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4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目标1会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引导学生了解神话和传说中的英雄形象,感受他们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3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 4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欣赏神话与传说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品味生动灵活的故事语言。 5体会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 单元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体会神话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2注意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生动灵活的故事语言。 单元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神话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单元课时安排1鲧禹治水2课时2大卫2课时3夸父逐日2课时4天上偷来的火种1课时5女娲造人1课时语文百花园一4课时单元课时合计12课时11鲧禹治水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讲这个故事。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鲧禹父子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崇高精神,感悟我国远古先民的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3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4认识“壤”字,会写“汪、壤、烫”3个字。 掌握“一片汪洋、息壤、滚烫”等词语。 教学重点理解鲧禹父子分别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教学难点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揭示的意义。 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直观法教学准备要求学生查阅有关鲧禹治水的相关资料。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会认3个字,会写5个字,掌握“一片汪洋、息壤、大发雷霆、滚烫、汗流浃背”等词语,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 4学习课文第 一、二部分,了解鲧治理洪水的原因、方法及结果。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 2了解鲧治理洪水的原因、方法及结果。 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直观法教学难点掌握理清文章脉络的方法和“壤、浃”等字的字形和写法。 教学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洪水泛滥、人们深受灾难的视频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或图片,激情导人1教师播放或出示洪水泛滥、人们深受灾难的视频或图片,学生认真观看。 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我看到洪水冲毁人们的房屋,真是太可怕了!生我看到人们在洪水中挣扎,有的被冲走,有的活活淹死,洪水真是太无情了。 生我看到洪水淹没了庄稼地,人们的辛苦劳动都白费了,这样下去,人们不是被淹死,也要饿死了。 ?3教师小结导人是啊,这可怕的洪水灾害一直以来都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传说远在上古时代,人们就深受洪水灾害,在与洪灾抗衡的过程中,上演了鲧禹治水的故事。 4教师板书课题鲧禹治水。 25齐读课题,理解课题,认识人物。 鲧是传说中的一位善良的天神。 禹即大禹,是鲧死了三年后,肚子裂开而钻出的一个孩子,也就是鲧的儿子,后来成了一位治理天下的君王。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找出生字新词,读读记记,并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加以理解。 可同桌或小组共同完成。 3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并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交流解疑。 4想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自学反馈,交流互动1分段指名轮读课文。 2集体评议,及时纠错正音。 3教师强调字词难点。 4齐读课后“读读写写”及“词语采集”中的词语,加以识记。 5提出小组交流后仍不能解决的词句疑点,全班交流。 6指名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理清脉络,练习概括1快速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2指名反馈分段情况,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交代故事的起因,上古时代的中国闹过一次大水灾,人们受尽洪水的折磨,苦苦诉求天帝,可天帝毫不理会。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鲧同情人们的悲惨遭遇,偷息壤驱赶洪水,被天帝派火神杀死。 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写大禹继承你志,带领人们疏通河道,经过十三年的苦战治服了洪水。 