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 第二章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 第二章古代诗歌鉴赏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 第二章 专题十八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含各类诗歌的鉴赏 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这个考点考查的能力目标主要有两个层面 一是对诗歌的思想内容作出符合诗本的评价 二是如何看待作者的观点态度 从近年来的高考试卷看这个评价大多只要求判断写了什么 关涉对内容作出积极或消极的评价 综合型强的论证式评价并不多见 2007年辽宁卷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 然后回答问题 8分 秋夜独坐 节选 唐 王维 独坐悲双鬓 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 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 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 半峰残月一溪冰 1 两诗中均有 独坐 而作者心境不同 试简要分析 4分 参考答案 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 1分 一 二句写是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 三 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 更添悲哀 1分 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 1分 一 二句写是人独坐灯下苦读 不觉夜深 三 四句用 不知 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是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 1分 解题指津 解答作品主旨比较分析题可遵循由景而人 再深入内心体会感情的顺序 诗人虽然都是 独坐 但景因心境不同而异 王维中年俸佛 许多禅意 诗中情境仿佛就是佛徒坐禅 然而诗人却陷于人生的悲哀 周诗尽管侧重于描写室内氛围和窗外夜景 但诗所烘托的却是一个勤奋好学的读书人形象 二者具体内容和意境都不同 王维欣赏的是一种虚空感 静心默坐 听凭时光在自然界的变化中悄悄流逝 周弼自得的是一种充实 灯下夜读 不负时光的暗转 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这个考点在近年来18个分省高考中出现的频率很高 对诗词曲作品思想内容的评价 常见的设题角度有三个方面 一是理解并概括作品主旨或作者观点 二是开放性评价作品中蕴含的观点或感情 三是比较性鉴赏同类作品观点或情感的异同 从近年来的高考试卷看这个评价大多只要求判断写了什么 关涉对内容作出积极或消极的评价 综合型强的论证式评价并不多见 所以难度并不十分大 考生在答此类题时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对情感或观点概括时不够准确 用词笼统 导致涵义过宽或过窄 有的考生在比较鉴赏时缺乏比较角度 导致层次不清 解决类似问题的关键是平时训练时多领会答题层次和同类题作答的差异处 力求形成一种层次清晰 用语叙议结合的思路去鉴赏作品 主旨类鉴赏的常见题型及其答题模式 1 赏析诗眼型 1 赏析 诗眼 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 抓强烈体现作者情感的字词 抓词类活用 词类的活用 有时候在诗歌中能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 诗眼往往运用了拟人 夸张 通感等手法 抓生动 形象 传神地描写事物的字词 尤其是动词 形容词 2 设问模式 你认为这句 首 诗的诗眼 句眼 篇眼 是哪个字 哪一句 或 你认为这句 首 诗中的哪个字 哪一句 最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或 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句写得最妙 请结合作品分析 3 答题模式 诗眼 诗眼运用的手法 诗眼所表达的内容 运用诗眼的作用 4 答题步骤 先要找准句中眼或篇中眼 看这个诗眼是否运用了词类活用 修辞手法等 再结合诗句分析这个诗眼所表达的内容 句意或文意 然后明确它的作用 尤其在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等方面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新雷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 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 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 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1 新雷 中造物 有情 体现在哪些地方 为什么要说 只待新雷第一声 2分 参考答案 觉春生 安排著 只待 因为只有新雷响后才会有 春生 和 千红万紫 解题指津 本题为炼句题 答此类题一般从两个层面去思考 一是理解句义 一是分析句子运用的表达技巧 题干要求找出诗眼 有情 所包含的内容在作品中的体现 那么只答句义即可 第二问是作品篇章结构艺术理解题 答题时要理清楚上下文的关心 本作品是按果因逻辑组织的 答题时找出 新雷 发出之后所结之果 春生 千红万紫 即可 2 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4分 参考答案 前者寄托了对新生活 新气象的渴望与期盼 后者寄托了对新生事物的无私关爱 解题指津 本题为主旨理解题 张诗急盼 新雷 的心态是渴望象征新事物新气象新生活的春天快点到来的真实写照 龚诗运用拟人手法赋予 落红 关爱新生命甘愿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 答题时从手法层面切入 在分析末句内容时归纳出主旨即可 2 赏析语句型 1 设问模式 这句诗有何特殊含义 深沉含义 或 这句诗最具表现力 试作简要分析 或 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个句子 并简要说明理由 2 答题模式 某句 它表达了什么内容 它对突出主旨起什么作用 3 答题步骤 先解释这句诗的文本含义 然后扣其语言特点 思想情感 作具体分析 解题指津 解答此类题要求考生在理清作品层次的基础上归纳层意 实际上是对作品进行感性解读 