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九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考点25认识大洲 栏目索引 核心知识 1 亚洲地理位置的特点 1 位置纬度位置 地跨热带 和北寒带 是跨纬度最广 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海陆位置 东 北 南三面濒临大洋 西面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 2 范围西北 以 乌拉尔河 里海 大高加索山脉 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 西南 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 东北 以与北美洲为界 东南 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答案 北温带 乌拉尔山 白令海峡 2 亚洲地形 气候 水系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答案 高原 山地 季风 知识归纳 亚洲季风气候的分布 成因及影响总结 1 分布亚洲大陆的南部和东部 是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 由低纬向高纬 依次分布着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其中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以及菲律宾群岛北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 韩国和日本等国的南部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 朝鲜 日本等国的北部以及俄罗斯的东部太平洋沿岸地区 2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亚洲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 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与其位置有关 从东亚来讲 处在世界最大的大陆 亚欧大陆的东部 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 太平洋 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明显 冬季 风从亚欧大陆北部的蒙古 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吹向太平洋 形成寒冷干燥的偏北风 也就是冬季风 夏季 亚洲的内陆升温快 气压低 太平洋升温慢 气压高 于是湿热的气流从太平洋 印度洋吹向亚洲大陆 形成偏南风 也就是夏季风 冬季风风力强劲 影响范围较大 受其影响 东亚大部分地区冬季低温少雨 当夏季风盛行时 东亚的降水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东部沿海地区高温多雨 3 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 夏季风强的年份 从海上带来的水汽多 降水也多 反之 夏季风弱的年份 降水就少 如果降水过多 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 反之 降水过少 就可能造成旱灾 因此 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季风影响的地区易发生旱涝灾害 返回 命题探究 考向一亚洲基本概况典例剖析读 亚洲地区图 回答问题 1 亚洲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 和 水域广阔 因而东部和南部地区具有显著的 气候特征 答案 太平洋 印度洋 季风 2 将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山脉 a b c 河流 d e f 高原 g 平原 乌拉尔山 昆仑山 喜马拉雅山 恒河 长江 叶尼塞河 伊朗高原 蒙古高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 东北平原 答案 半岛 岛屿 中南半岛 印度半岛 阿拉伯半岛 苏门答腊岛 加里曼丹岛 斯里兰卡岛 答案 3 北回归线经过亚洲的 和 两条大河 经过亚洲的 和 两大半岛 4 北极圈经过亚洲的 和 三条大河 恒河 湄公河 阿拉伯半岛 印度半岛 鄂毕河 叶尼塞河 勒拿河 答案 5 一艘油轮从波斯湾驶往日本本州岛的西海岸 请依次写出其可能经过的海 大洋 海湾和海峡的名称 答案波斯湾 霍尔木兹海峡 阿拉伯海 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 南海 太平洋 日本海 答案 跟踪训练 我们亚洲 山是高昂的头 亚洲雄风震天吼 相信你很熟悉这首歌 那么你对亚洲了解多少呢 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在图中的适当位置 用 画出亚 欧两洲的分界线 解析亚 欧两洲以乌拉尔山脉 乌拉尔河 里海 大高加索山脉 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 答案略 解析答案 2 图中f岛多地震的原因是 解析f岛为苏门答腊岛 结合世界板块分布可知 该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地壳运动活跃 故多地震 解析答案 位于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地壳活动频繁 3 图中k处渔业资源丰富 原因是 解析图示k处为日本北海道岛附近海域 由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在此交汇 故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渔场 解析答案 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在此交汇 4 小明通过读图 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 四周低 他判断的依据可能是 解析图示亚洲的河流大多从中部向四周流 故判断亚洲的地势是中高周低 解析答案 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 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5 图中a b c d e五条河流中 不会出现凌汛的是 a河流流量丰富 但航运价值不大 其自然原因是 解析河流凌汛现象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 一是有结冰期 二是河流自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流 图示e河流为我国的长江 其主要流经亚热带地区 