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ado-VBar设定全攻略.doc_第1页
Mikado-VBar设定全攻略.doc_第2页
Mikado-VBar设定全攻略.doc_第3页
Mikado-VBar设定全攻略.doc_第4页
Mikado-VBar设定全攻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ikado VBar設定全攻略本文是本站會員lliu0130(劉大川先生,來自臺灣台北)近日的VBAR調整心得,整理出大量的心得文章,RCM特別將劉兄辛勞分享的文章整理成一篇文章,共計有9篇文章,本文收錄全部文章分頁條列,讓各位想了解VBAR的人能夠在本文當中獲得解決!非常感謝劉兄辛勞的付出分享,讓各位都能受益!首先我們從VBar 連接電腦注意事項開始!VBar設定除了第一次設定要初始化外,也就是,(以下為 Windows 平台為例)1、執行VBar電腦端程式。2、VBAR接USB至電腦, 並確認電腦端上 USB燈號為綠燈。3、開控、直昇機BEC送電。這時 VBar 會初始化再進入設定程式.有點像電腦重新開機一樣.其他設定可以在BEC已送電狀況下插USB接電腦,設定完也可直接拔,BEC不用斷電再開。前提是 Windows 平台, VBar 設定程式要先啟用再插拔USB,而 Mac 平台則要先插 USB再執行VBar 設定程式.初始化程序在下列情況使用,1、在第一次設定2、VBar開機後異常時使用,如十字盤亂跳。3、改變輔助通道使用方式後十字盤傾斜。4、其他異常未明狀況.初始化程序除上述在接電後啟用外, 也可以在接上電腦後, 按下下圖右方中間在其他裡的冷啟動(重新校正)來執行。VBar 基本設定程序一. 事前準備VBar 基本設定程序1. VBar / mini VBar 一組2. 電腦端設定程式.可至這裡下載, 目前最新的為 5.3.2 PC版, 5.3.2 Mac 版3. mini USB 連接線.4. 已組裝好直昇機一架,已安裝好伺服器,但伺服器訊號線先不用連接至VBar.5. 螺距規二. 遙控器事前設定1. 建立一新模組2. 十字盤類型 (SWASH Plate) : 1 Servo90 3.十字盤混控設定全部取消.4.升降,副翼,尾舵的大小舵(DR)/指數(EXPO)為 100/05.最大行程量(ATV, Travel Adustment) : 1006.SUBTRIM, TRIM 全都為07.飛行模式則依自己需要設定,在VBar 校正時可以在 Normal,但要建議馬達線暫時斷線,以防無預警啟動.三. 安裝電腦程式執行光碟片或在之前準備事項裡提供的下載點下載的VBar電腦端設定程式. Win 7請以管理者身份來安裝.在安裝完後,桌面會有VBar程式的捷徑.滑鼠移至捷徑上按右鍵選內容,在目標路徑上的最後面加上 -l tw 再按確定,就可以把VBar 設定程式改成繁體中文.四.mini VBar (俗稱小V) 的接線在此列出常用的三種接線方式.1.傳統外接式接收Mini-VBar 在接線上因為體積縮小的關係. 接收過來的 AILE, ELEV,RUDD 訊號是用共用訊號線接在 RX-A 通道上.此通道注意不可帶 BEC 電力.RX-A 通道在下圖中是中間右方的接腳最右邊. V 字LOGO 朝上.此通道有三支接腳,由上而下是 AILE, ELEV, RUDD. 如果搭配訊號線的顏色則是咖啡色/黑色 接 AILE紅色 接 ELEV黃色/ 白色 接 RUDD.所以下方照片由下而上是至接收,RX-A: AILE,ELEV,RUDDRX-B: PITCH (AUX1/CH6) (此埠可帶BEC電力)RX-C: VBar 尾舵感度線 (此埠可帶BEC電力)至伺服器,CH1-3 : CCPM伺服器 (由機尾往機頭看, CH1:ELEV,CH3(右邊):AILE, CH2(左邊): PITCH.RD: 尾舵伺服器2.FUTABA S-BUS至接收,RX A = 不用接RX B = 油門訊號輸出,(電變的油門線接至此埠)RX C = 接收過來的 S-BUS訊號線.