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 目: 浅析手机媒体广告娱乐化学 院: 文学院专 业: 广告学姓 名: 指导教师: 张晓龙完成日期: 年月日 毕业论文任务书毕业论文题目:浅析手机媒体广告娱乐化选题意义、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论证: 选题意义:手机媒体广告的娱乐化是目前手机广告发展的一种流行趋势,论文从产 生的背景进行分析,逐层深化分析问题。创新性:通过对目前手机媒体广告的娱乐 化发展过程的分析,以及对表现形态的研究,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总结出娱乐化 的手机广告形式产生的影响并对 3G 时代的手机广告的娱乐化进行展望。科学性: 传统媒体的衰落,新兴的“第五媒体”快速发展,我们正步入一个娱乐化的时消费 代。可行性:通过背景分析以及对具体案例分析,使我们正确认识手机广告娱乐化。主 要 内 容 :本文通过从手机媒体广告娱乐化的背景入手,对其形态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进行研究,同时面对中国 3G 时代的到来,对未来进行展望。目 的 要 求 :通过对手机媒体广告娱乐化的简单探讨,并对中国 3G 时代手机广告娱乐化的趋势进行展望,希望能对未来的手机广告行业的发展有所提示。计 划 进 度 :年月日前拟定论题,年月日前完成论文提纲,年月日前完成论文初稿,年月日前完成论文再稿,年月日前进行论文定稿。 指 导 教 师 签 字: 主管院长(系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辽 宁 大 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表 论文 浅析手机媒体广告娱乐化 题目 学生 级 广告学 学 号 年级、专业 姓名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文学院 张晓龙 讲师 所在院系 姓名 职称第一次指导(对确定题目、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指导意见): 标题定为:浅谈手机广告媒体娱乐化 针对选题井进行有的放矢的资料的采集整理和消化积累工作,构划出论题鲜明、逻辑清晰、详略得当、层次分明的总体框架。指导方式:(请选择) 面谈 电话 电子邮件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第二次指导(对论文提纲的指导意见):应主要围绕娱乐化来进行论述,适当举例说明,不要拼凑,要注重整体的完整性指导方式:(请选择) 面谈 电话 电子邮件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第三次指导(对初稿的指导意见): 标题改为:浅析手机媒体广告娱乐化 第一部分适当缩删,去掉手机用户特点分析,并加上媒介娱乐化对手机广告娱乐化的影响。 第二部分对手机短信和彩信广告进行删减,对彩铃广告、手机游戏广告进行举例分析,对其他形式的手机广告进行适当过度。 第三部分手机媒体广告娱乐化的现实影响分为正负两方面来写。 第四部分增加案例。指导方式:(请选择) 面谈 电话 电子邮件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第四次指导(对修改稿的指导意见): 第三部分的影响分条列出,确保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注意对论文各部分进行适当润色。指导方式:(请选择) 面谈 电话 电子邮件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第五次指导(对是否定稿、进入答辩及其它指导意见): 按照学校规定的毕业论文样本进行格式变化,尤其注意参考文献的格式是否符合要求,检查论文是否有错别字、是否顺畅,确保完成后可以定稿。 在论文答辩时,对论文相关的地方可能会有一些延伸的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指导方式:(请选择) 面谈 电话 电子邮件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主管院长(主任)签名 院系盖章 年 月 日注:指导意见如不够填写可加附页 指导教师评语 学 生: 专 业:广告学 论文题目:浅析手机媒体广告娱乐化 论文共 15 页,设计图纸 0 张。 指导教师评语: 该论文紧扣手机广告领域的新潮流动向,从娱乐化的角度出发,对当代人群的广告接受心理问题作以理路较为清晰的探索。选题具有较显著的时代感、现实意义及理论意义。 论文结构较为完整合理,阐述了当代广告受众人群的时代特征,提出了广告接受心理的特征并分析手机广告娱乐化的影响同时对案例进行分析,尤其重点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全文层次分明,逻辑脉络比较清晰,语言比较通顺规范,道理及事实论证论较为充实恰当,文献资料的搜集和引用比较丰富翔实,并能提出一定的独立见解,体现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论文在对当代人群广告接受心理特征的阐释还可以更加充分饱满,在提出手机广告前景的同时,应该注重思维开阔性、严密性等方面,也应进一步加强。 该论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基本符合每一阶段的进度、任务等要求,积极向指导老师汇报求教,认真落实修改意见,辛勤完成各次修改稿任务,体现出较为严谨的研究态度和饱满的学习热情。综上所述,该论文基本符合本科毕业论文的各项要求,同意参加答辩。 指 导 教 师 评 分 : 指 导 教 师 签 字 : 年 月 日 辽宁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单 评阅人评语: 评阅人评分: 评阅人签字: 年 月 日 答辩委员会评语: 院(系)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小组)于 年 月 日审查了 届 专业学生 的毕业论文。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成绩: 答辩委员会成员: 答辩委员会(小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 评阅人评分: 指导教师评分 : 答 辩 成 绩: 总 成 绩: 院长(系主任)签字: 年 月 日注:评阅人评分满分为 100 分,指导教师评分满分为 100 分,答辩成绩满分为 100 分;总成绩为三者的算术平均值(四舍五入) 。 摘 要 随着手机广告的发展壮大,以及娱乐营销的盛行,手机媒体的广告娱乐化趋势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的人所认同,但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及背景也是十分复杂的。此外,由于手机广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广告的娱乐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当娱乐化的手机广告大行其道时,不可否认,它会促进手机广告业的发展,同时也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如果过渡追求广告的娱乐化,反而不利于产品的发展,因此手机通过娱乐化的广告来表现时应该注重适度原则,不要对产品和企业造成消极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随着中国 3G 时代的到来,手机广告的娱乐化趋势必将会大大增强,娱乐化的广告也将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由于手机媒体广告娱乐化的研究属于起步阶段本文从手机广告娱乐化的背景及基本表现形态开始研究,同时结合具体案例。