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 3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一 能量流动 输入 传递 转化 散失 光合作用 生产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单向流动 逆转 循环流动 逐级减少 逐级递减 10 20 人工生态系统 调整 持续高效 二 物质循环 1 概念 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 不断的循环的过程 2 特点 反复利用 4 实例 碳循环 1 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 和碳酸盐 2 循环形式 主要 全球性 循环流动 各种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形成一个统一整体 组成成分 co2 co2 3 循环过程 碳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是通过作用 作用实现的 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则是通过 和实现 三 温室效应1 形成原因 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 大气中的 含量迅速增加 打 破了生物圈中的平衡 光合 化能合成 呼吸作用 微生物的分解 co2 碳循环 2 影响 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 导致海平面 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 1 能量流动图解 融化 上升 图5 2 1 1 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2 能量流动的途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量的变化情况 太阳能 生物体内的化学能 热能 3 能量的输入过程 是通过生产者来输入 包括绿色植物 的光合作用和自养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 4 各级消费者的能量一般来自于上一个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以后的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于捕食上一个营养级的生物 经过自身的同化作用同化为体内的物质中所含的能量 同化量 摄入量 粪便量 积累量 同化量 呼吸量 5 各营养级的能量去路 生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而产生的 能量 一部分形成atp 被生物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另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一部分被下一营养级利用 一部分被分解者分解 6 能量最终都以热能形式散失 能量在流动中越来越少 所以生态系统要不断从系统外得到能量补充 2 能量流动的特点 1 单向流动 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进行的 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 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是不可逆转的 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所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 复利用 因此能量流动无法循环 2 逐级递减 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大部分能量 各营养级的能量总有一部分不能被下一营养级利用 这 一部分最终流入分解者 3 能量传递效率大约为10 20 由于各种食物链的不同 食物链内营养级数目的不同 以及食物链与食物链之间的交织等因素而有差异 突破题1 双选 图5 2 2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 解 下列有关叙述中 错误的是 图5 2 2 a 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多少b 通常情况下 c所获得的能量不会超过b的20 c a固定的能量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 a固定的能量是b c d的能量之和 解题指导 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量或能量的多少 a固定的能量是流经整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大于b c d的能量之和 答案 ad 生态金字塔 能量金字塔 数量金字塔 生物量金字塔三者都是用来说明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情况的 三者统称为生态金字塔 突破题2 图5 2 3表示a b两个特殊生态系统的能 量金字塔 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图5 2 3 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 得的能量多 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 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 级递减 若a和b中玉米的数量相同 a能养活10000人 则b 能养活1000人 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 则a中的人比b 中的人体内污染物浓度低 a c b d 解题指导 中没有考虑玉米的基数 只有在玉米的总能量相同的情况下 才正确 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 但能量的传递效率一般不随营养级的升高而出现明显的变化 由于b图多了一个营养级 则b只能养活1000人 难降解污染物在食物链中有富集现象 也就是越高营养级生物中 难降解污染物越多 答案 d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碳循环实例分析 图5 2 4 1 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 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 或化能合成作用实现的 2 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 主要靠食物链和食物网 传递形式为有机物 3 大气中co2的来源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 4 实现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的关键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5 煤 石油 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使大气中的co2浓度增高 是形成 温室效应 的最主要原因 突破题3 2011年山东兖州一模 图5 2 5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 其中箭头表示碳的传递方向 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 下列叙述中 不正 确的是 图5 2 5 a 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 b 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 b d g途径是通过呼吸 作用实现的 c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 形式进行 d 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 则夏季a b c 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 b c e 解题指导 夏季光合作用强 植物积累有机物 则a b c e 答案 d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之间的关系 突破题4 图5 2 6表示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 代表生理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中 正确的是 图5 2 6 a 