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浅析高师教学中的发声 所 在 系: 音乐系 专 业: 音乐学 学 号: 07810136 作者姓名: 邹宇 指导教师: 刘晓 二零一一年 四月 十 日目录摘要.2引言.2一、发声练习的意义.3二、发声练习的原则.31、循序渐进的原则.32、发声练习的正确原则.43、因材施教的原则.5三、发声练习的基本方法.61、起音训练.6(1)起音的类型.7(2)起音训练应注意的问题.72、正确的呼吸.8(1)歌唱中的呼吸.8(2)胸腹式联合呼吸法.83、发声练习中的咬字.9(1)歌唱与咬字.9(2)关于字头.10(3)咬字训练的方法.104、声音的高位置.10(1)头腔共鸣.11(2)怎样获得高位置声音.11四、歌唱中的声与情.111、以情带声.122、以声传情.123、声情并茂.13浅析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发声07级音乐系 音乐学专业 学号:07810136 姓名:邹宇 指导老师:刘晓 摘要:发声训练是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的重要环节。发声练习也是歌唱发声的基础,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否正确地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同时也决定着学生歌唱能力的发展与制约。教师要运用启发和诱导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以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参照,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施教。在声乐教学中发声练习的目的,简要地说,就是将歌曲演唱中对声音所需求的各种技术环节,通过有规律、有步骤的发声练习,逐步提高歌唱发声的生理机能,调节各歌唱器官的协作运动,养成良好的歌唱状态,使歌唱发声的技术成为歌唱表现的有力手段,为达到声情并茂的为演唱服务,对学生优美嗓音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声乐教学、发声训练、歌唱技巧、引言 在声乐教学中,发声训练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并使其具备良好歌唱能力的重要环节。其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的各发声器官在歌唱时的运动状态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作用,在合乎自然生理规律的基本情况下得到更进一步的改善与提高,并经过教师对学生发出的声音进行判断、评价、提示来引导他们纠正发声方法上的一些错误概念和不良习惯,使学生能尽快找到正确的发声方法,从而为歌唱打下良好的基础。发声练习在整个声乐教学中占的比重不大,但它具有自身的特殊功能和特殊规律,是我们进行声乐教学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俗话说“熟能生巧”,人的意识对人体的指挥随着磨练的增加,人对声音的驾驭能力就在逐渐增强,歌唱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用正确的方法歌唱,相关的肌肉就会逐渐强壮,对歌唱的支持就会愈加持久,发音能力也会加强。我们决不能把它简单的当作识谱或模唱练习。一、发声练习的意义 人们歌唱发声的机理与说话发声的机理是一样的,由肺部呼出空气,经气管震动喉部的声带而发声。声音经过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各部分的时候,又得到共鸣而放大,形成美好的歌声。而歌唱的声音无论是在音量、音域、还是在气息的要求上都远远超过了说话。这种大音量、宽音域、深气息的歌声,不是单靠人的天生的声音和自然的发声方法就能做到的。发声练习是歌唱发声的一种综合性基本技能训练,是声乐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训练歌唱的嗓音必须用一套与说话发音不同的方法。如“呼吸练习”,要采用一种有意识的强力呼吸,以区别自然的呼吸,要求腹部肌肉的动作与力量;“共鸣练习”,要寻找抬高软腭的感觉寻找鼻腔与头腔震动的感觉;“高音练习”,要拉紧声带,增加气息量等等。这些方法我们把它称为发声练习。对于初学声乐的学生来说,发声练习是其歌唱的入门与起步阶段。从歌唱能力的培养及长远发展来看,这个阶段的知识积累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阶段中,如果我们的发声方法是科学和正确的。那么,它将成为歌唱成长中的不竭动力。反之,则可能导致南辕北辙的结果。