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阳光路站3号出入口地块配套建设项目建议书南昌华信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二一六年五月项目名称:阳光路站3号出入口地块配套建设项目报告编制单位:南昌华信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联系电话86663078资质证书编号:工咨丙 11720100002参与编制人员:陆秋萍 南昌华信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魏贵新 南昌华信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注册咨询工程师谢仲平 南昌华信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注册咨询工程师梁安宁 南昌华信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颜新刚 南昌华信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工程师肖存胜 南昌华信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工程师何 昊 南昌华信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工程师李 涛 南昌华信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助理工程师饶珊珊 南昌华信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助理工程师魏 海 南昌华信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助理工程师50 / 54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第一节 项目概况1第二节 编制依据2第三节 编制范围3第四节 结论3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5第一节 项目背景5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9第一节 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9第二节 总平面布局10第三节 建筑方案11第三节 结构设计13第四节 给排水设计16第四节 强电设计19第五节 弱电设计22第六节 暖通设计25第七节 消防设计25第四章 节能专篇32第一节 编制目的32第二节 编制依据32第三节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33第四节 小区节能33第五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8第一节 投资估算38第二节 资金筹措43第六章 效益分析44第一节 经济效益44第二节 社会效益44第三节 环境效益45第七章 社会风险评价46第一节 主要利益相关群体46第二节 社会影响分析46第三节 项目与所在地区的互适性分析47第四节 评价结论48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49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阳光路站3号出入口地块二、项目建设单位: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三、建设地点:项目地处南昌市阳光路与迎宾大道交叉路口,东临迎宾大道,南临阳光路。四、建设期限:3年五、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总用地面积3432.27(约合5.15亩),总建筑面积为9387.32,其中地铁建筑面积为220.31,地上建筑面积为8327.4,地下建筑面积为839.61。主要建设内容为:地铁出入口220.31、地上商业8327.4、地下设备用房839.61及电气、给排水、消防、暖通等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六、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估算为48483.00万元。其中土建费用36835.93万元、设备工程2369.98万元、安装工程2579.69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3106.08万元,基本预备费3591.33万元。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48483.00万元,全部由建设单位自筹。七、主要经济指标用地面积3432.27总建筑面积9387.32计容建筑面积8327.4地铁建筑面积220.31地上建筑面积8327.4其中地上商业面积8327.4地上商业层数6层地下建筑面积839.61其中地下商业面积0地下车库及设备面积839.61建筑高度25.5m总占地面积1459.23容积率2.4建筑密度42.5%绿地率30%停车位5辆其中停车位(地上停车)5辆停车位(地下停车)0辆第二节 编制依据 1、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力支持南昌发展打造核心增长极的若干意见3、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4、南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5、南昌市商贸服务业规划6、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7、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8、其他有关专业设计规范;9、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各项基础资料第三节 编制范围本报告以阳光路站3号出入口地块配套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编制内容包括项目提出的背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工程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社会评价等,并基于以上分析研究内容提出实施的结论与建议。