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1采煤作业规程.doc_第1页
1381采煤作业规程.doc_第2页
1381采煤作业规程.doc_第3页
1381采煤作业规程.doc_第4页
1381采煤作业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81-1工作面采煤作业规程(编号:采第2011- 号)施工队:采煤一队批准日期: 年 月 日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字会 审 单 位签 字日 期编制组人员生产部技术部长采煤部长地测部长机运部长煤质部长通风科安监处总工程师施 工 单 位:施工单位负责人:会 审 意 见1、 存在的主要问题:二、处理意见:目 录第一章 概 况6第一节 编制依据6第二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6第三节 工作面参数及煤层情况7第四节 煤层顶底板8第五节 地质构造8第六节 水文地质9第七节 瓦斯情况10第八节 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10第九节 储量及服务年限11第二章 采煤方法11第一节 巷道布置11第二节 采煤方法及采煤工艺11第三节 设备配置13第三章 顶 板 控 制14第一节 顶板支护设计14第二节 工作面顶板控制15第三节 端头支护及顺槽管理16第四节 工作面顺槽的管理16第四章 生 产 系 统17第一节 运输系统17第二节 “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17第三节 排 水21第四节 供 电21第五节 照明、通信和信号23第五章 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4第一节 劳动组织24第二节 循环作业24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5第六章 煤 质 管 理26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26第一节 一般规定26第二节 顶板安全技术措施27第三节 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安全技术措施27第四节 爆破安全技术措施28第五节 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28第六节机电安全技术措施28第七节 运输安全技术措施30第八节 “一通三防”及安全监控技术措施30第九节 其 他32第八章 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33- 38 -第一章 概 况第一节 编制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3、 1381-1综采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4、煤矿操作规程采煤各工种5、各工种岗位责任制、安全制度6、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古叙煤田版7、煤质管理办法8、1381-1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说明书9、1381-1综采工作面回采设计第二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一、工作面位置(一)井下位置1381-1为三采区首采工作面,开采7+8#煤层(为最下层可采煤层),井下位于一水平三采区第一区段东翼,上覆2#煤层3#煤层因煤层薄化未布置工作面,下覆无可采煤层工作面布置;工作面以北为一、二采区隔水煤柱,以南为1383工作面(未布置),以西为采区主要上山及保护煤柱,以东为三采区边界放水巷及四采区隔离煤柱。(二)地面相对位置工作面位于213#215#勘探线之间,横跨214#勘探线,对应地表处于核桃树、白马坡、楒栗坳一带,工作面中部有孙家沟等大型季节性冲沟流经地表,工作面回采有一定较大的涌水影响;对应地表有10栋民房和少量林地,无大型水体、老窑及其他建筑设施。二、回采对地面的影响工作面距地表垂深较大,一般在250m以上,工作面对应地表有10幢民房及少量林地,回采可能导致房屋开裂、地表沉陷、滑坡、垮山漏水等现象,对地表存在一定的影响。根据1247、1259、1847回采后对地表造成破坏的情况,不需要对5幢民房进行提前搬迁,但需要加强监测。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详见表1。表1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水平名称一水平采区名称三采区地面标高+725+825m井下标高+420m+527m地面相对位置工作面位于213#215#勘探线之间,横跨214#勘探线,对应地表处于核桃树、白马坡、楒栗坳一带,工作面中部有孙家沟等大型季节性冲沟流经 ,工作面回采至此有一定的涌水影响;对应地表有10栋民房和少量林地,无大型水体、老窑及其他建筑设施。