五、学习课文,了解鲧治水1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了解故事发生的原因。 2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思考鲧治水的方法与结果。 3指名反馈,集体交流。 六、课堂小结1学生自由交流对天神鲧的认识与了解,感受其精神品质。 2教师小结面对人们身陷洪灾的悲惨遭遇,天神鲧毅然冒险偷出天帝的宝物,想借助神力驱赶洪水,但最终惨遭杀害,但他的善良正义、为民造福、勇于献身的精神却为世人所敬仰,他的形象也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七、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 2抄写课后词语。 3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大禹治水的方法及结果。 2品析关键词语,体会大禹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体会鲧禹父子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爱护人类的崇高精神,感悟我国远古先民们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3前后文对比,深化认识,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体会神话故事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讲述故事。 教学重点理解大禹父子分别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教学难点体会这个故事揭示的意义表现了我国远古先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崇高精神,歌颂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直观法教学准备有关大禹的介绍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1说说天神鲧用了什么办法帮助人们治理洪水的?最终的结果如何?2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评议、补充。 3教师小结善良的鲧冒险偷取天帝的宝物息壤,想借助神力,用息壤驱赶洪水,这是一个充满危险但十分快捷的方法。 但很快就被天帝发现惨遭杀害,无情的天帝夺回了息壤,使人们再次身陷洪灾。 为拯救人类而献身的鲧死后,又发生了什么神奇的事情?4指名反馈,介绍鲧死后的表现。 (尸体三年不腐,某一天,随着一声巨响,肚子裂开,钻出了他的儿子大禹。 )5教师描述导人这大禹同父亲一样,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决心继承父亲的遗志,治理洪水,完成拯救人类的事业。 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课文,了解大禹又是如何治理洪水的。 6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师介绍) 二、继续学文,了解禹治水1认真自由读课文第三部分内容,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说说大禹是用什么方法治理洪水的,最后结果如何。 2指名反馈,全班交流。 治水方法用引洪水入大海的方法来消除水灾。 治水结果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疏通了河道,治服了洪水。 人们重新返回家园,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 3教师导言治服洪水谈何容易,十三年的苦战中,大禹付出多少的努力啊。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第三部分内容,画出令自己最感动的语句,在一旁写上自己的理解或感受。 4学生独立阅读,品析语句。 5四人一小组,交流各自的阅读理解与感受。 6指名反馈,全班交流,教师针对重、难点处引导深人品折,从中了解大禹所作的努力,体会其精神品质。 大禹走遍了山南海北,摸清了地形和水的走向等情况,决定用引洪水入大海的方法来消除水灾。 大禹亲自拿着镐头,率领成千上万的人挖渠开山,疏通河道。 大禹不怕辛苦,不畏艰险,?为了治水,大禹还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 47教师小结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奋战,凶猛肆虐的洪水终于被治服了,顺着河道乖乖地流人大海,天下太平了,一心为民造福、无私奉献的大禹也被推举为治理天下的君王。 8有感情地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对比鲧禹治水,再悟精神品质1鲧禹治水的原因都有一颗善良的心。 2鲧禹治水所用的不同方法鲧是冒险偷出天帝的宝物息壤,借助神力治水;大禹则通过挖渠开山疏通河道,用引洪水人大海的方法来消除水灾。 3鲧禹共同的精神前仆后继、不屈不挠地与大自然作斗争的伟大精神。 四、体会神话传说的特点引导学生,抓住像“鲧的出现”“神龟和神鸟帮助鲧偷取息壤”“息壤的神奇”“大禹的出世”“神龟运送土石”“应龙在地上划出深沟”等内容,体会神话传说的特点丰富的想象和离奇的故事情节。 五、课堂小结1教师小结。 2出示洪水被治服后的太平景象,学生欣赏感悟。 3交流课外搜集的有关大禹的资料,进一步认识人物。 六、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鲧禹治水的故事讲述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1鲧禹治水鲧偷宝物治水前走遍摸清禹治水开始亲自率领治水过程大山横当烈日当空毒虫猛兽天寒地冻治水后安定幸福勤劳智慧勇敢奉献坚毅不屈万众一心教学反思学生对于课文的故事非常感兴趣,也激发起学习神话故事的兴趣,但文中的带神话色彩的句子,学生感到不可思议,如禹是鲧生下来的。 以后让学生多读神话故事。 52大卫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大卫爱国、勇敢和机智的英雄形象。 3、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4、帮助学生会认“轴、赋、税、脯、唬”5个字,学会“铜、嫁、卵、脯”4个字。 