至伺服器,CH1-3 : CCPM伺服器 (由機尾往機頭看, CH1:ELEV,CH3(右邊):AILE, CH2(左邊): PITCH.RD: 尾舵伺服器3.用VBar當接收,支援 DSM2,DSM-X至接收,RX A = 不用接RX B = 油門訊號輸出,(電變的油門線接至此埠)RX C = BEC 電力輸入,如果電變ESC帶BEC供電則 RX-C則可為備用電力,但供電電壓須一致.RX 1 = 衛星天線1RX 2 = 衛星天線2至伺服器,CH1-3 : CCPM伺服器 (由機尾往機頭看, CH1:ELEV,CH3(右邊):AILE, CH2(左邊): PITCH.RD: 尾舵伺服器五.VBar (俗稱大V) 的接線方式, 藍,銀V 接法都一樣在此列出三種常見的接線方式1.傳統外接式接收至接收,AUX: VBar 尾舵感度線.(此埠可帶BEC電力)Elevator: ELEV (此埠可帶BEC電力)Aileron: AILE (此埠可帶BEC電力)Colle/ESC : PITCH (AUX1/CH6)RUDD/AUX2 : RUDD至伺服器,Channel1-3 : CCPM伺服器 (由機尾往機頭看, CH1:ELEV,CH3(右邊):AILE, CH2(左邊): PITCH.Channel4 : VBar 定速線.Tail Servo: 尾舵伺服器2. FUTABA S-BUS至接收,AUX: 接收過來的 S-BUS訊號線.Elevator:不用接 (此埠可帶BEC電力)Aileron: 不用接 (此埠可帶BEC電力)Colle/ESC : 油門訊號輸出,(電變的油門線接至此埠)RUDD/AUX2 : 可用在外部定速器至伺服器,Channel1-3 : CCPM伺服器 (由機尾往機頭看, CH1:ELEV,CH3(右邊):AILE, CH2(左邊): PITCH.Channel4 : VBar 定速線.Tail Servo: 尾舵伺服器3.用VBar當接收,支援 DSM2,DSM-X至接收,AUX: 不用接 (此埠可帶BEC電力)Elevator:不用接 (此埠可帶BEC電力)Aileron: 不用接 (此埠可帶BEC電力)Colle/ESC : 油門訊號輸出,(電變的油門線接至此埠)RUDD/AUX2 : 可用在外部定速器至伺服器,Channel1-3 : CCPM伺服器 (由機尾往機頭看, CH1:ELEV,CH3(右邊):AILE, CH2(左邊): PITCH.Channel4 : VBar 定速線.Tail Servo: 尾舵伺服器六.VBar 與電腦的連接與驅動程式更新VBar設定除了第一次設定要初始化外,也就是,(以下為 Windows 平台為例)1、執行VBar電腦端程式。2、VBAR接USB至電腦, 並確認電腦端上 USB燈號為綠燈。(如果VBar是第一次用USB接電腦,請先參考下方的驅動程式更新說明)3、開控、直昇機BEC送電。如果是第一次,而您的ESC/BEC不是分離供電,建議先把馬達線拆開,以防無預警的轉動.這時 VBar會初始化再進入設定程式.有點像電腦重新開機一樣.其他設定可以在BEC已送電狀況下插USB接電腦,設定完也可直接拔,BEC不用斷電再開。前提是 Windows 平台, VBar設定程式要先啟用再插拔USB,而 Mac 平台則要先插 USB再執行VBar 設定程式.初始化程序在下列情況使用,1、在第一次設定2、VBar開機後異常時使用,如十字盤亂跳。3、改變輔助通道使用方式後十字盤傾斜。4、其他異常未明狀況.初始化程序除上述在接電後啟用外, 也可以在接上電腦後,按下下圖右方中間在其他裡的冷啟動(重新校正)來執行。VBar第一次接電腦時,驅動程式更新說明如果VBar是第一次接上電腦時,會出現偵測到新硬體但會找不到對應的驅動程式.必須手動指定驅動程式所在目錄, 如果您是 Windows 7 ,有時錯失第一次指定驅動程式時,再把USB接上不會再出現偵測到新硬體時,則要用裝置管理員來進行驅動程式更新.而驅動程式是放在VBar安裝程式目錄/光碟的 driver 目錄下.如果是mini VBar 則指定 VstabiUsbDriver2 目錄如果是VBar 則指定 VstabiUsbDriver 目錄七.