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_第1页
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_第2页
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_第3页
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_第4页
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阶段性成果报告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课题于2007年审批为德阳市级科研课题,我们本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以新“课改”和新“纲要”精神为指导,全体课题成员群策群力,团结一心,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开展研究工作。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充分开掘和利用社区的有效资源,摆脱了幼儿园在某种程度上的“文化孤岛”现象,形成了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加强幼儿发展步伐的新局面。一、课题来源:1、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陈鹤琴等明确指出“幼儿园活动要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社区是幼儿的生活环境,也是幼儿的学习环境,社区中灌藏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2、我园一段时间使用南京教材、北京教材、江苏教材,在使用这些教材过程中,发现教材反应季节特征和地方传统特点内容方面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差异;有的教育资源难以提供,因此,教师教起来,幼儿学起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在教育、教学中缺乏具有地方特色和易为幼儿了解,认识的教育资源。3、在贯彻落实新纲要时,反思到我们的教育、教学空间大多局限在教室或校园内,新纲要提出:应把我们的教育环境扩散到大自然中去,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幼儿探索的对象。4、从有关幼儿教育书籍和幼教网络查阅得知;幼儿园对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较少;体现教育资源教育功能不充分、不全面。综上所述,提出本课题。二、课题的意义:1、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开展,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透彻性程度决定幼儿园保教目标的实现范围和水平。由于课程资源是一个全新概念,未引起幼儿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各级的幼儿教育多拘泥于教材内容,只重静态知识的灌输,忽略生活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重视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幼儿教育回归生活的必然,也是形成幼儿园课程园本化的重要途径,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应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的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资源,拓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的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教育须适应社会的发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课程模式,是幼教改革的需要,是幼儿园发展的需要,是形成具有园本化特色的学前课程的需要。2、本课题研究的实质问题是:怎样开发社区资源、如何利用社区资源为幼儿教育服务的问题,因此,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必然要体现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促进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在研究的过程中,将会有创新课程,它将是对幼儿园教育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园本化处理。利用社区资源就是把幼儿带到社会中,给幼儿充分、自由的想象。以自然、亲切的绿色环境呈现在幼儿眼前,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景下感知环境的优美,陶冶幼儿的情操。3、课题的相关概念阐述。社区:是指在一定地域里在生活上互相联系,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群。社区资源:是课程资源的一个组成,是社区一切有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课程资源,是幼儿园以外的教育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人力资源三方面内容。