发声练习是容知识与技能为一体的歌唱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通过这些系统的、科学的练习,可以充分地挖掘学生嗓音条件的潜力,加强学生对歌唱知识的感性认识,能为提高学生的实际演唱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姿势、音色、共鸣、呼吸、语音、音域等歌唱的诸因素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正确的发声方法能够使呼吸肌群、喉肌群、披裂肌等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时也会充分利用共鸣腔体扩大音量、美化声音,因而使发声器官得到保护。二、发声练习的原则1、循序渐进的原则费朗契斯科兰佩尔蒂是意大利美声学派在教学上的代表人物。她主张在学唱初期,应先建立一个悦耳动听的中声区,不要过早的练最高或最低的音,尤其是女高音和男高音,中声区还不稳定时,就超限度去追求扩大音域。对嗓音是有害的,因此在声乐训练时,我们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学习应该由浅到深、方法要由易到难、内容要由简到繁。把发声训练的立足点放在声音的质量上而不是数量上。如果本末倒置势必会力不从心。教师要帮助学生打好声乐基础训练就要从自然声区、中声区入手,所谓自然声区是指喉头稳定,声音流畅,音色明亮,不费力就能唱出来的。自然声区的声音是人声中最自如,并最富于自然色彩的声音。因此训练中声区,要以自然声区为起点,开始向高低两个方向逐渐延伸,从而巩固中声区。一般来说,发声练习先从中央C开始练习哼鸣,要求学生将气息吸入腰腹部,横膈膜下降,喉咙打开,咬住舌尖来进行哼唱。根据下面的练声区 谱例1向上级进练习。初级阶段的学生,向上不宜超出小字2组的升f,向下不超出小字组的a,男中音整个向下低小三度左右练习。2、发声练习的正确原则怎样通过发声练习获得正确的歌唱声音,歌唱声音的正确与否,一般由三个因素构成:呼吸是否通畅;语音是否纯正;音色是否动听。要使这三个因素都完美无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几个方面:坚持正确的歌唱姿势这一点是歌唱的前提,做到不抬头、不耸肩、不驼背、不伸下巴。正确的站姿应该是:双脚站稳,身体直立,颈椎,胸椎、腰稚在一条垂直线上,眼睛和面部平视而略仰,自我有一种挺拔、高大、兴奋、自信的感觉。在这里还要提一下,面部表情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演唱时闭眼、瞪眼、歪嘴、包牙、皱眉头、翘嘴唇等都是一些不良习惯,必须重视起来,严格而认真地去克服掉。认真体会歌唱器官的动作,感觉这一点是歌唱的关键,无论是呼吸练习,语音练习还是共鸣练习,都和歌唱器官的正确动作分不开。而这一点又正是最难理解,最难掌握的。而教师应该动用生动的语言,运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来启发,引导学生。教师可选择一些长音的练习让学生去做。坚持做张口练习口腔和咽腔的打开,有利于学生获得纯正的母音,因此要多让学生体验张口的感觉,可以多做开口音的练习,还可以做一些开口音与闭口音对比的练习。开口音练习(哼鸣带母音练习) mo ma mo 谱例2闭口音哼鸣练习 wu 谱例3这种对比训练,能更直接的让学生找到张口和闭口的的感觉。 总之,歌唱的发声练习,是歌唱者掌握歌唱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有着自身特有的规律。积极地寻找发现这些规律,不仅有助于声乐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歌唱水平提高。3、 因材施教的原则声乐教师应从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我们要知道,每个学生的嗓音、生理条件与心理素质在不同程度上都是有差别的、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发声训练中要从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出发,有区别地对他们作出不同的要求和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因人而异地进行教学。例如有些学生属胆小紧张型,一听老师说的“上课”两个字就开始紧张起来,对于这类学生,在练声前应注意先调节他们的情绪,可通过交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使他们的情绪活跃起来,然后再进行练声,效果就会稍好些。有些学生课后很少练习或根本不练习,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宁可放慢速度,也要保证其学习质量,不达到要求决不放过,一定要提高要求。