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研究-社会学_第1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研究-社会学_第2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研究-社会学_第3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研究-社会学_第4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研究-社会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研究 中文摘要 探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提出积极的干预手段,最终达到戒除或减轻网络成瘾的行为,为防治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提出科学、有效的方法。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 (体育活动等级量表 (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和不同生源地的 270 名大学生 进行测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存在性别、年级、生源地差异,在性别方面重点关注男生,在年级方面重点关注一、三年级,在生源地方面重点关注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大学生体育锻炼存在性别、年级、生源地差异,男生参加锻炼的强度、时间、频率和运动量上要高于女生,一年级和二年级在锻炼时间上要高于其他年级,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参加锻炼的强度和运动量上要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大学生网络成瘾总分及各维度与体育锻炼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不同体育锻炼强度、时间、频率的大学生网络成瘾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体育锻炼对抑制大学生网 络成瘾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成瘾 体育锻炼 目录 1、引言 . 1 络成瘾的概念 . 1 络成瘾的界定标准 . 1 络成瘾与体育锻炼关系研究的现状 . 2 究假设 . 3 2、研究方法 . 3 究对象 . 3 究方法 . 4 据处理 . 5 3、结果分析与讨论 . 5 学生网络成瘾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5 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10 学生体育锻炼与网络成瘾的相关分析 . 12 4、结论与建议 . 14 论 . 14 议 . 14 注释 . 16 参考文献 . 16 英文摘要 . 18 关键词 . 19 致 谢 . 20 附录 . 21 1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研究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 高速发展,当代大学生与网络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从个体 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时期,是个体发展当中最脆弱、最危险时期。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够成熟、缺乏自控能力,面对网络的诱惑不能自拔,沉迷于 网络,影响了正常的学业。大 学生网络成瘾行为不但影响心理健康、学业,而且 对学校的 管理工作也是一个挑战。因此,对大学生网络成瘾与 体育锻炼的关系 的调查和分析 , 对防治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提高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使得高校教育工作者了解大学生中是否存在网络成瘾现象、程度如何,抑制大学生网络成瘾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络成瘾的概念 网络成瘾的概念最早由 纽约市精神科医师金伯格 出 ,自此 网络成瘾备受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广泛关注 ,并尝试对网络成瘾进行界定。 笔者选取 周倩 1定义的网络成瘾 ,其 将国际卫生组织对于 网络 成瘾的定义加以修改,将网络成瘾定义为:由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络成瘾的界定标准 国外已有专家对网络成瘾的判断提出了具体的诊断标准,但实际中对调查对象进行诊断时,主要是靠各种量表。目前国内外尚无一个公认的测量网络成瘾的量表,但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尝试。 笔者选取 台湾学者陈淑惠 2教授 编制的 中文网络成瘾量表 (为界 2 定标准,该量表以台湾 省的大学生为样本,综合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各种成瘾症的诊断标准和临床的观察,侧重于心理层面 和严格的心理测量学的程序编制而成,是一个具有可靠性与稳定性的筛选、研究工具。