掌握“铜盔、鹅卵石、胸脯”等词语。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文章的有关情节和重点句,体会大卫热爱祖国、聪明机智和正直勇敢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直观法教学准备让学生查阅作者亨德里克*房龙资料,了解圣经的故事。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6个字,学会5个字,掌握“铜盔、鹅卵石、赋税、胸脯”等词,积累词语。 2合作探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初步感悟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会认6个字,学会5个字,掌握“铜盔、鹅卵石、赋税、胸脯”等词语。 2合作探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教学难点初步感悟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直观法教学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查阅资料,了解圣经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1教师导语远在上古时代,在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情况下,大禹就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与顽强的意志带领人们挖渠开山,疏通河道,治服洪水,他的伟大壮举与奉献精神令世代炎黄子孙敬仰不已。 今天,我们要来阅读的是外国的一个民间传说,从中去认识一位名叫大卫的人物。 2教师板书课题大卫。 3引导交流资料,认识著作。 4教师设置悬念,导读今天,大卫这一个圣经故事将为我们讲述些什么呢?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注音读准字音。 62标出自然段序号,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和同桌互相纠错,交流在读和写生字上的注意要点。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联系上下义或查阅工具书加以理解。 铜盔赋税仓皇逃窜气势汹汹万夫不当之勇长途跋涉大惊失色瑟瑟发抖4说一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在小组内互相说说。 5圈出课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读读有关描写他们的语句,说说这些人物留给自己的印象。 三、检查反馈,理清条理1检查生字新词。 2理解、交流词语的意思。 3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在三千年前的以色列,有一名叫大卫的牧羊少年不仅聪明机智,而且正直勇敢。 在非利士人入侵以色列的紧急关头,大卫拿弹弓和鹅卵石杀死了非得士巨人歌利亚,帮助以色列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大卫成了拯救民族的英雄。 几年后,他当上了以色列的国王。 )4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指名反馈,教师引导。 )第一部分(第l3自然段)写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背景,介绍大卫是一位不仅聪明机智,而且正直勇敢的少年。 第二部分(第411自然段)写非利士巨人歌利亚到以色列的军营叫阵,大卫向扫罗王请求出去和他交战。 大卫并用弹弓射死了歌利亚,帮助以色列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故事的经过)第三部分(第12自然段)写大卫成了拯救民族的英雄。 几年以后,他当上了以色列的国王。 (故事的结果) 四、初谈人物形象,鼓励深入探究1教师指名反馈在这个动人的故事中,作者为我们刻画了哪些人物形象?(文中刻画的人物形象有大卫、歌利亚、扫罗王,其中大卫是文章的主要人物。 )2自由交流三个人物留给自己的印象。 3教师引导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精神品质都是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的细致刻画展现出来的。 现在,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找出文中描写三个人物的语句,再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 五、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不仅了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还初步交流了对故事中三个人物的认识。 下节课,我们再来继续学习课文,了解人物的表现,深人体会大卫的精神品质。 六、布置作业1抄写课后“读读写写”与“词语采集”中的词语。 2熟读课文内容,思考课后练习。 7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抓住细节,体会大卫的热爱祖国、聪明机智、正直勇敢的美好品质,感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2品析文中的比喻句,想象句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及效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抓住细节,体会大卫的热爱祖国、聪明机智、正直勇敢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品析文中的比喻句,想象句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及效果。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教学准备1抄有文中关键语句的小黑板或幻灯片。 2查阅圣经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导入新课1听写词语。 