图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 c d e b 若c的食物中d占1 4 假设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 要使c体重增加10kg 至少需要a为325kg c e是生产者 10 10 10 3 4 10 325kg 答案 b d 此图示可以表示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过程 解题指导 c体重增加10kg 至少需要a为 10 1 4 一 能量传递效率的分析和计算 1 传递效率 能量传递效率为10 20 如果按20 这一最高效率计算 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为100 则第二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20 第三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20 20 4 第n个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是第一营养级能量的 1 5 n 1 若按传递效率为10 计算 则为 1 10 n 1 2 计算能量的问题时 如遇到 至少需要 最多利用 等字眼 所选用的传递效率为20 在食物网中应选最短食物链计算 如遇到 最大消耗 最少利用 等字眼 所选用的传递效率为10 在食物网中则应选最长的食物链计算 3 在解决有关能量传递的计算问题时 首先要确定食物链 设食物链a b c d 分情况讨论 演绎题1 某湖泊生态系统中有大型杂食性鱼类甲 其食物1 2来自浮游植物乙 1 4来自草食性鱼类丙 1 4来自草食性鱼类丙为食的小型肉食性鱼类丁 下列叙述中 错误的是 a 甲和丁存在着竞争关系b 从理论上计算 甲每增加1kg体重 最少需要乙提供360kg的物质c 若湖泊中受到ddt污染 则ddt浓度最低的生物是乙d 此食物网中占有三个营养级的生物是甲 解题指导 由于甲 丁均以丙为食 故两者间不仅有捕食关系 还存在着竞争关系 ddt是通过食物链而富集的 营养级越低 体内ddt浓度越低 反之则越高 甲在此食物网中占有二 三 四3个营养级 从理论上计算 甲增重1kg至少需要乙提供的物质量应按20 的传递效率 则甲增重1kg至少需要乙提供的物质的量是 1 2 20 1 4 20 20 1 4 20 20 20 40 kg 答案 b 二 根据能量流动判断食物链或生物成分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 传递效率为10 20 在判断各生物所处的营养级别时 如果两种生物之间的同化量的比值大于10 20 则两种生物可能处于同一营养级别 演绎题2 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 表中甲 乙 丙 丁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 戊为分解者 单位 102kj m2 年 对该生态系统营养关系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丁为肉食性动物 b 甲随丙的增加而增加c 乙是能量流动的起点d 戊是丁的前一营养级 解题指导 根据能量流动关系 形成了乙 丁 甲 丙的食物链关系 乙是生产者 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 丁是植食性动物 甲随丙的增加而减少 戊是分解者 不参与构成捕食链 答案 c 备选题 图5 2 7表示某生态系统中 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 则这四种生物之 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 图5 2 7 解析 乙 丙两生物之间的同化量的比值大于10 20 则两种生物处于同一营养级 答案 a 三 碳循环简图的分析 1 先根据双向箭头 确定两者肯定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或生产者 2 各营养级生物都有一条箭头指向同一个结构 则该结构 为分解者 3 消费者一定接在生产者后面 消费者的数量可多可少 演绎题3 图5 2 8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 相 关叙述正确的是 图5 2 8 解题指导 图中的 分别代表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和大气中co2 5 6 7分别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代表生产者 5是呼吸作用 不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碳元素在 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是以co2的形式传递 食物链 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 答案 c 备选题 图5 2 9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 下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 图中a 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c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 过程造成的d 农业生产中的中耕松土可以增大 过程 图5 2 9 解析 图中a b c分别代表分解者 生产者 消费者 过程是呼吸作用 过程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产生二氧化碳 造成温室效应 中耕松土可以增大 答案 c 四 不同生态系统微生物分解作用的比较分析 不同生态系统含微生物数量不同 温度 湿度也不同 所 以分解作用情况也不同 演绎题4 下面是不同纬度地带的六类生态系统 a f 枯叶年输入量和枯叶现存量的比较表 由表分析可知 解题指导 据表 土壤有机物积累量应为a b c d e f 枯叶分解速率与分解酶的活性有关 与环境温度和湿度有关 分解者作用的强弱应依次是a b c d e f 答案 b a 土壤有机物积累量ab c d e f 1 2010年广东 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 下表为a 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 1 生态系统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作用实现的 碳的释放主要是通过作用实现的 2 表中a时期的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 原因是 3 由于过度的人工碳排放 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导致大气中增加并引起全球气候变化 光合 呼吸 碳吸收量 应该基本上等于碳释放量 碳循环 co2 4 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以减少碳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桥梁养护知识培训课件
- 2026届甘肃省兰州市兰州第一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江西省吉安市安福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客户服务经理面试技巧全解析高级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陪诊师考试重要提示与试题及答案
- 投标文件中售后应急预案方案
- 2025年城市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课程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环保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相关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村级儿童之家档案员招聘考试重点回顾
- 公务员转任面试题目及答案
- 传播游戏理论视域下现代文创桌游传播伦理失范与匡正研究
- 2025年家畜饲养员及繁殖学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中国都市圈综合竞争力报告2024-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意大利足协协议书
- 减重代谢外科个案管理体系构建
- 喷雾降尘合同协议
- CNAS-CC121-2017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及认证的能力要求
- 沙石购买合同协议
- 小学生依法治国课件
- 食堂自带碗筷管理制度
- 延期退休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