另外,从编制者的文化背景来看,该量表在中国使用较合适。它 包括以下症状维度 :第一,网络成瘾耐受 ,指随着网络使用经验的增加,必须通 过更多的网络内容或更长久的上网时间才能得到与原来相当程度的满足; 第二,强迫性上网症状 ,有一种难以自拔的上网渴望与冲动;第三, 戒断与退瘾症状,指如果突然被 迫离开电脑,容易出现挫败的情绪反应,如情绪低落、生气、空虚感等,或是注意力不集中、心神不宁、坐立不安等反应;第四, 人际关系与健康 问题,指由于使用网络时间过长,忽略原有家庭与社交生活并产生身体不适等反应 ;第五,时间管理问题。 判定标准为 : “个体的总得分显示网络成瘾的程度,分数越高说明网络成瘾倾向越高。” 0为高免疫人群, 21为一般免疫人群, 41网络依赖严重者, 61为网络成瘾严重者。 络成瘾与体育锻炼关系研究的现状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 1997 年发起了体育生活运动 ,并认为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提高个体体质、减缓慢性病和非传染性疾病发展、降低早逝 危险,并对社区的安定具有潜在意义 3。体育锻炼有助于减轻或消除个体焦虑、压抑、紧张等不良的心理状态。长期参加体育锻炼能够降低体内多余脂肪,对个体减少或戒除酗酒、吸毒等不良习惯具有积极意义。大量研究表明,身体锻炼不但能 对人体产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效应,而且对减轻或戒除成瘾行为具有显著 效果 。 加拿大学者通过身体锻炼对 成瘾行为的研究中发现,成瘾者长期参加有氧锻炼 (散步、跑步或其他形式的身体锻炼 )能够减轻或缓解个体焦虑和由 于药物滥用所引 起的各种类型的精神障碍。 盖华聪和程云波 4在 体育教育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的可行性分析一文中 分析了体育教育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干 预影响,并认为通过不同方式的体育教育能 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亲子关系、使之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和兴趣,达到“最终戒除网瘾的效果”。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愉悦身心,调节青少年的社会关系,增进他们之间交流。同时,体育以其独特的吸引力和丰裕的娱乐形式对网络涉瘾不 3 太深的部分青少年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朱莉和余少兵 5在以体育运动为主要手段干预大学生网瘾的新模式一文中详细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 主要原因和成瘾特点,并提出了“体育锻炼为主要手段的干预模式” 。 邓文才 6在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与体育成瘾行为的比较一文中提出 :“采用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从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成瘾行为并占用课余时间,同时能够达到减少学生上网时间与网络成瘾行为的形成 。” 综上所述,通过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 身心协调能力、降低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提高自我幸福感、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自控能力,进而更好的摆脱网络的诱惑。 究假设 假设 l:大学生网络成瘾存在性别、年级、生 源地差异。 假设 2:大学生体育锻炼存在性别、年级 、生源地 差异。 假设 3:大学生网络成瘾 与 体育锻炼 存在显著性负相关。 2、研究方法 究对象 本研究以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校区 1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发放问卷 320 份,收回问卷 293 份,有效问卷 270 份,有效回收率为 为了保证研究的质量,在问卷发放过程中尽量保证各研究群体数量、性别和年级等变量相对均衡。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 2 表 2究对象的基本情况统计表 变量 人数 N 百分比 % 4 性别 年级 专业 生源地 男 女 一 二 三 四 文科 理科 城镇 农村 131 139 71 72 74 53 164 106 126 144 2学生网络成瘾现状的基本情况统计表 高免疫人群 一般免疫人群 网络依赖严重者 网络成瘾严重者 性别 男 30 76 22 3 女 52 74 11 2 年级 一 23 40 6 2 二 23 36 13 0 三 21 44 7 2 四 15 30 7 1 专业 文科 60 86 15 3 理科 22 64 18 2 生源地 城镇 43 69 13 1 农村 39 81 20 4 人数 N 82 150 33 5 百分比 % 究方法 5 本文采用 中文网络成瘾量表 ( 体育活动等级量表 ( 中文网络成瘾量表 ( 台湾学者陈淑惠教授 编制的, 该量表共有二十六道题,是一种四级自评量表,共分为五个维度,即“强迫性上网行为、戒断性行为与退瘾反应、网络成瘾耐受性反应、时间管理能力 和人际关系及身体健康问题。” 