开发:通过研究或努力,开拓、发现、利用新的资源或新的领域。利用:利于发挥效用。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教学目标:进一步落实贯彻幼儿园新纲要教育理念,进一步强化我园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促进幼儿素质全面发展,在管理上形成以质量求生存,以科研,教育特色求发展。2、技术目标:(1)我们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以“活动”和“整合”为主要园本课程建构形式,在实验中调动全面教师参与研究,撰写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可操作性的主题活动。(2)在研究中撰写教育教学反思、个案分析及活动记录等。(3)根据主题教育活动模块,加以收集整理,编成一套社区教育资源的园本教材。(4)撰写出论文、系列报告等。四、研究内容:根据上述的目标要求,结合我园所在的地理位置,拟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研究。根据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选取社区资源进行研究。但是同一个社区教育资源所包涵的教育内容又不是单一的,纲要要求五大领域相互渗透的原则。所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1、教育内容侧重于健康则选择超市、医院、市场;2、教育内容侧重于社会,则选择公安局、超市、公园;3、教育内容侧重于幼儿品质、地方特色则选择英雄纪念馆、挂面、河;4、教育内容侧重于科学则选择纪念馆、商业步行街;5、教育内容侧重于艺术则选择挂面、英雄纪念馆、菜市场、公园;6、侧重于语言则选择英雄纪念馆、公园、超市。五、研究对象:幼儿园小二班、中四班、大五班全体幼儿共有幼儿90名,年龄2岁6岁。六、实验原则:1、选择社区资源原则:就近原则;保证师生安全的原则;教育内容是积极、健康向上;幼儿熟悉,感兴趣。2、符合幼儿园新纲要的原则:教学内容全面;五大领域相互渗透。3、遵循幼儿教育原则:给幼儿提供可操作性、实践性原则;幼儿参与、互动性原则;运用观察、引导性原则。七、实施步伐:1、准备阶段:2007年11月12月,对课题组全体成员进行培训及课题相关资料的准备,成立研究小组向省科研室递交方案。2、实验职代会:2007年12月2010年11月,实验时间暂定3年,3年分别在大、中、小班分别实施,实验前做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作调查评估;实验中,做好记录分析,进行反思个案记录分析;最后整理教育模块,并形成研究报告和园本教材。3、验收阶段、结题:2011年6月,申请结题鉴定。八、本阶段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一)社区资源的开发:1、调查摸底2008年下期我们分别对小、中、大班各15名幼儿及家长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1)节假日期间,98%的家长都喜欢带孩子出去玩,一般都去距离家近的公园及游乐场所等;(2)孩子们都喜欢游乐园、广场、超市,因为有好玩的、好吃的、好奇的人或物;(3)小中班的幼儿78%都不知道自己家住什么地方及家周围的社区环境名称,更不清楚本地的特产和传说,而大班的幼儿也只是略知一二。社区的开发与利用与幼儿密切相关,幼儿在社区中成长,在与社区的接触中,认识它,了解它,形成是非观、善恶观。从而学会做人,处事,与人交往。2、研究分析:社区的教育资源由有形和无形之别,有形教育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组织等;无形教育资源包括社区意识、社区归属感,良好社区氛围等,我们在研究本园的社区教育资源时,建立资源信息库全面登录、记载资源的数量、种类、质量、结构、功能等情况,加以统筹,盘活自己的教育。我园地处县城闹市区,周围可用社资源包罗万象,五花八门。有公园、学校、书店、超市、邮电局、居委会等;有河流、树木、农田、菊花石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们把这些资源分成了物质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医院、超市、公安局等分成物质资源;把居委会、街道干部、门卫、保安、小区的人事等分成人才资源;把农田、作物、花草等分成自然资源。3、重点筛选对周围社区资源,我们进行了认真分析、汇总。而后根据资源本身的特性与五大领域的关连,结合幼儿的自身特点,以促进幼儿发展为根本,筛选出了八个教育资源:河、公园、英雄纪念馆、菜市场、邮电局、步行街、超市、公安局等。(二)社区资源的利用根据筛选出的社区资源,我们迅速转变观念,从狭隘的园内教育的小圈子中跳出来,树立大教育观,充分运用社区的资源、设计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本土情节。我们让小、中、大班的主研人员根据各阶段开展的社区资源有计划、系统地设计模块,加以实施记录和反思。并从幼儿不同年龄和幼儿园实际出发,发挥资源的有利因素,转化不利因素,促进幼儿的发展。1、社区资源利用的措施:(1)整合社区资源的优势:在开发社区资源时,我们老师注重形成教育合力,分析8个资源的优势,并掌握优势资源的单位、街道、居委、个人联系,使之及时转化为幼儿园园本课程优势,以增强幼儿教育实效。(2)运用社区资源的特色:自然性社区和规划性社区中的自然生态环境氛围是不同的,我们利用公园、英雄纪念馆和挂面、河,开展教育活动。例如:我们带领幼儿参观英雄继光馆,了解英雄的故事,陈列的纪念品,让幼儿知英雄、学英雄,画英雄等;再如我们让幼儿到江体会多种服务机构(汽车站、加油站、桥、维修站等)能为人们提供不同的交通方式(出租车、公交车、船)达到出行目的。(3)利用社区资源的场景:我们利用幼儿园周边的超市对幼儿进行自控自制教育,邻近的商业街的服务店、电脑城、银行,对幼儿进行多元文化的启蒙教育等。