也有些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应稍微慢一点,对于他们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同样的要求要重复多遍他们才能按标准做到,同时,教师还要多鼓励他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还要善于利用他们方法上的某些长处和优点。比如:有的学生a母音唱的比较到位而别的母音差些,那么,训练当中就以a母音带其他母音;有的学生唱u母音声音最畅通,而唱a母音时唱的过“白”、过“开”,那就可先从u母音入手,再逐步扩展到a母音及其他母音,对于声音发白、发空可以通过这种从上往下的音阶来练习,以图解决这些问题。 谱例4然后逐渐地过渡到其他声母,最终获得统一的母音位置,可以采用以下唱名练习: mu o a mi mei ma mi mu ma mu ei i mi mei mo mi mi ma 谱例5 mi mo mi mo mi mo mi mo mi mo mi mo mi mo mi mo mi 谱例6由此说明在教学当中,教师从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各种音乐手段进行教学,因人而异来解决学生在发声上的问题。但重要的是应把握实际教学中方法上的灵活性,要做到“对症下药”,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发声练习的基本方法1、起音训练起音(Attsek英),又称激起、起音,是发出声响的瞬间所采用的发声方法。在声乐教学当中发声训练的内容丰富多样,方法也是各种各样的,但相对重要的还是要把握住基础训练。只有不断的基础训练才是达到优秀的秘诀。正确的起音是正确发声之本,是发声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起音是在气息操纵、声带闭合、共鸣运用等因素在相互协作下瞬间完成的。我国著名的喉科博士、声乐专家林俊卿的研究成果也表明,“激起”时如果声带先靠拢而呼气晚一步才走到声门,就常常会引起喉部及咽部紧张,致使咽喉一带全面束紧。在声乐教学中,起音的训练受到中外声乐专家的高度重视。何威在发声的使用原则中写到:“正确的激起意味着气息的激起和声带的靠拢是精确的同时发生的。” 薛良.歌唱的方法M.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3. 66.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赵震民教授认为:“良好的起音是发声活动的核心和正确发声的基础,也是获得优美歌唱和音乐表现的重要途径,在声乐教学中是发声训练的重要环节。” 赵震民.声乐理论与教学M. 上海音乐出版设,2007 .30.由此可见,在发声训练中,学生能否正确地掌握起音技巧,对于学生的优美嗓音的形成都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起音的类型根据在声音形成时声带闭合的程度与声音效果,起音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硬起音、软起音、缓起音三种起音方法。硬起音:在发声时声带闭合在前,然后用气息的压力将声带冲开,从而发出的声音;软起音:在发声时声带闭合与气息冲击声门在同一时间进行从而发出的声音;缓起音:在发声时声带闭合前,先有一点无声的出气,然后再闭合声带,拉紧声带,从而发出的声音。以上三种起音用得较多的是软起音,特别是美声唱法把发声的基础建立在软起音之上,把它视为良好的起音。因为软起音可以使声音有弹性和有持久力,并能最经济、合理地使用声带,使之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发声效果,还能延长演唱寿命。而训练当中过多地使用硬起音、缓起音的方法,则容易导致学生声带疲劳与嗓音病变,因此在训练当中应当先大量练习软起音,待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偶尔做些其他起音的训练。(2)起音训练应注意的问题综上所述,在发声训练中,要使学生掌握良好的起音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训练起音最好用a母音进行。因为a母音在语言学上空间比较大,比较饱满,有利于声音的形成和发展。但是有个别的学生a母音唱不好,那教师就应该另选其他适合该学生唱的母音来训练。第二,起音训练一般从中声区开始,用单音二度或三度的连音逐半音向上练习。学生要顺着音阶向上向前唱。待学生基本掌握中声区的起音方法后再逐步训练高声区的起音方法。第三,起音时要求学生深吸气,打开喉咙,放下喉结,抬起小舌头,舌头放平等诸多的动作在同一时间完成。第四,起音时气息要平稳均匀、集中柔和,要防止用过多的气息去冲击声带,同时也要注意气息的支持无力或不够用。第五,起音时声音要柔和圆润,同时还要做到声音的音高要准确,位置要高。要防止唱出过强过大、偏低的声音。第六,起音时声带要积极地闭合。如果声带闭合不积极会造成声音的空虚、无力、松散。