经检验,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其中 1999 年测得信度为 2000 年测得量表内部各个因素的一致性系数介于 间,整体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体育活动等级量表 ( 武汉体育学院梁德清等人根据日本桥本公雄制定的“体育活动等级量表 ( 修订出适合于国内使用的量表。该量表从参加身体锻炼的锻炼时间、运动强度和运动频率三部分计算运动量, 再测相关系数为 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记分方法为 : 总运动量等于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 频率的乘积 : 二个方面各分为五个等级,运动强度与运动频率从 1级分别记 1,运动时间从1级分别记 0,故运动量得分最低为 0 分,最高为 100 分。运动量评定标准为 :运动量得分小于或等于 19 分的为小运动量,运动量得分在 20 一 42 分之间的为中等运动量,运动量得分大于或等于 43 分的为人运动量。 据处理 对调查得出的数据利用 行统计分析,采用 t 检验、 F 检验、相关分析。 3、结果分析与讨论 学生网络成瘾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表 3同性别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的差异性分析 ( M 性别 高免疫人群 一般免疫人群 网络依赖严重者 强迫性 男 6 女 t 值 戒断与退瘾 男 女 t 值 受性 男 女 t 值 际关系与 健康 男 女 t 值 时间管理 男 女 t 值 网瘾总分 男 女 t 值 *: P*:P示性别差异; :表示和高免疫人群相比达到显著 #:表示和一般免疫人群相比达到显著。 表 3示,通过对不同性别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的 t 检验得出,不同性别大 学生在 强迫性、人际关系与健康、时间管理、网瘾总 分上 P 值为 P 明不同性别大学生在 强迫性、人际关系与健康、时间管理、网瘾总分上存在 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 大学生 的 戒断与 退瘾 和耐受性 上 P 值为 P 明不同性别 大学生 的 戒断与 退瘾 和耐受性 上 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从表 3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网络成瘾各维度上,同一性别的大学生中,一般免疫人群的得分显著高于高免疫人群,网络依赖严重者的得分显著高于高免疫人群和一般免疫人群。 7 表 3同年级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的差异性分析( M 年级 高免疫人群 一般免疫人群 网络依赖严重者 强迫性 一 二 三 四 F 值 断与退瘾 一 二 三 四 F 值 受性 一 二 三 四 # F 值 人际关系与 健康 一 二 三 四 F 值 间管理 一 二 三 四 # F 值 网瘾总分 一 8 二 三 # 四 F 值 *: P*:P示年级差异; :表示和一年级相比达到显著 :表示和二年级相比达到显著 :表示和三年级相比达到显著; :表示和高免疫人群相比达到显著 #:表示和一般免疫人群相比达到显著。 表 3示,通过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网瘾状况的 F 检验得出 ,不同年级 大学生 在 耐受性 、时间管理和网瘾总分 上 P 值为 P 明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耐受性、时间管理和网瘾总分 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 在 强迫性、人际关系与健康 上 P 值为 P 表明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强迫性 、 人际关系与健康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从表 3我们可以看出,在耐受性维度上大三年级的得分显著高于大四年级;在时间管理维度上大一年级的得分显著高于大四年级;在网瘾总分维度上大一年级的得分 显著高于大三年级。 在网络成瘾各维度上,同一年级的大学生中,一般免疫人群的得分显著高于高免疫人群,网络依赖严重者的得分显著高于高免疫人群和一般免疫人群。 表 3同生源地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的差异性分析( M 生源地 高免疫人群 一般免疫人 群 网络依赖严重者 强迫性 城镇 农村 t 值 断与退瘾 城镇 农村 t 值 受性 城镇 农村 9 t 值 人际关系与 健康 城镇 农村 t 值 间管理 城镇 农村 t 值 瘾总分 城镇 农村 t 值 : P*:P示生源地差异; :表示和高免疫人群相比达到显著 #:表示和一般免疫人群相比达到显著。 表 3示,通过对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的 t 检验得出,不同生源地大学生 在戒断与退瘾和耐受性上 P 值为 P 明不同生源地大学 生在耐受性 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 在 强迫性、人际关系与健康、时间管理、网瘾总分的 P 值为 P 表明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强迫性 、 人际关系与健康、时间管理、网瘾总分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从表 3我们可以看出,在网络成瘾各维度上,同一生源地的大学生中,一般免疫人群的得分显著高于高免疫人群,网络依赖严重者的得分显著高于高免疫人群和一般免疫人群。 