第四节 结论1、本项目的建设是结合南昌市地铁建设,加强商场与地铁口地下通道的连接贯通,合理配置地铁口附近的餐饮、休闲娱乐等配套服务业;进一步提升商业中心购物便利性,有助于优化商业环境。2、经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对比国家相关标准与规范,根据用地现状与建设条件,结合南昌市总体规划的发展规划目标及发展定位,项目建设及用地符合当地建设规划部门及土管部门的要求。3、本次建设项目计划建设周期为3年,按照建设进度分为4个阶段,即前期工作阶段、勘查设计阶段、工程建设阶段及竣工验收阶段,之后投入使用。建设周期较合理。4、本次改造项目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使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得到提高,因此项目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显著。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第一节 项目背景商业服务业被称为“无烟经济”,是永不落幕的朝阳产业,是现代文明的主要支柱之一,是提高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转型,社会快速发展进步的依托和动力源泉。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优化城市综合超市、购物中心、批发市场等商业网点结构和布局,支持便利店、中小超市、社区菜店等社区商业发展;支持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拓展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促进服务业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层次。在当前形势下,发展服务业才如此迫切地作为一项国策,成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而作为江西快速发展的重点城市,南昌市人民政府高瞻远瞩,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鲜明之举。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力支持南昌发展打造核心增长极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优化商贸物流布局,完善配套设施,引进和培育领军企业,加快网络化、信息化发展,增强辐射集聚功能,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商贸物流城市。目前南昌市商业整体氛围良好,中心商圈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把人流带到哪里,就把财富带到哪里。”随着南昌地铁的建设正改变城市交通格局,也势必改变城市商业格局。地铁带来的是南昌整个商业格局的变革。一方面地铁将带来更多的客流,也会促使较远的商家向地铁沿线的商业中心聚集;另一方面,地铁将使南昌商业由单一中心向多中心发展,快捷的地铁“缩小”了城市版图,消费者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地铁商业的布局规划,也已经被明确写进南昌市商贸服务业规划中,结合南昌市地铁建设,逐步建立中山路、八一大道、象山北路、叠山路、胜利路的地下、地面、空间三维立体式商业空间体系,加强商场与地铁口地下通道的连接贯通,合理配置地铁口附近的餐饮、休闲娱乐等配套服务业;提升商业中心购物便利性,优化商业环境,加强观光功能。同时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加强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加强公共交通用地监管,改变土地用途的由政府收回后重新供应用于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新建公共交通设施用地的地上、地下空间,按照市场化原则实施土地综合开发。正是在此背景下,为实现物业与地铁无缝对接,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提出本项目的建设。本项目的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是一项顺民意、惠民生,扩内需、促发展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对于改善民生,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是完善地铁轨道线功能设施的需要本项目的建设是结合南昌市地铁建设,加强商场与地铁口地下通道的连接贯通,合理配置地铁口附近的餐饮、休闲娱乐等配套服务业;进一步提升商业中心购物便利性,有助于优化商业环境。必将增强中心商业区辐射功能,加快打造城市功能核心,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二、是南昌市发展的需要本项目的建设对南昌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着一定的带动和促进作用。