河流无结冰期 故无凌汛现象 解析答案 e 纬度较高 结冰期长 6 2006年 应美国 沙特阿拉伯 摩洛哥 尼日利亚 肯尼亚五国元首的邀请 胡锦涛同志于当年4月18日 29日对上述五国进行了国事访问 上述五国中 位于h半岛上的是 全世界有许多地方因缺水而引发冲突 其中h半岛就是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新加坡的年降水量不算少 但也成为世界上缺水的国家 它们缺水的原因有何不同 答案 沙特阿拉伯 h半岛 新加坡 解析图示h半岛为阿拉伯半岛 沙特阿拉伯位于该半岛上 h半岛缺水主要是由于受热带沙漠气候影响 降水少 水资源不足 而新加坡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 降水丰富 但由于是岛国 且面积小 地表径流储存少 故水资源不足 解析答案 属热带沙漠气候 降水稀少 为面积很小的岛国 境内缺少大河 考向二亚洲气候特征 成因及分布典例剖析读 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图1 和 甲 乙两地气候资料图 图2 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图1中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b c f h 解析从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可知a h依次是极地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解析答案 2 e气候的成因 g气候的成因 解析e气候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 风带季节移动影响形成的热带季风气候 g气候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地中海气候 解析答案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气压带 风带的季节移动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 带控制 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3 根据甲 乙两地气候资料图判断甲 乙两地所在的气候区 甲 乙 填图1中的字母 解析 答案 p d 解析读甲 乙两地气候资料图可知 两地均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但甲地降水量大于乙地 由此可推断甲地气候海洋性显著 应位于日本 乙地应位于我国秦岭 淮河以南地区 4 比较甲 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夏季气温高 冬季温和 最冷月均温均在0 以上 气温年较差甲地小于乙地 年降水量甲地大于乙地 甲地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降水总量大 乙地降水集中在夏季 降水季节变化大 解析 答案 解析甲 乙两地气候的相同点 夏季气温高 冬季温和 或最冷月均温均在0 以上 不同点 气温年较差甲地小于乙地 年降水量甲地大于乙地 甲地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降水总量大 乙地降水集中在夏季 降水季节变化大 5 简述甲地降水特点的成因 解析甲地受海洋影响 终年降水丰沛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 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 答案受海洋影响 终年降水丰沛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 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 解析答案 跟踪训练右图为 亚洲部分地区简图 图中等值线表示2008年11月2日15时 北京时间 东亚地区海平面气压 单位 百帕 分布状况 黑色粗曲线表示锋面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请在图中正确的位置 用符号标注出锋面的类型 解析本题考查锋面的判断 答案略 解析答案 2 此时 图中的五个城市中可能是阴雨天气的为 北京在该日之后几天的天气状况是 解析冷锋降水多发生在锋后 暖锋降水多发生于锋前 结合第 1 题 可以判断出五个城市中可能是阴雨天气的为首尔和哈巴罗夫斯克 首尔 哈巴罗夫斯克 阴天 刮风 下雨 降温 解析答案 3 下图的四幅气候资料图中分别表示北京和松江的是 和 试比较两个城市的气候特征的差异 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解析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分析 答案差异 最低月均温松江大于0 北京小于0 气温年较差北京大于松江 年降水总量松江大于北京 降水的季节分配 北京不均匀 而松江较均匀 原因 松江的气候受海洋影响显著 海洋性明显 解析答案 返回 对点练习 1 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亚洲局部图 1 2 3 4 材料二下图为岛国新加坡简图 新加坡国土面积714 3平方千米 2013年 其中主岛面积约628 35平方千米 地形单一 平均海拔15米 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 总人口约540万 2013年 经济发达 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 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但居住在这里丝毫感觉不到这一点 虽然地表没有河流 但新加坡的降水相对充沛 新加坡政府当然不甘心让这些宝贵的淡水白白流进大海 它们都被回收利用起来 经过复杂的处理供给城市用水 即便进口淡水和海水净化的成本非常高 新加坡的水价却低得惊人 每吨只要1 77新加坡元 水质也非常好 直接饮用也没有问题 1 2 3 4 1 2 3 4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 在政府修建的组屋里 水龙头的口径要比中国国内的小 这也许是出于节水考虑吧 材料三新加坡是世界著名的转口港 东南亚重要的商业 旅游城市 也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 自然资源缺乏 经济以转口 出口加工 航运 金融为主 主要工业部门有造船 钻井平台制造 炼油 石油化工 电子 电器 纺织等 1 据材料一描述新加坡的地理位置特点 解析答案 1 2 3 4 解析地理位置主要从半球位置 经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三个方面来回答 新加坡的半球位置 北半球 东半球 经纬度位置 赤道附近 103 40 e 104 00 e 海陆位置 马来半岛南端 扼马六甲海峡东口 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邻 