不同性别大学生 在网络成瘾的 强迫性、人际关系与健康、时间管理、网瘾总分 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主要原因是相对男生而言,女生有较好的自律性,能够更好的控 制自己的行为 ;男生随意性强、自控能力差,容易出现冲动行为。女生在交流方面和社会适应性方面都要比男生强,相对较容易与人相处。因此,男女生在强迫性、人际关系与健康、时间管理和网瘾总分维度 上出现显著性差异。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耐受性、时间管理和网瘾总分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耐受性维度上大三年级的分数显著高于大四年级;在时间管理维度上大一年级的 10 分数显著高于大四年级;在网瘾总分维度上大一年级的分数显著高于大三年级。其原因可能是一年级的新生刚进入校园,舒适、没有压力的大学生活使高考期间紧绷的神经松懈下来,一年级安排的课程相对较少, 学习不再是他们学校生活的重点,很可能有更充足的时间上网;就三年级而言,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己经适应学校的生活,所面临的压力相对比四年级少,课余时间较多,所以很多学生用上网的方式来消磨时间,但同时,即将升入四年级,有些学生面临着考研,相对一年级所承受的压力较大,因此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相对较少;四年级的学生不仅要参加实习、论文答辩,有些要准备研究生复试,有些还要面临找工作,通过四年的学习生活,四年级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巩固,相对其他年级表现得更加成熟。 不同 生源地的大学生在 耐受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引起的,现阶段城镇和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来自城市的学生要比来自农村的学生更早的接触网络,应用能力要高得多,网络对其吸引力相对较低;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刚刚接触网络时有很强烈的新鲜感,但实际操作能力又不足,可能会花费更长的时间在网络上才能得到满足。因此,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耐受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 与 分析 表 3同性别大学生体育锻炼强度、时间、频率和运动量的差异性分析( M 锻炼强度 锻炼时间 锻炼频率 运动量 男 值 * * * * *: P*:P*:P示性别差异。 表 3示,通过对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锻炼强度、时间、频率和运动量的t 检验得出 :不同性别大学生在 锻炼强度、时间和运动量的 P 值为 P 同性别大学生的锻炼频率的 P 值为 P 表明不同性别大学生在锻炼强度、 11 时间、频率和运动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 3同年级大学生体育锻炼强度、时间、频率和运动量的差异性分析( M 锻炼强度 锻炼时间 锻炼频率 运动量 一 值 : P*:P*:P示年级差异。 :表示和一年级相比达到显著 :表示和二年级相比达到显著 :表示和三年级相比达到显著。 表 3示,通过对不同年级大学生体育锻炼强度、时间、 频率 和运动量的F 检验得出,不同年级大学生的锻炼时间 P 值为 P 明不同年级大学生在锻炼时间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锻炼强度、频率和运动量 P 明不同年级大学生在锻炼强度、 锻炼频率和运动量上不存在差异。 从表 3我们可以看出,一、二年级在锻炼时间的得分显著高于三、四年级。 表 3同生源地大学生体育锻炼强度、时间、频率和运动量的差异性分析( M 锻炼强度 锻炼时间 锻炼频率 运动量 城镇 村 值 *: P*:P*:P示生源地差异。 表 3示, 通过对不同生源地大学生体育锻炼强度、时间、频率和运动量的 t 检验得 出,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锻炼强度和运动量的 P 值分别为 P 12 P 明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锻炼强度和运动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锻炼时间和锻炼频率的 P 值为 P 明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锻炼时间和锻炼频率上不存在差异。 不同性别大学生在体育锻炼 强度、时间、频率和运动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女大学生的这种显著性差异主要是由于他们的生理、心理差异所决定的,在生理方面,女大学 生身体形态发展已趋于完善,多表现为皮下脂肪增厚,特别表现为内分泌活动发生了变化,且动作迟缓,协调能力相对较低。在心理方面,女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时期,情感比较内向、含蓄、敏感,在意志品质上表现畏惧,经受不起失败的考验。因此,男女生在体育锻炼 强度、时间、频率和运动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体育锻炼时间 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原因是很多高校要求一年 级的学生不但要上体育课,还要 求必须出早操 ; 一年级与二年级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娱乐活动与体育竞赛活动的机会要比高年级多一些 ;虽然课业负担 比三年级和四 年级的学生重,但是在课余生活方面压力要小,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较多。