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家长怎样陪孩子读好绘本_第1页
论文:家长怎样陪孩子读好绘本_第2页
论文:家长怎样陪孩子读好绘本_第3页
论文:家长怎样陪孩子读好绘本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长怎样陪孩子读好绘本寻乌县幼儿园 张桂兰多数家长认为儿童图画书只有几页图画,不值得买;即使买回来,也不觉得孩子能从中得到什么乐趣。这些家长至少犯了两个错误:一是低估了儿童图画书的价值和功用;二是低估了孩子的认识能力。图画书主要是以图画讲故事,即使文字很少,甚至没有字,画面上的色彩、线条、人物表情等元素也能传达丰富的意义。对于儿童来说,这些画面元素并非是像成人看起来那样无缘无故和莫名其妙的东西。因为一岁不到的孩子就具有很好的观察力,而三岁孩子的语言能力、想象力和好奇心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他们能够以出乎成人预想的方式进入故事世界,并从中得到真正的乐趣。因此对于富有想象力和好奇心的儿童来说,图画书里处处有故事,处处需要他们的解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家长能够和孩子一起去寻找和解读图画书中的故事,那么阅读就会是一个充满对话和分享乐趣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常常还会提到这样的问题:书上的文字那么少,怎么读给孩子呢?读了一遍还不行,总是让我读,什么时候才能自己读书呢?我读的那么辛苦,他到底听懂了没有呢?这也是我们家长的固有思维模式不认识字的孩子只能依赖我们家长而阅读。其实,要解答这些问题,家长首先必须认清以下几个问题:1、一本好的故事书是值得一读再读的,也是必须一读再读之后才能完整领略到她的魅力的。那种孩子读了一遍就完全理解,可以放在一边的图书绝不是好的图书,或者说不是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阅读的图书;2、反复阅读不是重复阅读,每次阅读的重点、每次阅读要讨论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把握住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阅读的对话提问重点,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好习惯,才能让孩子逐渐从依赖阅读由对话式的分享阅读最终过渡到独立阅读;3、阅读的目的是理解故事和感受故事,对故事形成自己的看法,为了完成这些目的而进行的阅读才是有价值的阅读,对于低幼儿童,希望通过一次阅读就能学习做人的道理是不太切实的目标。那么家长应怎样培孩子阅读绘本呢?一、第一次引导孩子阅读绘本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家长要引导孩子阅读图书的封面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而在阅读前让孩子对故事进行猜测会激起孩子强烈的阅读欲望.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书的封面上画有一大一小两只兔子,小兔子抓住大兔子的耳朵,仿佛在说些什么.教师就可以引导孩子看图,猜猜他们对话的内容,从而引出故事的题目猜猜我有多爱你。(二)跳过绘本的“环衬页”和“扉页”环衬是封面与书芯之间的一张衬纸,很多绘本的环衬上也画有图画,不过你可千万不要以为它们仅仅是起装饰作用的图案而马上一翻而过,实际上,绘本的环衬不但与正文的故事息息相关,有时还会提升主题。扉页就是环衬之后,书芯之前的一页,上面一般写着书名和作者的名字.扉页不仅仅只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门,不仅仅是告诉你谁是故事的主人公,它有时还会讲故事。虽然这些也是阅读的重要内容,但我们不建议第一次阅读的时候就带孩子看,在后面的阅读中,它有自己独特的作用。(三)引导孩子阅读正文1、家长应投入感情地朗读故事正文一定是孩子精读的部分。可绘本的正文部分究竟是应该由家长读给孩子听,还是放手让认识了几个字的孩子自己去读呢 ?不管是日本最久负盛名的绘本阅读的推广者松居直,还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洛姆布鲁纳,他们都一致认为:家长得先为儿童读故事。因为绘本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当您把绘本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绘本的体验才会永远地留在孩子的记忆当中.当孩子欣赏画面时,家长投入感情地朗读故事,并加上动作,神态辅助语言来“演”故事,用生动,夸张的手法来呈现故事,有时还可以用故意犯错来培养孩子读图的敏感度在引导孩子阅读正文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急着说教,也不能不断地提问,说明,犹如应试教育一般,应该把看书,思考的空间留给孩子,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品味故事,让他们的体验和感受经过时间沉淀,再慢慢地转化为自己知识和智能。在给孩子读图画书时,也一定要让孩子自己看图,每一个孩子都是读图画的天才,只要故事在图画上表现出来,那么孩子的眼睛就会发现它们。他们能发现画家没有发现的破绽,能读出成人料想不到的意思.在听好饿的毛毛虫时,你会发现孩子一边盯着那条因为贪吃而肚子痛的毛毛虫,一边做出了自己的诊断:“毛毛虫是因为妈妈不在身边才生病的。”因为孩子从毛毛虫身上联想到了自己,像他们这样的孩子肚子痛时,首先寻求的就是妈妈的安慰。2、在朗读之后,家长一定要提出问题,让孩子对您所朗读的内容有一个理解和思考的过程。例如,绘本愿望树第二页,我们在朗读文字之后可以问孩子:哪只小熊是贝迪?他在做什么?弟弟说了什么?贝迪会说什么?