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一 百家争鸣 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与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一 百家争鸣 1 根本原因 社会大变革 1 经济上井田制瓦解 封建经济发展 2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 分封制趋于崩溃 3 阶级关系上 士 阶层的崛起 4 文化上私学兴起 2 概念 春秋战国时期 涌现了许多学术旨趣不同的学者和思想流派 被称为 诸子百家 他们彼此学习 吸收 互相诘难 批驳 形成 百家争鸣 的局面 3 诸子百家的派别 4 影响 1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 中国学术文化 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3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疑点1 孔子思想是如何体现人文精神的 指点迷津 仁 的思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为提倡人文精神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 礼 强调社会成员承担相应权利和义务 有利于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 优先考虑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 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 有教无类 等教育主张 保证了教育发展 推动了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 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1 条件 1 汉初的 无为而治 政策引发了社会危机 汉武帝采取积极有为政策 2 董仲舒改造儒学适应当时统治者需要 最主要 董仲舒把道家 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糅合到儒家思想中 形成新儒学体系 其主张包括 提出 春秋大一统 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宣扬 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 和 天人感应 提倡 三纲五常 疑点2 中国古代统治者采取哪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上下摇摆不定 秦朝尚法抑儒 汉初 无为而治 汉武帝独尊儒术 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 但众多史学家认为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不是单纯的儒学 而是 外儒内法 剂之以道 你如何评价这一观点 指点迷津 比较赞同 可以根据儒 法 道三家思想特点 指出在社会不同时期适宜使用不同的治国思想 动荡时用法家 动荡后用道家 稳定时用儒家 2 汉武帝尊儒 1 起用儒生 2 把五经规定为国家教科书 儒学垄断教育 3 中央兴办太学提高儒学地位 4 地方郡县学 使儒学在民间开始独尊 3 结果 使儒学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逐渐成为两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疑点3 如何正确理解 天人感应 的思想 指点迷津 董仲舒认为 天和人同类相通 相互感应 天能干预人事 人亦能感应上天 董仲舒认为如果天子违背了天意 不仁不义 天就会降下灾异来谴责和警告 如果政通人和 天就会降下祥瑞以示鼓励 这体现了儒家的 仁政 思想 1 百家争鸣 的含义及其影响 1 百家争鸣 所谓的 百家 是泛指 意为数量多 汉书 艺文志 上分为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阴阳家 杂家 名家 纵横家 兵家 小说家等十家 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儒家 墨家 法家和道家 所谓 争鸣 是指当时代表各阶级阶层 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 都希望按照本阶级 层 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 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 于是 他们著书立说 广收门徒 高谈阔论 互相辩难 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 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的 百家争鸣 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 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在 百家争鸣 的过程中 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 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 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百家争鸣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 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例1 2010 上海单科 春秋战国时代 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 替百姓打算 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 为君主参谋 专替君主打算 这一家是 a 儒家b 法家c 道家d 墨家 解析 注意材料中的信息 为君主参谋 专替君主打算 法家思想正是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 b 变式训练 2010 山东文综 视人之国 若视其国 视人之家 若视其家 视人之身 若视其身 这一主张属于 a 儒家 仁爱 思想b 墨家 兼爱 思想c 儒家 礼治 思想d 墨家 非攻 思想 解析 此句话的大体意思是 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像自己的国家 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 看待别人之身就像自己之身 属于墨子的 兼爱 思想 这道题注意不要联系到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从而错选a项 注意儒家所宣扬的 仁爱 思想是有等级差别的爱 不可能做到 视人之国 若视其国 答案 b 2 孔子 孟子和荀子的基本思想 例2 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 人与人的关系b 人与自然的关系c 国与国的关系d 夷夏关系 解析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仁 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民本思想 政治上主张施仁政 并提出 民贵君轻 的思想 由此可见 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答案 b 变式训练 在对人性本质的基本观点上 孟子和荀子 a 观点相同 说法各异b 观点不同 目的相同c 观点不同 目标不同d 互相借鉴 互相补充 解析 孟子主张 性善 主张通过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荀子主张 性恶 但又认为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改造 可以使小人成为君子 所以二者的目的是相通的 答案 b 3 对董仲舒新儒学的理解 1 从产生背景看 汉武帝时期 边境不宁 王国势力威胁中央政权 土地兼并激烈 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2 从主要内容上看 提出 春秋大一统 与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宣扬 君权神授 与 天人感应 适应了加强君主的需要 提出 三纲 五常 维护了社会秩序 3 从特点及实质看 外儒内法 兼采各家 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它的生命力 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统治 4 从影响看 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 神化了专制皇权 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例3 2010 北京文综 有人认为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 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 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 荀子 董仲舒b 荀子 孟子c 商鞅 孟子d 韩非子 董仲舒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主流思想的理解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 先秦法家理论家是韩非子 而汉朝时使儒家成为统治思想的新儒学代表是董仲舒 答案 d 变式训练 2010 天津文综 史记 载 汉武帝时 公孙弘以 春秋 白衣为天子三公 封以平津侯 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该材料主要表明 a 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 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 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 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解析 本题考查汉代儒学地位的变化 阅读文字材料 表明公孙弘精通儒家学说而受到汉武帝的重用 官至 天子三公 天下的儒生都以他为榜样 效仿他 从本质上说明了儒学地位的显著提高 答案 d 1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不是道教的创始人 道教兴起于东汉 2 孔子提出 仁 学说 其最基本的精神是 爱人 孟子的 仁政 是对孔子 仁 学说的继承同时扩展成为包括思想 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脊柱骨折的急救处理措施
- 幼儿园全方位探索
- 基因变异功能研究-洞察及研究
- 工厂安全培训搞笑段子课件
- 手拦车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油墨厂特种油墨设备操作规定
- 上海市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 招生咨询安排方案范文
-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第二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土石方运输合同
- (2025秋新版)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
- 汽车维修工具使用教学设计
- 医学影像阅片肺部课件
- 数据备份课件
- 反洗钱身份识别培训课件
- 华罗庚简介课件
- 2025年北京市人文知识竞赛真题
-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生物试卷(含答案)
- 研究我国养老院老年人精神养老的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
- 眼保健操原理和穴位按摩要领
- 电厂钢结构安装方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