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7.19《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件(5)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中历史:7.19《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件(5)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中历史:7.19《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件(5)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中历史:7.19《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件(5)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中历史:7.19《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课件(5)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第五单元第一课 思考 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世界领先 自1840年以后 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一 科技发展战略 a 阶段一 文革 前 突飞猛进 b 阶段二 文革 时 严重破坏 c 阶段三 文革 后 蓬勃发展 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 邓小平肯定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85年作出了 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 制定实施的 863计划 星火计划 火炬计划 等取得瞩目成就 1995年 提出 科教兴国 战略 b 载人航天 二 从 两弹一星 到载人航天 三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a 袁隆平简介 b 杂交水稻对人类的主要贡献 四 计算机和生物技术 863 计划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计划 纲要 从世界高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的需要与实际可能出发 坚持 有限目标 突出重点 的方针 选择生物技术 航天技术 信息技术 激光技术 自动化技术 能源技术和新材料 个领域 个主题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重点 组织一部分精干的科技力量 希望通过 年的努力 力争达到目标 星火计划星火计划是经中国政府批准实施的第一个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 火炬计划于1988年8月经政府批准 是一项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 其宗旨是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发挥我国科技力量的优势和潜力 以市场为导向 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 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 发展 两弹一星 战略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 美国敌视中国 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 美苏争霸 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中国面对恶劣的国际环境 积极发展高新科技 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1945年8月6日 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 这是爆炸瞬间在数千英尺高空腾起的巨大的蘑菇云 1 核科学 两弹一星 成果 邓稼先 1924 1986 中国物理学家 1950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 当年返回祖国 他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 也是中国核试验在技术上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 被誉为中国的 两弹元勋 秦山核电站内部 大亚湾核电站 2 火箭导弹技术 1960年首枚探空火箭发射成功 1960年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1964年独立研制的中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揭开导弹 火箭发展史新一页 1966年导弹核武器发射成功 弹头精确命中目标 1970年中远程火箭首次发射成功 1970年4月 用 长征一号 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 东方红1号 人造卫星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1年我国研制的第一枚洲际导弹首次飞行成功 钱学森一家 3 卫星技术 两弹一星 的重要影响 4 两弹一星 后中国的科技成就 1975年 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79年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 1982年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从潜艇水下发射战略导弹技术的国家 从 东方红1号 成功发射至2001年 中国研制并发射了15种类型 50余颗人造地球卫星 发射成功率达90 以上 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到2001年 中国成功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 长征 系列运载火箭 把7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 载人航天工程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于北京时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 长征二号f 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飞船按照预定轨道环绕地球14圈 在太空飞行21小时18分 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 返回舱完好无损 杨利伟自主出舱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杨利伟1965年6月出生于中国东北部的辽宁省绥中县 1983年6月入伍 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 中校军衔 1987年 杨利伟毕业于中国空军第8飞行学院 历任空军航空兵飞行员 中队长 曾驾驶过歼击机 强击机等机型 安全飞行1350小时 被评为1级飞行员 1996年起杨利伟参加航天员选拔 1998年1月正式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 经过5年多的训练 他完成了基础理论 航天环境适应性 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 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 被选拔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首飞梯队成员 航天员杨利伟简历 神州6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2005年 月 日凌晨 时 分 在经过 小时 分钟的太空飞行 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 航天员费俊龙 聂海胜安全返回 费俊龙简历费俊龙 男 汉族 江苏昆山人 党员 大学文化 1965年5月出生 1982年6月入伍 1985年5月入党 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 副师职 上校军衔 曾任空军某飞行学院飞行技术检查员 飞过歼教五等机型 安全飞行1790小时 为空军特级飞行员 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 经过多年的航天员训练 完成了基础理论 航天环境适应性 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 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 2005年6月 入选 神舟 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乘组梯队成员 聂海胜简历聂海胜 男 汉族 湖北枣阳人 党员 大学文化 1964年9月出生 1983年6月入伍 1986年12月入党 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 副师职 上校军衔 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领航主任 飞过歼五 歼六 歼七等机型 安全飞行1480小时 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 经过多年的航天员训练 完成了基础理论 航天环境适应性 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 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 曾入选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梯队 2005年6月 入选 神舟 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乘组梯队成员 袁隆平 74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 著名杂交水稻专家 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 在2004年8日发表的 2004年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报告 中指出 全球有8 52亿人处在经常性的饥饿中 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使500多万儿童死亡 饥饿直接和间接给各国国民生产力和国家经济造成上百亿美元的巨额经济损失 饥饿的女孩 获1994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中 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培育的杂交产品 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人 2004年 袁隆平领导的超级杂交稻项目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在育种方面提前一年实现了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的目标 这意味着每年又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 中国农民说 吃饭靠 两平 一是邓小平 二靠袁隆平 中国农民为什么要这么说 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946年 美国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 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 1983年 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 定名为 银河一i号 在生物技术方面 1965年 人工合成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