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为了就业或者是考研,不得不花费大量课余时间学习专业课和外语,相应减少了体育锻炼的时间。 因此,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体育锻炼 时间上均 存在显著性差异。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锻炼强度和运动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主要原因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他们所处的居住环境 不具备进行体育锻炼的条件, 没有专业的运动器材和场地 ;而来自城镇的大学生 ,强身健体的意识较强,所在地体育场馆设施完备。因此,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锻炼强度和运动量上存在显著 性差 异。 学生体育锻炼与网络成瘾的相关分析 表 3学生网络成瘾与体育锻炼相关分析 (R) 强迫性 戒断与 退瘾 耐受性 人际关系与 健康 时间管理 网瘾总分 锻炼强度 13 锻炼时间 锻炼频率 运动量 *:在 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在 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表 3示,通过对大学生网络成瘾 与 体育锻炼 之间的相关分析得出 :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强迫性、戒断与 退瘾 、耐受性、人际关系与健康、时间管理和网瘾总分与体育锻炼的锻炼强度、锻炼时间、锻炼频率、运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 P 明大 学生有计划的参加体育锻炼能够达到减轻或戒除网络成瘾的行 为。 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各因子与网络成瘾各维度的差异性分析得出 :锻炼强度 与强迫性、戒断与退瘾、耐受性和 网瘾总分 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锻炼时间、锻炼频率和运动量 与网络成瘾各维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 强度、时间、频率和运动量 不同其网络成瘾的程度也不同。 大学生网络成瘾是一个多层面、复杂的心理和社会现象。主要包括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然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够对人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的适应性方面 起到积极 作用。大学生在智力、记忆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方面迅速的提高,基本达到或接近成人水平,但是由于社会经验 不足、辨别是非的能力不 成熟,从而导致对事物的认识产生一定的局限性 。另外,大学 生具有强烈而丰富的情感,使他们的情绪不易控制,从而 易产生激动、兴奋或愤怒、悲伤等情绪状态。由于大学生 这些 不良的心理特点,大大提高了他们成为网络 成瘾者的可能性。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由于缺乏交友经验 ,导致他们陷入了人际交往障碍,使其感到孤独、抑郁等。在生理上,参加体育锻炼 能够引起体内激素的变化,刺激神经递质的兴奋性, 使人体增加愉快感,同时降低焦虑、抑郁等不良的消极情绪。大量研究表明,身体锻炼能够有效的增进身体健康和预防心理疾病。经常参 加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加强身体和心理的协调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减轻烦躁、抑郁、焦虑等消极的情绪,同时产生积极、轻松 、愉快的情感。 采用参加体育锻炼的方法来防治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可操作性和易受性较 14 强。参加体育运动是大学生普遍喜爱和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产生的心理效应,能够有效的代替网络成瘾所带来的心理体验。因此,针 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不同的锻炼计划,能有效 防治 大 学生网络成瘾行为。 4、结论与建议 论 级、生源地差异。 在性别方面重点关注男生,在年级方面重点关注一、三年级,在生源地方面重点关注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因此,假设 1 成立。 级 、生源地 差异。男生参加锻炼的强度 、时间、频率和运动量上要高于女生;一年级和 二年级 在锻炼时间上要高于其他年级 ;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参加锻炼的强度和运动量上要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 因此,假设 2 成立。 