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工作面距地表垂深较大,250m以上,工作面对应地表有10幢民房及少量林地,回采可能导致房屋开裂、地表沉陷、滑坡、垮山漏水等现象,对地表存在一定的影响。根据1247、1259、1847回采后对地表造成破坏的情况,不需要对5幢民房进行提前搬迁,但需要加强监测。井下位置与四邻关系1381-1为三采区首采工作面,开采7+8#煤层(为最下层可采煤层),井下位于一水平三采区第一区段东翼,上覆2#煤层3#煤层因煤层薄化未布置工作面,下覆无可采煤层工作面布置;工作面以北为一、二采区隔水煤柱,以南为1383工作面(未布置),以西为采区主要上山及保护煤柱,以东为三采区边界放水巷及四采区隔离煤柱。第三节 工作面参数及煤层情况一、几何尺寸采煤工作面平均走向长度362m、倾斜长度161m、工作面煤层倾角1921、面积(斜面积)55810。二、煤层厚度工作面范围内煤厚3.5m4.5m;平均4.0m。三、煤层产状该区域煤(岩)层产状为:1201301921,平均倾角20,局部区域在断层、裂隙等构造带产状变化异常四、煤层物理特性1381-1工作面为7+8#煤层合层区域,煤层顶部为7#煤层,以半暗暗淡型无烟煤为主,质地坚硬,顶板富含黄铁矿结核及薄膜;上部为7+8之一煤层,与中下部之间有砂质泥岩夹矸0.2m0.5m;中下部为8#之二、8#之三煤层,为暗淡型半亮亮型无烟煤;中有夹矸为23层0.2m1.0m厚的砂质泥岩或粘土岩,煤层下部含少量黄铁矿晶粒和动植物化石碎屑。五、煤种、煤质煤层情况详见表2。表2 煤层情况表煤层厚度(m)4.0结构形式单一容重(t/m3)1.65煤层硬度24煤种无烟煤倾角()1921稳定程度较稳定煤层情况描述1381-1工作面为7+8#煤层合层区域,煤层顶部为7#煤层,以半暗暗淡型无烟煤为主,质地坚硬,顶板富含黄铁矿结核及薄膜;上部为7+8之一煤层,与中下部之间有砂质泥岩夹矸0.2m0.5m;中下部为8#之二、8#之三煤层,为暗淡型半亮亮型无烟煤;中有夹矸为23层0.2m1.0m厚的砂质泥岩或粘土岩,煤层下部含少量黄铁矿晶粒和动植物化石碎屑。第四节 煤层顶底板一、煤层顶板1381-1工作面为缓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属类顶板(MT554-1996)。1、伪 顶:0.10.3m深灰色砂质泥岩,局部夹有薄层状黄铁矿结核及薄膜2、直接顶:为2.0m2.6m灰色泥质砂岩,层理明显,性脆3、老 顶:为14.516m以浅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细砂岩为主,夹有少量煤线和泥岩二、煤层底板1、直接底:1.82.0m砂质泥岩、细砂岩为主,中夹软弱泥岩层,含大量植物化石及黄铁矿结核附图1 工作面综合柱状图第五节 地质构造一、 断层在工作面布置过程中,机巷、风巷揭露断层F8336正:19050 H=3m,断层落差较大,煤(岩)层产状变化异常,导致煤层牵引及断失,煤岩层混乱,顶板破碎,形成煤层薄化及无煤区域,断层走向延伸较长,整个工作面沿断层边界划分为1381-1和1381-2工作面;工作面边界切眼揭露F8335正:11050 H=3m,断层落差较大,煤(岩)层产状变化异常,导致煤层牵引,断层面区域倾角变大,煤层松软,顶板破碎。表4 地质构造情况表构造名称倾向()倾角()性质落差对回采的影响程度F833511050正断层3m工作面切眼边界揭露,影响区域煤层倾角变大,煤层松散破碎,影响工作面的布置及安全回采工作F833619050正断层3m工作面中部揭露,延伸整个工作面,煤层断失薄化,裂隙发育、产状变化异常,影响工作面布置及安全回采工作第六节 水文地质一、主要水源7+8#煤层位于宣威组上段下部,属于裂隙弱含水层,上部的飞仙关组一段属于裂隙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二、井下水分析1381-1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主要受上覆煤岩层裂隙含水影响,同时由于工作面倾角较大,煤层自身的含水沿裂隙涌出也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影响;工作面揭露F8335正:11050 H=3m及F8336正:19050 H=3m,断层区域存在一定顶板淋水,涌水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的影响;受地表大型季节冲沟孙家沟影响,可能导致工作面在回采至此位置区域时涌水量的有所加大,预计达30m3/h,因此回采至地表孙家沟对应区域时,要求加强超前探放水工作,防治水患事故的发生;回采过程中加强顶板破碎带支护管理,加强断层带支护工作,配备排水设备,保持排水系统畅通,坚决杜绝水害事故的发生,同时该工作面开采结束后,采面下沉后,地表渗透水将明显增大,预计达80100 m3/h,采后涌水将汇至三采区边界放水巷中部水仓,因此,该区域必须做好防排水准备工作。