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必修四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课件(26张).pptx_第1页
人教A版必修四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课件(26张).pptx_第2页
人教A版必修四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课件(26张).pptx_第3页
人教A版必修四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课件(26张).pptx_第4页
人教A版必修四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课件(26张).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一 实践及其特点1 实践的含义 2 实践的特点 二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当堂检测 探究点一实践及其特点探究思考 2017年1月19日 李克强总理在各民主党派中央 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座谈会上指出 一年来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 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奋斗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实现了 十三五 良好开局 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属于实践活动吗 为什么 上述材料体现了实践的什么特点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当堂检测 提示 1 属于实践活动 因为它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主体 全国人民是客观的 实践的过程和结果 我国经济社会取得的成就 也具有客观性 就体现了这一点 实践具有能动性 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实现了 十三五 良好开局 就体现了这一点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一年来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奋斗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就体现了这一点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当堂检测 名师精讲1 准确理解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凡是实践 都是以人为主体 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 准确把握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和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 二者相互区别 实践的客观物质性 是说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 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客观的 这是实践活动与人的认识活动的区别所在 实践的能动性 是说实践是一种有目的 有意识的活动 这是实践活动与动物的本能的 盲目的活动的区别所在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当堂检测 2 二者相互渗透 相互结合 统一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之中 实践既不是纯客观的活动 也不是纯主观的活动 而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所谓 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是指实践是以主观认识为指导去 做 和 行动 一方面 在实践中意识的目的性 计划性 创造性都是以客观性为基础的 只有人的意识符合客观的要求 人们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实践的创造性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另一方面 实践的客观性又渗透着能动性 实践是在人的意识指导下的有目的的活动 因此 实践的第一个特征和第二个特征并不是自相矛盾 而是辩证统一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之中 3 实践既具有客观物质性 又具有能动性 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区别于以往旧的实践观的标志所在 夸大第一个特点否认第二个特点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 而夸大第二个特点否认第一个特点会陷入唯心主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当堂检测 典例剖析 例题1 英国诗人布莱克说 今天在实践中证明的东西就是过去想象中存在的东西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实践是直接现实性活动 实践是纯意识性活动 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社会历史性活动a b c d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当堂检测 审题 答案 a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当堂检测 探究点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探究思考 我国最早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叫作算筹 其运算过程称为 筹算 到了宋 元时代 由于手工业 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提出了日益繁重复杂的计算任务 要求计算既要迅速又要简便 在这种情况下 古代流传下来的筹算已经不能适应需要 筹算就演变为珠算 珠算的推广促进了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当堂检测 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提示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珠算是古代手工业 商业和对外贸易发展的产物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古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了珠算的发展和推广 3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日益发展的经济活动证明筹算已经不能适应需要 4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珠算的推广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当堂检测 名师精讲1 正确理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 提出新要求 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2 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如望远镜 显微镜 雷达 人造卫星 电脑等 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3 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 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 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当堂检测 2 正确理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 正确认识 和 检验认识 正确认识 就是同客观事物相符合的认识 检验认识 就是将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进行比较 看二者是否相符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当堂检测 2 实践能够成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原因 实践能够成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由实践的特性决定的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具有把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 并加以比较和对照的特点 一方面 实践受主观认识的指导 联系着主观认识 另一方面 实践又改造和变革客观对象 联系着客观事物 这样 实践过程就成为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联系的桥梁 人们能够把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加以比较和对照 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一般来说 以一种主观认识为指导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事物 能够达到预期目的 那就证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 否则就是错误的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当堂检测 典例剖析 例题2 唐朝诗人王维在 杂诗 中写道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下列诗句与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a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b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c 暗潮已到无人会 只有篙师识水痕d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当堂检测 审题 答案 c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当堂检测 我的收获 1 2 3 4 5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当堂检测 6 1 考查点 实践的概念 2017年1月24日 习近平主席在张家口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强调 要以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为主线 分类施策 真抓实干 吹糠见米 确保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 这是因为 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 客观性a b c d 解析 以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为主线 强调的是要立足实际 实事求是 正确指出了其哲学依据 真抓实干 吹糠见米 强调的是要注重实效 重视实践的作用 正确指出了其哲学依据 与题意不符 答案 a 1 2 3 4 5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6 当堂检测 2 考查点 实践的特点 基因组测序技术发展之快已经超乎人们的想象 十几年前 这项技术还只是实验室中一个 迷人 但又昂贵的研究工具 现在 它却已经渐渐步入医疗界 成为一种略显 尖端 的诊断技术 这表明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 科学在不断颠覆世界中前进a b c d 解析 十几年前 这项技术还只是实验室中一个 迷人 但又昂贵的研究工具 现在 它却已经渐渐步入医疗界 成为一种略显 尖端 的诊断技术 表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符合题意 基因组测序技术发展之快已经超乎人们的想象 表明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 符合题意 材料体现不出 否定了事物前后相继的联系 答案 c 1 2 3 4 5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6 当堂检测 3 考查点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941年 一名瑞士技师带狗狗散步时 发现自己的衣服以及狗狗身上都沾上了野生牛蒡的种子 他对种子表面进行了观察 于是发现种子表面有带钩的刺 根据这种原理 尼龙带扣就诞生了 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生活发现对进行科学发明具有启发作用 重大发明都来自于发明者的聪明才智 思维创造客观事物以事物的属性为前提 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生活实践活动a b c d 解析 自然现象引发思考 技师发明了尼龙带扣 说明生活发现对进行科学发明具有启发作用 说法正确 认识来源于实践 说法正确 说法错误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思维不能直接创造事物 说法错误 答案 a 1 2 3 4 5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6 当堂检测 4 考查点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2017年1月15日 中国科学院研制的 大连光源 发出世界上最强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脉冲 成为世界上最亮且波长完全可调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光源 为探索未知物质世界 发现新科学规律 实现技术变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研究工具 这表明 a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d 实践手段对主体具有替代性解析 为探索未知物质世界 发现新科学规律 实现技术变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研究工具 表明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即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故b项入选 a c两项与题意不符 实践的手段是工具 实践的主体是人 实践手段不能替代实践主体 d项说法错误 答案 b 1 2 3 4 5 6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当堂检测 5 考查点 认识的来源 认识的检验标准 腐乳被称为中国的 素奶酪 其口感与奶酪类似 同样经过发酵 同样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腐乳中蛋白质含量及其消化性能 可以与动物性食品相媲美 适量吃腐乳有益人体健康 这表明 自然界中的事物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a b c d 解析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一方面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另一方面也表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符合题意 材料体现不出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说法错误 答案 d 1 2 3 4 6 5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当堂检测 6 考查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十四节气 产生于中国农业社会的生产实践需要 并且不断完善 它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 认知一年中时令 气候 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它充分反映了农业生产和相关仪式以及民间活动的平衡管理 以符合季节的变化 二十四节气 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一直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