2组织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故事中的三位人物,其中你们最喜欢的是谁?(生答大卫。 )3教师导人这节课,我们就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来谈谈自己喜欢大卫的理由。 二、品读细节,了解人物1学生自由默读课文内容,找出描写大卫的相关语句,在一旁写上自己的理解与感受,以此说明自己喜欢大卫的理由。 2四人一小组,在组内展开介绍、交流。 3指名反馈,全班交流。 在耶路撒冷南边伯利恒的一个山坡上,坐着一位少年,脸颊透红,两膝间夹着一把琴。 他一边弹琴,一边唱歌。 手指在琴弦上熟练地跳动着,琴声像清清的溪水从他手指旁流淌,流过山坡,流进草地,优美动听的歌声在原野上飘荡?身边,一群羊正在低头吃草。 “脸颊透红”通过对大卫的外貌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大卫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少年。 “他边弹琴,一边唱歌”通过对大卫的动作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卫是一个快乐无忧、多才多艺的少年。 他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生活,用琴声、歌声赞美生活的美好。 理解比喻句“琴声像清清的溪水从他手指旁流淌,流过山坡,流进草地?”学生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内容。 理解比喻句“这一切是那么美丽,简直是一幅图画!”大卫说“大王,你不要为我担心,我虽然年纪小,但我力气很大,我从来没有怕过什么。 我放羊的时候,经常有狮子和熊来偷袭,想吃我的羊。 要是离得远,我就用弹弓把它们打死;要是到了我面前,我就抓住它们,把它们摔死。 让我去吧,大王!”这段话主要写什么?(主要写大卫勇敢地说服扫罗王让他出去和歌利亚交战。 )“大王,你不要为我担心,我虽然年纪小,但我力气很大,我从来没有怕过什么。 小小年纪却反过来安慰扫罗王,消除扫罗王的担忧,让我们感受到大卫的爱国、勇敢、自信的精神。 “要是离得远,我就用弹弓把它们打死;要是到了我面前,我就抓住它们,把它们摔死。 小小年纪的大卫面对凶猛的狮子与熊,能如此冷静沉着地应对,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他的机智勇敢、充满自信,也充分证明了他力气之大,且不畏强敌。 8“让我去吧,大王!”一个“!”让我们体会到了大卫请求出去和歌利亚交战的迫不及待的心情,因为这关系到所有以色列人的荣辱成败,大卫是一个爱国、勇敢的少年。 联系上文,深入理解大卫请求出去交战,然而这一次,他所面对的对手不是狮子和熊,而是一个怎样的歌利亚呢?分析他的声音如同从空中传来的声声巨雷,军营里很多士兵都吓得瑟瑟发抖。 思考并体会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表现了什么?把歌利亚的声音比作巨雷,生动而夸张地表现了歌利亚咄咄逼人的气势和以色列人十分恐惧的心理。 教师小结面对着武艺超群、有万夫不当之勇、闻声就令人心惊胆战的巨人歌利亚,年纪小小的大卫竟然毫不畏惧,恳切地请求并极力地说服扫罗王让他出去和歌利亚交战,这是何等的勇气,他热爱祖国、英勇无畏的精神终于感动了扫罗王并说服了扫罗王。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 体会写法作者抓住大卫的语言,表现了大卫的爱国、勇敢的精神和迫不及待的心情。 歌利亚一步一步向大卫走来,大卫也一步一步迎了上去,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突然,大卫飞快地拿出弹弓和鹅卵石,迅速瞄准,只听见嘭的一声,鹅卵石正打在歌利亚的额头上。 歌利亚哇地惨叫一声,直挺挺地倒在地上死了。 体会写法作者抓住大卫的动作,表现了大卫临危不惧、随机应战、十分沉着机智。 三、课堂小结,朗读背诵1教师小结武艺超群、狂妄嚣张的巨人歌利亚最终倒在了一位少年的弹弓下,这个聪明机智、正直勇敢的少年大卫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改变了以色列人的命运。 这个动人的故事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智慧与勇气的无穷力量。 2学生独立选择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并加以背诵。 四、布置作业继续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板书设计2大卫歌利亚大卫叫阵狂妄自大请战充满自信热爱祖国交战:毫不在意毫不畏惧机智勇敢教学反思学生有了学习第一课的经验,在学习第二课时,很容易就接受了文中的内容了,并且能复述课文的内容,也对神话的写法有了深刻的认识,但学生的朗读不够好。 93、夸父逐日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文中的词语解释,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2理解想像、夸张在神话中的作用。 3反复朗读,把握感情基调,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4体会短文的表现手法,深刻领悟故事蕴含的寓意。 5学习古人的探索精神、征服大自然的顽强意志。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作品形象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多角度理解故事蕴含的寓意。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汇。 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 2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3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 教学难点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导语今天,我们将走进神话世界,去认识一位神奇的人物,他的精神也值得我们赞扬与学习。 2板书课题夸父逐日3.