三、涌水量(一)预计正常涌水量:1020m3/h。(二)预计最大涌水量:30m3/h。(三)采后最大涌水量: 80100m3m3/h。第七节 瓦斯情况一、工作面及周边瓦斯地质情况根据1381-1工作面机、风巷掘进情况看,1381-1工作面在遇到隐伏断层或裂隙局部发育带地段瓦斯涌出量略有增大。二、吨煤瓦斯含量预计吨煤瓦斯含量大于10m3/T。第八节 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一、煤尘爆炸指数根据有资质的鉴定机构提供的鉴定数据,说明工作面的煤尘无爆炸危险。二、煤层自燃发火性1381-1工作面煤层为类发火煤层,有自燃发火趋向,发火期限一般为36个月三、地质部门建议1、受断层构造影响,煤层顶板裂隙发育破碎易冒落,回采过程中应采用合理的支护方式加强顶板支护工作。 2、在煤层顶板裂隙破碎发育带、断层影响带,以及裂隙发育区域、顶板破碎垮落,同时回采至对应地表孙家沟地段,工作面涌水量可能会增大,最大可能达到30m3/h,回采过程中做好防水排水的充分准备工作。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措施。 3、由于煤层厚度大,瓦斯含量高,请加强回采期间通风瓦斯管理工作,特别加强构造带、裂隙发育破碎带的通风瓦斯管理。4、加强回采过程中三采区边界放水巷水仓排水工作管理,加强设备检修维护工作,保证水泵正常运转。随着回采进行,采空区水会逐渐增大,届时三采区边界放水巷水仓涌水量最大可能达到100m3/h,请提前做好该水仓排水准备工作,防止水淹巷道事故发生。5、煤层倾角较大,加强大倾角煤层安全回采技术措施落实,保证回采过程中支架防倒滑及安全回采。表5 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因素情况表其它因素对回采工作面的影响CH4割煤期间容易造成CH4超限、断电;影响正常生产CO2割煤期间容易造成CO2超限、断电;影响正常生产煤尘爆炸指数无煤尘爆炸危险煤层自燃倾向性类,有自燃发火趋向,发火期限一般为36个月地温危害地温无危害。冲击地压危害无冲击地压危害第九节 储量及服务年限一、工作面储量:工作面工业储量为36.83万t,可采储量为34.3万t。二、服务年限:根据我矿现有的开采设备,月平均计划产量为6.6万t;预计1381-1工作面的服务时间为5.2个月。第二章 采煤方法第一节 巷道布置一、巷道位置,用途1、1381-1机巷位于工作面南面,沿煤层伪倾斜方向布置;主要用于工作面运煤、运料、行人、进风。2、1381-1风巷位于工作面北面,沿煤层伪倾斜方向布置;主要用于工作面运料、行人、回风。3、1381-1切眼位于工作面东面,沿煤层伪倾斜方向布置;主要用于工作面设备安装、开采。4、1381-1运煤巷位于工作面东面,将1381-1机巷与三采区运输机上山上平巷联接形成运煤系统,主要用于1381-1工作面运煤。二、支护断面1、机巷断面为异形断面,净断面积为10.67;采用锚网加锚索梁联合支护形式支护巷道顶板。2、风巷断面为异形断面,净断面积为7.44;采用锚网加锚索梁联合支护形式支护巷道顶板。3、切眼断面为矩形断面,净断面积为8;采用锚网加锚索梁联合支护形式支护巷道顶板。附图2 1381-1工作面巷道平面布置图(1:2000)附图3 1381-1工作面机巷风巷支护断面图(1:50)第二节 采煤方法及采煤工艺一、采煤方法1、根据机风巷布置情况确定该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2、采高确定 根据工作面煤层赋存情况和我矿现有设备状况,确定该采面采高为2.53.8m。若工作面煤厚局部地段大于3.8m时,则以煤层顶板作为采场顶板,留底煤开采。当煤厚为2.53.8m时,采高为全煤厚。 当煤厚小于2.5m时,破底使采高达到2.5m(可适当破顶、底板)。3、支护形式:选用ZY3400/17/39型液压支架控制顶板。二、作业流程及回采工艺1、落煤 进刀方式选用MG450/1020-QWD型机组,原则上采用端头斜切进刀方式割煤(若现场条件允许,可采用中部斜切进刀方式割煤),双滚筒落煤往返一次割两刀(两个循环),循环落煤进度为0.60m。 机组运行流程机组在工作面从机尾下行斜切进刀上行割煤至机尾下行割煤至机头(追机拉架、移溜)机组在工作面下端上行斜切进刀下一循环。 装煤利用机组滚筒螺旋叶片装煤,机头、机尾和架间残余浮煤由人工进行清理,工作面采用溜子运煤,机道内残余浮煤在推移SGZ830/400型刮板输送机时,经铲煤板进入溜子内。2、劳动组织及正规循环图表 采用“三、八”作业制,半个准备班,二个半生产班;实行专业工种与综合工种相结合的作业形式。 循环进度为0.6m,准备班1个循环,生产班2个循环,昼夜5个循环,昼夜推进度为3m。附图4 割煤方式示意图三、采煤机操作采煤机起动前,司机必须巡视采煤机周围,通知所有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确认在割煤机滚筒前后5m范围内无人员和障碍物后,方可按下列顺序起动采煤机。 