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 答案新加坡位于北半球 东半球 赤道附近 位于马来半岛南端 扼马六甲海峡东口 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邻 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 是一个城市岛国 1 2 3 4 2 据材料二分析新加坡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解析答案 1 2 3 4 解析水资源不足的原因要考虑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结合材料 新加坡国土面积714 3平方千米 2013年 其中主岛面积约628 35平方千米 地形单一 平均海拔15米 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 总人口约540万 2013年 经济发达 可知 自然因素为国土面积狭小 地表河流短小 储水条件差 社会经济因素为人口稠密 经济发达 用水量大 答案国土面积狭小 地表河流短小 水资源总量少 储水条件差 人口稠密 经济发达 用水量大 1 2 3 4 3 简述克拉运河的开凿对我国的积极影响和对新加坡的消极影响 解析答案 1 2 3 4 解析克拉运河的开凿对我国的积极影响主要 克拉运河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 可以大大缩短太平洋与印度洋间的航程 使我国对欧洲和非洲贸易的航程缩短 不必绕道马六甲海峡 安全性提高 有利于国防安全 能源安全 新加坡是船舶过马六甲海峡的必经之地 克拉运河的开凿会使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减少 使其 东方十字路口 的地位下降 解析答案 1 2 3 4 答案对我国的积极影响 缩短太平洋与印度洋间的航程 节约能源和时间 运河不仅可以供石油运输 还可以供其他货物运输 可以改变欧亚贸易路线 可以使我国对欧洲和非洲贸易的运输安全性得到提高 改变我国过度依赖马六甲海峡的状况 有利于国防安全 能源安全 有利于我国的和平崛起 对新加坡的消极影响 马六甲海峡过往的船只有所减少 其 东方十字路口 的地位有所下降 1 2 3 4 解析答案 4 新加坡本国没有石油资源 却成为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 试分析其原因 解析本题要从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来分析 并结合新加坡的地理位置 一是其扼守马六甲海峡 是世界原油运输的重要中转站 二是东南亚地区有一定的石油开采量 可为其提供原料供给 三是市场广阔 海运便利 利于出口 答案新加坡虽没有石油资源 但其扼守马六甲海峡 是世界原油贸易运输的重要中转站 同时东南亚地区有一定的石油开采量 可为其提供原料 成品油主要用于出口 附近地区市场广阔 且海运交通便利 1 2 3 4 2 2016 金丽衢十二校第一次联考 根据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印度尼西亚局部区域示意图 1 2 3 4 1 从水源补给角度分析苏门答腊岛东部沼泽的主要成因 解析答案 1 2 3 4 解析本题从水源补给角度考查沼泽湿地的成因 从图形中可知 苏门答腊岛的沼泽地主要分布在岛的东北侧 其地处低纬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 降水量丰富 东北部的地形以平原为主 地形平坦 排水不畅 地下水位较高 当地河网密布 地表径流量丰富 当地植被覆盖率高 森林涵养水源补给给沼泽湿地等 答案热带雨林气候 降水充沛 河流众多 水量丰富 地下水位高 沿海海水入侵 东部山地森林广布 涵养水源补给 答出其中4点即可 1 2 3 4 解析答案 2 印度尼西亚有 地质灾害的超市 之称 简述其自然原因 1 2 3 4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灾害及其发生的原因 地质灾害包括了地震 火山喷发 滑坡 泥石流 崩塌等现象 根据图形可知此地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区 地壳运动活跃 因此多火山 地震 该处断裂发育 岩体破碎 加上地形坡度大 降水强度大 容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答案地处板块交会处 地壳运动活跃 多火山 地震 断裂发育 岩体破碎 多山地丘陵 地形起伏大 降水丰富 多暴雨易引发滑坡 泥石流 1 2 3 4 解析答案 3 举例说明印度尼西亚利用丰富的火山资源发展的主要产业活动 解析火山在喷发时 有大量火山灰 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土壤肥沃 可以发展农业 火山喷发后冷却形成的火山地貌 可以发展旅游业 火山在喷发时岩浆中有丰富的金属矿产等可以发展矿业 其岩石冷却后形成的岩石则可以发展建筑业 在此有丰富的地热能 可以发展地热发电等 答案利用火山灰发育的肥沃土壤 发展种植业 利用火山地貌 地热资源 发展旅游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章节测评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历年招教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口腔技能考试真题及答案
- 有机化学实验考试操作题及答案
- 2025江苏省安全a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测评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护士n3考试真题及答案
- 南靖期中考试卷子及答案
- 语文七月份考试题及答案
- 凤台一中奥赛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中国华腾工业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3卷合一)
- 2025年江苏省国家公务员考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电力系统工程师高级专业试题及答案
- 屠宰场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 2025年电商平台新业态发展趋势与运营策略研究报告
- 2025智慧医疗设备供应与区域市场拓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学习通《大学生就业指导》章节测试含答案
- 深圳市中小学生流感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
- 高速铁路隧道衬砌拆换支架施工方案
- 2018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 《人工智能概论》第5章 机器学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