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之《幸福在哪里》教案设计.doc_第1页
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之《幸福在哪里》教案设计.doc_第2页
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之《幸福在哪里》教案设计.doc_第3页
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之《幸福在哪里》教案设计.doc_第4页
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之《幸福在哪里》教案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幸福在哪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多种形式读,深入感悟文本,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2、理解智慧的女儿第二次话语中的深刻含义。3、联系生活,让学生明白幸福有多种含义。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关键词:牧童 十年 寻找幸福) 指名回答。写三个牧童十年前挖泉井的经历及十年以后他们再次相聚。(设计意图:“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中段语文教学的重点。该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二、精读课文,领悟幸福的真谛。一课文的前19个自然段向我们展示了三个牧童挖泉井的经历,指导学生从三个牧童清理泉井的动作体会劳动的认真,从听到智慧女儿的祝福后的神情中感受他们对幸福在哪里的疑惑。1、重点研读三个牧童挖泉井的段落(2、3自然段)(1)三个牧童是怎样清理泉井的?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用不同符号划出文中的有关动词、语句。(动词:挖、搬、砌成、引)(心情:愉快,高兴极了,心满意足)(2)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浑浊的泉水变成了清洁透明、清澈的、如同镜子一般 或:他们做了一件好事。)2、他们给大家做了一件好事,因此得到了智慧女儿的祝福。对于智慧女儿的祝福,孩子们有什么反映?(理解:面面相觑)过渡:得到了智慧女儿的祝福,但他们却不知道幸福在哪里。于是,他们各奔东西,开始了十年的漫长探索的旅程请大家轻轻闭上眼睛,好,慢慢睁开眼睛。(设计意图: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给时间让学生读一读、划一划、说一说,使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十年前的场景为三个牧童寻找幸福作铺垫。)二、课文的后14个自然段向我们再现了十年后,他们再次相聚的经历,放手让学生用心读书,从人物的话语中领悟幸福的真谛。1、他们相聚之后看到了什么?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十自然段。2、三个孩子分手后这十年里,各从事了哪些“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幸福?(1)四人小组分角色读、勾画、汇报。师相机板书: 做医生使病人康复 做工人对人类有益 做农民养活许多人(2)分角色朗读此部分,感受三个青年的幸福经历。并思考:他们为什么会感到幸福?(3)生汇报读,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重点品味三个青年的语言,细细品味文字,引导学生主动地读,自觉地读,在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学生才能对课文有所得有所悟,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三、回归整体 1、经过十年的探索之后,这三个青年明白了幸福在哪里了吗?2、出示:“我都听到了,你们的话已经证实:你们领悟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1)、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领悟”一词的含义。(2)、联系亲身经历,谈一谈你对“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这句话的理解。(设计意图:“整体大于部分”,语文教学应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原则。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析重点句,而且要让学生形成清晰完整的感知。)三、拓展交流,情感延伸。百度mp3(配乐)/m?f=3&rf=idx&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word=%B0%E0%B5%C3%C8%F0+%CD%AF%C4%EA&lm=-1&oq=%B0%E0%B5%C3&rsp=31、事实上,幸福还有很多种含义。如,(出示课件,师配乐有感情读) 幸福在于父母每天都很早起床帮我煮的那份早餐幸福在于经过努力付出有所回报时的自豪幸福在于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我最真诚的手百度图片(父母为我们准备的早餐)/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D4%E7%B2%CD&in=20552&cl=2&lm=-1&st=-1&pn=1&rn=1&di=4801909095&ln=1998&fr=&fm=result&fmq=1330910195906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1&-1&di4801909095&objURLhttp%3A%2F%2F%2Feating%2Fimages%2Fattachement%2Fjpg%2Fsite3%2F20100104%2F001aa0e28af90caba1bb14.jpg&fromURLhttp%3A%2F%2F%2Feating%2Fcontent%2F2010-01%2F04%2Fcontent_4300697_3.htm&W250&H268&T11101&S38&TPjpg百度图片(站在领奖台上)/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D5%BE%D4%DA%C1%EC%BD%B1%CC%A8%C9%CF&in=7607&cl=2&lm=-1&st=-1&pn=26&rn=1&di=11914942590&ln=1998&fr=&fm=result&fmq=1330915359232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26&-1&di11914942590&objURLhttp%3A%2F%2F%2Fnewspaper%2Fcswb%2Fa6%2FW020031019388019846255.jpg&fromURLhttp%3A%2F%2F%2Fnewspaper%2Fcswb%2Fa6%2Ft20031019_36050.htm&W350&H239&T9518&S28&TPjpg百度图片(爱心捐款)/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0%AE%D0%C4%BE%E8%BF%EE&in=22834&cl=2&lm=-1&st=-1&pn=5&rn=1&di=22946489700&ln=1999&fr=&fm=result&fmq=1330915456984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5&-1&di22946489700&objURLhttp%3A%2F%2F%2Fupload%2F20100420040211170.jpg&fromURLhttp%3A%2F%2F%2Fcontent%2Fdetail.php%3Fid%3D11457%26cid%3D210&W1024&H768&T7608&S440&TPjpg2、你认为幸福还在哪里?请同学们用笔写下对幸福的感受。【课件】:幸福在哪里?幸福在于_经过努力付出有所回报时的自豪_。幸福在于_。3、学生汇报读。(设计意图: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是一门技能课,一门训练听说读写技能的课。在引导学生联系亲身经历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后,写下对幸福的感受,是对学生说、写技能的进一步提高。)四、思维火花:有人认为有钱就是幸福,也有人认为吃好玩好就是幸福。你认为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五、总结1、让学生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2、放音乐,师生共同唱歌曲幸福在哪里(歌词:幸福在哪里?它不在柳萌下,也不在温室里。它在辛勤的汗水中,它在艰苦的劳动里)百度mp3(歌曲幸福在哪里)/m?word=%D0%D2%B8%A3%D4%DA%C4%C4%C0%EF&lm=-1&f=ms&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百度歌词 (歌词幸福在哪里)/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0%D2%B8%A3%D4%DA%C4%C4%C0%EF&in=4688&cl=2&lm=-1&st=-1&pn=88&rn=1&di=8974617870&ln=1997&fr=&fm=index&fmq=1330907614640_R&ic=&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85&-1&di1007691420&objURLhttp%3A%2F%2F%2Fuploadfiles%2F20110314%2F002811812.jpg&fromURLhttp%3A%2F%2F%2Farticle%2Farticle_11420_1.html&W710&H639&T8166&S58&TPjpg六、板书设计十年前:挖泉砌井 疑惑幸 福 在 哪 里 (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做医生使病人康复 十年后:做正当劳动对人类有益 领悟 耕田养活许多人七、教学反思幸福是我们很熟悉的话题,幸福在哪里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人们幸福的真正含义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发现自己身边的幸福,体会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学生交流自己所看到,所感受到的幸福。并借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结合课文语句和生活实际理解为什么三位青年感觉劳动可以带来幸福,质疑难道仅仅只有劳动才能带来幸福?让学生来说说,自己理解到得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百度互联网,我再补充一组图片(配乐):爱心的传递、站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