本项目的建设,将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完善区域性中心功能,将增强对周边的吸引力、辐射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带动地铁轨道周边商业服务的发展,为南昌市经济的整体发展夯实了基础。三、有利于繁荣地方经济,提高城市形象项目的迅速发展将对经济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一方面由于本项目的建设以及发展将会推动商品快速流通、快速消费,从而增加税收、增加就业,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将会带动整个南昌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明显的侧向关联带动作用。且运营期大量知名品牌商户入驻将对于整个城市形象以及商业环境也有着巨大影响,大大提高了整个高新开发区的城市形象。四、是扩大就业、提升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本项目的建设在建设期间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和劳动力均可由当地提供,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项目运营期间可为社会提供200多个新工作岗位,为当地社会劳动力和各类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有利于缓解当地就业压力,对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第一节 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一、设计原则与思想1、坚持以人为本、方便商户的原则,在满足各项功能需要的同时,注意改善商户的交易环境和员工的工作条件,做到功能合理、流程科学、安全卫生、经济适用。2、合理确定功能分区,保证有良好的生产联系和工作环境,各种动力设施要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以缩短管线,节约能源,便于资源优化配置,统一管理。科学地组织人流、物流,室内采光、色彩设计符合要求。3、在满足基本功能需要的同时,适当考虑未来发展。充分利用现有的和规划的环境,注重建筑内外空间有序、空间布局的序列和环境设计,本建筑物应与周边环境和建筑群体协调一致,与外部环境完美配合。利用地形及建筑物的防护间距和空地,布置绿化,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4、强调全区建设的整体性,包括功能布局、道路系统、绿化系统与动空间分布,统一规划,形成统一整体。关注生活的需求与细节,从使用(功能配置)与空间(视觉体验)两个层面提升整体品质。二、合理利用地形设计中除了合理组织餐饮楼人流与地铁客流,合理配置各个功能分区,使各区不仅满足功能要求,更做到联系方便,以吸引地铁客流。满足餐饮楼功能需求。三、功能分区明确总体布局结合地形采用集中式布局,使各功能用房相对独立,又能有机合理地结合,避免了分散布置效率较低的弊病。第二节 总平面布局一、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2、国家及本地区颁布的相关设计规划;3、用地红线图;4、征地协议书及现场勘测调研;二、总平面布局要求1、建筑布局紧凑,交通便捷,管理方便;2、应注重节能、低能耗建设;3、各建筑物应获得最佳朝向;4、应有完整的绿化规划;5、对废弃物的处理,应作出妥善的安排,符合有关环境保护法令、法规的规定。6、项目的总平面布置,应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在不影响使用功能和满足美观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提高建筑组合的集中程度;在符合安全和技术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应采用管线共架、共杆、共沟的布置,提高土地利用率。三、总平面布局1、在平面设计方面,地铁出入口与餐饮楼入口分开设置,在相互连通的基础上保证流线相对独立性,确保地铁出入口的使用便捷性,同时为餐饮楼最大限度的吸引地铁客流。商业平面业态布局舒展,展示面沿主要道路迎宾大道展开,实现最佳展示效果。2、竖向规划场地内竖向布置采用平坡式,与周边相邻市政道路采用平坡式与台阶式相结合连接方式。地表雨水采用暗管排水系统。按照“随坡就势、随高就低、大保留、小改造”的设计原则,以现状场地标高为基础,合理确定规划区内室内外标高及排水方向3、项目总平面布置指标用地面积3432.27总建筑面积9387.32计容建筑面积8327.4地铁建筑面积220.31地上建筑面积8327.4其中地上商业面积8327.4地上商业层数6层地下建筑面积839.61其中地下商业面积0地下车库及设备面积839.61建筑高度25.5m总占地面积1459.23容积率2.4建筑密度42.5%绿地率30%停车位5辆其中停车位(地上停车)5辆停车位(地下停车)0辆第三节 建筑方案一、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2001年局部修订);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版);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年版房屋部分);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二、建筑平面布置功能要求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选择建筑设计方案和结构造型,要保证建筑物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力求技术先进、施工方便,平面布局和结构选型合理。