歌唱发声中的起音,对声音的形成和声音的质量以及声音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当中起音的训练要引起我们相当的重视,绝不能轻视,更不能忽视对它的训练。要严格要求学生唱好起音,才能使学生掌握良好的起音方法,从而形成正确的发声状态,唱出柔和圆润、灵活自如的优美声音。2、 正确的呼吸(1)歌唱中的呼吸呼吸是歌唱的生命、动力和基础。“歌唱的基石是呼吸的方法和对呼吸的控制” 杨丽菲.声乐艺术原理与美学思想的传达M.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9 . 19.只有正确的呼吸才能更好的歌唱,而歌唱的呼吸与生活的呼吸是有区别的,歌唱的呼吸要随着乐句的长短,根据情绪情感的喜怒哀乐而变换着运用呼吸。因此歌唱的呼吸不同于生理性呼吸,而属于有意识、有目的、带有技巧性的呼吸。要达到这些要求,单靠人的声音和自然发音方法是做不到的。“歌唱的正确呼吸法应该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管林.论声乐训练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4. 33.,“把正确的呼吸方法称之为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汪明等著.声乐教程M.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46.,我们赞成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是以肋间和横膈膜结合的呼吸方法来获得一个正确的呼吸控制 依弗瓦伦著.学习手册M.军事科技出版社. 2009. 3.。戈鲁别夫在青年教师需知一书中,告诫声乐教师应遵循以下的教学原理胸腹式呼吸法 薛良著. 歌唱的艺术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7. 18.。声乐界大多数人主张用这种呼吸法。吉诺贝基先生、维尔波夫博士、拉波特诺夫教授等也都在各自的论著和讲学中肯定了胸腹式呼吸法。关于这一点,吉诺贝基在当年讲学中也有精彩示范:他在吸气时脸部呈半打哈欠状,下巴自然松下,此刻喉咽腔同时打开,喉头也随之放下来,紧接着瞬间就(搭上气息支持)唱出了漂亮的声音。(2)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目前被国内外广泛采用并推崇的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胸腹式呼吸法是建立在深呼吸的基础上,胸腔自然挺立放松,同时强调呼吸肌肉群和膈肌的积极配合,做放松合理的运动,呼吸时隔阂对吸入气息有控制的吐出、均匀呼气隔阂膜在呼吸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使呼吸有利、肺活量加大、气息充足,发音自如的重要保证之一。用这种呼吸方法在歌唱时可以减轻对喉部的压力,使喉腔自然积极地运动。从而达到声音流畅、灵活的目的,同时增强了对气息运动的总体控制能力,因此胸腹式是呼吸法是科学的歌唱呼吸法,它更符合人体歌唱发声的客观规律和歌唱艺术的科学要求。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吸气时要深,容量要大,但不要过于饱满,要留有余地。要体会吸气后,腰腹部的动作感觉。吐气时要均匀,要用腹部的力量来保持气息的流畅、持续。良好的歌唱呼吸能有利于喉咙的打开、声带闭合以及头腔打开。也可以采取闻花香的方法,如学生张口时保持“打哈欠”一样的状态;缓慢地吸气就象“闻花”一样;急促地吸气就象受了“惊吓”一样,等等。这些都是借用生活感觉来启发歌唱感觉的好例子。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它在歌唱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定要让意识到是呼吸在支持着歌唱。良好的歌唱呼吸本身就建立在扩张腰、腹基础之上,对于初学者可以坚持手叉腰练习,感受力的支撑与松弛。3、发声练习中的咬字(1)歌唱与咬字关于歌唱的咬字、吐字各种论述很多,著名声乐家卡萨雷(Caesar)曾讲到:口咽是歌唱家真正的嘴,任何母音都应由咽腔做型唱出来。声乐形式表现音乐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语言。语言咬字就是一般的讲话,而歌唱咬字就需要和声音、气息、音色、音乐等歌唱技术密切配合并融为一体,才能达到理想的咬字效果。所以科学、系统、严格的歌唱咬字训练,是必须而重要的。歌唱中的咬字与语言工作者的咬字是不完全相同的,声乐的语言表达,主要表现在咬字方面。咬字清晰、语音准确、吐字优美、字声结合完整是歌唱咬字的目的。但要达到这个目地,必须要经过严格的歌唱咬字训练。要唱清歌词要强调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歌唱时,行腔要咬在标汉拼音四声音调的那一个韵母上。