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A卷_第1页
苏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A卷_第2页
苏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A卷_第3页
苏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A卷_第4页
苏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5:诗歌鉴赏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单选题 (共3题;共6分)1. (2分)长歌行中人们千古传诵的珍惜时间的名句是( )。A .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B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C . 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2. (2分)选择诗句哪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 )A .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B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C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D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3. (2分)下面古诗中都有“春”字,其中不是描写春天的一句诗是( )A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C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D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二、 诗歌鉴赏 (共14题;共136分)4. (15分)读诗词,完成练习。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_,白发谁家翁媪?大儿_,中儿_。_,溪头_。(1)把这首词写完整。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_,白发谁家翁媪?大儿_,中儿_。_,溪头_。(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相媚好:_。亡赖:_。(3)这首词的作者是_代词人_,其中_是词牌名,你还知道的词牌名有_、_等。5. (8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注释】枫桥:桥名,在今江苏省苏州西郊。夜泊:夜间把船靠在岸边。江枫:江边的枫树,也有江桥和枫桥的说法。姑苏:指现在的苏州市。夜半钟声:当时寺院的习惯,在夜半时候敲钟。(1)结合注释,试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根据“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展开想象,用图画来描绘诗句所概括的景色。 6. (8分)补充诗词,并完成练习。 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_,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补充诗词 _,春来江水绿如蓝。(2)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_。 (3)词中描写的是_季江南的景色。 (4)能看出作者来过江南的一句是( ) A . 春来江水绿如蓝。B . 风景旧曾谙。C . 江南好。(5)“能不忆江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A . 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怀念和喜爱之情。B .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7. (4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_。_,夜深篱落一灯明。(1)默写古诗。萧萧梧叶送寒声,_。_,夜深篱落一灯明。(2)“萧萧”是指_;“促织”是指_。 (3)这首诗描述了诗人_(时间)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_的情感。 8. (11分)阅读诗歌,拓展知识。 云之歌(节选)鲁藜我是云我轻轻地飘我爱漫游忽而东去忽而西来早晨我披着玫瑰紫的围巾飞向原野去迎接日出黄昏我穿着灿烂的金衣伫立湖畔去欢送落日(选自新时期文学二十年精选诗歌卷)(1)写出下列字词的反义词。 来_ 西_ 落_迎接_ 灿烂_ 早晨_(2)诗歌中的云都有什么颜色? (3)“伫立”的意思是:_。用“伫立”一词造句:_。 (4)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写天上的白云像什么? 9. (8分)阅读七律长征,完成问题。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这首诗的作者是_。 (2)这首诗是围绕着“_,_”这句话来写的。 (3)诗中表现红军战士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_,_。 (4)诗中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发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概的诗是_,_。 (5)诗中高度概括红军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的诗句是_,_。 (6)诗中写到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_、_、_、_、_。 (7)诗中的一暖一寒,既表达了_,又表现了_, 10. (5分)诗歌阅读。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注】天门:指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夹江对峙,好像是天设的门户。中断:指两山从中间断开。至此回:指长江流至天门山,猛地转变,向北流去。相对:互相争比。孤帆:指一只小船。日边:指太阳偏西。(1)填空。 A这首诗用“_”描写山的险峻,用“_”描写山的秀美。B这首诗用“_”描写水的湍急,用“_”描写一叶孤舟。(2)根据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 11. (18分)阅读下面的一首小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沙白湖波上荡着红叶一片,如一叶扁舟上面坐着秋天。(1)填一填。 这首诗中诗人把一片_比作一叶_,把红叶在湖面上荡漾的情景写得很生动。