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七模试卷B卷.doc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七模试卷B卷.doc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七模试卷B卷.doc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七模试卷B卷.doc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七模试卷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七模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抟扶(tun) 濠梁(ho) 选贤与能(y)B . 骈死(pin) 槽枥(n) 讲信修睦(m)C . 挂罥(jun) 突兀(w) 教学相长(zhng)D . 矜寡(jn) 盗窃(qi) 虽有嘉肴(yo)2. (2分)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 . 繁衍 灵柩 涕泗横流 心无旁鹜B . 忐忑 凭吊 浩瀚无际 怒不可遏C . 凌驾 真谛 敬业乐群 刻骨名心D . 睿智 曙光 化为无有 言行相顾3. (2分)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A . 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挺不容易!”B . 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C . 五岁的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煞有介事地在房间里巡视,那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D . 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4. (2分)下列语句括号中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把“改进”换为“提高”)B . 秋天的咸宁是美丽的季节。(把“秋天的咸宁”改为“咸宁的秋天”)C . 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把“否”字去掉)D . 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把“关于”去掉)5. (2分)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电磁波辐射的最大危害在于这种时时刻刻围绕我们的杀手是无形的。_ 的是,日常工作、生活巾普通电器带来的低强度电磁波辐射,这种辐射污染不像农药中毒、噪音污染那样立竿见影,而是在不知不觉中缓慢地损害着人体。A . 一般说来,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多B . 既然如此,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多C . 一般说来,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少D . 既然如此,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少6. (2分)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 会议开始前,主持人特别提醒:“为了保持会场安静,请各位关闭手机,否则后果自负!”B . 有人从公交车上往外扔香蕉皮,一位乘客冲着他说:“老兄,你太过分了!积点德吧!”C . 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大家要用心做好服务工作,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D . 提到自己的父亲,老刘动情地说:“令尊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7. (2分)列对名著朝花夕拾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狗猫鼠中,鲁迅先生追忆童年时救下的一只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着的憎恨。B . 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忆述儿时阅读的感受,赞美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C . 无常中,鲁迅夹叙夹议,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嘲讽。D . 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为父亲请医生治病的情景,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8. (2分)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总是熠熠生辉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乐观、聪明、勇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执着、奋进、顽强。B . 大自然孕育了我们的生命,也给予我们人生的启示白杨礼赞囚绿记两篇散文都抒发了作者对生命中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赞美之情。C . 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活板选自梦溪笔谈,作者沈括水经注记载了全国河流水道的情况,梦溪笔谈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学成就。D . 松鼠作者法布尔和松树金龟子作者布丰,都是法国学者、作家这两篇文章都充满了对自然生命的赞美之情,渗透着人文关怀。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9. (6分)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小题。“富二代”林 希“富二代”教育问题,已经越来越显得重要了。