例如:歌曲(断桥遗梦) 忽 啦 啦 啦 西 湖 的 桥, Hu la la la xi hu de qiao, 从 中 折 断。 Cong zhong zhe duan。桥:字的拖腔咬在四声音调的a上,断字的拖腔咬在四声音调的a上。(2)关于字头首先要咬准。咬清楚字头,字头就是声母,但声母因其自身的原因在歌唱中不宜扩张和延续。要注意气息不宜过多、过猛、口腔动作不宜过大。其次,声母在向韵母转换时,非常要注意的一点即:保持“声位” 后鼻管、软腭和喉咽腔吸气时打开,竖起的稳定性。再次是归韵的收声。归韵时要做到“三个不变,一个不断”即:口咽腔状态不变,气息不断,让归韵韵母在气息的带动下,尽量向头腔输送,从鼻腔流向体外,切不可吐于口外,造成白、散、空的现象。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也要非常重视对元音的单项训练,通过变化音程,转换元音等多种形式、不同难度练声曲的练习找到每一个元音在不同声区、不同音高上的具体音位感觉(包括肌肉感觉和声音感觉),并逐渐体会字与声由矛盾走向统一的微妙变化。(3)咬字训练的方法歌唱咬字训练的方法很多,如十三撤,十三撤即是指针对汉字发音,归韵的规律将所有汉字分为十三种不同的形式:一七(i、er、);发花(a、ia、ua);(mi)斜(e、ie、e);人辰(en、i n、 n、uen);言前(an、ian、an、uan);由求(ou、iou);中东(eng、ong、ing、ueng、iong);江阳(ang、iang、uang);遥条(ao、iao);姑苏();梭波(e、o、uo);灰堆(ei、uei);怀来(ai、uai)。十三撤的归纳总结对于咬字发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准确归韵有利于整首歌曲发音规范统一,声调和谐统一。精通“十三辙”,掌握中国语言的咬字规律及特点和吸收意大利美声唱法的“母音连接”、“母音变形”等咬字技术都是很重要的。要避免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把字咬得过于清楚(过死),而破坏了声音的统一和音乐的连贯。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做到“松中咬。动中咬、似咬非咬、气中咬、声中咬、清楚为巧”。一定要在行腔的过程中咬字,而不能咬住字以后再行腔。在声音松驰通畅,音乐线条违贯的基础上咬字,把松驰的声音作为语言的载体,这样,声音通畅了,音乐连贯了,咬字死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虽然在这一阶段可能会出现因咬字太松而不清楚的现象,但没关系,正确的歌唱状态和声音建立起来且巩固以后,再细致讲究地完善咬字,问题就很容易得到解决。4、声音的高位置(1) 头腔共鸣声音的高位置,是指充分的头腔共鸣,也就是不少专家反复强调的面罩共鸣。头腔共鸣,是指声波在鼻咽腔上部各窦中所形成的共鸣。由于头腔各窦及鼻咽腔的上部空间较小且远离后头声带,声波从喉头发出后,能获得音响学上所说的高泛音共振,获得充分头腔共鸣的声音,是一种集中、明亮、松驰且具穿透力的声音。歌唱时感觉比较轻松,音色比较明亮优美。但这并不仅仅是高音部分才强调声音的高位置,中声区乃至低音区同样强调高位置。高位置的声音,就是由不同比例的鼻腔以上共鸣的声音,听起来松、通、圆、竖,色彩丰富,有相当音量,又能强弱变化自如,有穿透力,能声贯全场,而体力消耗小,声带负荷不大。(2)怎样获得高位置声音获得高位置声音的办法有很多种,但比较见效的一种就是用练习哼鸣的办法寻找头腔共鸣。哼鸣时,首先要感觉到所有腔体呈打开状态,然后同时用“哼一吸一叹”的办法哼出高位置的声音。“哼”的感觉是:头部的鼻窦、蝶窦、额窦都从里面撑开,鼻根或眉心有一种向里“绷紧”的感觉,舌头轻轻堵上后鼻道出口,形成哼鸣状态,哼出来的声音走向应该是向后向下的。“吸”的感觉是哼出轻松、明亮的声音之后,把舌头轻轻离开后鼻道出口,这时声音变成一个圆润的、半哼半唱的“啊”,用顺着上腭往里吸气的感觉,把声音深深向后向下吸下去。“哼吸叹”分解开是三个动作,但要通过练习把这三个动作练成同时发出的一个动作。发出来的声音有半哼半唱的感觉,明显感觉到明亮、轻松、通畅。“哼吸叹”用力的方向是向后向下的,发出声音的实际走向是向前向上的。在轻轻闭上上下唇哼鸣时,上下唇不应感到有发麻的感觉。凡有发麻的感觉,就证明口腔内仍然有共鸣,声音没有完全顺着“后通道”吸、叹下去。四、歌唱中的声与情一切艺术都是“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声乐演唱艺术尤其如此。歌唱的本质就是人们情感的体现,演唱者通过运用熟练的发声技巧,以真挚的情感、优美的声音生动地表达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来感染观众,引发其感情共鸣。声乐演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由“声”与“情”的高度结合来体现艺术审美感情的。“声”与“情”在艺术表现中作为统一的表现整体,其中“情”是起主导作用的,“声”是传情的手段,也是传情的保证。