校正程序首先,按照前述分享的把遙控器跟接收對頻完成,接收訊號線先接至VBar,但伺服器先不要接到VBar, 再按冷啟動程序啟用VBar.在VBar設定裡,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要仔細調整才能有最佳飛行效果.以下畫面為PRO版畫面,如您為EXPRESS,接上VBAR在BEC送完電,畫面會精簡只顯示EXPRESS的功能而已.1.按下畫面右邊的安裝鈕進入設定程序2.準備開始進行設定第一次請按下方的 Create newsetup 來展開全新的設定.記得下次進來就不要再按這鈕,不然設定會全部清除.3.選擇接收種類.如果是傳統接收,則選標準獨立通道. S-BUS也有選項,選完後則按下下方的冷啟動後再進行設定.如果您是用VBar當接收.則下方為綁定(對頻)鈕. VBar對頻是不用插對頻金鑰的.在按下對頻後一秒鐘內,斷掉BEC電源再接上則VBar會進入對頻模式.跟控對好頻則到下一步.4.遙控器校正.此步驟很重要,關係著VBar的動作精準與否,須仔細進行.因為遙控器只是單純給訊號,並未直接控制伺服器,VBar則根據接到的訊號再推動伺服器.所以在此步驟,是要把遙控器的訊號校正到認定的標準.所以一定要按照下列三個步驟,依序完成遙控器校正.校正遙控器訊號方向每一通道測試,如遙控器的方向跟VBar不同,則設定遙控器該通道訊號反向(Reverse).例如遙控器的升降(ELEV)往前推時,如果畫面上VBar訊號為拉,則遙控器的升降通道就要反向(Reverse).依此類推,畫面上每一通道一一完成校正.VBar中立點校正遙控器的二搖桿回到中立點.這時檢查畫面上VBar 中立點訊號是否都顯示 0% ?如果沒有則調整遙控器的 Subtrim, 直到畫面上VBar各通道的中立點顯示為0%為止.VBar行程校正接著遙控器搖桿推到底,檢查各通道在畫面上是否顯示100%? 如果沒有則調整該通道的 ATV(Travel Adjustment),直到VBar在遙控器搖桿推到底時,畫面顯示100%.到這裡,已完成遙控器校正了,請按下下方的設定中心點記憶調整的值.這樣VBar才能精準的控制直昇機.5.設定感應器的安裝方向.在這裡請選擇感應器的安裝方向,只要選擇訊號線的方向及正裝或倒裝.跟感應器在主軸前方或後方無關.6.設定主旋翼旋轉方向(泰式版無此選項,固定為順時針)請由上而下看主旋翼的旋轉方向為順時針或逆時針.7.設定十字盤型式 (泰式版無此選項固定為HR-3, PRO還可自行設定十字盤規格)8.設定螺距方向 (泰式版無此選項,固定十字盤往上為正螺距)在這裡要選定,當集體螺距為正螺距時,十字盤的移動方向為往上或往下.9.伺服器方向校正.進到這步驟時, 請把CCPM伺服器訊號線一一接上VBar. 記得,尾舵伺服訊號線這時還不要接上, 不用擔心,在BEC送電下把伺服器接上不會有事的.請按照之前分享的接線法一一接上.當然之前舵片已上在最靠近中立點的齒位了.接著遙控器的油門輕推往上,也就是往正集體螺距的方向推動.再觀察三個CCPM伺服器舵片的動作是否為之前設定集體正螺距時的十字盤方向.例如亞拓的直昇機,十字盤應往上為正螺距.這時三個CCPM伺服的舵片應都要往上.如其中有往下的伺服器,就按VBar畫面上對應的伺服器設為反向,注意,不可以設定遙控器該對應通道反向喔.10.校正三平.三平,也就是伺服器舵片水平, 十字盤水平及集體螺距0度.利用畫面上舵機中心的微調功能來精準調整伺服器舵片水平,當然也可以利用十字盤微調功能.但我自己較偏好舵機中心微調功能來調.這是一個綜合調整的過程,須調整CCPM拉桿,PITCH拉桿來完成.11.調整集體螺距mini VBar 的集體螺距是調整遙控器的 PITCH 通道的 ATV(TravelAdjustment) 來完成的,並建議直到尾伺服設定畫面出現時再調集體螺距 .而VBar則是如下方畫面用100%的方式來調整.但VBar如遇到調好後集體螺距的上下限度數不一時,則調整遙控器PITCH 通道的ATV(Travel Adjustment) 來完成.因為VBar 對於大於 115%以上的ATV訊號是忽略的.所以建議是採降低ATV的方式進行.例如,集體螺距要+-12度,當調好時如為+12,-11度.