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破折号的作用“”,破折号是小学课文中常见的标点符号,它一般有以下几种用法:1、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 (1)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2)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口好像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 2、表示意思的递进。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3、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1)“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2)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4、表示语音的延长 (1)“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2)“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来。 (3)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的呼唤:周总理5、表示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 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表示说话中断)省略号的用法一、用于引文的省略 例如: 1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 2 “她仿佛也看到了”就是他从妹妹的表情中产生的联想。 例1中,周总理在飞机遇险的紧急关头,他想到的是别人的安全,这里保留了最能体现他临危不惧、时刻关心他人的高贵品质的话,其它的话用省略号省略了。例2是引用月光曲中的一句话,省略号省略了皮鞋匠想象的妹妹看到的内容。二、省略同类词句 如: 3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 4我仰着头数起来,“一、二、三”数呀,数呀,数到后来就糊涂了。 例3省略号省略了海底动物的其它声音,例4省略号省略了数杏时的其它数字。再如: 5他一定在跺着穿着高筒毡靴的脚,他的梆子挂在腰带上,他冻得缩成一团,耸着肩膀 例5描写了爷爷在守夜时被冻得难耐的动作,他不仅要跺脚,要“缩成一团”,他还有许多动作被省略号省略了,留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三、用于重复的词句的省略 例如: 6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喊:“指导员,指导员” 7呜哇,呜哇娃娃放声大哭。4、 表示话没有说完(有时又作语意未尽) 5、 例如: 8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9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 这两个例子中的省略号,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思考和想象的余地。例8中,什么种子在生根发芽呢?这个省略号让我们去想象,去推断,要让我们在想象中去接受皂荚树那种舍己为人的品格。例9写了凡卡在极其悲苦的情况下向远方的爷爷发出哀求,这个省略号代表了他的哭泣、他的控诉。又如: 10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这个例子中的省略号表示欲言又止。面对艰难的处境草地茫茫,又没有干粮,老班长把他千辛万苦做成的饭都给我们伤员吃了,而他自己却偷偷地吃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我”的心里是多么痛苦啊。用什么语言能表达“我”的情感呢,欲说而又没法说。再如: 11“快卧倒”指导员刚喊出口,轰隆一声,炸弹在我们身边爆炸了。 12凤凰接着说:“要搭窝,先要选好根基,比如大树干上的三个杈”老鹰一听,想:“啊!原来就是找个树杈,挺简单,我会了。” 例11没容指导员再说下去,炸弹爆炸了,省略号标志语言被迫中断。例12中的省略号,标志凤凰的话还没讲完,因转向叙述老鹰的想法,只得暂时中断。五、双用省略号 (用四个三连点,即十二个圆点),标志整段文字或大片语言的省略。 这种用法在小学课本上没有出现,现在我们引用并节选瀑布和参观人民大会堂两篇课文让同学们明白该怎样使用双省略号。 13瀑布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14参观人民大会堂 王叔叔今天带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我高兴极了。 走出大门的时候,王叔叔说:“这样雄伟壮丽的人民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我情不自禁地说:“盖得可真快啊!” 例13瀑布是三年级课本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共三节,我们将第一节和第三节省略了。例14参观人民大会堂是三年级课本上的一篇课文,全文共九节,我们将中间的七节(第28节)全省略了。六、表示不语 这是一种极为少见的用法。当事态发展到该某个人讲话而这个人却没讲时,就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 现在我们来改写一下穷人这篇课文的结尾,体会省略号的这种用法。 原文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渔夫催桑娜去抱西蒙的孩子,桑娜既没有说话也没有行动。我们改写一下,渔夫讲的话不变,桑娜的表现: “”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引号标志桑娜讲话的内容,可是引号内是省略号,它表示桑娜没有讲话。七、表示声音的延长 例如: 15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机枪不断的扫射,声音一定很长,在例15中用省略号标志。八、表示语言的断断续续 例如: 16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17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例16中,指导员牺牲前气息微弱,说话难以整句进行,所以断断续续,用省略号标志。例17中,小马为自己没有完成任务而难为情,说话结结巴巴,断断续续。再如: 18罗丹自己端详一阵,却皱着眉头,说:“啊!不,还有毛病左肩偏了点儿,脸上对不起,请等一等。” 这个例子中语言的断断续续,不是因气息微弱而造成,也不是受难为情的干扰,而是受思考的影响。“还有毛病”,有什么毛病呢?看,思考,语言中断,“左肩偏了点儿”(毛病)续上;“脸上”还有毛病,思考,语言中断,“对不起”又续上。语言中断处用省略号标志。这和前文(第四条)讲的标志“话没有说完”语言中断是一样的,只是前文讲的中断,是断而无续或断而不紧接着续。 总之,省略号的功能是标志语言的省略和中断(标志声音的延长可视作是表示声音的同类词的省略)。 使用省略号,要注意不可与“等等”“之类”这些本身带有省略意思的词混用。先看下面的三个句子: (甲)这家商店出售饰品,有戒指、项链 (乙)这家商店出售的饰品有戒指、项链等等。 (丙)这家商店出售戒指、项链之类的饰品。 从例子可以看出,“省略号”“等等”“之类”它们都表示同类事物的省略,使用中只能选用一种,不可同出一处。 1、先是听见它的声音从,从很远的山林里传来,从很高的山坡山传来沙啦啦,沙啦啦 ( 1、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 )2、来的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鱼,悄悄地来了。( 1、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 )3、丁冬丁冬( 4、表示语音的延长 )4、它们散居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 (1、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8、她是一位老太太,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聋子。( 4、表示语音的延长 )9、巴拉那河上有一条世界著名的大瀑布赛特凯达斯大瀑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务员岗位职责与业务流程
- 电动工具安全使用培训教材
- 2025重庆丛林镇公益性岗位招聘1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快递物流企业客户满意度调研报告
- 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及落实方案
- 2025河北廊坊市文安县高校毕业生临时公益性岗位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下半年广东惠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政府专职消防员招聘179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华能营口仙人岛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高中数学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方案
- 2025四川广安市华蓥市就业服务管理局第六批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2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GB/T 10125-2021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 GB 7231-2003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 医疗机构财政电子票据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 吸附及吸附过程课件
- 食品安全主题班会课件
- 二年级奥数《走迷宫》
- 管道施工安全检查表
- 云南省雨露计划改革试点资金补助申请表
-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雨的四季》课件(定稿;校级公开课)
- 项目试运行上线确认单模板
-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我们班 他们班》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