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3 波速变化 在地下33千米c处 大陆部分 传播速度都明显 在地下2900千米d处 a波 b波传播速度 2 圈层划分 1 依据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 的变化 2 界面 图中c为 d为 3 圈层 由内向外e f为 g为 h为地壳 3 岩石圈 包括地壳和 顶部 软流层以上 由坚硬的 组成 地震波的传播特性地震双波分横纵 速因介质而不同 固快液降气最慢 介质弹性降低成 纵快可通固液气 横慢仅通固态中 介质交界都变化 转换之处界面生 如此特性可利用 透视 地球好轻松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特征地球内部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分为地壳 地幔 地核三部分 但每部分又各具特征 具体分析如下 地壳与岩石圈 1 结合教材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图 思考 地壳 地幔的物质状态如何 提示 外地核为液态 地壳 地幔为固态 2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大地震时 玉树县城中街道上的行人与玉树附近河流中行船上的人的震动感觉是否一样 为什么 提示 不一样 处于街道上的行人首先感到地面上下颠簸 然后左右晃动 因为陆地上纵波 横波都能通过 且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 处于行船上的人只能感到上下颠簸 因为水只有纵波能通过 3 结合教材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图 思考 岩石圈是否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地壳 提示 不是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 两部分 1 有关地震波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b 纵波传播速度较快 但只能通过固体c 横波传播速度较慢 但可在固体 液体和气体中传播d 地震波传播速度发生变化 说明传播的介质的状态发生变化 解析 当地震发生时 地下岩石受强烈冲击 产生弹性振动 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地震波是弹性波而不是无线电波 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 纵波即p波 传播速度快 并能通过固体 液体和气体 横波即s波 传播速度较慢 只能穿过固体 两者在穿过不同介质界面时 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 答案 d 2 关于地壳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由岩石组成 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上b 厚薄不一 平均厚度为33千米c 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d 岩石圈就是地壳解析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 答案 c 气体 悬浮物 氮 氧 连续但 不规则 外部圈层的组成及相互关系1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等 它们是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相互影响的 共同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2 四大圈层共同形成了人类生活的地球表层环境 具有三个特点 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是一个不均一的层面 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 在不断地变化着 4 生物圈作为外部圈层 有何特殊性 提示 1 生物圈有生命存在 2 与其他圈层交错 没有明确界线 3 包括地球表层生物和其生存环境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3 2011 兰州高一质检 读地球圈层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图上标出地壳 大气圈 水圈等圈层名称 2 地球外部圈层中 厚度最大的是 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 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 3 大气圈包围着地球 它的主要成分是 和 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 之中 生物圈占有 圈的底部 圈的全部和 圈的上部 4 地壳厚度有什么特点 具体表现是什么 解析 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大气圈 其主要成分为氮和氧 水圈连续而不规则 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中的是生物圈 包括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全部 岩石圈的上部 地壳的厚度是不均匀的 大陆地壳较厚 大洋地壳较薄 答案 1 略 2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3 氮氧循环运动大气水岩石 4 全球的地壳厚度是不均匀的 大陆地壳较厚 平均33千米 高原和高山地区的地壳更厚 大洋地壳较薄 平均只有7千米 各大洋的平均厚度也不相同 1 2011 武汉模拟 2010年1月12日 位于大西洋东加勒比海的海地发生7 3级地震 震中位于距海地首都太子港约16千米处 震源深度10千米 地震造成15多万人死亡 损失惨重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 此次海地地震的震源位于 a 地壳范围内b 上地幔c 下地幔d 外核圈层 2 若地震发生时 m处海面风平浪静 则该处船只上的人员感觉到 3 试比较m处与太子港地壳特点的差异 答案 1 a 2 上下颠簸 3 太子港地壳厚 m处地壳薄 1 2008年汶川地震 2010年海地 智利 玉树地震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伤害 留下了惨痛的记忆 同时 人类也可以利用地震技术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分异 勘探石油 据此填图并回答问题 1 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可以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 在 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 中的方框内 填写地球内部各圈层和分界面的名称 2 最近 我国在渤海湾发现储量逾10亿吨的大油田 该油田储量的探明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结果 地震波分为纵波与横波 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 在通过含油层时 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是 波 解析 1 本题考查考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 地幔和地核 2 纵波传播速度快 可通过固体 液体和气体传播 横波传播速度慢 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因此在通过含油层时 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是横波 答案 1 详见下图 2 横 2 地球的圈层结构还包括其外部圈层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读地球外部圈层构成图 其中b代表 a 大气圈b 生物圈c 水圈d 岩石圈 2 不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 a 水圈b 生物圈c 地幔d 大气圈 3 内外圈层的过渡圈层是 a 水圈b 生物圈c 岩石圈d 大气圈 解析 b应代表生物圈 生物圈的范围应是包括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地幔属于地球内部的一个圈层 不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 内外部圈层的过渡处是岩石圈 它既属于内部圈层的一部分 同时其上层还属于大气圈 生物圈等外部圈层的一部分 答案 1 b 2 c 3 c 2 2011 成都高一质检 贵州2010年3月29日讯那个 气势磅礴 雷声轰鸣 山回谷应 的黄果树瀑布不见了 160多天干旱无雨后 如今的黄果树瀑布几乎成了 裸瀑 结合接近断流的黄果树景观图 回答 1 2 题 1 在景观图中 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a 瀑布b 岩石c 树木花草d 大气 2 瀑布景观的形成过程 充分说明了 a 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且都相互联系b 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 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