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在手机媒体广告娱乐化的背景基础上分析出娱乐化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是通过手机媒体广告娱乐化的不同表现形态对各自的特征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分析了娱乐化的广告形式产生的影响,最后第四部分对 3G 时代的手机广告的娱乐化进行展望,第五部分为全文结论。关键词:手机媒体;广告娱乐化;3G 时代 I Abstract With the growth of mobile advertising as well as the prevalence of entertainmentmarketing mobile media entertainment ad trend is gradually more and more people agreewith but the causes of this phenomenon and the context is very complex. In additionmobile advertising as a result of different forms so advertising is also a wide variety offorms of entertainment. When the ads of popular entertainment the undeniable it will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advertising industry but also for businesses enormouseconomic benefits but if the transition of the pursuit of entertainment advertising but isnot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s so mobile phone through the entertainmentwas the performance of ads should focus on the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not toproducts and businesses of the negative impact of a negative. At the same time withChinas 3G era mobile phone trend entertainment ads will greatly enhance theentertainment of the ads will be better tomorrow.As the mobile entertainment media advertising is still at an initial stage of research thisarticle from the mobile phone advertising entertainment background and began to study thebasic patterns combined with specific cases.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first part of the main media advertising in the mobile entertainment based on thebackground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the entertainment the second part of the mainmedia advertising through the mobile phone entertainment of different patterns on an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the third part of an analysis of the forms ofadvertising as entertainment the impact of the fourth part of the final era of 3G mobilephones for entertainment advertising outlook for the full text of the conclusions of the fifthpart.Key words: Mobile Media advertising entertainment 3G era II 目 录序 言 1一、手机媒体广告娱乐化现象出现的背景2 1.中国手机媒体娱乐化的基本现状 2 2.手机广告娱乐化产生的原因3 (1)营销环境的娱乐化 3 (2)大众媒介的娱乐化 3 1)媒介娱乐化的原因和表现 3 2)媒介娱乐化对手机广告娱乐化的影响4 (3)受众对手机广告的接受心理决定了手机广告传播的娱乐化 4二、手机媒体广告娱乐化的表现形态5 1.手机短信和彩信广告 5 2.彩铃广告 6 3.手机游戏广告 7 4.其他形式的手机广告 8三、手机媒体广告娱乐化的现实影响9 1.积极的正面影响9 (1)吸引受众注意,降低受众的抵触心理。 9 (2)娱乐性强,易于受众接受广告,容易产生互动和共鸣。10 (3)迅速扩大产品知名度,带来巨大利益。 10 2.消极的负面影响10 (1)虚假信息以及不健康的娱乐内容不利于手机广告的发展。 10 (2)手机广告的过渡娱乐化降低了产品的真实性,不利于品牌的长久建立。11 3G四、 时代中国手机广告市场娱乐化的前景展望 11五、结论 12参考文献 14致 谢 15 序 言 手机,又称移动电话,自 20 世纪 90 年代进入我国至今,一直作为通信工具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并在人们的沟通活动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无线通信技术和人们的工作、生活、休闲、交际之间的联系是越来越密切,以通讯交流为基本功能的手机得到了极大的推广,手机除了最基本的通话功能外,逐渐被赋予游戏、上网、收发 Email、阅读新闻、阅读小说、看报纸、看电视、看电影、听广播等更多满足信息传播需要的功能。由于手机的方便快捷,手机用户也在不断增加,手机成为目前许多中国人获取信息、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同时原本作为话音通信工具的手机,因为可以承载信息,加上网络的支持,使手机实现了从通信工具向媒体的跨越,逐渐成为人们搜索信息的工具,其媒体性质凸现,手机的广告价值随之而来。 目前,手机广告被认为是最能接触更多消费者的广告媒体。事实上,全球约有41 亿的手机使用人口,比起 10 亿左右的电脑使用者,手机有更高的普及率和灵活性,即使在不发达国家也是如此。世界第三大广告公司 BBDO 的 CEO 安德鲁罗伯逊预测:手机和其他无线通信设备即将成为广告主们首选的投放媒体。