教师小结是的,这是一篇古文,也叫文言文,内容虽然简短,但却讲述着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 这节课,我们就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 二、指导朗读,培养语感1.教师范读。 2.指名朗读,老师指导。 三、自学反馈,理解内容1课件出示自学方法。 2出示文中生字,认读理解。 3教师指导学生理解难词难句的意思。 四、课堂小结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了解了夸父逐日的故事。 五、作业1.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2思考课后的问题。 10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疑拓展,丰富文本内容,完整感知故事情节。 2.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3.体会夸父胸怀大志、英勇顽强的精神和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 教学难点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 教学方法自学议论、朗读法教学准备夸父逐日flash动画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质疑导入指名背诵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文,了解了夸父逐日的故事,你还有什么疑问想弄明白的吗? 二、交流拓展,体会精神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说说夸父逐日的原因与弃其杖的目的。 2品析文本,体会夸父逐日的艰辛,感悟其精神品质。 3讨论交流夸父逐日的故事寄托着古人怎样的愿望?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古人在漫长的黑夜没有灯火照明所可能带来的不便与危险。 (2)教师适时点拨,引导体会。 三、课堂小结,认识著作教师小结为了让光明永存人间,夸父顽强不息奋勇追日,最终渴死途中。 但他身虽死而志长存,以生命铸成山岳,以手杖化为桃林,以甘美的鲜果帮助与鼓励人们在追寻光明的路上奋勇前行。 人的一生总要有所追求,如果拥有了夸父逐日的精神和力量,又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又有什么目标不能实现呢? 三、作业默写课文板书设计3.夸父逐日与日逐走渴饮渭河追求光明夸父北饮大泽道渴而死顽强不息弃其手杖化为邓林勇于献身教学反思整个课堂,我注重了引导学生从初读、解读、诵读、建构四个层面自主学习,相互探究,主要围绕“理文意、品人物、悟情理”的教学思路开展,条理清晰,教学有序。 114*天上偷来的火种教学目标1能读清神话故事中的外国人名、地名普罗米修斯、阿波罗、宙斯、等。 联系上下文理解“暴跳如雷、挽弓搭箭、惩罚等”词语的意思。 2在感悟普罗米修斯精神基础上,感受“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是人类历史进程中为了真理、文明前赴后继的正义之士的精神归结。 3通过对人物语言、行为的朗读,感受普罗米修斯正义、善良、智慧、仁爱、顽强的精神。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内容。 了解直到现在,希腊人对普罗米修斯仍然十分敬仰,称他为“人类的大恩人”的原因。 教学难点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幸福而不畏强暴、勇于献身,甘愿受罚的伟大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自学议论、朗读法教学过程 一、组织谈话,质疑导入1教师提出话题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人间是没有火的,大家想象一下,在没有火的情况下,人类的生活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2教师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这是希腊的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看了这个故事的题目后,你最想了解什么? 二、初读解疑,整体感知1出示自读要求,引导自学2自学反馈,全班交流。 3指名轮读课文,及时评议。 纠错正音。 4指导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三、品析细节,体会精神1教师提出中心问题为什么直到现在,希腊人对普罗米修斯仍然十分敬仰,称他是“人类的大恩人”呢?2指名反馈,全班交流,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品析文中重点语段。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1把文中的故事讲述给家长听。 2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 板书设计4*天上偷来的火种同情人类生活不聪明勇敢富有正义为民造福冒险偷取火种不畏强暴勇于献身受人敬仰遭受可怕刑罚得助重获自由教学反思人类无火到有火是文明的变革,这一部分通过不同的朗读感受火带给人类的希望与光明是多么重要。 文章 12、13节表现的是普罗米修斯不畏残暴、勇于献身的精神,12节分三层告诉读者酷刑有多可怕,13节则是刻画人物顽强忍受的过程。 此处的朗读设计就是根据文本的结构特点而进行的普罗米修斯被沉重的铁索锁在高加索山上,他忍受着;日晒雨淋的折磨时,他忍受着;鹫鹰的啄食下,他忍受着。 多次的强化朗读,有效调动学生内心感受,体会普罗米修斯勇敢、顽强的精神力量。 125*女娲造人教学目标1会认“娲、藤”两个字。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 2把握想象的特点,尝试运用大胆合理的想象,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3感受人的可爱与生动,感情世界因人而精彩,因人而充满生机,懂得要珍惜生命。 体会女娲为人类作出的贡献。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女娲造人的过程。 教学难点体会女娲为人类所作的贡献,感受人的可爱与生动,给世界带来了精彩与生机。