平。3. 内在稳定器(调节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适用于轻微经济波动)内在(自动)稳定器:财政工具本身具有一种自动调节经济、减少经济波动的机制。在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萧条时自动增加需求。税收自动变化:衰退时,产出下降,个人收入下降,税率不变,税收会自动减少,可支配收入会自动少减少一些,使得消费和需求下降的少些;累进所得税,衰退使得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税收下降幅度超过收入下降幅度。反之,如此。转移支付自动变化:衰退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增加,社会转移支付增加,抑制可支配收入下降,抑制需求下降。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农产品价格保护支出自动变化4. 功能财政思想功能财政: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具体体现 凯恩斯主义思想)预算赤字:政府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 预算盈余:政府收入超过支出的余额5. 货币政策(间接发挥作用)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货币政策的机制:货币量 利率 总需求与总供给货币政策的直接目标:利率 调节货币量是手段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平衡6. 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局限性再贴现率政策: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通过增减贴现贷款数量和贴现利率,来影响货币供给量(间接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间接货币政策)决定是否发行国债属于财政政策发行后的二级市场上的买卖属于货币政策法定准备金率:由政府(具体由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在存款中起码应当占的比率。通过提高和降低准备金率来控制贷款量,增减货币供给量(直接货币政策)道义劝告: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通过变动贴现率控制货币供给本身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当银行十分缺乏准备金时,即使贴现率很高,银行依然会从联储贴现窗口借款。可见,通过贴现率变动来控制银行准备金效果是相当有限的。再贴现率政策不是一个具有主动性的政策。 变动法定准备金率有一个时滞。变动法定准备金率的作用十分猛烈,一旦准备金率变动,所有银行的信用都必须扩张或收缩。如果准备率变动频繁,会使商业银行和所有金融机构的正常信贷业务受到干扰而感到无所适从。Ch7 ADAS模型1. 利率效应、货币余额效应利率效应: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货币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货币衡量的具有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对贫穷,于是人们的消费水平就相应地减少。2. 垂直的、反L型、常规的三种AS曲线(前提假设、经济学涵义、政策涵义)古典总供给曲线(垂直的):不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位于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垂线。前提假设:在长期中,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伸缩性经济学涵义:如果实际工资能随时调整,劳动市场永远处于均衡;无论价格怎样变,始终处于充分就业,产量位于潜在产量水平政策涵义:增加需求不能增加产出,只能造成物价上涨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反L型):由垂直和水平线组成的“反L”曲线前提假设:货币工资具有“刚性”:货币工资和物价不能调整经济学涵义:在到达充分就业国民收入yf前,能以不变价格水平,提供更多的国民收入;达yf后,不论价格多高,国民收入不会增长政策涵义:只要国民收入或产量处在小于充分就业的水平,那么,国家就可以使用增加需求的政策来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常规总供给曲线:常规下,短期总供给曲线位于两极端之间,因工资粘性,向右上方延伸图见P497起始点C:萧条,存在大量失业和闲置生产力,国民收入增加时,价格稍微上升 交点E:充分就业水平,但资源还有潜力可挖 最高点C:过热,斜率越来越大,如果产出继续增加,价格就会很快上升3. 总供给曲线及其移动总供给: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者和政府向国内外)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和总供给曲线的移动:由于某种原因,如粮食歉收、石油涨价,AS左移,左移后与AD的交点表示滞涨状态,经济停滞、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生产技术的提高可使AS右移。见书P4994. 总需求曲线及其移动总需求:一定时期内,对本国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总需求与一般物价水平反方向变动)无论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还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都会使AD曲线向右移动投资减少,AD左移,表明经济萧条,就业和价格水平都低于充分就业。但是,价格下降幅度越来越小于收入下降的幅度。见书P4985. ASAD分析的运用及图形Ch8 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1. 通货膨胀涵义及其衡量、类型通货膨胀: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价格指数(CPI)=当期总的市场价值基期总的市场价值通货膨胀率: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温和的通货膨胀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 奔腾的通货膨胀年通货膨胀率在10%100%之间 超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平衡的通货膨胀每种商品价格都按相同比例上升 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按照人们的预期程度: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价格上升速度超乎意料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物价有规律的变动按照表现形式:公开型通过物价水平统计反映出来 隐蔽型没有通过物价水平统计反映出来 抑制型价格管制条件下,通过排队、搜寻、寻租等途径反映出来2. 费希尔关系计算题(费雪方程式)MV=Py(M为货币供给量 V为货币流通速度 P为价格水平 y为实际收入水平)通货膨胀率=货币增长率产出增长率+流通速度变化率3. 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不利于依靠固定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如领取救济金、退休金、依靠转移支付和福利支出的人最显著;依靠工资生活的长期被雇佣者,工资变化缓慢)依靠变动收入的人获得收益。其货币收入与通货膨胀同步增长,甚至早于通货膨胀对于储蓄者不利。各种形式的储蓄、存款的实际价值下降,有闲置现金的人损失最大。 牺牲债权人的利益,债务人获利。 发行公债的国家,获利丰厚。4. 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图形分析货币供给的过度 理论出发点:费雪方程式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水平的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总需求增加,不会导致价格上涨,此时资源充足中间的常规总供给曲线:总需求增加,价格上涨,是由于劳动、资本等不足,导致成本提高。即供给瓶颈。该区域的通货膨胀被称为瓶颈式通货膨胀垂直的古典总供给曲线:充分就业。总需求继续增加,导致价格上涨,收入不变原因:私人投资增加 政府购买增加 货币供给量增加(图见书P513)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包括工资成本推动(工资价格螺旋)利润推动(垄断利润) 进口成本推动(进口原材料价格上升)图见书P514结构型通货膨胀:经济结构不平衡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通货膨胀螺旋:大多数人预期到通货膨胀,这种预期会变成现实,使通货膨胀产生一种惯性,具有不断持续下去的趋势5. 通货膨胀的治理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压低总需求;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刺激储蓄,使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均衡财政政策:增加税收,使企业利润和个人收入减少,投资和消费支出减少。削减财政支出,减少转移支付,抑制个人收入增加收入政策:工资物价管理政策,阻止轮番上涨趋势收入指数化政策:工资、利息、各种证券收益以及其他收入一律指数化,同物价变动联系而作出调整人力政策:改善劳工市场,谋求降低与通货膨胀率联系在一起的失业率对外经济政策:减轻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物价的不利影响,组织国外通货膨胀的输入其他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反托拉斯和垄断,币制改革6. 失业涵义、类型失业: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都是失业失业类型:自然失业:由于某些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摩擦性失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