各分区楼层安排应根据餐饮用处合理布局,朝向、结构和层高,应依其功能、性质选择合适的朝向,尽可能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内部结构上尽可能模块化,既满足目前使用,同时可便于今后功能调整。三、建筑方案(一)建筑平面设计1、餐饮楼:主入口位于地块北侧;货运入口位于地块南侧,通地下一层设备用房。地上1F为超市和地铁出入口,2F6F 为快餐厅,通过北侧入口的扶梯组织垂直交通。快餐厅货梯结合疏散楼梯布置在南侧。2、地铁出入口:布置在首层东侧,临迎宾大道,交通便捷。(二)建筑立面设计在立面设计方面,餐饮楼在体量上进行分层处理,整体简约,优雅,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活力,整体立面风格时尚大气,为周边传统商圈注入全新的活力,刺激整个商圈进行升级,成为区域亮点和地标,极力提升对整个城市消费者的吸引力。餐饮楼着重刻画入口造型,通过立面冲击力,和内部空间趣味性吸引人流进入餐饮楼,体验全新的餐饮感受。(三)建筑剖面设计室外绝对标高现场定,建筑地下一层,地上六层,地下室层高为4.5米,地上层高为4.2米。(四)交通组织及安全疏散餐饮楼内设有电梯、扶梯和楼梯,楼内竖向交通主要以电梯和扶梯为主。各层使用楼梯为垂直交通工具,平面和竖向交通流线清晰,通道宽敞,功能布置均能满足建筑防火,消防安全疏散的要求。(五)无障碍设计餐饮楼建筑设计中无障碍设计也非常必要,设计中应严格执行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入口处应设残疾人坡道,楼梯、扶手满足残疾人的要求等无障碍设计。第三节 结构设计一、设计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二、上部结构设计荷载恒载:按实计算。活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12年版)GB50009-2012取用,具体取值如下:酒店、办公 2.0 kN/商店 3.5 kN/厕所 2.5 kN/不上人屋面 0.5 kN/电梯机房 7.0 kN/地下室顶板(室内) 5.0 kN/地下室顶板(室外消防车道) 35.0 kN/基本雪压:按50年一遇的雪压采用,取0.45 kN/。结构体系根据建筑功能及使用要求,拟采用钢筋砼框架结构。本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0.000以上为一类,0.000以下为二b类。风荷载: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基本风压值Wo为0.45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抗震设计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VI度,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特征周期值为0.35s。建筑场地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三、基础设计本工程基础暂定采用钻孔灌注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桩基安全等级为二级。四、材料混凝土:主体结构:柱采用C40C35;梁板采用C30C25基础垫层采用C15素混凝土。钢筋:采用HRB 300,HRB400级钢筋。砌体:标高0.200以上及地下室内部,采用A3.5加气混凝土砌块,有可能被水浸泡的采用Mu15灰砂砖;标高0.200以下(不含地下室内部)Mu20灰砂砖。砂浆:标高0.200以上及地下室内部,采用专用砌筑砂浆Mb5.0,有可能被水浸泡的采用M7.5;标高0.200以下(不含地下室内部)采用M7.5水泥砂浆第四节 给排水设计一、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6)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二、给水系统 1、用水量:本项目日用水量为186.76m,时最大用水量为29.32m;用水量预测如下表:用水量估算表项目用水点数量(人数,m2)用水标准时变化系数用水时间日最大用水量小时最大用水量(h,次)m3/dm3/h用水估算地上超市15905L/d.2.5882.5 餐饮75060L/人.次1.53次135 20.25餐饮员工15060L/人.班1.52班181.7绿化及道路用水6862L/m2.次1.521.4 1.05 小计162.425.5不可预见水量0.1524.363.82 合计186.76 29.32 2、水源水源引自市政给水管,由城市市政供水设DN200给水管分2路由城市给水管网引入。生活给水3层及以下采用市政给水管直供方式,其余采用变频加压供水。3、消防栓给水系统设计室外消火栓系统本项目室外消火栓用水量按同一时间火灾次数为一次计。一次火灾用水量按30L/s计。室外消防采用低压制,在室外给水环状管网上按120m范围设置室外消火栓。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置于大楼各层,设计室内消防用水量30L/s。管网成独立的加压系统,由置于地下的消防水池和消防加压泵加压供给消火栓系统用水。消防水池容积按计算确定,并满足规范要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自动喷水灭火主要用于单体自动灭火,采用湿式灭火系统,由置于地下室的喷水加压泵加压供给。管网成独立的喷水灭火管网,并配备室外消防水泵接合器供消防车事故时向管网加压供水。三、排水系统(1)室内排水均采用污、废水分流制。卫生间污、废水立管均采用螺旋中空UPVC排水立管,不设专用通气立管;厨房单独设排水管,伸顶通气。底层污、废水单独排出。(2)屋面、阳台、空调机凝结器和融霜水及总体排水均为有组织排水。屋面和阳台雨水分设立管单独排放。空调机凝结器和融霜水设专用立管或接入阳台排水系统,阳台排水在室外经水封井之后接入小区室外废水管道。四、雨水系统屋面雨水采用雨水斗收集,设计重现期P=5年。采用单斗单立管排除,屋面雨水斗汇水面积按南昌市降雨强度设置。