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自学议论、朗读法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质疑1.导语2.教师板书课题女娲造人。 3.教师适当小结,引导对课题质疑4.教师小结导读让我们带上问题去阅读,到故事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自学解疑,把握内容1教师出示自学提纲,引导独立阅读及合作交流。 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生字新词,多读读认认,加以理解。 思考刚才质疑的问题,小组交流,讨论解疑。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教师巡视,了解学情,并进行个别指导。 3针对质疑,逐题解疑,感知故事内容。 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女娲是怎样创造出人类的?女娲造出来的人是什么样的? 三、畅谈感受,体会写法引导品析文中重要细节。 对女娲的认识聪明仁爱、富有智慧。 对写法的体会想象丰富、刻画细致。 四、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女娲心怀仁爱,用自己的智慧与努力创造了人类,并使人类世代相传,绵延不绝。 神话传说中的女娲真是人类的好母亲啊! 五、作业摘抄文中的四字词语,加以积累板书设计5*女娲造人用黄泥掺和水揉捏成人用枯藤搅泥浆挥洒成人聪明仁爱富有智慧把人分为男女创造后人13教学反思女娲造人是一篇神话故事,文字通俗易懂,但是,文字的表达效果却又是形象生动的,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就准备在语言表达上做文章,通过对比,积累语言表达的感性的方法,再通过对比,把这种方法内化为学生对语言积累与运用的能力。 语文百花园一教学目标1学习和积累有关语文知识,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和规律。 2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学习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3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写科幻故事。 教学重点学习和积累语言,培养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编写科幻故事。 教学方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学准备让学生搜集神话、传说和科幻故事。 教学课时4节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隔音符号,并了解它的作用;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并体会其表达的效果;阅读短文;背诵积累古诗。 2.对比中发现,增强认识与理解能力;读读背背,拓展学生阅读与积累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浓厚兴趣;感受神话传说的生动有趣,体会人们的美好情感与愿望。 教学重点对比体会,感悟用词的准确与生动。 教学难点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表达自己喜爱的理由。 教学方法自学、议论、朗读法教学准备有关汉字由来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汉语拼音1引导学生通读上下两行音节。 2引导学生比较、发现上下每组音节有什么不同。 3认识隔音符号,了解隔音符号的作用。 汉语拼音方案对隔音符号的作用作出了如下表述a、 0、e开头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 音节混淆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和前边以n、ng收尾的音节相连,如果不用符号隔开,前一音节最后一个字母n、g会被误认成后一种音节的声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汉语拼音方案规定了隔音符号的用法。 ?4指名学生读下面的音节,体会隔音符号的作用。 二、词语辨析1指名学生读句子,体会带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回答括号的问题。 人们苦苦哀求天地,祈求他赤柱洪水,可是天地毫不理会。 (为什么用“哀求”而不用“请求”?)没有火来照明,就只好在无边的黑暗中,熬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把“熬夜”换成“度过”好吗?)14直到现在,希腊人对普罗米修斯仍然十分敬仰,称他是“人类的大恩人”。 (是用“敬仰”好,还是用“敬佩”好?)(用“敬仰”好,“敬仰”的语义要重些。 “敬佩”是尊敬、佩服的意思。 “敬仰”除了“尊敬”的意思外,还含有“仰慕”的意思。 )不知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位神通广大的女神,名字叫女娲。 (把“神通广大”换成“聪明美丽”好吗?)2让学生选择句子中带点词语说话。 三、拓展与交流1.导语本单元课文是一篇篇奇妙的神话传说。 古代劳动人民用大胆、丰富的想象,编织了神奇的梦想。 你们在学习时,也一定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在远古的时空自由的翱翔,体会到了古人对真善美的颂扬,对假恶丑的鞭策,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学过的课文,那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3.让学生说说神话故事的特点和写作手法。 四、阅读平台。 1出示阅读要求为什么要造字?怎样造字?造字是受什么启发的?2指名反馈、小结。 五、积少成多。 朗读古诗,了解大意。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背诵古诗。 语文百花园一(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演讲自己喜欢的神话、传说故事。 2.