考生可从叙议结合的构思技法方面去理清其层次 从景情结合的表达技巧方面去归纳层意 而且一般的逻辑思路是叙事写景在前作铺垫 议论升华情感在点旨 阅读下面的唐诗 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 此诗写于作者四十六岁进士及第之日 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抒写了什么感情 试结合作品分析 参考答案 前两句以今昔对比 直抒胸臆 流露出考中科举进士后的兴奋和得意 思潮飞腾 大有 直挂云帆济沧海 之势 后两句在写法是不同于一二句的直抒胸臆 而是采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写自然的春风荡漾 写马蹄的轻快 加之如锦似绣的长安花 景色可谓灿烂 心情可谓舒畅 一切景语皆情语 而 看尽长安花 的艺术夸张 有进一步渲染烘托了得意之情 这就是烘云托月的手法 解题指津 解答此类题要求考生在整体把握诗意的基础上理解指定的句意 回答时首先准确说出句子的表层意义 再结合具体的内容揭示句子的表达意图 揭示主题 鉴赏古诗词的思想感情 一定要通过诗歌的语言 进入到作品创造的意境中去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把握和领会作品中丰富的思想情感 3 赏析主旨型 1 设问模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或 有人认为 这首诗表达了 精神 也有人认为表达了 之情 你同意哪种看法 2 答题模式 作品类别名 作品主要内容 运用的手法 抒发的感情 3 答题步骤 先交代作品按内容划分的类别名 接着用一二个词准确点明作品的思想情感 作者的观点态度 再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作者的这种感情态度 最后归纳自己的看法等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夜归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 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 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 筇 此代指竹杖 1 本诗是怎样以 夜归 统摄全篇的 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4分 参考答案 本诗写景扣住 夜 字 写情扣住 归 字 首句直接点明 夜深 刻画出 归客 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 随后 诗人以 冷 萤 月 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 以夜深仍在田塍 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 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 补衣灯 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 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 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 意味深长 解题指津 本题考查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 本诗用 夜归 统摄全篇 应把握时令是 夜 和事件是 归 因此要找出 夜 中的意象和 归 中的意境 2 竹窗斜漏补衣灯 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 请简要赏析 4分 参考答案 这幅画面描绘的是诗人想象 见到 的情景 竹篱茅舍中 一缕昏黄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来 青灯之下 诗人日思夜盼的妻子 母亲 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衣服 诗人那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 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 正从这幅画面中流溢出来 解题指津 本题考查多元赏析诗歌画面所蕴涵的丰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有较大的答题空间 本题的诗句已经告诉 夜深 了 既然夜深 还得归家 那么思家怀乡之切不言自明 竹窗斜漏补衣灯 这是游子 夜行人 快至家门时的所见 夜已深了 家里还亮着 补衣灯 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 扑面而来 1 2008年四川灾区卷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 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野夕答孙郎擢 何逊 山中气色满 墟上生烟露 杳杳星出云 啾啾雀隐树 虚信无宾客 幽居乏欢趣 思君意不穷 长如流水注 注 孙郎擢 孙擢 何逊的友人 生平不详 何逊 约518 南朝梁诗人 字仲言 东海郯 今山东郯城 人 曾任尚书水部郎 庐陵王记室等职 1 诗题为 野夕答孙郎擢 诗的前四句是怎样写 野 夕 的 请简要分析 2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末句中的 流水 比喻什么 参考答案 1 山中 墟上 把 野 具体化了 气色满 生烟露 则是环绕着 夕 字 将傍晚的景色展现了出来 写星星从云中钻出 又以昏暗的 杳杳 作背景 更让我们感到了 夕 色 我们听到鸟雀在 啾啾 地鸣叫 但却不见踪影 因为它们归巢深藏在树林之中 这既为我们描绘出 野 景 又替 野 景抹上了一层 夕 色 5分 2 表现出诗人因 幽居 无宾客 而 乏欢趣 的心情 诗人末句中用 流水 来比喻对朋友的一种连绵不断的思念之情 3分 2 2008年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4分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 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 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 李弥逊 1085 1153 字似之 吴县 今苏州市 人 历任中书舍人 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张罗地 指门可罗雀 十分冷落的地方 