上一辈人经过艰苦奋斗,遇上大好年代,摆脱贫穷,使一家人过上了小康生活,也让后辈人过上了平安日子。一些富裕家庭,深受过去贫穷日月的煎熬,想方设法要让子女在生活中得到补偿,再加上父母爱孩子的美德,于是富二代的教育问题开始浮出水面,倘不能得到正确引导,很可能膨胀成严重的社会问题。疼爱孩子,是人的天性,只要条件允许,谁也不愿意看到自己孩子受委屈,但这个“委屈”是有界限的。对孩子注意饮食,增强营养,自然是父母的职责,但锦衣玉食,营养轰炸,也未必就是对孩子的疼爱。如今孩子爱吃洋快餐,一位老朋友就犯愁地对我说,他家小孙子,每天都是麦当劳,吃得胖胖圆圆,真让人着急。不去麦当劳,小孙子不吃饭,怕孩子饿着,最后一次吧,还是去了麦当劳。如此,最后一次,最后一次,孩子吃得圆圆胖胖,家长不知道如何是好了。中国人对于孩子的饭菜,传统的主张是“随菜随饭”,无论穷家富家,一般人家不会由孩子挑选饭菜。随菜随饭,孩子不会偏食,也会得到营养平衡。每天领着孩子去吃洋快餐,看似要给孩子特殊营养,其实洋快餐并不一定科学。饮食还是一个不太大的问题,只要家长调理得好,是可以让孩子培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最最重要,还是要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要让孩子避开不良影响,使孩子能够正确看待家庭逐步富裕起来的现实,正确对待已经富裕起来的家庭经济状况。我的儿童时代、少年时代,应该属于富裕家庭了,但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并没有什么优越感,家庭教育非常严格。小时候,家里也有车,那时候没有家庭汽车,富裕人家一般都有包月车,也就是胶皮车,不是出门叫过来的胶皮车,是只为自己一家人乘坐的胶皮车。自己家里有包月车,但孩子去学校,绝对不能让车子送。我们一帮小兄弟,每天早晨一起背着书包呼啦啦往学校走,母亲从来不会派车子送我们去学校。于此,母亲有严格规定,除非暴雨,天气极端恶劣,绝对不派车送孩子去学校。母亲说:“连去读书的路都不肯走,将来你还肯走什么路呢?”比起现在拿公车送孩子去学校的人们,我的母亲真是太高尚了。说到穿衣,除了过年,孩子不穿新衣,一茬一茬往下“倒”,新衣服只给大哥穿,下边的弟弟,只能穿哥哥换下来的旧衣服。我们淘气,穿不上新衣服,和母亲捣乱,到学校找一把破椅子,故意把裤子挂破。母亲自然也看出孩子的阴谋,适当买一件新衣服,也算是一种安抚了。还要说吃饭。中国是个农业国,爱护粮食,是中国人的基本品德。我们小时候,家境再好,可以有鱼有肉,但对于粮食绝对怀有神圣感,吃饭时最大的规矩,就是不许剩“碗底儿”,吃多少,盛多少,剩“碗底儿”是要受到惩罚的。我们小时候听的第一个故事,就是浪费粮食受到报应的故事。说是一户富裕人家,每天烧饭,洗米时不知道爱护粮食,随着洗米水倒掉许多粮食,隔壁邻居从下水道收起他家流过来的粮食,晾干后存起来,日久天长存了很多很多。后来这户人家败落到没有饭吃,邻居送来了粮食。这户人家感激邻居的救济,邻居告诉他们说,这些粮食都是你家多年倒掉的粮食。这家人为此羞愧难当,忏悔自己的过错。直到现在,我在外面吃饭,一碗饭送上来,我绝对往自己小盘里分出一小份,决不拉过大碗来就吃,吃不了。朋友们对于我的习惯颇是赞许,再说到如今某些大食堂里严重的浪费粮食现象,大家无不感慨。富二代教育从细微处着眼,更要注意品德教育。孩子都喜欢宠物。我们小时候可以养鸟,可以养兔,可以养小白老鼠,可以养荷兰猪,但不许养鸽子,不许养狗,养鸽子张扬,养狗伤邻。过去旧天津只有租借地里的洋人男人遛狗,太太抱狗,旧城里没有人在胡同里遛狗。谁敢牵着一条大狗在胡同里逛,遇见厉害的,就是一场麻烦。再至于横行霸道,欺侮邻里,那就更不能容忍了。旧日,家里老少乘车回家,必须在胡同外下车,不像现在汽车几乎要开到炕头上。富二代的出现是好现象,但要跟进富二代的教育。创业的一代改变了家庭经济状况,下一代就要努力改变家庭的文化品位。富二代应该是读书的一代,寻求国家进步的一代,造福社会的一代,富二代应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应该是民族未来的希望。(1)根据文章内容,解释什么叫“富二代”。(2)作者列举自己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有何目的?(3)你认为对“富二代”应该怎样进行教育?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4)中国人在教育子女上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但感人并一定就正确,有的甚至是非常残忍愚昧的。你能写一段话,用人所共知的事实来证明这一观点吗?10. (16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各题。心泉张佐香初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我浸在晶莹的碎得满地的月光中,寻找“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凝神倾听清澈的声音潺潺地淌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地流向远方。从此,这一涧清泉,便在我生命的最深处。泉是古诗文中极富韵致的意象。漫步在唐诗宋词明清小品里,耳畔不时传来冷冷的泉声,眼前晃动的是一溪甘冽鲜洁的清泉,以及观泉、听泉者的身影。这身影,杂夹着青石、鸟影、梅枝,掺和些月光、清风、松色。我曾许多次在旅途中邂逅泉,泉水像那些绿色透明的藤蔓,不时地从脚下的石缝里爬出,从头顶的峭壁上挂下来,或滴珠,或一线,或几绺,或成瀑。它在大地上漫步行走时,随时随地会把不同形状的山体的不同情态,用水质的声音演奏出来,像琴,像笛,像钟,像磐。发出的铮铮泉水声是人间最美的音乐。立于澄澈的泉边,掬泉浣面,顿觉泠泠。饮泉入腹,以泉为镜,发现微涩的一张脸已“水色”丰足。东山魁夷说:“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日常的烦乱生活,遮蔽了它的声音。”人生的生存秩序结婚、生子、柴米油盐等等淹没了它的身影。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好,失也好,最要紧的是心间不能没有一泓清泉。清泉从地层深处喷涌而出,历尽了脱胎换骨的磨砺,只剩下一身的清白。它是尘世间最纯净的东西。从古到今,它不间断地流淌着,阅尽世间一切生物的生死荣枯。它何曾因风霜雨雪而萎缩移易,又何曾因宠辱得失而抛却自适自得。眼中有泉的人,心中亦应有泉。心中有泉才能甘于清贫,甘于寂寞,自始至终保持独立的人格;才能做到一步一个脚印的攀登,不变心性;也才能有诗人的神韵和学者的品性。心中有泉的人,一生都在用心泉浇灌真善美之花。他们为人类留下了夹着热血带着体温的生机勃勃的精神的清泉,屈子字字珠玑的楚辞;李白气概奇伟的诗歌;东坡闳肆奔放的散文;司马迁的传记,黑格尔的哲学,莎士比亚的戏剧,贝多芬的钢琴曲,梵高的绘画这些历尽磨难的艺术家以精神的清泉赋予人类文明以尊严与崇高。