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宋明理学 素养落实价值立意 素养提升 主题立意 宋明理学是儒家思想发展到新阶段的表现 对后世的政治 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习目标 1 结合课本第一子目和第1 2课所学内容 理清由先秦至宋明儒学的发展脉络 分析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2 利用史料结合教材 学思之窗 资料回放 历史纵横 分析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不同及其各自的内涵 培养史料实证及合理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3 利用教材 材料并结合现实 正确认识和评价理学思想 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 4 引导学生结合现实 找出理学在今天的体现 体会传统文化对后世的意义和价值 提升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 教材解读批注解读 透析教材 一 三教合一1 魏晋南北朝时期 1 背景 佛教 道教盛行传播 儒学面临挑战 2 概况 儒 佛 道三教互相影响并发展 2 隋朝 儒学家提出 三教合一 主张 3 唐朝 1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2 儒学大师韩愈提出复兴儒学 二 程朱理学1 形成 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2 代表人物及主张 3 影响 1 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2 三纲五常的纲常名教 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生活 3 朱熹编著的 四书章句集注 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4 朱熹的学术思想流传广泛 对日本 朝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 陆王心学1 代表人物及主张 2 影响 1 明朝中期以后 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2 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 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佛教让人们将希望寄托于 来生 道教将希望寄托于 永生 给身处乱世中的人以希望 而儒学 天人感应 思想在乱世很难再控制人心 三教合一 不是儒学 佛教 道教合为一体 而是一种相互吸纳 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的关系 儒学虽然面临挑战 但一直占据统治和主流地位 宋明理学是一种既继承孔孟正宗 又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天理和人欲 在朱熹看来 饮食者 天理也 要求美味 人欲也 夫妻 天理也 三妻四妾 人欲也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争论是理学内部的分歧 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求 理 的方法不同 都在为儒家伦理道德寻找本原 强调克服私欲 自我节制 因而更加强调道德修养 王阳明突出良知的重要性 认为看经书的目的是为了致良知 把儒家经典的权威性附属于吾心 也就是从属于良知 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盲从旧权威的思想解放精神 理学在今天 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中国政法大学校训 厚德明法 格物致公 课堂小结 史料探究主题探究 史料教学 探究主题1理学兴起的背景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材料一任何时代 苦难中的人们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对暴政反抗 一是籍宗教信仰 寻找未来的幸福 自从2世纪黄巾农民大暴动以来 中国境内从没有停止过战争 从事战争的人投入战争 没有从事战争的人 如妇女 儿童和老年人 大都投入宗教 希望神灵能赐给在战场上作战的孩子们和在家的家人平安 柏杨 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近岁士庶之家侈靡相尚 居第服玩 僭拟公侯 宋会要辑稿 刑法二自淳祐 南宋理宗年号 年来 衣冠更易 有一等晚年后生 不体旧规 裹奇巾异服 三五为群 斗美夸丽 殊令人厌见 非复旧时淳朴矣 梦粱录 卷十八 问题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宋代理学兴起的背景 解读 由材料一我们可以看出 佛教 道教的传播是由于社会的动荡 同时也体现出儒学只关注现实 缺少对未来的关注 材料二主要体现经济发展 人们的生活和观念发生了变化 冲击了原有的纲常礼教 结论 社会动荡 佛教道教盛行 冲击儒学 经济发展 社会生活发生变化 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形成巨大冲击 深化拓展 从政治 文化和经济角度探讨宋代理学产生的相关因素 探究主题2宋明理学的内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 地得之而为地 材料二其 理 张之为三纲 其纪之为五常 材料三诚意 正心 修身 治国 齐家 平天下 问题 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理学还涵盖了哪些领域 解读 由材料一能看出天理 材料二能体现出三纲五常 材料三体现的是道德修养 结论 理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是天下万物遵循的普遍原则 涵盖的领域 社会和个人道德修养 深化拓展 宋明理学的特点 探究主题3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比较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朱熹 一生著书209卷 编纂书籍210卷 注释38卷 校勘72卷 陆九渊 没有专书留下 只是后人为他编纂了文集 问题 结合所学请指出 二人著作数量相差悬殊的原因 解读 两人相比一个著述颇丰 一个无著作 和两人的治学方法不同有很大关系 其根本在于对世界本原认识的途径不同 结论 两人体悟天理的途径不同 朱熹主张格物致知 探究万物将知识 道德和天理联系起来 而陆九渊主张 发明本心 通过内心反省就可得到天理 深化拓展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随堂训练即学即练 学以致用 1 2018 河南郑州测试 至隋唐两宋 儒释道三教鼎立的局面达到了一个高潮 三教理念的交流也空前频繁 这一状况 a 表明统治者提倡三教并行b 推动了 三教合一 形成c 说明儒学正统地位已丧失d 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一 选择题 解析 b 至隋唐两宋 儒释道三教鼎立的局面达到了一个高潮 不能说明是由于统治者的推动而形成的 故a项错误 三教理念的交流也空前频繁 