场地雨水由带篦子暗沟或雨水口收集,雨水经雨水暗沟及雨水管排除至市政雨水管。五、环保及节能设计给水方面a、埋地给水管道全部采用PE钢网架给水塑料管;室内给水管采用PP-R塑铝稳太管。避免了钢管使用时间长产生的锈蚀,大大提高了生活用水的卫生质量。b、卫生洁具全部选用节水零配件。经常操作使用的DN15水龙头或阀门使用陶瓷芯产品,节水节能。c、充分利用城市管网压力,节省水泵能耗和投资。降音降嘈,环保供水。d、总水表处加装管道倒流防止器,有效防止市政管网突然产生负压时的倒流污染现象。排水方面a、排水管采用PVC-U排水管,小区采用雨、污水分流排水体制,对日后小区污水处理起到了分流节能的作用。b、选用了防止污水渗漏及粪便发酵后水停留时间长、清挖周期长等优点的三级钢筋砼化粪池。c、化粪池进出口采用FRP/PVC玻璃钢复合水封管件,确保安装、使用质量,防止大量发酵臭气窜入室内,阻止大量屎虫爬入管道,避免漂浮气体固体两相污物堵塞化粪池出口管段。给排水管道材料及设备的选用:给水管道采用给水PE管和PP-R塑铝稳态管。水阻力系数小。卫生、节能、健康。排水管道采用排水塑料管及柔性接口机制排水铸铁管。减少管道阻力,排水顺畅。其它设备及卫生间洁具采用国内节水型优质名牌产品,节约了水资源。第四节 强电设计一、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程GB50116-2013(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5)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二、负荷等级本工程中消防电梯、消防控制室用电、消火栓泵、喷淋泵、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照明等消防负荷用电为一级负荷,生活泵、普通电梯等重要的设备用电为二级负荷,其它普通照明、空调用电为三级负荷。三、负荷计算负荷估算按商业部分(餐饮)按120w/计算,地下室按10W/计算,日用电量为1108.5kW。用电量估算表序号项 目负荷密度(w/m)数量()负荷计算(kw)1商业1208327.4999.33地下室10839.68.44其他负荷以上(12)负荷的10%100.7合计1108.5四、供电电源1、由城市电网引入本工程的一路10kV独立电源供电,电源由供电部门从就近区域变电站引来,电缆以埋地敷设方式引入变配电所。本设计提供此线路进入本工程建设红线内的路径,分界点为高压配电房电源进线柜进线开关,与城市电网有关的10kV系统电气参数及要求由市供电部门提供。2、一、二级负荷的常用电源由市政电源提供,设置带自启动功能的柴油发电机组作为一、二级负荷的备用电源。五、低压配电系统(1)从配电房引至各楼层分支箱,再由分支箱向各单元采用放射式供电,(2)配电房变至各用电房在地下层采用电缆沟或桥架内敷设,电缆采用阻燃型电力电缆。室内配电支线采用铜芯线穿电线管暗敷。(3)消防负荷及重要部位的配电均采用双回路专线供电,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双电源自投,自投方式为自投自复。(4)消防线路采用矿物绝缘电缆或低烟无卤耐火导线,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均暗敷在不燃烧结构体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明敷设时在其上涂防火涂料保护(采用SF超薄型防火涂料,耐火时限不小于2小时)。七、照明设计照明应以清洁、明快为原则,同时考虑节能因素,避免能源浪费,以满足使用要求,各主要场所照度、灯具型式及光源选择如下:通道、楼梯:50LX 吸顶灯:LED灯商业:300LX 双管荧光灯:LED灯配电房:200LX 双管荧光灯:LED灯水泵房:100LX 单管荧光灯:LED灯消防控制室:300LX 双管荧光灯:LED灯注:事故及应急照明选用自充电专用应急灯具,疏散指示灯选用功耗低、寿命长的场致发光板灯具。八、建筑物防雷接地保护(1)本工程屋顶设有接闪带作接闪器以防直击雷,引下线利用结构钢筋,接地体利用建筑物基础地梁内二根主筋一周焊通而成,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欧。外露屋面金属物体与接闪装置连通,在15米以上每层做防侧击雷装置。(2)采用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接地装置与防雷接地装置极合用,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欧。(3)低压配电保护采用TN-S系统。(4)楼内设总等电位联接箱和辅助等电位联接箱。楼内的给排水管道、风管、电梯等均作等电位联结。卫生间、厨房等预留辅助等电位联结箱。(5)按建筑防雷设计规范要求,在电源进户处和末端配电箱设一级防浪涌保护装置。弱电部分均设防浪涌过电压保护。第五节 弱电设计一、预留多家语音、数据运营商进线机房,供各运营商租用为本项目提供电话语音系统、数据网络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无线网络以及移动通信等公共电信服。二、数据网络系统:为满足建筑对通信和信息网络的需求,根据先进性、开放性、可靠性,设置一套开放的结构化布线系统,该布线系统集语言、数据、文字、图像于一体,可满足高速数据传输要求。信息端口采用以孔型,满足区内既有电话接口又有网络接口的需要,安装位置为墙面型,端口采用RJ45型。每一建筑设一多媒体信息箱。进入各户数据用线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八芯双绞线(UTP.C5.04)。三、电话语音系统电话主机设在弱电进线机房内,设置电话交换机、光端设备及总配线柜(架)。在办公室、设备机房等处设直线或内线电话,对外联系较多的部门及重要的场所设直线电话。通局线缆采用铜缆和光缆混合引入。系统干线采用铜缆,水平采用二对绞合线缆,插座采用RJ11型四、无线覆盖系统综合无线覆盖系统用以完全消除建筑内各类通讯盲区。包括办公区、营业区、电梯轿厢等,提供有效、可靠及优质的射频讯号覆盖,保证建筑内所有区域均实现高质量的无线通讯及优质的语音、资料及多媒体传输服务。