1、解除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的闭锁,发出开动刮板输送机的信号,然后使刮板输送机空转12分钟。 2、刮板输送机空转正常后,合上采煤机的隔离开关,按起动按钮起动电动机。电动机空转正常后,停止电动机。当电动机转前的瞬间合上截割部齿轮离合器。 3、打开水阀门喷雾及供水。 4、发出起动信号、按起动按钮、起动采煤机,检查滚筒旋转方向及摇臂调高动作情况。 5、经23分钟,采煤机空转正常后,发出采煤机开动信号,然后缓慢加速牵引,开始割煤作业。四、控顶方式1、采用ZY3400/17/39型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护工作面顶板,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3.6m长工字钢架设抬棚支护端头顶板;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2、根据掩护式液压支架及采煤机截深计算ZY3400/17/39型掩护式液压支架的最大控顶距为4.3m, 最小控顶距为3.7m;相邻支架中心距为1.5m,移架步距为0.6m。附图5 1381-1工作面采场支护平、剖面布置图五、工作面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一)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用下列公式进行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的计算。W=LShrc1610.63.71.650.93=548.5(t)式中:W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t; L工作面平均长度,m; S工作面循环进尺,m; h工作面设计采高,m; r煤的容重,t/m3;c工作面回采率,%。(二)工作面服务期限或时间工作面可采储量(万t)月平均计划(万t)=服务时间(个月)34.36.6=5.2第三节 设备配置一、工作面设备配置:(一)工作面设备配备为:MG450/1020-QWD型采煤机组、SGZ-830/400型刮板输送机和ZY3400-17/39型液压支架(前期77架,推进至切眼伸长段后共105架)。(二)工作面机、风巷设备:1、1381-1机巷:设1台ZBZ-4煤电钻、SZZ764160型桥式转载机1台(40m)、PLM1000型破碎机1台、DSJ1000/902型皮带运输机1台(510m)、1台JH-14型回柱绞车。2、1381-1风巷:4台JD-40型调度绞车、1台ZBZ-4煤电钻。3、 泵站:2套BRW-200/31.5C乳化液泵(1套使用、1台备用)、+600m高位水池自压 二、工作面设备布置示意图附图6 1381-1综采工作面设备布置及生产系统示意图第三章 顶 板 控 制第一节 顶板支护设计一、工作面采高的确定和支护型式的选择1、采高的确定根据工作面煤层赋存情况和我矿现有设备状况,决定该采面采高为2.53.8m。2、 支架选择(1) 根据采高选择原则:在最大采高时,液压支架应能“顶得住”,最小采高时,支架能“过得去”支架最大结构高度Hmax和最小结构高度Hmin,具体由下面经验公式计算:Hmax hmax 4.5(m)Hmin hminS2b3.5 0.1 0.1 3.3(m)式中:hmax煤层最大厚度hmin煤层最小厚度;mS2顶板最大下沉量;选取100mmb支架卸载前移时,立柱伸缩量;选取100mm(2)按支架支护强度q选择:支架单位支护面积上的支撑力。它是衡量液压支架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可由下列方法确定:按经验公式估算:q KH平RKdKaz 43.52.51.41.20.950.95 53.1(t/m2)式中: K作用于支架上的顶板岩石厚度系数;选取4;H平平均采高;在此处取3.5m;R岩石容重;一般取2.5t/m3;Kd动载系数,一般取1.4;安全系数,一般取1.2;Ka安全阀系数,一般限0.95;z支护效率,两根支护时一般取0.95。设最小控顶距l为3.7m,支架中心距为la为1.5m时,每架支架的支承阻力应为F= qllag=56.53.71.59.81=2993 (kN)故选用ZY3400/17/39型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护采场。根据工作面煤层赋存情况和我矿现有设备状况,选用ZY3400/17/39型掩护式液压支架支护采场顶板。(1) 采面上、下端头采用DW25-31.5/100型单体液压支柱配3.6m工字钢梁成对架设支护端头顶板。机、风巷密集支护滞后于采面放顶线的距离不得大于1.0m,掩护式液压支架中心距1.5m。(2) 机、风巷超前支护20m,前10m双排,后10m单排布置,采用DW25-31.5/100型单体液压支柱配绞梁,单体液压支柱取60根,60根铰梁,超前支护间距1.2m。(3) 机头工字钢梁支柱:83=24根(柱)。(3) 机尾工字钢梁支柱:83=24根(柱)。