在说说议议中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以及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浓厚兴趣;感受神话传说的生动有趣,体会人们的美好情感与愿望。 教学重点说说议议,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表达自己喜爱的理由。 教学方法议论、演讲法教学准备、收集自己喜欢的神话传说故事教学过程 一、自由介绍,激趣导入。 1谈话2小结导入今天,让我们以“我喜爱的神话、传说故事“为话题,开展一次演讲活动吧!3板书课题 二、认读建议,明确要求。 提出活动建议1)选择一个自己喜爱的神话或传说故事,认真思考自己自爱的理由,最好能够想出三个以上的理由,并确定演讲题目,拟定演讲提纲。 2)在演讲时,要把自己喜欢的理由讲清楚,使人信服,并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还要按一定的顺序来说,学习运用比喻、对比、设问等表达方法。 三、认真演讲,积极评讲。 15提出评价要求1)演讲题目是否与演讲的中心意思密切相关,演讲的中心是否明确,是否围绕中心进行演讲。 2)演讲表达是否有条例,语气、语调是否适当。 3)能否运用恰当的词语表明自己的见解。 四、课堂小结。 我国古代神话和传说的魅力,体会到了我过古代劳动人民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我们还感受到了神话与传说的想象丰富、情节离奇特点。 四、布置作业收集神话故事或传说。 习作编科幻故事(第三课时)教学目标清楚、完整地编写一个科幻故事,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展开大胆、丰富的想象,表达一定的意思或中心。 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 从编拟故事的过程中接受自我教育;感受神话传说的生动有趣,体会人们的美好情感与愿望。 教学重点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大胆创作。 教学难点积极参与课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方法议论法、合作探讨法教学准备、收集科幻故事教学过程 一、启发情感。 1同学们平时都喜欢科幻故事,还在书刊或电视里看过许多这类有趣的故事。 谁能给大家讲述一个你喜欢的科幻故事?2你们为什么喜欢这些科幻故事?它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二、讨论交流。 想象作文是对想象中的场景或事物的描述,是作者超越时间、空间、生活常规限制的各种奇思妙想的记录。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写好科幻故事呢?1怎样大胆展开想象?现在还没有发生,或者将来似乎也不可能发生的事是否可以写?为什么?2怎样通过想象反映人们健康向上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怎样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怎样把故事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4为了让自己编写的科幻故事能够吸引读者,该给故事取个什么名字。 三、习作要求。 1.故事要有一定的情节。 2.要在故事中确定几个角色,要有各自的名字。 3.在编写作文情节的时候,要大胆想象。 4.作文内容要具体,要让读者明白你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和你想说明什么道理。 四、动笔写作。 五、交流互改。 六、布置作业写作。 16习作编科幻故事(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清楚、完整地编写一个科幻故事,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展开大胆、丰富的想象,表达一定的意思或中心。 2.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大胆创作。 教学难点积极参与课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方法议论法、合作探讨法教学准备、收集科幻故事教学过程 一、师简要评点1有没有从书面上感觉有效(是否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奇妙联想,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行动和语言) 二、欣赏好文。 1出示好文。 2齐读。 3评价好在哪里。 三、修改不够好的作文。 1出示不够好的作文。 出示修改要求1)有无错别字和病句。 2)故事是否写清楚、写完整。 3)想象是否合理有趣,情节是否具体生动。 4)读后是否给人以启发。 四、作业。 修改作文、抄正。 板书设计编写科幻故事修改要求1)是否闯进未来科学的时空2)是否具有鲜活的人物、离奇的故事情节3)是否体现了幻想与科学色彩4)是否体现了科学性和文学性教学反思学生在习作时会说,但下笔写的时候,不会组织语言,有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 以后要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 17第二单元单元学习目标1.识字写字能够随文识字20个,会写生字23个。 2.能够结合语言环境正确理解字的意思,积累成语。 3.要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搜集有关信息资料,观看影视资料,编演课本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4要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积累,体会一些词语和句子在描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精神面貌上的作用,丰富自己的积累,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1.能够结合语言环境正确理解字的意思,积累成语。 2认识破折号,了解它的作用。 