則繼續提高百分比,直到-12度為止.但另一端可能已是+13度, 這時再調降PITCH 通道的 ATV(TravelAdjustment) 直到+12度為止.12.調整循環螺距.先把主旋翼請旋轉至跟機身平行.在VBar中,循環螺距請設定為8度,調整方式為利用百分比值來調整.當按下測量按鈕,則循環螺距會打至您設定的度數,再用螺距規量測是否到8度.按下開始位置則回到螺距0度的位置.13.選擇尾伺服種類(工作頻率)及尾舵行程邊界.在這裡,如您是mini VBar 請先調整集體螺距, 是調整遙控器的 PITCH 通道的ATV(Travel Adjustment) 來完成的.接下來要仔細設定尾伺服的工作頻率,不然當尾伺服接上會有燒毀的風險.如您的尾伺服型號在上面找不到對應選項.則 9254開頭的選項是1520us, 9251開頭的選項是 760us.當你選好工作頻率後,把尾伺服接上去.並進行尾舵左右邊界調整.如果尾舵的機械中立點正確,左右的行程邊界值應一樣.如差異過大,則要再調整舵片或尾伺服拉桿.另外如值大於120則表示拉桿在舵片上的孔位太短,而小於80則表示拉桿在舵片上的孔位太長.所以值要在80-120之間,並且接近或相等為最佳狀況.好了,到此,調機已完成了.接下來便是飛行調校.如果是EXPRESS則很簡單.如下畫面僅要調主旋翼的風格為精確,靈活或中等.風格表示黏手度.靈活為有點骨溜(滑).而精準則是跟你的手同步.再來主旋翼及尾舵的增益(感度),則先按照畫面上的參考值來調就可以試機了.如果您是PRO但,則可以參考本人的拙作,450及700級的調整紀錄.也有分享了VBar Pro 各種調整小技巧。VBar Pro 的通道選擇及尾舵感度控制應用VBar Express 的尾舵感度是用遙控器設定的.如下圖顯示為從發射機.但昇了 Pro 後會有所不同.這個輔助通道可以用來控制下列功能.1.通道0,1,2,3切換2.尾舵感度由遙控器控制.3.定速,熄火區控制.Pro 啟用通道有三種運作方式.選了不同通道啟用方式,要記得按冷啟動(重新校正)0,1,2,3 代表了4組不同的設定,可以依照需求來切換,如同裝了四顆陀螺儀供您切換一樣。1.由電腦來選 0,1,2,3 (預設)2.啟動通道 0/1/2/3, 由尾舵感度來切換通道 0: 感度 0-25通道 1: 感度 26-50通道 2: 感度 51-75通道 3: 感度 76-100在左下角即時顯示在輔助會多顯示一細指示條,而目前啟用通道也會顯示右方.這樣你可以切換不同組設定,但尾舵感度則由VBAR來設定.3.輔助-陀螺增益 (這才由控來控制尾舵絫參數.).當你選了這項,在尾舵感度上會顯示由發射機.不然你怎調控的感度都一樣.但要注意.這時你控上的感度不等於實際感度喔.以XG11為例.VBar尾舵感度65以上的計算公式=65+控T.Lock感度x1.67T.LOCK: 0% ./ Normal : 0% 的基準點為 65T.LOCK 0% 是 65 -120Normal 0% 是 65- 40譬如 T.LOCK 25% 為 VBar 感度80譬如 T.LOCK 17% 為 VBar 感度75譬如 Normal 7% 為 VBar 感度 60Align 450 Pro 換裝 Mikado mini-VBar Blueline Pro在700換裝VBar Sliverline 後徹底中毒, 所以450 Pro 也難逃慘遭毒手的命運.已昇Pro,並完成校正。同時內建EXPO取消,改由控設定。以及尾舵對集體、循環螺距補償之零度螺距校正。V-Bar如果沒昇Pro,則中立點的集體螺距必須為0度,不然尾舵對螺距補償會失準。在Pro除可校正外也可分別設定對集體、循環補償的力道。在線路配置部分,為了平衡 Castle Phoneix ICE50A 電變,訊號線及接收都安排在另一邊.因為接收為 JR-RG831,受限於V-Bar附的訊號線長度.原本想安放在主齒盤下方的接收則改為直立在主齒右方的空間,採魔鬼氈加魔術束帶固定.而天線一採垂直向上,一採橫過後腳架下方.而RA01T的隱藏式天線則水平擺置,形成 XYZ主體接收平面.因為miniVBar比3GX略寬,所以放不進機肚內。所以只能放升降導桿座,而我外接831接收,訊號線長度影響了接收的位置。