(4) 基本支架数:前期(119-3)1.5=77(架) 后期(161-3)1.5=105(架)备用支护材料:支柱40根,木料40根,楠竹跳板60块,铰梁40根。故1381-1工作面选用ZY3400/17/39型掩护式液压支架77架,推进至切眼后再安装架, DW25-31.5/100型单体支柱148根,配长3.6m工字钢梁26根及HDJA-1200型金属铰梁100根支护顶板。第二节 工作面顶板控制一、采场管理1、顶板管理方法采用ZY3400/17/39型液压支架进行支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2、控顶方式 采用ZY3400/17/39型液压支架控制顶板,相邻支架中心距为1.5m,最大控顶距4.3m,最小控顶距为3.7m,放顶步距为0.6m。 泵站压力为31.5MPa,在设计采高状态下,液压支架的初撑力为26632979KN,额定工作阻力为31013470KN,支护强度为0.580.64MPa。 移架方式采用本架操作,滞后于机组后滚筒5m10m逐架进行移架。二、机、风巷工字钢支架回撤采用人工回撤,且与工作面放顶线对齐。回撤的工字钢支架及时运到指定地点堆放整齐,不能复用的单体液压支柱、铰梁要及时运出地面交机修厂检修。三、工作面采高大于机、风巷巷高时刮板输送机的搭接方法1、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与顺槽的搭接高度不低于300mm。2、工作面机头段控制采高,确保溜子与顺槽的搭接角度不超过105。3、若遇工作面支架活柱少于300mm时,采取卧底工作面顺槽的方法或者增长刮板输送机斜面的方法确保搭接角度。四、安全出口:在割煤机割不穿机头、机尾时必须打缺口。采用MZBZ-4型煤电钻打眼,15段毫秒电雷管配煤矿安全乳化炸药正向装药大串联爆破,MFB-200型放炮器起爆,人工攉煤,超前出口规格:上出口宽高深=3.6m1.2m2.5m;下出口宽高深=2.6m1.2m2.5m;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加铰梁支护顶板。附图7:1381-1工作面开缺口炮眼布置三视图及爆破说明书五、采空区处理采用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顶板。第三节 端头支护及顺槽管理一、采面出口及端头支护1、端头支护:机头、机尾采用单体支柱配3.6m的11#工字钢梁成对使用,一梁三柱的抬棚支护顶板,棚距中对中为0.75m,梁对之间间距为0.2m;机头、机尾的端头支护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成对架设,并随工作面推进而交替前移,步距为0.6m。 2、采面上、下出口宽度与采面控顶距相同,出口高度与该范围的采高一致,上、下出口顶板完整稳定时,出口处的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梁的形式支护顶板,柱距为0.6m,排距为1.2m,当顶板破碎松软时,必须用楠竹跳板将其背接严实。第四节 工作面顺槽的管理一、工作面顺槽维护1、机风巷超前工作面煤壁20m,采用DW25-31.5/100型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梁或工字钢支护顶板(切眼以东10m段设双排,10m至20 m段设单排),超前支护双排段采用DW25-31.5/100型单体液压支柱打在铰梁中心做为超前中心支柱,且一梁三柱,柱距为棚距。2、工作面机巷从采场煤壁至放顶线之间均必须保留原巷支护和超前支护。3、回采过程中,必须加强顺槽维护,确保巷道支护完整;机、风巷巷道净高均不得低于2.0m,进、回风净断面不得低于3m2,机巷人行侧宽度不低于0.7m。二、机、风巷回撤1、机、风巷回撤前,必须提前支设好临时点柱或斜撑支柱,以防煤层片帮或顶板冒落伤人。2、机、风巷护巷支护与采面放顶线对齐,回撤在采面移架后进行;回撤时,回撤点与割煤、移架点的距离均不得小于15m。3、机、风巷回撤时,必须指派专人观察围岩的稳定情况,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好以后再恢复作业。第四章 生 产 系 统第一节 运输系统一、运煤系统1381-1工作面1381-1机巷1381运煤巷三采区运输斜巷一采区煤仓1#主石门+475m大巷主平硐地面煤仓。二、运料系统 地面主平硐+475m大巷3#主石门3#石门运输联巷三采区总回风平巷1381材料上山1381-1风巷1381-1工作面。 三、行人系统 1、地面主平硐+475m大巷1#主石门三采区上部车场132材料回风平巷1381设备硐室1381机巷。 2、地面主平硐+475m大巷3#主石门三采区总回风平巷1381材料回风上山1381-1风巷1381-1工作面。第二节 “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一、通风系统:(一)风量计算:1、工作面风量计算根据1381-1机、风巷掘进情况,预计回采时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5m3/min。