推动了 三教合一 的形成 故b项正确 隋唐时期 儒学正统地位受冲击但正统地位始终没有丧失 故c项错误 隋唐两宋 思想界没有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故d项错误 2 下面是某同学总结的宋代理学示意图 表格空白处应填写 a 致良知b 存天理 灭人欲c 三纲五常d 格物致知 解析 d读示意图 反省内心 为心学探求理的方法 所以空白处应为程朱理学探求理的方法 即格物致知 3 2018 江苏宿迁期末 是非之心 不虑而知 不学而能 所谓良知也 王守仁强调 致良知 的途径是 a 格物致知b 发明本心c 知行合一d 经世致用 解析 c 知行合一 知是指良知 行是指人的实践 不仅要认识 知 尤其应当实践 行 只有把 知 和 行 统一起来 才能称得上 善 指的就是 致良知 这正是王守仁的心学主张 故c项正确 4 2018 四川学业水平测试 强调学习要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 即所谓的 慎思明辨 格物致知 的宋代思想家是 a 韩愈b 朱熹c 王阳明d 陆九渊 答案 b 5 2018 黑龙江大庆期中 陆九渊说 学苟知本 六经皆我注脚 他认为做学问假如想求得根本 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 这说明陆九渊 a 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b 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c 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d 否定了 六经 的权威地位 解析 a据材料 六经皆我注脚 并结合所学可知 陆九渊强调内心的作用 a项正确 宋明理学主张 理 在社会的体现是三纲五常 等级秩序 并不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 b项错误 陆九渊认为做学问假如想求得根本 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 而是要反省内心 c项错误 题干意在借用儒家经典内容与 本心 处处相通 并非否定经典地位 d项错误 二 非选择题 6 2018 江苏海门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中后期 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 作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理学体系已变得不能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 理学已经衰变为 游谈无根 竭而无余华 的空洞说教 完全以抄袭 宋人语录 及 策论 为治学圭臬 人们对理学产生了深深的信仰危机 王杰 明清之际 思想的冲突 批判与创新 材料二 王阳明 谪龙场 穷荒无书 日绎旧闻 忽悟格物致知 当自求诸心 不当求诸事物 喟然曰 道在是矣 遂笃信不疑 其为教 专以致良知为主 谓宋周 程二子后 惟象山陆氏简易直捷 有以接孟氏之传 而朱子 集注 或问 之类 乃中年未定之说 学者翕然从之 世遂有 阳明学 云 明史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归纳明代中后期统治危机的突出表现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王阳明认为出现危机的主要因素 解析 第 1 问 第一小问 据材料一 中国封建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 理学体系已变得不能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道德 人们对理学产生了深深的信仰危机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封建制度的弊端 理学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信仰危机的出现等方面归纳 第二小问 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人心破坏的角度指出王阳明认为出现危机的主要因素 答案 1 表现 封建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 理学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们信仰危机的出现 因素 人心破坏所致 解析 第 2 问 第一小问 据材料二 当自求诸心 不当求诸事物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反省内心的角度指出王阳明认为探究天理的途径 第二小问 结合所学知识可从道德修养 知行合一等方面说明王阳明主张如何 致良知 答案 2 途径 自求诸心 反省内心 致良知 加强道德修养 去掉人欲 倡导知行合一 2 据材料二 指出王阳明认为探究天理的途径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王阳明主张如何 致良知 1 饿死事极小 失节事极大 如果把 存天理 灭人欲 看作是约束天下人恪守准则的话 那么 饿死事极小 失节事极大 则是束缚妇女身心的沉重枷锁 据统计 为夫殉节的列女 新唐书 记载唐代仅47人 宋史 记载宋代为43人 而 明史 列女传 记载为276人 而且这只是 存其什一 未入传者 不可胜计 至于 著于实录及郡邑志者 更是 不下万余人 清代继承明代的传统 再加上满人入关以前 就有人殉的恶习 因此 妇女殉节的风气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据 山西通志 列女录 不完全统计 该省贞烈之女 在元代以前仅有几人 元代增至25人 明代突增至677人 清代 从顺治到光绪 更上升到1830人 又据 福建通志 列女传 不完全统计 该省唐至宋殉节者26人 元代12人 明代猛增至679人 清代更高达5603人 教师备课资料 这种比缠足对妇女身心的戕害还要恶劣的吃人言论 不仅使妇女尝尽 孤灯挑尽未能眠 的痛楚 而且使之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难怪清朝戴震对此惊呼 依法杀人 尚有怜之者也 以理杀人 谁复怜之 鲁迅也横眉冷对 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 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 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 吃人 2 宋明理学三个主要的特点 1 思辨化的儒学与先秦 汉唐儒学不同 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的思辨性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 其所具有的哲学思辨性深深吸引了中国的知识分子 也刺激了中国的本土宗教 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发展 但相对而言 儒家的应变总体上是滞后的 在唐一代 儒家学者中的有识之士如韩愈 李翱等 虽然意识到儒学面临着佛道二教尤其是外来佛教在文化上的严重挑战 但在实际的行动上却没有办法改进儒家的这种现状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上学 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 