脱离开“声”与“情”的内在联系,孤立强调某一方面,将很难达到理想的歌唱艺术效果。1、以情带声在歌唱艺术中,“情是对演唱者的一个重要美学要求,也是对演唱水平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有“情”的歌声才具有艺术感染力,在古代的唱论中就非常注重对情感的要求。清乐府传声中写道:“唱曲之法,不但声之宜讲,而得之情尤重。唱者不得其情,则邪正不分,悲喜无别。即声音绝妙,而与曲词相背,不但不能动人,反令听者索然无味矣。”文中指出,唱曲一定要唱情,否则即使声音再美妙也不能让听者感动。所以没有情感的演唱,即使有好的声音条件和高超的发声技巧,也会使人感到这只是在卖弄声音和技巧而已。想要把“歌”唱好的关键还是要以情带声,“情真歌亦美,音美情更真”。 要想正确抒发曲中的情感首先演唱者要深刻理解声乐作品的内容和主题,体验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情境,以及作品中人物的性情、神态等。这样“情”自然就会有的放矢。在演唱中要唱出人物的感情,还必须结合演唱者自己的情感,要想歌声中有情,演唱者首先应该感动自己,这样才能感动观众。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在演唱绣金匾时,当唱到“三绣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时,她眼中饱含着热泪,感情真挚,有如身临其境。尤其唱到“鞠躬尽瘁为人民,我们热爱你”时声泪俱下,充沛而真挚的感情中,迸发出饱满有力而令人动容的声音,使听者为之感动,为之落泪。这正是“一声歌到情融处,毛骨萧然六月寒”,所以只有以情带声的歌唱,才会产生这么巨大的艺术感染力。2、以声传情语言是声音的根源,声音是语言的基础;同时声音是情感的表现,情感是声音的寄托。许多著名声乐教育家常说:“以声传情”,这简单的四个字将情感表现的重要性概括得淋漓尽致。俄罗斯著名的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亚平说过:“对于一个真正的歌唱家来说,仅仅掌握歌唱技术是不够的,还应该用声音表现出各种音乐情节,表现出人物的各种心情,发出为表现一定情感所需要的音调。” 演唱是以声音来表现感情的,它通过声音作用于人的听觉而唤起人们内心的情感。人们听到不同的声音引起的情感也有所不同,是喜、怒、哀、乐、爱、恨等感情的交加。演唱本身没有视觉形象,音乐之所以能这样的深入人心,就是因为它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虽然我们把“情”摆在主导地位,但决不能忽视声音的作用。声音是表达情感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情”只有通过“声”才能得到完美地体现。试想,如果演唱者的发声方法、歌唱技巧掌握不好,基本功不扎实,对作品驾驭及控制能力不强,即使再真挚的情感,也很难得到好的演唱效果。所以,只有熟练地掌握歌唱技术,才有可能去完美地表现情感。3、声情并茂 声情并茂是我国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货物国际海运合同范本
- 货物代理订舱合同范本
- 2025年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学期乐理基础测试
- 演出舞台装卸合同协议
- 租房接货协议合同模板
- 美甲店加盟联锁协议书
- 物业售卖物资合同范本
- 邮政员工集体合同范本
- 药厂托管经营合同范本
- 维修拆除安装合同范本
- 2025年六西格玛绿带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河北石家庄市直事业单位公开选调工作人员173名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公务接待礼仪及物资准备清单
- 2025年教育系统后备干部面试题及答案
- 2026年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584人(一)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GB 11174-2025液化石油气
-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3.2与世界深度互动2025-课件
- 农村私宅转让协议书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道路工程检测技术》专业生涯发展展示【高职(专科)】
- 2025年四川教师公招《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 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苏科版第1-2章高效培优提升卷)(考试版A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