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性能设计指标包括以下七个方面.doc_第1页
幕墙性能设计指标包括以下七个方面.doc_第2页
幕墙性能设计指标包括以下七个方面.doc_第3页
幕墙性能设计指标包括以下七个方面.doc_第4页
幕墙性能设计指标包括以下七个方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幕墙性能设计指标风压变形性能/空气渗透性能/雨水渗透性能/保温性能/隔声性能(以上由国家标准GB/T15225-94规定)/平面变形性能/耐冲击性能;另外补充说明:互换性设计/防火设计/防雷设计/耐腐蚀性设计/节能设计/环保设计一、 风压变形性能 风压变形系指建筑幕墙在与其相垂直的风压作用下,保持正常性能不发生任何损坏的能力。 表1.建筑幕墙性能分级值(Kpa)分级代 号123456789分级指标值P3(kPa)1.0P31.51.5P32.02.0P32.52.5P33.03.0P33.53.5P34.04.0P34.54.5P35.0P35.0注:1) 表中P3不应小于WK; 2) 9级时需同时标注P3的测试值,如:属9级(5.5KPa); 3) 分级指标值P3为正、负风压测试值绝对值的较小值。 本工程严格按照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对风荷载标准值进行了计算,依据风荷载标准值确定本工程的幕墙性能等级,基本风压:W0=0.55KN/m2(50年一遇),地区粗糙度为: C类。主楼标高168米处最大风载荷标准值WK3.6KN/m2,按其计算值将幕墙性能分级应在6级。WkgZs1zWo 1.52122.132.55 3.567KNm2风洞试验结论负风压为0.9 +2.7=3.6 KNm2取最不利风压3.6 KNm2 同时,在具体计算时,我们对所有玻璃铝板幕墙使用的铝合金龙骨,均使其满足相对挠度1/180,对钢龙骨,使其满足相对挠度1/250,并对所有幕墙中的其它受力构件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计算,以保证本工程幕墙在阵风袭击下不受损坏,保证安全。二、 雨水渗漏性能(水密性)雨水渗漏性能系指在风雨同时作用下,幕墙透过雨水的能力。幕墙水密性能指标应按如下方法确定:GB50178中A和A地区,即热带风暴和台风多发地区按下式计算,且固定部分不宜小于1000Pa,可开启部分与固定部分同级。 P=1000ZCw0式中: P水密性能指标; 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按GB50009的有关规定采用; C风力系数,可取1.2; W0基本风压(kN/m2),应按应按GB50009的有关规定采用。其它地区可按a)条计算值的75%进行设计,且固定部分取值不宜低于700Pa,可开启部分与固定部分同级。水密性能分级指标值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表2 建筑幕墙水密性能分级表分级代号12345分级指标值固定部分500P700700P10001000P15001500P2000P2000P(Pa)可开启部分250P350350P500500P700700P1000P1000注:5级时需同时标注固定部分和开启部分P的测试值。有水密性要求的建筑幕墙在现场淋水试验中,不应发生渗漏现象。在玻璃幕墙中,采用结构防水结构,利用等压腔原理,有效提高幕墙的水密性能。本幕墙工程中P=1000ZCW0=1000x2.03x1.2x0.55=1340Pa玻璃幕墙开启部分的雨水渗透压力应大于500Pa,固定部分大于等于1000Pa。其指标分级为3级。三、 空气渗透性(气密性)空气渗透性能系指在风压作用下,其开启部分为关闭状况的幕墙透过空气的性能。3.1气密性能指标应符合GB50176的有关规定,并满足GB50189、JGJ132、JGJ134、JGJ26和JGJ75节能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一般情况可按下表确定。表3 建筑幕墙气密性能设计标准一般规定地区分类建筑层数、高度气密性能分级气密性能指标小于开启部分qL (m3/m*h)幕墙整体qA勤(m3/m*h)夏热冬暖地区10层以下22.52.010层及以上31.51.2其它地区7层以下22.52.07层及以上31.51.23.2开启部分气密性能分级指标qL应符合下表的要求。表4 建筑幕墙开启部分气密性能分级表分级代号1234分级指标值qL(m3/m*h)4.0qL2.52.5qL1.51.5qL0.5qL0.53.3幕墙整体(含开启部分) 气密性能分级指标qA 应符合下表的要求。表5 建筑幕墙整体气密性能分级表分级代号1234分级指标值qL(m3/m*h)4.0qA2.02.0qA1.21.2qA0.5QA0.5本工程建筑幕墙整体气密性能达到4级,幕墙采用胶条和硅胶的双道密封方法,形成可靠密封系统。四. 热工性能幕墙的热工性能是指幕墙对其所处环境中空气温度、太阳辐射等传递、阻抗和遮蔽的能力。