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 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 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 就此而言 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2 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儒学从儒学自身发展来看 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或者儒学复兴运动 它所强调的义理之学 是对于汉唐儒学的一种反动 表现出一种想要摈弃汉唐训诂之学而直接面向经典 回复圣人之道的气势 颇有一点 文艺复兴 的味道 理学家所强调的义理 就其内容而言 与汉代董氏的儒学相比 其重点不在政治哲学上 而在伦理道德上 与先秦的元典儒学相比 其对伦理道德的阐述 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 宋明理学家在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上 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逻辑层次的哲学范畴和理论结构 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3 融合佛老的儒学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 它带有明显的融合佛老的特点 宋明理学的融合佛老表现为三个方面 其一是借鉴吸收佛道二教的宇宙观和本体论 建构儒家的哲学理论基础 其二是借鉴佛老传法的法统 创立儒家学说的传道体系 即儒家的 道统 其三则是把佛老的禁欲主义说教吸收进来 把它作为理学的一个基本思想 提出了 存天理 灭人欲 的道德论主张 后者在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其消极的层面成为一些有识之士对于理学集中批判的焦点所在 3 朱熹与陆九渊朱熹 江西婺源人 少时从大儒李侗问学 侗学则渊源于程颐 朱熹平生著述极富 包罗至广 为学侧重致知 认为求学必先穷理 穷理至于其极 则可豁然贯通 他所谓的穷理 乃是 推穷天下万事万物的究竟 亦即 大学 所谓 致知在格物 程颐 进德在致知 之意 他又以为天下的物理精蕴 已具于圣贤之书 因此教人以信古人 读古书为格物穷理的入手方法 古书又以 论语 大学 中庸 孟子 为最重要 定为 四子书 他的退五经而进四书 实是当时学术界的空前创举 与朱熹同时而学说立异的 有陆九渊 九渊金溪 今江西金溪县 人 学者称象山先生 他特别注重持敬的内向工夫 主张心即是理 不容有二 教人要先发明其本身而后博览 以应万物之变 他的修养方法 以为人性至善 首应明白本心 然后加以发挥 即可到达至善的仁的境界 至于穷理工夫 并不必要 他曾说 学苟知本 六经皆我注脚 与朱子读书穷理的见解 大异其趣 朱学博大精微 而教人的方法 则极平易浅近 因此能集宋代理学的大成 为众流所归 历元至明初 学者不能出其范畴 直到明代中叶的王守仁出 陆九渊的思想 才发扬光大 4 理学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 1 宋儒因专讲修养 砥砺名节 至有 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 之说 这个说法 对后世影响极大 不特男子重视节操 女子夫死而守节不嫁者 也自此而盛 2 宋儒对个人修养 主躬行实践 但把道与事分开 除个人修养外 对世事并不注意 对政治社会 更无远大的计划和理想 正如韩愈所说的 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 宋代理学家之居官者 莫不洁身自好 操守出众 但大都反对政治的革新 主张保持现状 对外虽亦有浓厚的民族意识 但反对战争 仅求苟安 因此节操虽励 无益于政治的进步 夷夏之辨虽严 而不能报仇雪恨 恢复故土 3 理学者重思考 不受古代经典文字的拘束 此种实事求是的精神 纠正前人盲目尊古的弊病 对后人也有所启发 4 书院因理学而发达 直至元明 愈演愈盛 为教育史上的大事 5 理学的世俗化从朱熹开始 理学家十分注意理学的世俗化 朱熹曾说 他之所以要讲述关于三纲五常的 形而上之道 是为了将这些道理实践于 形而下之器 实践于百姓的人伦日用 即以朱熹对封建礼制的阐发为例 由于 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2552-1:2015/AMD2:2025 EN Amendment 2 - Household refrigerating appliances - Characteristics and test method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正版授权】 ISO 12994:2025 EN Electrodeposited nickel plus chromium coatings for automobile plastic parts - Specification and test requirements
- 【正版授权】 ISO/IEC 23001-11:2023/AMD2: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MPEG systems technologies - Part 11: Energy-efficient media consumption (green metadata) - Amendment 2: Energy-ef
- 兽药买卖协议书模板
- 济南市卫生局所属事业单位2025年下半年招考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江西赣州定南县招聘基层公共服务专岗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冷藏物流运输协议书
- 医生坐诊协议书范本
- 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实验员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个人合作餐厅协议书
- 2025年广东省继续教育公需课《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满分答案
- 学校管理经验介绍材料
- 学校用电安全教育课件
- 2025考评员考试题及答案
- 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2026届浙江杭州市高三一模英语读后续写解析课件(含范文)
- 2026年中国飞机MRO软件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2025年考研英语二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 Unit1HappyHolidaySectionB1a1d教学课件-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2025年下半年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限责任公司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医疗健康保健品营销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