系统主要由中继收发通信设备、信号传输网络、信号接受和发送天线组成、系统设备安装在运营商机房内,室内天线根据建筑的内部具体布局设置。综合无线覆盖系统将支持目前可见或将来市场上存在的绝大多数无线通讯系统,除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移动通信系统及无线网络系统外,还需支持大楼物业无线对讲系统信号传输及覆盖之功能。五、综合布线系统利用综合布线系统建立高速、宽带的信息传送平台。为大楼运营提供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等信息的高速传输通道,系统应具有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模块化、扩充性、经济性。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六类非屏蔽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易于配线上的扩和重新配置,在物理结构上,采用分级的星形分布。以利于数据的采集及信息的传递。所有的布线产品应采用低烟无卤阻燃型号。系统主配线架设在通信机房内。市政电信网络引入的光纤/铜缆均从电信运营商机房引入通信机房主配线架,通过主配线架跳线提垂直干线服务。干线子系统采用单模光纤、多模光纤以及大对数电缆。水平布线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信息插座采用单孔或双孔六类信息插座。六、有线电视系统预留市政有线电视的进线机房,营业区根据装修需要设置有线电视终端接口。七、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包含多个子系统,包括闭路电视监视系统、门禁管理系统、访客管理系统、离线巡更系统和紧急报警系统等,各个子系统将通过系统集成的方式统一至一个安防监控管理平台,安防系统控制室分别需设110报警,且闭路电视监视系统须预留与公安监控网络接口。安防系统集成管理系统提供可提供以下功能:1)各个子系统的控制、状态监视、事件记录打印和管理功能;2)提供各层的电子地图,以图形化方式实时显示摄像机、门禁、报警点、停车库出入口位置及状态,在电子地图上完成控制功能;3)完成各子系统之间的联动功能:4)提供标准软件接口,供弱电集成管理系统集成。第六节 暖通设计一、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4、声环境控制标准(GB3096-2008)5、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 50981-2014)7、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 18837-2015)8、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4-2008)9、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10、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暖通空调、动力(2009)二、空调设计(1)超市、餐厅、商业、展厅等大空间采用多联机空调加全热交换器新风系统,气流组织为顶送顶回。(2)客房、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店铺、辅助用房等小空间均采用多联机空调加新风系统,气流组织为顶送顶回。三、通风设计本项目的通风系统:依据合理、环保、节能、满足消防要求的原则:一般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必须采用机械通风时,选用自然补风方式。必须采用机械送风时,满足风量,风压的条件下选用低噪音,低耗能的风机。1、变配电室、设备用房等均设有机械通风,以排除废气和热量。2、楼内卫生间均采用排风扇机械排风。3、楼内发电机房预留竖向排烟井。4、屋顶的电梯机房采用机械排风。第七节 消防设计一、建筑设计消防(1)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 GB50045-95国家、省、市关于民用建筑消防的有关规定(2)总平面消防车可通过道路或硬地到达或接近所有建筑,满足了消防规范要求。建筑严格执行民用建筑防火规范的要求,均直接落地或有一长边直接落地,且在此范围内有直通室外的出口。同时设置8米X58米消防登高场地,以满足消防要求。(3)建筑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各建筑单体的防火分区及疏散等均符合规范要求。二、给排水消防(1)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6)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依据本项目的性质及国家有关的消防规范要求,设置室内、室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灭火器配置。(2)消防水源及消防用水量消防水源由城市给水管网供给,一次消防用水量756 m3,其中:室外消防用水量 30L/S 室内消防用水量 30L/S 自动喷水灭火用水量 30L/S (3)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外消防用水由市政给水管供水,室外消防系统与生活管网合一,管网沿本项目四周呈环状布置,干管采用DN200,并在室外设SS100/65-1.6地上式消火栓,火灾时供消防车使用。(4)室内消火栓系统设置消火栓保护,消火栓的布置保证有两股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水枪充实水柱不小于13米,每支水枪水量不小于5L/S,消火栓采用单栓SN65,水带L=25米,水枪=19mm。10min消防用水由设在最高楼屋顶消防水箱(36.0 m3)供给,10min后由消防水池(432m3 ),消防水泵及消防车通过室外设置的SQ100水泵接合器供给,消防管网呈环状布置。(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a.