其中,前几个问题都可以在图画中或文字中找到答案,提问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借助画面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而最后一个问题则是在这页画面中找不到答案的,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孩子通过对画面的推测,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投射到故事人物身上,从而形成自己对于图画书的看法。在第一次阅读时家长提问主要包括这样的一些问题:观察性问题(在做什么?什么样子?什么表情?);判断性问题(什么心情?什么感受?在说什么?);预测性问题(接下来会说什么?会做什么?可能会遇到什么?)假设性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批判性问题(你觉得这样做好吗?你觉得这样做的后果可能是什么?)而这些问题,都是紧密围绕主题进行的,尽可能不问和主题无关或关系甚微的问题。这种在成人对于文字的朗读之后,和孩子一起基于对画面的观察和对文字的理解而进行的对话式的讨论和分享,可以起到启发思考、加深理解、考察理解程度和激发想象力的作用。当这样阅读完第一遍之后,孩子往往会意犹未尽,因为这不是妈妈在给他讲故事,而是他自己在和妈妈一起读故事,这种掌握主动权的阅读会激发孩子更浓厚的阅读兴趣。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鼓励孩子马上或者稍微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阅读这本书,并且进行更加细致的观察和更加个人化的思考。二、第二次引导孩子阅读绘本时应注意的问题:(一)通过封面引导孩子回忆绘本内容当我们第二次阅读此书时,我们仍然要在封面上做短暂的停留,让孩子大致回忆书中的内容,鼓励孩子说出自己能理解能记住的内容。(二)阅读绘本的“环衬页”和“扉页”绘本我爸爸的环衬上的图案就是“我爸爸”身上那件棕黄色睡衣的一个小小的局部。而蚯蚓的日记的环衬竟然都是蚯蚓在不同时期所拍的照片,有自己第一天上学时的留影,有自己和家人,好朋友的合影,还有自己的考试成绩单和教师的评语,我们仿佛看到了小蚯蚓的成长记录,孩子一定会被这些可爱的画面给吸引住了。如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书实际上有两个扉页,第一个是张单页,第二个是一个带版权页的跨页。在第一张扉页上,作者画了一只小兔子骑在一只大兔子的脖子上.你看,这时的大兔子是静止不动的,而且大兔子和小兔子的头都扭了过来,一双黑点似的眼睛望着书外,也就是故事之外的你,似乎在询问你:嗨,你准备好了吗? 快和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名叫猜猜我有多爱你的故事里吧!当翻过这一页,会看到三幅充满了动感的小图大兔子背着小兔子扬起了后腿,准备起跳,猛地往斜上方一蹿这其实是一个连贯的起跳动作这一跳,两只兔子就跳到了后面的正文里。于是,我们看到小兔子紧紧地抓住了大兔子的长耳朵,听到他问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 ”这富有动感的画面把读者的视线牢牢地锁住,想不看下去也难。(三)引导孩子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第二次阅读时,孩子已经大致理解了故事的内容,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些任务,让孩子更好的参与到阅读中来,并且进一步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理感受。例如绘本愿望树阅读第二、三页时,家长朗读到“弟弟在后面追”之后,就可以先读“弟弟不停的喊。”然后,把弟弟的话留给孩子去读。孩子虽然可能不认识“该我了”,但是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经验把弟弟的语言合理的添加进去,而家长则可以肯定孩子正确的推测后,再读出书上的文字。在低幼图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重复的语句,例如本书中的“对于一只的小熊来说,这些也不顶用啊!”反复出现和强调之后,孩子会对这些重复的语句非常感兴趣,家长也可以把这些句子留给孩子去读。(四)引导孩子观察一些第一次阅读时没有关注的细节在第二次阅读时,家长除了通过给孩子任务,让孩子参与朗读来加强孩子阅读的主动性,还应引导孩子观察一些第一次阅读时没有关注的细节,例如次要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背景的变化;与情节关系较为密切的小材料。如绘本愿望树书中的油灯、烤饼之类,切忌在第一次阅读的时候就让孩子关注过多细节,这样并不能很好的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反而会干扰孩子对于故事本身的理解。更多的对话,是在孩子基本理解故事情节之后的第二次阅读中进行的。此次阅读中,也可以让孩子再次体验人物的感受,让通过想象孩子补充人物的对话,这时由于孩子对故事内容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想象和补充的内容会更加丰富。第二次以后的阅读,我们通称为第三次阅读,也就是孩子完全了解故事内容之后,通过阅读,不断加深理解,不断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故事中的人物身上的过程。通过前两次家长有目的有步骤的指导之后,孩子会对图画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且往往愿意尝试着自己进行阅读。这时,家长要鼓励孩子摆脱文字的限制,用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对于图画的理解以及对于故事的理解。实际上,这也就是通过有效的对话式分享,帮助孩子从依赖阅读过渡到独立阅读的过程。在这次阅读中,家长可以尝试着让孩子通过表演、复述、讲述等形式,脱离书本的限制,更多的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已有水平鼓励孩子续编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