(1) 按绝对CH4涌出量计算所需风量:Q100qk式中:q-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k-工作面的通风系数,k1.6;Q100qk1002.51.6400 m3/min(2) 按工作面温度计算所需风量:Q60vsk式中:s-为工作面控顶距断面积平均值。v-为工作面风速,取0.7m/s;K工作面长度系数Q60vsk600.79.61.2=483.8(m3/min)(3) 按同时作业人数计算:Q4N式中:N-为采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N38人。Q4N438=152(m3/min)2、风速验算:(1) 按最低风速0.25m/s验算:V=Q/S大=483.8(4.33.9)60 =0.48m/s(3) 按最高风速4m/s验算:V=Q/S小=483.8(3.73.0)60 =0.72m/s3、风量确定:经上计算和验算:确定1381-1工作面初期风量为483.8m3/min符合要求,在工作面开采过程中视瓦斯涌出情况再进行调整。(二)通风路线:新风:进风斜井四号中部车场三采区运煤斜巷1381运煤巷1381-1机巷1381-1工作面污风:1381-1工作面1381风巷1381材料回风上山三采区总回风平巷一采区回风上山风井地面。附图8:1381-1工作面通风系统、安全监控系统、放炮岗哨布置及避灾路线示意图二、工作面冒顶和上隅角、容易发生瓦斯积聚的瓦斯防治和处理方法1、在工作面机头、机尾设置挡风帘,将巷帮与支架端点挡设严密。2、工作面采用均压措施,局部地点设置风障引风处理。三、综合防尘系统(一)防尘管路系统:用50mm水管在工作面机、风巷内各安设一趟专用水管,风巷防尘供水路线:龙塘回风斜井 一采区回风上山四号施工道三采区总回风平巷1381材料回风1381-1风巷;机巷防尘供水路线:龙塘回风斜井 一采区回风上山四号施工道三采区总回风平巷1381运煤巷1381-1机巷(二)综合防尘措施1、工作面割煤生产前必须开启割煤机内外喷雾。2、在工作面内及回风流中的作业人员坚持佩戴防尘口罩作业。3、通风队每周对风巷进行冲尘1次。(三)喷雾和洒水防尘点的设置及有关要求1、防尘喷雾设施安设位置及数量:防尘喷雾设施安设于巷道顶部。防尘喷雾设施数量为机风巷距工作面50m安设第一组,以后每100m安设一组;机巷皮带转载点也必须安设一组防尘喷雾设施;桥转处安设一组防尘喷雾,并随桥转移动而移动,每组不得低于3个喷头。2、每班生产前必须先开启各个喷雾装置后方可开机割煤。无防尘水或水压不够时,严禁割煤生产。附图9 1381-1工作面防尘、注浆、注氮及消防管路布置图四、防止瓦斯爆炸措施1、防止瓦斯积聚,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抽、引等方法。2、杜绝引爆瓦斯的火源。3、每班生产后必须将浮煤清收干净,防止浮煤氧化自燃引爆瓦斯。五、防止煤层自然发火技术措施1、1381-1工作面开采煤层为自燃发火煤层,必须抓好采面的灌洒浆和气雾阻化工作,一是在1381-1机巷安装压风喷射气雾阻化剂 ,向采空区喷射浓度为10%的Nacl阻化剂,每天喷洒量不少于1000Kg,喷射时间不低于4小时;二是对1381-1工作面全场采取人工喷洒5mm厚的水泥浆;在切眼内及非开采煤帮人工喷洒达10mm厚的水泥浆包裹开切眼内及采空区煤帮的煤屑。由瓦检员和通风队队干进行检查和监督。2、坚持用好隔离防火措施,每隔10m在采面上、下隅角各施工一道悬空密闭,悬空密闭采用碎矸石装袋堆码,斜长不小于5m,厚度不小于0.8m,接顶严实,并用长木料进行加固,确保构筑质量,延长服务期限。悬空密闭施工,必须制定专项措施,指定专人现场监督,矿通风科组织验收。3、认真执行“以风防火”措施。采场风量按低限配制;通风系统保持合理稳定,严格执行调风、调系统的申报请示制度,严禁损坏通风设施;采面进回风道必须确保畅通,通风断面不小于3m2,进风侧原则上不能设阻;回风侧施工一组风门实行均压通风,由施工队负责管理使用,由通风队负责维护。严格按矿规定进行定期的风量测定和气体取样化验工作。每班瓦斯检查员必须检查上隅角及回风流中的一氧化碳情况。4、加强浮煤回收管理,严格控制开采层位,严禁随意留设煤柱和留顶煤开采。局部区域或地质构造带,确需留设煤柱和护顶煤开采,必须制定专项防火措施报总工程师批准。采场及两巷的浮煤回收工作,必须纳入对队干的考核内容,严格检查,严格考核执法,从严追究管理责任。矿加强日常抽查,瓦检员和灌、洒浆人员加强现场检查和监督。5、生产部技术组要研究制定加快采面推进度、强化顶板管理及支护质量的组织管理措施,尽力减少生产影响,全力保证月推进度达到70m以上,为采场防火创造必要性条件。6、采面回采结束后,在30天之内撤完设备和材料。5-8天之内封闭完毕,密闭必须掏槽见硬帮、顶、底,密闭厚度不低于0.8m,并设取样孔、措施孔和反水池。7、防灭火及注氮措施由通风科另报。六、监控系统:(一)各种监控点的设置及传感器安装要求1、监控探头及传感器设置1381-1综采工作面在工作面机尾正上方设置监测探头T0和CO探头;在1381-1工作面风巷内距煤壁10m设置瓦斯监测探头T1;在1381-1风巷距第一合流点以里10-15m位置安设瓦斯监测探头T2及CO、温度(KG9301)探头各一台;工作面设置设备开停断电仪。