本项目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系统按中危险级级要求设计,喷水强度8L/ .min,作用面积160 ,最不利点喷头压力100Kpa。b.喷淋管呈树枝状布置,设水流指示器,及信号闸阀。喷头采用玻璃球型,动作温度68的闭式喷头。车库喷头采用直立型。c.报警阀设在设备房内,室外设SQ150水泵接合器。6.灭火器配置按规范要求设置干粉灭火器,灭火器类型为MF/ABC4。三、电气消防(1)消防供电1、本工程消防负荷的常用电源由市政电源提供,设置带自启动功能的柴油发电机组作为一、二级负荷的备用电源。2、应急照明 疏散照明系统在疏散通道、消控中心及其它重要设备用房均装设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由专用事故照明配电箱供电,应急时间大于60min。 3、消防线路采用矿物绝缘电缆或低烟无卤耐火导线,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均暗敷在不燃烧结构体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明敷设时在其上涂防火涂料保护。(2)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1.本工程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控制室的报警控制设备由火灾报警控制主机、联动控制台、CRT显示器、打印机、紧急广播设备、消防直通对讲电话设备、电源设备等组成。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应与现有系统相连。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本工程采用集中报警系统。一般场所设感烟探测器。在适当位置设手动报警按钮及消防对讲电话插孔。在消火栓箱内设消火栓报警按钮。消防控制室可接收感烟等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水流指示器、压力报警阀、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的动作信号。3.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消防控制室设置联动控制台,控制方式分为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通过联动控制台,可以实现对消火栓、自动喷洒灭火系统、火灾发生时手动切断一般照明、通风机等动力电源。消火栓泵的控制:消火栓泵、稳压泵均可由压力开关自动控制:消火栓泵可由消火栓按钮直接启动。自动喷洒泵的控制:喷洒泵、稳压泵均可由压力开关自动控制。消防控制室可对消火栓泵、自动喷淋泵等通过模块进行自动控制还可在联动控制台上通过硬线手动控制,并接收其返馈信号。电源管理:本工程部分低压出线回路均设有分励脱扣器。当发生火灾时,消防控制室可根据火灾情况自动切断火灾区的正常照明及排风机电源。并可通过消防直通电话通知变配电所,切断其它与消防无关的电源。消防紧急广播系统:在消防控制室设置消防广播(与音响广播合用)机柜,机组采定压式输出。当发生火灾时,消防中心值班人员可根据火灾发生的区域,自动或手动进行火灾广播,及时指挥疏导人员撤离火灾现场。消防直通对讲电话系统:在消防控制室内设置消防直通对讲电话总机,除在各层的手动报警按钮处设置消防直通对讲电话插孔外,在变配电室、消防水泵房、发电机房、电梯机房、防排烟机房、安防中心、建筑设备监控中心、管理值班室等处设置消防直通对讲电话分机。在消防控制室内设置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电梯监视控制系统:电梯在失去电源后具有自动平层的功能。 模块严禁设置在配电(控制)柜(箱)内第四章 节能专篇第一节 编制目的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充分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保证城乡建设与发展相协调;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重点考虑建筑物的型式、结构、采暖通风、采光照明、建筑材料和机电设备的选型,以及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节能措施。第二节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77号);(2)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3)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4)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5)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及审查指南(2006)发改环资200721号;(6)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7)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第三节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在选择能源品种时要因地制宜,就地取能,尽量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要考虑环保、高效,尽量减少能源转换,以避免能源转换带来能源消耗。本项目所需的能源主要有水、电和燃气。其水、电、燃气供应由周边道路接入,可满足项目需求。规划水源由区市政城市给水管网供水。用水主要从道路下DN300给水管接入。规划在区内道路下埋设DN200-DN300给水管,在片区内形成环网。