而我馬達金插改4.0mm,所以機肚內是三支4.0mm金插。未來VBar會支援DMSS解碼,屆時再把馬達金插改回3.0,置入機腹應會簡潔很多。在mini-VBar及RG831接線端均貼上電氣膠帶,以防空中震動而使訊號線脫落而失控。用電氣膠帶的考量是,只要定時更換巡查,要撕下來也方便.如有殘膠用酒精擦拭即可.VBar Pro 調機心得心得.不過這只是個人心得,每人手感都不同, 供大家參考.因為遙控器只是給Vbar 訊號,再由 VBar 決定伺服要打多少.所以保持遙控器訊號的線性度再來調機是很重要的.當你在調手感時,如果覺得機子有點飄.這時有人會認為抓不住,反而加大 EXP.但這是剛好相反.因為控的訊號給太慢,而造成機子反應慢.那種感覺不是溜.所以建議把 VBar 內建的 EXP都取消,就是在下圖中.主旋翼跟尾舵的專家模式裡的指數.主旋翼是15%, 尾舵是50%都設為0%. 再來用控來控制. 而 EXPRESS 這內建的EXP是無法取消的.先把 ELEV/AILE DR/EXPO 先為 100/20,習慣了再調100/10,習慣了再調 100/0如覺太溜 (不黏手) 是用風格去控制, 一次以10單位來調整. 而不是改變遙控器的EXP.而尾舵的遙控器 DR/EXP: 100/30-40 或 100/20.1. 用控制回路調整左右自旋速度, 左邊調左旋, 右邊調右旋.2. 用停止增益 AB 來調整煞車力道, 也就是遙控器尾舵由外側回到中立點時,VBar要提高多少增益來煞車.停止增益 A 是調右旋煞停, 停止增益 B 是調左旋煞停.3. 上下大P時,如在改變正負P會跑,則提高尾舵對集體螺距的補償.所以在儘量保持遙控器的訊號線性度前提下1.用風格來控制黏手度,(滑溜度)2.用敏捷度來控制最大滾轉率3.尾舵用控制回路來控制左右自旋速度這樣機子會更精準, 穩中帶利. 完全在你手中. 等於實機模擬器,每次的調整先飛一,二趟去習慣它.接著機子就跟你合為一體而完全同步,享受人機一體的FU450 Pro mini VBar Bludeline 5.3 Pro 試機調整-控曲線線性度調整測試跟在擁擠空間不大的台灣台北空域相比,在台灣花蓮東部隨處可飛,處處可飛,吼!真是太讚啦!言歸正傳.9/28/2012今天VBar做了下列調整,450動作更犀利!要快就快要慢就慢。1.風格由80-85,也就是中等往精準偏十單位2、尾舵感度再提高10%. Normal:65%-75%ST1:60%-65%ST2:55%-63%3、尾舵煞車AB力道由20-234、VBar 內建EXP:05、控EXP由30-10. 中立感附近手感更明確、精準。想法是在維持循環的線性度為前提下調整。所以我把風格參數由中等往精準偏10單位(原80調85),光風格調高5單位,手感就明不同. . 這時原來的控EXP20已覺變鈍而不明確。所以把EXP由30、20、一路調到10,才覺機子中立點附近手感變明確。而VBar內預設的EXP15%已取消,改由控來調。接下來EXP會調為0, 如手感Ok,則會再提高敏捷度(滾轉率)由85-90100。這樣在保持線性度下儘量提高滾轉率,再用風格穩定機體特性。而原本在IDLE2,3100轉定速、+-12度上下拉時,在正負P反拉會有點跑掉的尾巴,在尾舵感度提高10%,左右煞車力道由20-23後,就鎖的穩穩。剛電池全充飽了,明早再用下列方式試機,1、DR/EXPO:100/0保持訊號線性度。2、VBar 風格偏精準維持操控穩定度。3、VBar 敏捷度(滾轉率)調整靈活度。9/29/2012今早試VBar EXPO:0, 控EXPO:0,利用風格標準偏精準10單位。OMG,天啊,穩定中帶利度的手感,不管是中立點附近,還是其他段的解析度都夠但又反應快速。而慢速移動時解析度夠又穩定,太讚啦!目前 mini VBar Blueline 5.3 Pro 的設定風格:85敏捷度:86陀螺增益:60無控制作用區:2升降舵預設補償:8模擬副翼:20指數(EXP): VBar 0%, 控: Normal : 30%,ST1:10%, ST2:0%)尾部旋轉翼-偏航比率:100陀螺增益: Normal : 75, ST1:65, ST1:63無控制作用區:5加速度:55P增益:80I增益:60停止增益A:23停止增益B:23指數(EXP): VBar 0%, 控 : Normal : 40%, ST1,ST2 :30%扭矩預設補償:螺旋總距:22, 循環:9, 零螺距:0控制回路 30 30VBar Pro 的通道選擇及尾舵感度控制應用.VBar Express 的尾舵感度是用遙控器設定的.