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基本模板_第1页
实验报告基本模板_第2页
实验报告基本模板_第3页
实验报告基本模板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报告基本模板实验报告基本模板 实验报告姓名张伟楠同组姓名班级F0703028实验日期xx 04 14学号5 070309108实验成绩指导老师批阅日期磁聚焦法测定电子荷质比 实 验目的 1 掌握在光学平台上组装 调整光的衍射实验光路 2 观察不同条件下产生的衍射 归纳总结单缝衍射现象的规律和特点 3 学习利用光电元件测量相对光强的实验方法 研究单缝衍射中 相对光强的分布规律 4 学习微机自动控制测衍射光强分布谱和相 关参数 实验原理 1 示波管本实验所用的8SJ31型示波管由阴极K 栅极G 加速电极 第一阳极A1和第二阳极A 2 X向偏转板Dx Y向偏转板Dy组成 2 电子射线的磁聚焦原理 偏转电场为零 I 在示波管外套一个 通用螺线管 使在电子射线前进的方向产生一个均匀磁场 可以认 为电子离开第一聚焦点F1后立即进入电场为零的均匀磁场中运动 I I 在均匀磁场B中以速度运动的电子 受到洛仑兹力F的作用 1 当v和B平行时 F等于零 电子的运动不受磁场的影响 仍以 原来的速度v作匀速直线运动 当v和B垂直时 力F垂直于速度v和磁 感应强度B 电子在垂直于B的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 维持电子作 圆周运动的力就是洛仑兹力 即 2 电子运动轨道的半径为 3 电子绕圆一周所需的时间 周期 T为 4 从 3 4 两式可见 周期T和电子速度v无关 即在均匀磁场中不同速度 的电子绕圆一周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 但速度大的电子所绕圆周的 半径也大 因此 已经聚焦的电子射线绕一周后又将会聚到一点 I II 在一般情况下 电子束呈圆锥形向荧光屏运动 如电子速度v和 磁感应强度B之间成一夹角 此时可将v分解为与B平行的轴向速度v v vcos 和与B垂直的径向速度v v vsin v 使电 子沿轴方向作匀速运动 而v 在洛仑兹力的作用下使电子绕轴作圆 周运动 合成的电子轨迹为一螺旋线 其螺距为 5 对于从第一聚焦点F1出发的不同电子 虽然径向速度v 不同 所走的圆半径R也不同 但只要轴向速度v 相等 并选择合适的 轴向速度v 和磁感应强度B 改变v的大小 可通过调节加速电压Ua 改变B的大小可调节螺线管中的励磁电流I 使电子在经过的路 程l中恰好包含有整数个螺距h 这时电子射线又将会聚于一点 这 就是电子射线的磁聚焦原理 3 零电场法测定电子荷质比因为 很小 可以近似认为电子在均匀 磁场中运动时 具有相同的轴向速度v 2eUam 由前述原理 通 过改变励磁电流I 可以改变螺距h 2 meB 2eUam 而增大B 使电 子在磁场作用下旋转2周 3周后聚焦在荧光屏上 而考虑有限长螺线管轴线中点的磁感应强度后 可得到em kUaI2 c kg 其中k n2 L2 D2 2l2N2 1014 其中L为螺线管长度 D为螺线 管直径 l为F1与光屏之间的距离 N为螺线管总匝数 实际实验时 为了降低误差 将第二次 第三次聚焦时的励磁电流 折算成第一次聚焦的平均励磁电流I 即平均值I I1 I2 I31 2 3 而为了抵消地磁场对实际测量造成的影响 每次测量均需改变螺线 管磁场方向取得两组数据后取均值 4 电场偏转法测定电子荷质比在示波管的X偏转板上加以交流电压 使电子获得偏转速度Vx 螺线管未通电流时 因电子偏转在荧光 屏上出现一条亮线 接通励磁电流后 电子沿不同螺旋线运动 亮线开始转动 转过角 度 时 电子汇聚到一点 故可以获得电子荷质比em 8 2Ual2B2 B 2 cUa2 其中 是亮线转过的角度 而l不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