本项目建设用地周边的市政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水、电、燃气等可以满足项目的需要。第四节 节能措施一、能源消耗所需要的能源主要有水、电,由市政供水、市政电力解决用户的需求。水主要为生活用水及10%不可预见用水量;电力主要用于建筑照明、各类电器、空调等耗电设备。二、建筑节能本工程在利用场地环境的条件下,主要人流空间做到自然通风和采光,以改善日照对建筑使用空间的节能影响。建筑外墙和屋面采用隔热节能材料,减少外围护结构太阳辐射热的吸收量;东、西墙及屋面的隔热性能应满足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 的要求。外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屋顶采用挤塑型聚苯乙烯保温隔热板。隔热性能良好。建筑外窗满足可开启面积不小于窗面积的 30%;各朝向的窗墙面积比不小于10%;当窗墙面积比小于12%时,外窗可全部可开启;透明幕墙具有不小于房间透明面积20%的可开启部分,或设有不少于20 次/小时换气能力的独立通风换气装置。建筑外门采取避免空气渗透的隔热节能措施。建筑玻璃幕墙的气密性不应低于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 15225规定的3 级。提高窗体的遮阳与隔热性能,提高空调设备能效比,提高墙体及屋面的隔热性能并应满足下表的要求建筑的屋面和外墙采取隔热措施,采用节能环保型材料,减少屋面和外墙所吸收的太阳辐射,降低外围护结构的表面温度,减少空调能耗。计算屋面和外墙热阻时,各项节能措施的当量热阻附加值,按下表取值。三、机电设备节能(1)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采用蓄冷、蓄热空调及冷热电联供技术。(2)空调机组的风量、风压要匹配并选择运行最佳经济点运行;机组整机漏风要少、逆风管道要光滑,提高运行系统效率。空调系统风道、管道以及供热管道做好保温措施,减少热量损失。(3)设备及器材的选型一律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高效节能设备和器材。(4)机电设备的负荷率须达到国家节能设计规范要求,提高设备利用率。(5)空调系统设自动控制系统,可准确调节室温,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空调系统和给排水系统的节能控制是基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监测、控制功能实现的,确定控制方案时应挖掘系统潜能,提高节能效果。(6)随着建筑物高度、面积、人流量的增加,电梯控制工艺应程序化、智能化。四、照明系统节能(1)推广高效节能办公电器,降低待机能耗,实施能效标准和标识,规范节能产品市场。 (2)根据各功能区的实际需要配置照明;既保证照明需要又达到节能目的。(3)照明器具:推广LED节能灯等高效荧光灯类产品、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及电子镇流器,实施照明产品能效标准,提高高效节能荧光灯使用比例,提高照明质量,这到高效、舒适、安全的目的。(4)选用效率高、寿命长、安全和性能稳定的灯用电器件、灯具、配线器材以及调光控制设备和光控器件。既经济运行又有益于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5)公共部位灯具控制采用延时自熄开关。应选择电子镇流器活节能型高功率因数电感镇流器,公共建筑内的荧光灯单灯功率因数不应小于0.9,气体放电灯得单灯功率不因小于0.85,并应采用能效等级高的产品。(6)照明配电系统设计应减少配电线路中的电能损耗,具体措施如下: 选用电阻率较小的电缆; 减少电缆长度; 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襄樊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5年鄂州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年淄博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贺州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陕西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苗栗县辅警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精练)
- 2025年肇庆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年湖州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培优a卷)
- 2025年驻马店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达标题)
- 2025年贵港辅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技术经理人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国家电网网络安全专业考试题库(附答案)
- 口腔科正畸病历范文
- 消防知识竞赛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浙能集团甘肃有限公司新能源项目招聘2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佛教协会人员管理制度
- 厂区雨污水管网施工方案
- 碳排放交易课件
- 乳品微生物知识培训课件
-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服务岗位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健康照护师高级考试题库及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