2、安装要求 下井安装前必须按产品说明书要求,在地面经通电运行、调试合格后方可入井安装,安装后要与地面监控主机联机调试,各项指标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每隔7天由瓦斯队对本系统进行一次瓦斯超限断电功能测试和使用标准气样调校。 传感器应垂直吊挂,其传感原件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距巷道两帮不小于200。 分站安装在便于观测调试、支护良好、无积水、滴水的进风巷道或硐室内,距巷道底板不低于300或吊挂在巷道中。 电缆敷设,连接方式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监测仪器在井下连续运行8个月后必须将井下部分全部运到地面进行全面检修。(二)瓦斯传感器报警、断电浓度设置T0报警值为1%,断电值为1.5%,复电值为1%;T1报警值为1%,断电值为1.5%,复电值为1%;T2报警值为1%,断电值为1%,复电值为1%;CO报警值为24PPm。(三)断电范围及恢复送电要求1、断电范围T0断电范围为回风巷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T1 、T2断电范围为工作面及风巷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2、恢复送电要求T0 、T1、T2复电值均为1%。附图10 1381-1工作面瓦斯监控系统安装设计布置图第三节 排 水一、采煤工作面最大涌水量30m3/h。二、排水系统1、开采抬高机巷段时:在1381-1工作面抬高机巷利用放水孔进行排水,随工作面推进而移动,推进到1381-1机巷后采用巷道自流排水,统一进入三采区边界水仓2、机巷断层处:安设一台水泵进行排水。(7.5kw水泵,2吋镀锌管)2、排水路线;1381-1风巷:1381-1工作面 1381-1抬高机巷(水泵排水)1381-1探巷三采区边界水仓1321上平巷二号主石门+475m大巷地面1381抬高机巷: 1381-1抬高机巷1381-1探巷三采区边界水仓1321上平巷二号主石门+475m大巷地面1381机巷: 1381-1机巷1381-1探巷三采区边界水仓1321上平巷二号主石门+475m大巷地面第四节 供 电一、供电设计1、供电方式:(1)、三采区1#变电所10KV高压电源经3#高压隔爆开关向KBSGZY-1600/10/3.3、 KBSGZY-2-T-1000/10/1.2 和KBSGZY-400/10/0.69移变供电;5#高压隔爆开关向KBSG2-T-315/10/0.69干式变压器供电,由2-6低压馈电开关向1381-1风巷供电。2、在1381移变硐室(见设备布置图所式)设置两台移动变电站,KBSGZY-1600/10移变向工作面采煤机供电;KBSGZY2-T-1000/10移变向工作面刮板运输机、桥式转载机、破碎机、机巷可伸缩皮带及泵站系统供电KBSGZY-400/10/0.69移变向机巷绞车、水泵、刮板输送机供电。(2)、电压等级:详见表6供电设备和使用设备表(3)、设备选型:工作面平均采高3.7m,工作面三机配备,MG450/1020-QWD型采煤机组、SGZ-830/400刮板运输机和ZY3400/17/39型液压支架;抬高机巷设备:SGB630/402型刮板输送机2台;抬高机巷(前期)设备: DSJ63/100/902型皮带运输机1台(510m)、SZZ764/160型桥式转载机1台、PLM110型破碎机1台,1台DTL-100/55/45带式输送机;三采区运输斜巷安设DTG100/63/752型胶带输送机1台二、电力负荷计算和电缆选择:详见1381-1工作面机运系统设计及表7供电电缆表三、电气保护整定计算:详见1381-1工作面机运系统设计表6 供电设备和使用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型 号数量额定功率电压等级用途备注1双滚筒割煤机MG450/1020-QWD1台1130KW3300V落煤2刮板输送机SGZ-830/4001台400KW1140V运煤3皮带输送机DSJ63/1000/9021台180KW1140V运煤4桥式转载机SZZ-764/1601台160KW1140V运煤5破碎机PLM10001台110KW1140V碎煤7皮带输送机DTL-100/63/7521台8皮带输送机DTL-100/65/751台9乳化液泵BRW200/31.5C1台2125KW1140V供液10回柱机JHSB-2001台22KW660V11调度绞车JD-404台12回柱绞车JH-141台13煤电钻ZBZ-42台1.2KW打眼14移动变压器KBSGZY1000/101台1000KVA15移动变压器KBSGZY1600/101台1000KVA16煤电钻综保ZBZ-4/0.662台17隔爆照明综保ZBX-2.5/0.663台18隔爆可逆磁力启动器QBZ-80N/0.667台19隔爆可逆真空磁力启动器QBZ-120N/0.661台20隔爆真空磁力启动器QBZ-120/0.663台21隔爆真空磁力启动器QJZ-200/1.145台22隔爆真空磁力启动器QJZ-300/1.142台23隔爆真空磁力启动器QJZ-400/1.141台24隔爆真空磁力启动器QJZ9215-800/3300-21台割煤机供电25隔爆馈电开关KBZ-6302台26隔爆馈电开关KBZ-400II2台27隔爆馈电开关KBZ2-4004台表7 