幕墙的热工性能包括多个方面,比较重要的是:传热系数、遮蔽系数和抗结露系数等。传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幕墙(包括可开启部分和固定部分)两侧空气温差为1K,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传热量,是建筑幕墙热工性能的重要方面。幕墙的遮蔽系数是幕墙试样的太阳能总透射比和3mm厚普通透明平板玻璃的太阳能总透射比的比值。建筑幕墙传热系数应按GB50176的规定确定,并满足GB50189的要求。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幕墙遮阳系数应满足GB50189和JGJ75的要求。 公共建筑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限值见表6。 表6 公共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限值地区围护结构部位 体形系数0.3 0.3体形系数0.4传热系数KW/(m2K)遮阳系数SC(东、南、西向/北向)传热系数KW/(m2K)遮阳系数SC(东、南、西向/北向)严寒A区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0.450.40单一朝向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面积比0.23.02.70.2窗墙面积比0.32.82.50.3窗墙面积比0.42.52.20.4窗墙面积比0.52.01.70.5窗墙面积比0.71.71.5严寒B区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0.500.45单一朝向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面积比0.23.22.80.2窗墙面积比0.32.92.50.3窗墙面积比0.42.62.20.4窗墙面积比0.52.11.80.5窗墙面积比0.71.81.6寒冷地区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0.600.50单一朝向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面积比0.23.53.00.2窗墙面积比0.33.02.50.3窗墙面积比0.42.70.70/2.30.70/0.4窗墙面积比0.52.30.60/2.00.60/0.5窗墙面积比0.72.00.50/1.80.50/传热系数K W/(m2K)遮阳系数SC(东、南、西向/北向)夏热冬冷地区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1.0单一朝向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面积比0.24.70.2窗墙面积比0.33.50.55/0.3窗墙面积比0.43.00.50/0.60.4窗墙面积比0.52.80.45/0.550.5窗墙面积比0.72.50.40/0.5夏热冬暖地区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1.5单一朝向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面积比0.26.50.2窗墙面积比0.34.70.50/0.60.3窗墙面积比0.43.50.45/0.550.4窗墙面积比0.53.00.40/0.500.5窗墙面积比0.73.00.35/0.45 有外遮阳时,遮阳系数=玻璃的遮阳系数外遮阳的遮阳系数;无外遮阳时,遮阳系数=玻璃的遮阳系数。注:1外墙的传热系数是指考虑了热桥影响后计算得到的平均传热系数;2建筑朝向的范围:北(偏东600至偏西600); 东、西(东或西偏北300至偏南600);南(偏东300至偏西300);3表中的窗墙面积比按不同朝向分别计算;4表中的遮阳系数系指外窗透明部分的遮阳系数:有外遮阳时,遮阳系数=玻璃的遮阳系数外遮阳的遮阳系数;无外遮阳时,遮阳系数=玻璃的遮阳系数。幕墙在设计环境条件下应无结露现象。对热工性能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可进行现场热工性能试验。幕墙传热系数分级指标K应符合表7的要求。 表7 建筑幕墙传热系数分级表分级代号12345678分级指标值K(W/m2h)K5.05.0K4.04.0K3.03.0K2.52.5K2.02.0K1.51.5K1.0K1.0注:8级时需同时标注K的测试值。玻璃幕墙的遮阳系数玻璃幕墙的遮阳系数分级指标SC应符合表8的要求。表8 玻璃幕墙遮阳系数分级表分级代号 12345678分级指标值S C0.9SC0.80.8SC0.70.7SC0.60.6SC0.50.5SC0.40.4.SC0.30.3SC0.2SC0.2注:8级时需同时标注SC的测试值。