然而,如何在竞争激励的媒体环境中脱颖而出,成为手机媒体广告在未来发展道路上必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娱乐经济的发展,以及营销环境的娱乐化,手机广告凭借自身的优势,在娱乐化的包装下快速发展着。本文在分析手机媒体广告娱乐化产生的背景的基础上,不断剖析,并分析出这种娱乐化的影响,同时对中国手机进入 3G 时代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 1 - 浅析手机媒体广告娱乐化一、手机媒体广告娱乐化现象出现的背景 随着手机数字内容产业的壮大、 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以传媒为核心的文化娱 3G乐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手机媒体承载的内容日趋娱乐化,而以手机作为媒介载体的手机广告,随着广告载体的娱乐趋向变化、广告受众的娱乐心理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手机媒体为中心的广告娱乐化的现象,这种新现象逐渐影响着手机广告的未来发展。 1. 中国手机媒体娱乐化的基本现状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近日对外发布的中国手机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 2008 年底,我国手机用户已逾 6.4 亿,其中利用手机直接上网的用户数已超过 1.176 亿。在手机上网用户中,“80 后”人群所占比例达 70.8,成为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的主体用户。 根据 CNNIC 统计,目前移动互联网应用产品中,应用率最高的仍为彩信等即时通信类产品,其在移动互联网产品应用中的占比为 31.2。其中手机报是普及率最高的手机媒体业务,四成手机上网用户订阅手机报,仅中国移动一家,手机报付费用户已高达两千三百万。中共十七大期间,手机报发行共发行 1.5 亿份,收到八万多条读者回复。此外,娱乐产品也依然是最受移动互联网用户关注和选择最多的产品。其中手机音乐保持着较高的应用率,目前活跃用户约 600 万户;另有 28的用户“爱手机, ,爱小说” 由于手机小说的使用和保存方便,作为新的手机娱乐产品正在快速的发展。此外手机与广播、电视、视频的结合也初露苗头,手机电视、手机博客等也正在获得更多手机网民的青睐,活跃用户数量约为 200 万户。16的用户通过手机上网下载电影、综艺节目和体育赛事视频;3.5的用户通过手机音频广播收听新闻、音乐和娱乐节目;3.8的用户通过手机看电视。特别是手机 WAP 邮箱业务,活跃用户总量眼下已达到约 240 万户。 与此同时手机广告发展迅速,广告内容的选择及表现形式对手机用户的接受程度和表现效果起决定性的影响,虽然国内手机广告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潜力巨大。 2. 手机广告娱乐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数据参见 2008 年 12 月中国手机上网行为研究报告第二章 全国手机网民行为总体概述 - 2 - (1)营销环境的娱乐化 近年来,娱乐因素逐渐成为经济活动中的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体验经济和娱乐经济理论被迅速发展。随着体验经济、娱乐经济时代的到来,商业与娱乐业之间逐渐形成了密不可份的联系,娱乐经济以及以娱乐为主的消费形式越来越深刻的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消费习惯,并影响着经济的发展。美国娱乐界最具权威的波兹-阿伦-汉密尔顿传媒娱乐公司的创办人米切尔J沃尔夫在娱乐经济一书中认为,人类 “娱乐因素”将成为商品与服务竞争的关键,消费者不管购即将进入娱乐经济时代,买什么,都在其中寻求“娱乐”成分,服务提供娱乐功能和娱乐因素。 作为表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广告业也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既然娱乐可以改造经济,那么对于中国广告来讲,利用娱乐成分来改造广告也未尝不可。通过利用手机的自身特性,手机媒体广告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和市场营销的手段以及信息传播工具,在娱乐经济和体验经济的驱动下,不可能置身事外,并在娱乐化的浪潮中迅速发展。 (2)大众媒介的娱乐化 1)媒介娱乐化的原因和表现 大众媒介娱乐的现象最早化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新闻界,随之形成一股传媒的时尚潮流。主要是由于当时市场的驱动,严肃的新闻节目相对受到冷遇和挤压,媒介为了追寻受众的满足和迎合受众的轻松口味用娱乐的手法包装成为“娱乐信息” 其表现形式是报纸、电视、电台上的娱乐性节目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 媒介娱乐化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成因,首先娱乐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生理需求和感情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压力日益加大,为了缓解压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语四级阅读真题及答案
- 语文课程标准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 内燃机装配调试工特殊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继电器封装工上岗考核试卷及答案
- 动物胶原料预处理工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智能电网需求侧响应技术创新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
- 凿岩工招聘考核试卷及答案
- 企业竞争模拟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一级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度哈尔滨市平房区纪委监委公开招聘雇员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西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
- 情绪管理课2025年职场压力释放与心灵成长分析报告
- 2025年征地拆迁考试题及答案
- 巡游出租车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秋季学期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三篇)
- 2025至2030中国方竹笋市场经营方向与竞争格局分析报告
- 2025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教案
- 2025医用眼科器械消毒处理标准流程
- 胸部穿刺教学课件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P10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