育锻炼总分及各维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不同体育锻炼强度、时间、频率 的大学生网络成瘾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体育锻炼对抑制大学生网络成瘾有积极的影响。 因 此,假设 3 成立。 议 1. 高校 要提高对现有体育场馆设施的使用率,进一步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修建体育设施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状况,大力推广女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体操、体育舞蹈、健身操等。 营造 高校 的体育氛围 ,形成崇尚运动的 校园文化 ,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帮助他们不断加强坚持锻炼的决心, 感受自身的价值, 摆脱对网络的依 赖。 2. 加强心理引导,促进心理健康 。高 校应多组织一些师生谈心和心理诊疗活动,及时帮助 那些对网络产生依赖甚至有网络成瘾倾向 的学生 。 专业的心理老师可以定期定时地在网上接受心理咨询 , 也可以定期以班或系为单位开展一些心理 辅导 活 动。 15 3. 加强自我管理,提高 自我意识,防止网络成瘾。学生是主体,要引导 学生加强对自己的约束力,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行自我监控, 多参加学校组织的文体 活动, 结合自身特点积极 选择适合自己 的 锻炼项目进行体育锻炼, 通过发展 自己的体育爱好转移对网络的执迷,进而减轻甚至戒除网络成瘾的行为。 16 注释 1 陈侠 ,黄希庭 ,白纲 J, 2003, 11( 3):3552 陈淑惠 J 2004, 10( 2) : 21- 25. 3 E. 4 盖华聪 ,程云波 J, 2007,24(1):1165 朱莉,余少兵 J007,22(2):1176 邓文才 J2003,10(6):70参考文献 1 陈侠 ,黄希庭 ,白纲 J, 2003, 11( 3): 3552 林 绚 晖 , 阎 巩 固 . 大 学 生 上 网 行 为 及 网 络 成 瘾 探 讯 J. 中 国 心 理 卫 生 杂志 ,2001,15(4):2813 王立皓 ,童辉杰 往焦虑、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J2003,11(2):944 陈淑惠 ,翁俪祯 ,苏逸人等 J2003,45(3):2795 陈淑惠 J 2004, 10( 2) : 21- 25. 6 蓝燕 的大学生有网络成瘾倾向 N20015) . 7 盖华聪 ,程云波 J2007,24(1):1168 朱莉,余少兵 J007,22(2):1179 邓文才 J2003,10(6):7010 郭德华 ,殷晓红 ,周群等 J7 报 ,2007,19(6):11711 白羽 ,樊富珉 J2005,21(4):99. 12 张建坤 D2001. 13 吴欢欢 D2010. 14 张厚粲,徐建平 M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15 董奇 M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16 戴忠恒 M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 17 薛微 应用 M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18 of or of on 70 as of in of on in on in on of in of on in of of of is a 19 of of on of 20 致 谢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 指导老师董云波老师 。本文是在 董 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本文的选题、构思、写作、修改直到最后定稿,都凝聚着 董老师 的智慧、才华与心血。 董 老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求实、看待问题高屋建瓴、对待工作 认真 负责,为人随和坦诚,他的言传身教将使我终生受益。在此,向 董 老师表达我最诚挚的敬意与谢意! 同时我还要感谢 教育科学 学院的很多老师。从我入学 至今,他们给予我很多知识,给我的选题、 写作 、 修改论文 提供了诸多的启发与帮助。在此向这些老师以及给予我帮助的其他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我还要感谢我的同窗同学,他们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值此论文完成之际,我谨向以上曾经给予我指导和关心的老师 和 同学 致以 最诚挚的谢意 ! 21 附录 调查问卷 本问卷仅为了全面了解大学生网络生活和参加体育锻炼的实际情况。问卷采取匿名方式填写, 所填答的内容我们会严格保密 ,只进行综合分析,不做个别研究,请你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况认真作答。问卷共分为三个部分,所有的答案无正确 与错误之分,均为单选,请不要遗漏任何题目,在你所选的选项处打勾。谢谢 ! 问卷(一)基本情况 年级 _ 性别 _ 生源地 城镇 / 农村 专业 文科 / 理科 1、 上网原因 (游戏,网络交际,查资料,看电影 ) 2、 上网态度 (利大于弊,弊大于利,二者相当 ) 3、 一般上网时首先打开的是 (浏览器, 戏,收发邮件 ) 4、 上网前有没有详细计划 (总是,偶尔,没有 ) 5、 上网前的预计时间和实际时间相同么 (完全相同、基本相同、基本不相同、 完全不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