开放式建筑幕墙的热工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由热工计算书, 本大厦热工性能分级如下: 东墙的建筑幕墙传热系数分级为5级,玻璃幕墙遮阳系数分级为6级;建筑南墙的建筑幕墙传热系数分级为5级,玻璃幕墙遮阳系数分级为6级; 西墙的建筑幕墙传热系数分级为5级,玻璃幕墙遮阳系数分级为6级; 北墙的建筑幕墙传热系数分级为5级,玻璃幕墙遮阳系数分级为6级;五、隔声性能隔声性能是指通过空气传到幕墙外表面的噪声经过幕墙反射,吸收和其他能量转化后的减少量,称为幕墙的有效隔声量。空气声隔声性能以计权隔声量作为分级指标,应满足室内声环境的需要,符合GBJ118的规定。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指标RW应符合表9的要求。表9 建筑幕墙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表分级代号12345分级指标值(Db)25RW3030RW3535RW4040RW45RW45注:5级时需同时标注RW的测试值。本工程外墙所用中空玻璃材料都能达到很好的隔音效果,幕墙玻璃可以使噪音衰减35dB以上, 幕墙隔声性能为3级。六、平面内变形性能和抗震要求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表征幕墙全部构造在建筑物层间变位强制幕墙变形后应予以保持的性能。抗震性能应满足GB50011的要求。平面内变形性能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以建筑幕墙层向位移角为性能指标。在非抗震设计时,指标值应不小于主体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控制值;在抗震设计时,指标值应不小于主体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控制值的3倍。主体结构楼层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控制值符合表10的规定。表10 主体结构楼层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建筑高度结构类型建筑高度H(m)H150150H250H250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1/550板柱-剪力墙1/800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1/800线性插值筒中筒1/1000线性插值1/500剪力墙1/1000线性插值框支层1/1000多、高层钢结构1/300注:1)表中弹性层间位移角=h,为最大弹性层间位移量,h为层高; 2)线性插值系指在建筑高度150 m 250 m间,层间位移角取1/800(1/1000)与1/500线性插值。b)平面内变形性能分级指标应符合表11的要求表11 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分级表分级代号12345分级指标值1/3001/3001/2001/2001/1501/1501/1001/100注:表中分级指标为建筑幕墙层间位移角。建筑幕墙应满足所在地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幕墙,其试验样品在设计的试验峰值加速度条件下不应发生破坏。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进行振动台抗震性能试验或其他可行的验证试验。幕墙板面为脆性材料,且单块面板面积或厚度超过现行标准或规范的限制;幕墙板面为脆性材料,且与后部支承结构的连接体系为首次应用;幕墙应用高度超过标准或规范规定的高度限制;c) 幕墙所在地区为7度设防烈度。在地震和大风作用下,建筑物各层之间产生相对位移时,幕墙构件就会产生水平方向的强制位移。由于在验算材料强度时,已按标准取用风载和地震力的组合效应,幕墙平面变形性能的选用与烈度无关,而只与结构类型有关。本工程幕墙设计采用了浮动式幕墙系统,在地震或大风作用下,产生强制水平位移时,板块之间相互独立,不会造成板块间的挤压破损。本工程主体为框架核心筒结构,层高4米。层间位移角指标值为1/267,按照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分级表,属2级。七、耐冲击性能耐撞击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人员流动密度大或青少年、幼儿活动的公共建筑的建筑幕墙,耐撞击性能指标不应低于表22中2级。撞击能量E和撞击物体的降落高度H分级指标和表示方法应符合表12的要求。表12 建筑幕墙耐撞击性能分级表分级指标1234室内侧撞击能量E(Nm)700900900降落高度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