3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用心体会人物的情感与认识,从而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教学难点教学时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事例进行剖析,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启发法教具插图、课件单元课时安排6商鞅南门立木2课时7*狄仁杰公正护法2课时8出色的老师2课时9*美丽的规则2课时语文百花园二4课时单元课时合计11课时186商鞅南门立木教学目标1认识“鞅”字,学会“孝、葫、础”三个字,掌握“葫芦、基础”,理解“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真心实意、惹是生非”等词义,并积累词语。 2读懂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初步建立法制观念,在生活中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3根据提示,体会句子的意思,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了解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故事和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 教学准备商鞅变法的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鞅”字,学会“孝、葫、础”三个字,掌握“葫芦、基础”,理解“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真心实意、惹是生非”等词义,并积累词语。 2读通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条理,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教学难点把握主要内容,理清条理。 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教学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商鞅的个人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认识人物1导语先人孟子曾经说过“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从中告诫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和做法,否则无法成功。 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一位名叫商鞅的改革家,为了争取国家富强,主张变革不适合国家发展的旧的法规,为了取得老百姓的信任,保证变法成功,商鞅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个历史故事商鞅南门立木。 2板书课题商鞅南门立木。 3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认识商鞅(教师补充)。 4教师小结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商鞅变法前,为取信于民而发生的一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学生自由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从文中找出生字新词,读读认认,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加以理解。 注意把握以下词语葫芦基础便宜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真心实意诚信守法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惹是生非定斩不饶言而有信说话算数3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4通过初读课文,谈谈对课题的理解,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19理解课题。 “商鞅南门立木”在文中指的是商鞅派人在都城的南门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大木柱,并挂出告示,下令能把大木柱扛到北门者,朝廷将奖赏他十两黄金,后来还加到五十两黄金。 教师追问商鞅南门市木,悬赏扛木者是为了什么??学生根据文中内容,发表各自见解。 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明白商鞅南门立木是为了证明自己诚实守信,从而取得老百姓对朝廷的信任,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基础。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公元前356年,我国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商鞅为了在僵建立起一种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在都城南门立木取信的故事,显示了他变法的决心和意志。 )学生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与第l5自然段内容,加深认识。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分段指名朗读课文,全班评议,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提出文中读不懂的词句,集体交流解疑,达到读通课文的要求。 3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理清文章的条理。 四、再读课文,概括大意1学生快速默读全文。 2简要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五、课堂小结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识字学词,读通了课文,又通过分段、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