如下圖顯示為從發射機.但昇了 Pro 後會有所不同.這個輔助通道可以用來控制下列功能.1.通道0,1,2,3切換2.尾舵感度由遙控器控制.3.定速,熄火區控制.Pro 啟用通道有三種運作方式.選了不同通道啟用方式,要記得按冷啟動(重新校正)0,1,2,3 代表了4組不同的設定,可以依照需求來切換,如同裝了四顆陀螺儀供您切換一樣。1.由電腦來選 0,1,2,3 (預設)2.啟動通道 0/1/2/3, 由尾舵感度來切換通道 0: 感度 0-25通道 1: 感度 26-50通道 2: 感度 51-75通道 3: 感度 76-100在左下角即時顯示在輔助會多顯示一細指示條,而目前啟用通道也會顯示右方.這樣你可以切換不同組設定,但尾舵感度則由VBAR來設定.3.輔助-陀螺增益 (這才由控來控制尾舵絫參數.).當你選了這項,在尾舵感度上會顯示由發射機.不然你怎調控的感度都一樣.但要注意.這時你控上的感度不等於實際感度喔.以XG11為例.VBar尾舵感度65以上的計算公式=65+控T.Lock感度x1.67T.LOCK: 0% ./ Normal : 0% 的基準點為 65T.LOCK 0% 是 65 -120Normal 0% 是 65- 40譬如 T.LOCK 25% 為 VBar 感度80譬如 T.LOCK 17% 為 VBar 感度75譬如 Normal 7% 為 VBar 感度 60VBar Pro 尾舵感度計算及尾舵對集體螺距補償心得2012/10/17今天450 Pro V2 / mini VBar Blueline 5.3 Pro 主要是調整尾舵感度及上下大P在拉時,在+-P轉換時,尾會略跑的狀況.在升完 Pro 第一件事,就是把輔助通道的功能再切回控制尾舵感度.不然升完Pro 預設是用來切換通道,並且停在通道0的位置.你會覺得,怎忽然控的感度設定失效了.但要注意.這時你控上的感度不等於實際感度喔.以XG11為例.VBar尾舵感度65以上的計算公式=65+控T.Lock感度/1.67T.LOCK: 0% ./ Normal : 0% 的基準點為 65T.LOCK 0% 是 65 -120Normal 0% 是 65- 40譬如 T.LOCK 25% 為 VBar 感度80譬如 T.LOCK 17% 為 VBar 感度75譬如 Normal 7% 為 VBar 感度 60所以今天試機完把感度調到.Normal : 75% (控 T.LOCK 17%)ST1 : 71% (控 T.LOCK 10%)ST2 : 69% (控 T.LOCK 8%)而在集體螺距+-12度上下拉時,在正負P轉換時,尾舵會略向右偏再回來.這問題基本上不在感度.因為調感度是整體比例上的改變.所以我進入尾舵專家模式裡,把尾舵對集體螺距補償(下方照片中的螺旋總距)由 22-25就改善了.所以目前的 VBar 設定為,主旋轉翼:-風格:80敏捷度:86陀螺增益:60無控制作用區:2升降舵預設補償:8模擬副翼:20指數(EXP): VBar 0%, 控: Normal,ST1/ST2: 0%(原為 20%)尾部旋轉翼-偏航比率:100陀螺增益: Normal : 75, ST1:71, ST1:69無控制作用區:5加速度:55P增益:80I增益:60停止增益A:23(原為 20)停止增益B:23(原為 20%)指數(EXP): VBar 0%, 控 : Normal : 40%, ST1,ST2 : 30%扭矩預設補償:螺旋總距:25, 循環:9, 零螺距:0(螺旋總距原為 22)控制回路 30 302012/10/17今天針對 700E DFC 尾感度及在正負12度集體上下拉動作轉換時,尾舵會略為右跑的問題再微調. 同樣是調尾舵在專家模式裡對集體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