2、社区资源利用的途径。(1)走出去,参观学习:以社区情景为课程活动的载体,以设计的社区资源模块实施为主要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深入社区参观、探索,让幼儿在实地情景中学习。社区是幼儿生活的空间,幼儿既熟悉又陌生,既亲切又好奇。社区资源是幼儿教育的“活教材”,我们带领幼儿走出去,让幼儿融入大自然的课堂中,例如:在社区资源公园中,我们开展了“小河生病了”(语言),“我爱清清的小河”(社会)、“弯弯的小河”(美术)、“跨越小河”(体育),垃圾分类与回收(科学)等活动,让幼儿身临其境去感受、去发现、去体验,拓宽了幼儿学习的空间和热爱家乡的情感等。(2)请进来,分享体验。家长、社区人士都是教师对幼儿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合作伙伴,我们适时地把他们请进幼儿园一起活动,让幼儿分享他们的经历和体验。例如在社区资源公安局进行时:我们邀请交警、消防队员进幼儿园,了解他们工作的性质,讲解他们工作的情况,一起学习指挥交通的方法、手势和防卫拳术,一起开展演练活动。由于幼儿年龄特点或安全考虑,或交通不便无法近距离让幼儿接触进行实地探究,我们采用了“情景挪移法”。例如:挂面的整个制作过程,有的是夜间进行,我们就请人录像刻成碟让幼儿在园观看,让幼儿探索或游戏。(3)互相交流,合作共建:我们利用节假日,组织幼儿到社区开展活动,引导幼儿参与社区的活动,让幼儿感受社区文化,体验社区温馨,如清明节:我们组织幼儿在社区“蹴鞠”、“踏青”、“植树”、“放风筝”;“五一节”我们组织幼儿:街道大扫除,帮助孤寡老人、和社区叔叔阿姨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大手牵小手”、“倡议书”、“废旧物品手工展”、“废品T台秀”、让幼儿从生活中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长知识面。3、社区教育资源利用的方法:(1)将社区资源融入主题活动中。幼儿园的主题探究活动是以幼儿的兴趣作为出发点,在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主题活动时,我们将社区资源转化为园本课程内容,将幼儿的好奇心转化为幼儿学习的动力,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学习中生活,将社区资源生成主题。我们采用了教师预设和生成两种方式:教师预设主题:我们按照开发的8个社区资源,要求小中大班各主研人员设计57个活动,一个主题共计1521个模块,遵循5大领域相互渗透的原则,包括创编儿歌、故事、科学活动、体育活动、艺术(手工、泥工、剪纸)设计出模块,生成8个主题活动,形成8个主题单元课程。例如:社区资源英雄纪念馆、通过说英雄、画英雄、唱英雄、学英雄等,让幼儿产生对英雄的尊敬,激发幼儿热爱英雄的感情。幼儿生成主题:主要是通过社区中引发共呜的事情、偶发的事件,节假日资源等产生系列活动,例“幼儿园暴力事件110”、“消防119”等主题,让幼儿参与探索与实践,教师加以提炼,以丰富资源的主题内容。利用社区资源支持幼儿表征:利用社区资源支持幼儿表征,让幼儿反作用于社区,引导幼儿参与社会活动。A、让幼儿带上作品,到社区展示、宣传,如“公园”主题活动结束后,鼓励幼儿将自己制作的环保标志、画册、图书、倡议书到社区分发展示。B、将幼儿自发节目纳入社区活动中,如在“河”主题“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进行环保绘画、故事、儿歌比赛,让幼儿将节目参加到社区演出,同时还将“废品服装秀”节目参加县上演出,通过我们老师的引领、鼓励,让幼儿在社区中开展表征活动,培养了幼儿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幼儿社会责任感,愉悦了幼儿身心。(2)利用社区资源开展领域教学。我们在开发社区资源时就注重了资源的领域性,同时我们还重视了领域课程中注入新的课程观,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领域教学活动,主要方法有:A、在领域课程中融入社区资源。在几年的整合课程中,我们发现有的教材季节性强,有地方特色,我们老师开展起来有些困难;或难度不够,游戏性不强,于是我们尝试在一些整合课程中纳入幼儿熟悉的社区资源,努力让书本知识与幼儿现实相结合。例如数学10以内加减,书上就是通过学具、图片,让幼儿学习,教师讲解与幼儿生活脱节,于是我们就让幼儿每人带1元钱到超市购物,让幼儿在真实的购物中,体验数的加减。B、在社区活动中渗透领域课程。各个社区的所蕴含的资源不一样,在幼儿参与各个社区活动时,我们让生成的主题内容相互参透。如:“公园”主题活动时,我们让幼儿在参观时渗透科学教育,引导幼儿观察河边的茶舍,认识茶叶,比较异同:同时还渗透语言教育,学会创编“公园”的儿歌、故事等。8个资源的开发,我们已经对5个社区资源加以利用,并生成了5个系列的园本课程单元雏形。例如:市场附图一:市场课程单元框架图市场图2:市场课程单元生长树图3:市场课程单元网络九、研究的结果与分析:1、提高了教师对资源的利用能力。我园可利用的社区资源是丰富的,要实现教育回归自然,必须挖掘并利用这些资源,帮助树立课程资源意识,挖掘了教师对课程生成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效促进了幼儿多文化的发展。2、开发了低成本、高效益的园本课程。立足于社区幼儿教育资源,便于幼儿利用,没有造成幼儿园额外的经济负担,易与幼儿经验结合,利于幼儿发展。3、培养了幼儿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萌发了对英雄的热爱之情。4、园本课程生成5个雏形(公园、河、英雄纪念馆、超市、市场),并开发出相应的主题活动40个,形成了反思、个案、儿歌初稿集等。5、撰写的文章分别获国家级2篇,省级2篇,市级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