供电电缆表序号电缆名称型号长度(m)电压等级用途备注1矿用采煤机电缆MYP395150/3.3Kv9003300V割煤机供电2矿用采煤机电缆MCP3951462003300V割煤机供电3矿用阻燃橡套电缆MY316115801140V顺槽供电4矿用阻燃橡套电缆MY3251167201140V顺槽供电5矿用阻燃橡套屏蔽电缆MYP3951502001140V工作面供电6矿用阻燃橡套屏蔽电缆MYP3120150770660V7矿用阻燃橡套屏蔽电缆MYP350125808矿用阻燃橡套电缆MYP3501254009矿用阻燃橡套电缆MYP33511655 供电系统详见附图11 供电系统示意图第五节 照明、通信和信号一、照明:在各个转载点及工作面机头位置设置照明灯。二、通讯:在泵站、皮带机头、工作面机风巷位置各安设一台防爆电话。三、提升、运输、转载信号装置的种类和用途:提升使用电铃,用于提升运输信号联系。运输及转载点设置电铃,用于生产期间设备开停联系。第五章 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一节 劳动组织一、劳动组织:工作面采用“三八”作业制即二个班生产,一个班检修并割煤1刀;生产班每班割煤2刀,即完成5个循环,循环进度0.6m;圆班进度3.0m。二、劳动组织表见表8 表8 劳动组织图表序号工种班次在册人数出勤人数备注生产1班生产2班检修班电钳班合计1班长8222282割煤司机722263皮带司机311134溜子司机72226(含桥转)5泵站司机311136值班电工311137值班钳工311138支、回工14444129拉架工7222610支管工4111311安全员51111412检修电钳班22171713材料管理员11114队管理人员61111415合计931919192279备注:生产班每班应出勤 19人,出勤率85%计算,其它班组人员固定.直接人员+维修大小班+后勤班+材料员+队管理人员(合计93人)。第二节 循环作业一、 正规循环作业:工作面生产坚持正规循环作业生产,减少生产影响。二、 采用正规循环作业,提高工时利用率。附图13 正规循环作业图。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9。表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 号项 目单 位指 标备 注1工作面走向长度m3622工作面倾斜长度m1613煤层厚度m4.04煤炭容重t/m31.655工作面可采储量万t34.36采高m3.77煤层生产能力t/m26.138循环进度m0.69循环产量t54810月进度m7211日产量t274012月产量t6576013月循环数(循环率)个(%)100/8514工作面可采期月5.215在册人数人9316出勤人数人7917出勤率%8518采煤队回采工效t/工23.619坑木消耗m3/万t220支柱数量及丢失率根(%)021顶梁数量及丢失率根(%)022截齿消耗颗/万t17023炸药消耗kg/万t5124雷管消耗发/万 t17025煤层牌号Wy26含矸率%1827灰分%32第六章 煤 质 管 理1、加强顶板管理,防止发生冒顶、窜矸事故。2、严格控制采高。工作面过断层时尽量减少破顶、底板,工作面煤厚大于2.5m时,严禁破顶、底板及留设顶煤开采,当工作面煤厚小于2.5m时,停止开采另行确定开采方案。3、当采面局部出现厚度大于0.5m,斜长大于5.0 m的夹矸(或层滑矸石)时,必须对煤帮矸石进行松动爆破: 采用风钻打眼,间距为0.4m0.6m,深度为2.0m,炮眼与煤壁呈800的夹角。 每眼装配0.40.6Kg乳化炸药,使用15段毫秒雷管正向起爆,每眼装填一条水炮泥,黄泥充填长度600mm。 放炮前,采用皮带,楠竹跳板等对爆破点及附近10m内支架的各类油缸、活柱、液压元件、供液管路、行走电缆等进行妥善保护。 放炮后的工作面矸石通过人工选在支架两侧。4、指派专人在机巷溜子机头附近选矸,直径大于70mm的矸石运至机巷内,利用准备班检修时间集中排入采空区,严禁进入煤仓。5、工作面必须派专人敲碎块度大于1000mm的块煤,防止块煤转载时损坏设备。6、运煤系统各转载点必须使用喷雾防尘,严禁用水管直接向煤炭内加水。7、机、风巷水沟必须保证畅通,防止水流入工作面、顺槽污染煤质。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第一节 一般规定1、每班进班前必须开好班前会,了解上班工作情况及存在问题,讲清当班安全注意事项及处理办法。2、各班在工作前及出班前,当班队干必须对整个工作面范围进行安全、质量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立即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