也有一些心中有“圣泉”的人,以其化育万物的慈爱熔铸一个民族的精神,譬如孔子,释加牟尼,还有圣雄甘地。这些源于高贵的心灵的精神清泉,汩汩流进我的心灵,源源不断地渗入我的肌肤与内脏,在我的血管里流淌。它洗去我肺腑中的浑浊,还我以洁净;它冲刷我骨子里的怯懦,还我以刚健;它扑灭我脾脏里的躁火,还我以平和。它疏通血脉,打通经络,以便我更和谐灵敏地感应大地与天宇的生命潮汐。我呼吸天地的湛然清气与浩然正气。清泉流入我的身体,我会从心灵深处听到絮絮低语的泉声。每逢在人生的旷野上迷失,我会观照着流泉的走向,寻找前进的方向。奔波于万丈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心中都有一汪清泉。只因尘世的琐碎,生活的纷杂,才遮掩了它的清碧透明。生命不能承受无泉之痛,真正优秀的人生更是如此。现代人的心灵缺少清泉。这种清泉是要自己去创造的,就像爱。我等凡俗之人,当用淡泊宁静的心怀澄清心泉,用心泉冲刷人欲物欲,用心泉涤尽如尘的烦扰。观照心泉,让思想走向深刻,走向纯净;倾听心泉,让生活愈加鲜活,愈加丰盈。更重要的是创造心泉,创造精神的心泉。人生之美,正在于此。(选自思维与智慧,有改动)(1)本文题目是心泉,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要从王维的山居秋暝写起?(2)品味句中划线字的妙处。“我浸在晶莹的碎得满地的月光中,”“我曾许多次在旅途中邂逅泉,”(3)阅读第段,结合相关句子分析作者从哪些角度描绘了“泉”这一形象?(4)那些“源于高贵心灵的精神清泉”给了作者怎样的帮助和影响?(5)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泉”的感知和认识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6)阅读文中画线句,联系自己本学期学过的语文书中的某一文学艺术作品,谈谈它是如何给你以精神的洗礼的。三、 诗歌阅读 (共2题;共13分)11. (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时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这首词总写北国雪景的是 , 写虚景的是_。(2)请你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一句作赏析。(3)词的下阕“惜秦皇汉武”一句中的“惜”能否删去?请说明你的理由。(4)如何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的含义?(5)反复默读词的上阕,用自己的话描绘上阕所写的景色。12. (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赵奢收税于平原君家赵之田部吏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 , 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 , 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 , 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使治国赋,国赋太平,民富而府库实。【注】赵奢:赵国名将,早先为田部官吏。平原君家不肯出:平原居家不肯交。用事者:管事的。奉公:奉行公事。加兵:发兵入侵。(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人恒过_必先苦其心志_今纵君家而不奉公_岂轻于天下邪_(2)翻译下面的句子。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3)选文【乙】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赵国有法家拂士? (4)用自己的话说说,选文【甲】中使国家不灭亡的条件是什么?用【乙】文中的原句回答,赵奢认为赵国稳定的条件是什么? 四、 课外阅读 (共1题;共11分)13. (11分)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和万事莫贵于义,完成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惠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告子上)【乙】子墨子日:“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日: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予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日:万事莫贵于义也。”(选自墨子)【注】予:给,送。子:你,代词。履:鞋子。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故患有所不辟也_今谓人曰_非独贤者有是心也_何故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3)甲文运用比喻论证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_这个比喻来阐述_的观点;乙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贵,其次论证了_,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_的中心论点。 (4)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你认为“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 五、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14. (6分)名句填空、默写。 (1)_,路远莫致之。 (2)_,志在千里。 (3)柴门何萧条,_。 (4)默写王维使至塞上后四句或王绩野望的前四句。 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15. (11分)请读下面这个故事,用简洁的语言写你的感悟。(45字左右)会漂的石头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一次中层干部会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石头怎样才能在水上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