诗人通过观察_知道秋天来了,正可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2)选一选。 “上面坐着秋天”中的“坐”字用得真好!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一个“坐”字,把秋天当作人来写,表明秋天悄然而至B . 轻轻悄悄的一个“坐”字,写活了秋天,写动了风景C . 诗人通过一个“坐”字表现出对秋天的失望和落寞之情12. (7分)阅读诗歌,完成习题。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金沙水拍云崖暖,万水千山只等闲。大渡桥横铁索寒。五岭逶迤腾细浪,更喜岷山千里雪,鸟蒙磅礴走泥丸,三军过后尽开颜。(1)联系诗歌内容,解释词语。云崖:_ 逶迤:_(2)这首诗的作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革命家_同志。(3)诗中第_句是概括全诗的句子,总写了长征的艰难及红军战士不怕困难。(4)这首诗表达了红军战士_的精神。13. (8分)赏析感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这首词的作者是_代诗人_。(2)同“路转溪桥忽见”中“见”用法不同的是_。( )A .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B . 风吹草低见牛羊。C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3)用自己的话解释词句的意思。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4)根据理解完成填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采用的是以动写静的写法,和我们学过的王维的鸟鸣涧中的诗句“_,_”有异曲同工之妙。“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描写的意境和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_,_”极为相似。(5)从词句中你能够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4.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一)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_。_,不教胡马度阴山。(二)题临安邸_,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_。(三)示儿死去元知_,但悲不见_。王师北定_,家祭无忘_。(1)把诗句补充完整。 秦时明月汉时关,_。_,不教胡马度阴山。_,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_。死去元知_,但悲不见_。王师北定_,家祭无忘_。(2)判断正误。 “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代著名将领李广。临安就是现在的杭州市。“示儿”的意思是把事情摆出来或指出来给儿子看。示儿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也是遗嘱。(3)填空。 出塞的作者是_代诗人_,这是一首描写_生活的诗,其中第一句诗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这句话应理解为_。题临安邸是_代诗人_在_一家旅店的墙壁上题写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_,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和_。示儿的作者是_(朝代)诗人_。诗人在第一句表明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但并不感到恐惧和痛苦,表达了他_的生死观。第二句是向儿子们交代他毕生的心事,就是_。15.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多吃蔬菜身体好大萝卜,水灵灵,小白菜,绿莹莹。西红柿,像灯笼,黄瓜一咬脆生生。多吃蔬菜身体好,健健康康生病少。(1)儿歌中写了_种蔬菜,它们是:_、_、_、_。 (2)连一连。 灯笼似的_ 黄瓜绿莹莹的_ 大萝卜脆生生的_ 西红柿水灵灵的_ 小白菜(3)多吃蔬菜的好处是什么?在儿歌中用横线画出来。 (4)我最喜欢吃的蔬菜是_。 16. (7分)课内阅读。 听听,秋的声音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你好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听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1)读诗重在想象,读这个片段的第一小节时,你想象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呢?选择恰当的选项填到括号里。 A想象各种野花美丽而清香。 B想象颗粒归仓的丰收景象。C想象落叶飞舞,在空中盘旋。 D、想象农民辛苦劳动,脸上绽放灿烂的笑容。在每一片叶子里_在每一朵小花 _在每一滴汗水里_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_(2)文中写了_种声音,分别是_发出的。( ) A . 4;大树、蟋蟀、大雁、秋风B . 3;叶子、小花、汗水C . 2;大树、蟋蟀(3)对文中画线的诗句理解正确的是( ) A . 秋的声音来去匆忙,非常短暂。B . 不知道秋的声音从哪来,上哪去。C . 我们要珍惜美好的秋天。17. (12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你知道吗?当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回眸我们的地球时,他们发现,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与海洋的关系就非常密切。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船只,海堤,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 “望洋兴叹”。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诞生_ 便利_(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密切_ 慷慨_(3)概括这段文字主要内容(4)海洋的“喜”表现在_(5)海洋的“怒”表现在_,_(6)“望洋兴叹”意思是:_(7)写出“望洋兴叹”的两个近义词:_ _(8)用“望洋兴叹”造句。第 19 页 共 19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3题;共6分)1-1、2-1、3-1、二、 诗歌鉴赏 (共14题;共136分)4-1、4-2、4-3、5-1、5-2、6-1、6-2、6-3、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