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 请进行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和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 诗的一 二句写了暮春黄昏 小雨霏霏 落花狼籍 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 三 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 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 关上了自己的家门 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1 阅读下面的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5分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 宋 方回 蕨拳欲动苕抽芽 节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缓行三百里 夹溪随处有桃花 注 蕨拳 指蕨芽 其端卷曲 状如小儿拳头 问 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这句话言浅意深 写作者荡舟缓行 细细观赏三百里青溪的优美风光 表现了作者陶醉其间的喜悦之情 句意1分 情感2分 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2分 2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日献郡守 伍唐珪 入门堪笑复堪怜 三径苔荒一钓船 惭愧四邻教断火 不知厨里久无烟 注 寒食 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介子推 旧时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 吃冷食的习俗 人们把这一天叫做寒食节 1 两首诗异曲同工 表达了相同的情感 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4分 2 请简要分析两首诗在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上各有什么不同 4分 参考答案 1 两首诗都写了生活的贫寒 困顿 借此表达了寒士的辛酸 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 2分 孟诗中写自己远居 他乡 再加以 贫居 无烟火 境况确实 堪悲 张诗则以 三径苔荒一钓船 厨里久无烟 写出了自己生活的困窘 结合描写贫寒生活的诗句分析即可 2分 2 孟诗从 花满枝 写起 写出江南之春繁花似锦的美丽画面 与下句形成对比 以 乐景写哀情 或反衬 语言含蓄 2分 张诗则用白描的手法 三径苔荒一钓船 直接写出生活的贫穷 语言直白 2分 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 完成后面问题 4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 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 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 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 寂寞将何言 注 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 西园位于永州愚溪作者住宅以西 诗人 寂寞 的原因是什么 试作简要分析 4分 参考答案 诗歌的前六句写出谪居之地的空旷和寂静 作者深感谪居之地的僻远 2分 倚楹至旦 描绘出诗人沉思苦闷的形象 寂寞将何言 一句点出了他的孤独 透出了心迹 他感到自己复杂的情怀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也无人理解 2分 2 阅读下面陆游的诗歌 回答问题 3分 幽居初夏 湖山胜处放翁家 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 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 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 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 箨龙 就是笋 木笔 又名辛夷花 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前六句借 幽居初夏 之景 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 或 怡然自得闲适之情 1分 尾联 叹息 一是叹志士空老 报国无成 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 顿感寂寞惆怅 2分 每点1分 意思对即可 思路不清楚 语句不通顺 酌情扣分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晚春 韩愈 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层拆除施工方案(3篇)
- 福田深水井施工方案(3篇)
- 咸宁庭院假山施工方案(3篇)
- 施工方案优化钢筋(3篇)
- 二装施工方案(3篇)
- 北京市昌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题目及答案
- 新春趣味猜谜题目及答案
- 写意头像测试题目及答案
- 小羊和狼数学题目及答案
- 蓝色画风初中新生入学指南
-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 TSG+11-2020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 从高考改卷谈对物理教学的几点启示
- DB32-T 4757-2024 连栋塑料薄膜温室建造技术规范
- 项目成本核算表模板
- 医技三基三严知识模拟习题含参考答案
- Y -S-T 732-2023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截面图册 (正式版)
- 2024新版实习律师协议
- 2024辅警考试公基模拟220题及答案解析
- 不定代词专项练习(附详解)
- 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心理学》题库含完整答案【全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